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瑜(2009)。照度與球速對桌球擊球動作反應時間與動作時間之影響。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林清泉(2003)。燈泡規格、燈色、與環境照明對第三煞車燈煞車反應時間影響之研究。人因工程學刊,5 卷1 期,21-28 頁
林清和(2006)。運動學習程式學。台北縣:泰宇出版社。
林琨瀚(2005)。不同水準棒球選手打擊反應時間與手眼協調反應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林耀豐(1996)。影響反應時間因素之探討及應用。中華體育,9(4),81-88 頁。
洪聰敏、羅麗娟、豐東洋、張育愷、高竟峰、洪巧菱、張弓弘、陳堅錐、
張鼎乾(2001)。桌球運動員與非運動員在前動作時間、動作時間及反應
時間之比較。台灣運動心理學報,1 期,81-97 頁。
唐昭鈞(2003)。棒球打擊表現與揮棒時間之相關因素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涂瑛芳(2008)。不同球速與照度對大學生網球截擊反應時間與動作時間之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莊英泰(2003)。空手道迴旋踢神經動作反應時間與動作時間之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陳幸苹(2009)。球體速度與顏色對國小棒球選手接球反應時間與動作時間的影
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俊汕(1995)。反應時間與預期在快速運動項目的重要性。中華體育季刊,8(4),39-47 頁。
陳俊忠(1992)。大專體育系學生運動神經傳導時間與全反應時間之研究。大專
體育,2(2),45-54。
楊坤祥、陳錦龍、洪聰敏、豐東洋(2001)。黃色與白色對反應時間和事件關
聯電位之影響。體育學報,31,59-70。
劉鎮國(2001)。應用虛擬實境探討我國大專足球運動員反應時間。大專體育
學刊,3 卷2 期,35-46 頁。
劉鎮國(2002)。應用虛擬實境探討我國大專女排運動員反應時間。成大體育
研究集刊,7 卷,1-17 頁
潘孝桂、陳錦龍、洪聰敏、豐東洋(2001)。短跑選手與非運動員之聽覺選擇
反應時間及事件關聯電位比較。體育學報,30 輯,333-341 頁。
鍾秀娟(2008)。不同球速與工作難度對大學生網球正手截擊之反應時間與動
作時間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簡秋紅(2008)。不同球速、刺激-反應相容性對國小軟式網球選手截擊之反應
時間及動作時間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蘇韋丞(2006)。不同反應形式與刺激-反應相容性對桌球接發球之反應時間和
動作時間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Christina, R.W.(1973). Influence of enforced motor and sensory set on reaction
latency and movement speed. Research Quarterly, 44, 483-487.
DeValois, R. L., & DeValois, K. K.(1993). A multistage color model. Vision
Research, 33, 1053-1065.
Dickie, D.A., &Kerr, R.(1987). Percept and motor practice and choice reaction ti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8(1),40-50.
Duncan, J.(1977). Response selection rules in spatial choice reaction tasks. In S.
Dornic(Ed.), 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pp. 49-61). Hillsdale, NJ: Erlbaum.
Fitt, P.M.,& Posner, M.I.(1967). Human performance. Belrnont, CA: Brooks/Cloe.
Henry, F.M.(1961). Reaction time-movement time correlations.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12, 63-66.
Hick, W.E.(1952). On the rate of gain of informa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4, 11-26.
Magill, R.A.(2007). Motor learning and control: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8th ed.).
McGraw-Hill, New York.
Mowbray, G.H.(1960). Choice reaction times for Skilled respons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2, 193-202.
Owings, T. M., Lancianese, S. L., Lampe, E. M., & Grabiner, M. D. (2003).
Influence of ball velocity, attention, and age on response time for a simulated
catch.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35(8), 1397-1405.
Schmidt, R.A.(1991). Motor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from Principles to practice.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chmidt, R.A., & Lee, T.D.(2005). Motor control and learning: A behavior
emphasis(4th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inger, R.N.(1980). Motor learning and human performance (3rd ed). New York:
Macmillan.
Weiss, R.M.(1965). The locus of reaction time changes with set, and ag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20, 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