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瑋(譯)(1988)。人類發展學:人生過程整體探討(原作者:C. S.
Schuster &;S. S. Ashburn)。臺北市:華杏。(原著出版年:1986)
王麗惠(1991)。古典芭蕾基礎。臺北市:藝術圖書。
白玉玲、王雅貞(譯)(2006)。兒童發展(原作者:Richard A. Fabes,
Carol Martin)。臺北市: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2003)
伍曼麗(2000)。舞蹈教學預防傷害之研究。臺北市:麗力。
李巧(譯)(2009)。俄羅斯學派之古典芭蕾教學法典(原作者:V. S.
Kostrovitskaya &; A. A. Pisarev)。臺北市:幼獅。(原著出版
年:1968)
李世陽(2012)。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改善國小六年級學童偏差行為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周念縈(譯)(2005)。人類發展學:兒童發展。(原作者:
J.W.V.Zanden)。臺北市:麥格羅希爾。(原著出版年:2002)
吳美慧(2006)。身心遊戲課程對國小學童身體覺察能力與體操動作技能學習
之效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卓子文(2002)。舞者身體覺察能力的開發:一項針對舞者實施身心教育課程的
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大豐、劉美珠(2004)。身心教育課程應用於改善運動員下背疼痛之研究效
果。載於林大豐、劉美珠(編),身心教育研究論文集(第一冊;178-196
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佳玟(2009)。身心技法應用於國中生芭蕾技巧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夏林清、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
做研究(原作者:Herbert Altrichter , Peter Posch, Bridget
Somekh)。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3)
郭淑青(2008)。十二週彼拉提斯墊上運動訓練對國小舞蹈班女性學童芭蕾表
現、靜態平衡與健康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
學,新竹市。
許樹淵(1996)。運動生物力學。臺北市:合記。
陳佩祺(2011)。運用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於國小舞蹈班學童身體覺察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陳昱甫(2006)。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於改善國小教師下背疼痛效果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陳幗眉、洪福財(2001)。兒童發展與輔導。臺北市:五南。
彭建翔、黃詩雲(譯)(2008)。長笛家的肢體開發(原作者:Lea
Pearson)。桃園市:原笙。(原著出版年:2006)
張以欣(2012)。太極拳訓練對高中舞蹈班學生芭蕾動作學習之關聯探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張俊翔(譯)(2006)。肌肉骨骼系統解剖學:構造與功能(原作者:James
Watkins)。臺北市:合記。(原著出版年:1999)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劉美珠、林大豐(2003)。身心動作教育之應用研究-開發體操選手身心覺察能力
對改善運動傷害之效果研究。載於林大豐、劉美珠(編),身心教育研究論
文集(第一冊;161-176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美珠、林大豐(2004)。身心動作教育應用在「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之研究─
以身體構圖(body mapping)的教材發展為例。載於林大豐、劉美珠
(編),身心教育研究論文集(第一冊;29-55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謝文茹(2006)。身心動作技法融入瑪莎葛蘭姆技巧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顏佳玟(2003)。高雄城市芭蕾舞團採用英國皇家舞蹈學院芭蕾教學系統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英文部分
Conable, B (1998).What every musician needs to know about the body: The application of body mapping to music. Chicago,IL: G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