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2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9 00: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賴欣怡
論文名稱:身心技法應用於兒童芭蕾大踢動作(Grand Battement)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n Action Research on the Learning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Somatics Approaches to the Teaching of Grand Battement in Ballet for Children
指導教授:廖抱一廖抱一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ao, Pao-Y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舞蹈學系暨碩士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戲劇舞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0
中文關鍵詞:身心技法芭蕾大踢動作國小學童
外文關鍵詞:Somatic approachGrand Battementstud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53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目的是根據身心動作教育理念發展一套以身心技法應用於兒童芭蕾大踢動作之課程,以胸腔、脊椎、肩膀、骨盆四個身體部位、齒輪概念及九條意像動作線為主要內容,探討課程對兒童芭蕾大踢動作技能之學習成效。研究方法採行動研究法,研究對象為國小三、四年級學童,共十七位,實施每週一次八十分鐘,共十週的課程。透過教師的實際教學觀察、反思日誌和學生的回饋單、學習單,以瞭解學生學習的狀況,並進一步提出可以實務操作的身心技法練習。
研究結果發現:
一、身體構圖、齒輪概念、九條意像動作線課程,能提升學生身體結構的認知。
二、身體構圖、齒輪概念、九條意像動作線課程,能提升學生芭蕾大踢動作之學習
成效。
三、研究者經由研究歷程,增進身體構圖、齒輪概念、九條意像動作線及兒童芭蕾
課程之教學經驗,包括:課程設計與實施、教學策略、教具的使用等方面之
專業成長。
The central concern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develop a curriculum of the movement “Grand Battement” in children’s ballet class base on applying Somatic theory. By focusing on thoracic, spine, shoulder, pelvis these body parts, and “counter rotation”, “nine lines of Ideokinesis” concepts, to see the result of learning effect of Grand Battement.By using the Action Research method, researcher chosed 17 students from the 3rd. and 4th grade of elementary school. 80 minutes per class, once a week, 10 weeks. According to the studio observation and introspection diary of teacher, the feedback sheets from students, to submit an available-working somatic practice.

The finding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
(1)“Body mapping”, “counter rotation”, “nine lines of
Ideokinesis”,could obvious increase the knowing of body
structure.
(2)“Body mapping”, “counter rotation”, “nine lines of
Ideokinesis”,could obvious increase the learning effect
of Grand Battement.
(3)Through the research process, researcher had increased
experience of teaching “body mapping”, “counter
rotation”, “nine lines of Ideokinesis”, and children
ballet class, including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 teaching strategy, using of teaching tools,
all the professional improvement.
臺北市立大學學位論文授權書.................................ii
學位論文考試通過審議書....................................iii
中文摘要................................................iv
英文摘要.................................................v
謝誌....................................................vi
目錄....................................................i
表目錄..................................................x
圖目錄..................................................xi
第壹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主旨 .....................................01
第二節 議題背景與動機 ................................0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0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04
第貳章 兒童芭蕾教學與身心學................................05
第一節 芭蕾大踢動作之分析..............................05
第二節 兒童身心發展相關文獻 ...........................07
第三節 身心學相關研究文獻 .............................10
第四節 小結 ........................................17
第參章 研究方法..........................................19
第一節 行動研究的意義與目的 ...........................19
第二節 行動研究的歷程模式.............................20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21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22
第五節 課程編排與架構 ................................23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0
第肆章 身心技法應用於芭蕾大踢動作之範例......................44
第一節 身心技法應用於兒童芭蕾大踢之研究歷程...............44
第二節 課程內容修正與編排 .............................69
第伍章 結果與討論.........................................79
第一節 身心技法應用於兒童芭蕾大踢動作學習之成效............79
第二節 教學省思與專業成長..............................97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103
第一節 結論.........................................103
第二節 建議.........................................105
參考文獻................................................108
附錄一 家長同意書........................................112
附錄二 教師省思日誌......................................113
附錄三 觀察員紀錄表......................................114
附錄四 芭蕾小天鵝成長史...................................115
附錄五 呼吸回饋單........................................116
附錄六 脊椎學習單........................................117
附錄七 九條意像動作線學習單................................118
附錄八 芭蕾小天鵝回顧史...................................119
附錄九 課程內容大綱......................................120
附錄十 教具.............................................124
研究者簡介..............................................126
中文部分
王瑋(譯)(1988)。人類發展學:人生過程整體探討(原作者:C. S.
Schuster &;S. S. Ashburn)。臺北市:華杏。(原著出版年:1986)
王麗惠(1991)。古典芭蕾基礎。臺北市:藝術圖書。
白玉玲、王雅貞(譯)(2006)。兒童發展(原作者:Richard A. Fabes,
Carol Martin)。臺北市: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2003)
伍曼麗(2000)。舞蹈教學預防傷害之研究。臺北市:麗力。
李巧(譯)(2009)。俄羅斯學派之古典芭蕾教學法典(原作者:V. S.
Kostrovitskaya &; A. A. Pisarev)。臺北市:幼獅。(原著出版
年:1968)
李世陽(2012)。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改善國小六年級學童偏差行為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周念縈(譯)(2005)。人類發展學:兒童發展。(原作者:
J.W.V.Zanden)。臺北市:麥格羅希爾。(原著出版年:2002)
吳美慧(2006)。身心遊戲課程對國小學童身體覺察能力與體操動作技能學習
之效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卓子文(2002)。舞者身體覺察能力的開發:一項針對舞者實施身心教育課程的
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大豐、劉美珠(2004)。身心教育課程應用於改善運動員下背疼痛之研究效
果。載於林大豐、劉美珠(編),身心教育研究論文集(第一冊;178-196
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佳玟(2009)。身心技法應用於國中生芭蕾技巧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夏林清、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
做研究(原作者:Herbert Altrichter , Peter Posch, Bridget
Somekh)。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3)
郭淑青(2008)。十二週彼拉提斯墊上運動訓練對國小舞蹈班女性學童芭蕾表
現、靜態平衡與健康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
學,新竹市。
許樹淵(1996)。運動生物力學。臺北市:合記。
陳佩祺(2011)。運用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於國小舞蹈班學童身體覺察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陳昱甫(2006)。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於改善國小教師下背疼痛效果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陳幗眉、洪福財(2001)。兒童發展與輔導。臺北市:五南。
彭建翔、黃詩雲(譯)(2008)。長笛家的肢體開發(原作者:Lea
Pearson)。桃園市:原笙。(原著出版年:2006)
張以欣(2012)。太極拳訓練對高中舞蹈班學生芭蕾動作學習之關聯探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張俊翔(譯)(2006)。肌肉骨骼系統解剖學:構造與功能(原作者:James
Watkins)。臺北市:合記。(原著出版年:1999)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劉美珠、林大豐(2003)。身心動作教育之應用研究-開發體操選手身心覺察能力
對改善運動傷害之效果研究。載於林大豐、劉美珠(編),身心教育研究論
文集(第一冊;161-176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美珠、林大豐(2004)。身心動作教育應用在「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之研究─
以身體構圖(body mapping)的教材發展為例。載於林大豐、劉美珠
(編),身心教育研究論文集(第一冊;29-55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謝文茹(2006)。身心動作技法融入瑪莎葛蘭姆技巧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顏佳玟(2003)。高雄城市芭蕾舞團採用英國皇家舞蹈學院芭蕾教學系統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英文部分
Conable, B (1998).What every musician needs to know about the body: The application of body mapping to music. Chicago,IL: GIA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