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8 01: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段志憲
研究生(外文):DUAN, ZHI-XIAN
論文名稱:絨毛膜滋養層疾病-細胞遺傳學、流行病學免疫學及內分泌學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s:the cytogenetic, epidemiological, immunological and endocrinological studies
指導教授:李昭男李昭男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 ZHAO-N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高雄醫學院
系所名稱:醫學研究所
學門:醫藥衛生學門
學類:醫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8
畢業學年度:7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2
中文關鍵詞:絨毛膜滋養層細胞遺傳學流行病學內分泌學放射免疫測定法絨毛性腺激素
外文關鍵詞:RIAEIA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2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台灣是世界上絨毛膜滋養層疾病發生率很高的地區,本研究收集了31例此類疾病之
病人進行流行病學、細胞遺傳學、免疫學及內分泌學等方面之研究。
在流行病學,年齡、胎次、生活習慣、血型和生活經濟情況、人口統計學等均作了分
析。在細胞遺傳學上,10例葡萄胎之標本作了染色體分析。免疫學方面以TIA.DIF
及Enumeration of E-Rosettes 之方法作了子宮排空前(平均1±0.2天)及排空
後(平均40±2天)體疫免疫性及細胞免疫性之測定及比較。內分泌學方面,以RI
-A測定血清中的濾胞刺激素、黃體生成激素、泌乳激素、雌二醇、黃體激素、睪固酮
、甲狀腺素、三碘甲狀腺素及甲狀腺刺激素於子宮排空前(平均1±0.1天)及排
空後每週之變化,並以EIA 測定絨毛性腺激素。
結果顯示,從免疫學之觀點,免疫性較佳者之葡萄胎病人會自然痊癒,而較差者其後
較可能發展成絨毛膜癌。在內分泌學上,結果顯示了絨毛性腺激素可能並非引起此類
病人甲狀腺功能過高之甲狀腺刺激因子。同時,也發現了葡萄胎病人子宮排空後具較
高濃度之血清雌二醇、黃體激素或泌乳激素可以入為早期預測會發展成持續性絨毛膜
腫瘤之參考,但作為追蹤病人則這些激素並非很好的腫瘤標記。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