[1]Pearson K., 1901, “On lines and planes of closest fit to systems of points in space,”
Philosophical Magazine, No. 2, pp. 559-572.
[2]Lehmann H.W. and Frick K.. ,1988, ”Optimizing deposition parameters of
electron beam evaporated TiO2 films,” Appl. Opt., Vol. 27,No. 23, pp.4920-4924.
[3]Eguchi K.., 1992, “Optical gassensors” in Gas Sensors: Principles,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ed. G. Sberveglieri,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p. 307
[4]Colgan M. J., 2004,” Effects of annealing on titanium dioxide structured films,” Thin Solid Films 466, pp.92–96.
[5]Phadke M.S. and Dehnad, K.,1987,"Optimization of Product and Process Design for Quality and Cost " . ASQC Quality Congress Transactions, pp. 330-334.
[6]Phadke, M. S.,1989,Quality engineering using robust design, AT&; T Laboratories.
[7]Bruckenstein S. and Symanski J. S., 1986, “Analytical applications of gas membrane electrodes”,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Faraday Transactions I, Vol. 82, pp. 1105-1116
[8]Tong, L. I. and Su C.T., 1997, “Optimizing Multi-Response Problems In The Taguchi Method By Fuzzy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Vol. 13, pp. 25-34.
[9]Chen, C. B., Lin, C. T., Chang, C. W. and Ho, C.P., 2000, “Grey Relation for Solving Multi-quality Characteristics Problems of Taguchi”, Journal of Technology, Vol. 15, no. 1, pp.25-33.
[10]Tong, L. I. and Su C.T.,, 1997, “Multi-Response Robust Design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Vol. 8, No. 6, pp.409-416.
[11]林行建,1999,印刷設計概論,視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北。
[12]謝文,1985,現代絹印,群梓出版社,台北。
[13]林得發,1983,現代印刷設計,藝風堂出版社,台北。
[14]鄭聰興,1996,印刷機械,正元圖書有限公司,台北。
[15]李世峰,1976,絹印實務技術,唐氏圖書出版社,台北。
[16]美工圖書社,1993,絹印印刷手冊,邯鄲出版社,台北。
[17]羅樹寶,1998,中國古代印刷史圖冊,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香港。
[18]徐世輝,2006, 品質管理,高立圖書有限公司,台北。
[19]吳明隆,2008,SPSS操作與應用:多變量分析實務,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台北。
[20]陳俊智,2005,以行動電話為例探討灰色田口方法於產品美感品質.最佳化設計之研究,設計學報,11卷,1期。
[21]丁志華等編著,2002,田口實驗計劃法簡介(II),毫微米通訊,8卷,4期,頁22~37。
[22]黃朝汶,2007,最佳化二氧化鈦鍍材薄膜製程參數,逢甲大學工業工程與系統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3]梁辛瑋,2009,應用雷射刻劃微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絕緣製程參數最佳化之研究,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自動化及控制研究所,碩士論文。[24]蘇朝墩,1997,產品穩健設計-田口品質工程方法的介紹和應用,中華民國品質學會。
[25]蘇朝墩,2002,品質工程,中華民國品質學會。
[26]洪俊德,2006,利用田口參數設計橡膠配方最適化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7]張瑜芬,2009,多品質特性製程參數最佳化之研究-以染整業製程為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8]蘇俊豪,2009,應用田口法與灰關聯分析於面光罩快速原型系統之參數最佳化,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自動化及控制研究所,碩士論文。[29]張凱評,2005,田口式實驗計畫法應用於板金液壓成形最佳化製程與回彈分析-以中部某航空製造廠為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30]張可辰,2009,熱處理製程參數最佳化之研究-以鍛造輪圈為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31]蔡佩洵,2009,應用主成份分析與資料包絡法最佳化具多品質特性之混合實驗設計,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32]楊玉如,1996,應用主成份分析方法於多重品質製程最佳化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33]黎正中,1993,穩健設計之品質工程,台北圖書有限公司。
[34]李輝煌,2000,田口方法:品質設計的原理與實務,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35]陳宏佳,2009,應用主成份田口法與灰關聯分析進行多重品質特性之最佳化參數設計-以壓鑄品製程為例,國立高雄大學亞太工商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6]黃得誌,2007,結合灰關聯分析法與田口法於多目標數控車削參數最佳化研究,大同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37]方國富,2000,多品質特性產品之穩健參數設計,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所,碩士論文。[38]王春和,2001,應用灰關聯分析法於多重品質特性與等級類別品質特性最佳化,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39]柯瑞芬,1995,多重品質特性之產品穩健設計決策模式,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所,碩士論文。[40]吳復強 ,2005,產品穩健設計-田口方法之原理與應用,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41]朱恭德,2007,灰關聯分析應用於超音波多重品質特性之最佳化製程,逢甲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42]黃信賢,2006,Nd:YAG雷射切割陶瓷基板之製程參數最佳化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43]侯景誠,2010,印刷製程的差異對環境所造成的衝擊影響,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運籌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44]賴福隆,1999,隱藏性品質失敗成本決定因素之研究-以印刷業個案公司為例,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45]江茂源,2008,運用灰色平衡製程控制方法於平版印刷品質特性之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