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一、研究文本
安野光雅、安野雅一郎。《壼中的故事》。吳家怡譯。台北:上誼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6月。
安野光雅。《10個人 快樂的搬家》。鄭明進譯。台北:上誼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2月。
安野光雅。《天動說──回到相信天空會轉動的中世紀》。張伯翔譯。台北:上誼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1月。
安野光雅。《奇妙的種子》。鄭明進譯。台北:上誼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2月。
安野光雅。《奇妙國》。漢聲雜誌社譯。台北:英文漢聲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4月。
安野光雅。《狐說伊索寓言I》。汪仲譯。台北:台灣英文雜誌社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3月。
安野光雅。《狐說伊索寓言II》。汪仲譯。台北:台灣英文雜誌社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3月。
安野光雅。《旅之繪本──中歐》。鄭明進譯。台北:青林國際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4月。
安野光雅。《旅之繪本II──義大利》。鄭明進譯。台北:青林國際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4月。
安野光雅。《旅之繪本III──英國》。鄭明進譯。台北:青林國際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4月。
安野光雅。《旅之繪本IV──美國》。鄭明進譯。台北:青林國際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4月。
安野光雅。《旅之繪本V──西班牙》。鄭明進譯。台北:青林國際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1月。
安野光雅。《旅之繪本VI──丹麥》。鄭明進、魏裕梅譯。台北:青林國際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
安野光雅。《童話國的郵便切手》。林平惠譯。台北: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9月。
安野光雅。《進入數學世界的圖畫書1-3》。張煥三、吳貞祥、丁淑卿譯。台北:信誼基金會出版社,1983年5月。
安野光雅。《跳蚤市場》。鄭明進譯。台北:上誼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1月。
安野光雅。《數數看》。台北:台灣英文雜誌社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7月。
安野光雅編。《世界的一天》。漢聲雜誌社譯。台北:英文漢聲出有限公司,1991年12月。
二、論述專書
E. H. 貢布里希(E. H. Gombrich)。《藝術與錯覺──圖畫再現的心理學研究》(Art & Illusion: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 。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譯。湖南:湖南科學科技出版社,2004年2月。
Gombrich, E. H.。《藝術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雨云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修訂版。
Nodelman, Perry。《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The 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劉鳯芯譯。台北: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1月。
Salisbury, Martin.《彩繪童書─兒童讀物插畫創作》(Illustrating Children’s Books: Creating Pictures for Publication)。周彥璋譯。台北:視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3月。
王秀雄等人編譯。《西洋美術辭典》。台北:雄獅圖畫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4月。
司馬遼太郎。《台灣紀行》。李金松譯。台北: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6月。
伊麗莎白‧弗洛恩德。《讀者反應理論批評》(The Return of The Reader)。陳燕谷譯台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6月。
吉姆‧崔利斯(Jim Trelease)。《朗讀手冊──為孩子大聲讀書吧!》(The Read-Aloud Handbook)。沙永玲譯。台北: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1月。
安海姆(Rudolf Arnheim)。《藝術與視覺心理學》(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a Psychology of the Creative eye)。台北:雄獅圖書公司,1982年9月再版修訂版。
艾登‧錢伯斯(Aidan Chambers)。許慧貞譯。《打造兒童閱讀環境》(The Reading Environment)。台北: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1月。
汪文聖。《胡塞爾與海德格》。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1月。
松居直。《幸福的種子》。鄭明進譯。台北:台灣英文雜誌社有限公司,2000年3月。
河合隼雄、松居直、柳田邦男共著。《繪本之力》。林真美譯。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9月。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
阿爾維托‧曼古埃爾(Alberto Manguel)。《閱讀地圖》(A History of Reading)。吳昌杰譯。台北:商務印書館,1999年6月。
柳田邦男。唐一寧、王國馨譯。《尋找一本繪本,在沙漠中……》。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4月。
洪文瓊。《台灣圖畫書發展史》。台北: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11月。
珍‧杜南(Jane Doonan)。《觀賞圖畫書中的圖畫》(Looking at Pictures in Picture Books)。宋珮譯。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3月。
張錯。《西洋文學術語》。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0月。
張錫昌、朱自強。《日本兒童文學面面觀》。湖南:湖南新華書店,1994年5月。
莫麗‧邦(Molly Bang)。《圖畫‧話圖》(Picture This)。楊茂秀譯。台北: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2003年10月。
維薇安‧嘉辛‧裴利(Vivian Gussin Paley)。《手持褐色蠟筆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Brown Crayon)。楊茂秀譯。台北:財團法人成長文教基金會,1999年2月。
齊若蘭、游常山、李雪莉等。《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台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月。鄭明進。《世界傑出插畫家》。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2月。
鄭明進。《傑出圖畫書插畫家/亞洲篇》。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1月。
鄭樹森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廖炳慧等譯。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7月。
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Visual Thinking)。滕守堯譯。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
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藝術心理學新論》(New Essays on the Psychology of Art)。郭小平、翟燦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12月。
諾思羅普‧弗萊(Northrop Frye)。《批評的剖析》(Anatomy of Criticism Four Essays)。陳慧等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11月。
羅伯‧索科羅斯基(Robert Sokolowski)。《現象學十四講》(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維倫譯。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3月。
羅勃C‧赫魯伯(Robert C. Holub)。《接受美學理論》(Reception Theory) 。董之林譯。台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6月。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批評與真實》(Critique et V'erit'e)。溫晉儀譯。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2月。
三、學位論文
林德姮。《圖畫故事書的後設策略》。未出版。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8月。賴素秋。《台灣兒童圖畫書發展研究》。未出版。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四、期刊文章
Stephens, John。〈後理論時代的兒童文學研究〉。《兒童文學學刊》。第12期(2004年12月):pp.207-224。
林文寶。〈台灣兒童閱讀的歷程〉。《兒童文學學刊》。第12期(2004年12月): pp.18-35。林清文。〈閱讀理解後設認知策略〉。《教育研究月刊》。第128期(2004年12月): pp.136-137。林德姮。〈圖畫故事書中的諧擬〉。《兒童文學學刊》。第12期(2004年12月): pp.163-206。洪文瓊。〈兒童文學進軍世界〉。《中華民國兒童文學會訊》。四卷二期(1988年4月):p.13。
劉鳯芯。〈1984~2000兒童圖畫書在台灣的論述內涵、發展與轉變〉。《兒童文學學刊》。第12期(2004年12月):pp.53-94。
蔡珮如。〈無字天書──淺談純圖畫書〉。《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10卷第1期(1994年2月):pp.19-24。鄭明進。〈插畫家安野光雅〉。《雄獅美術》。206期(1988年4月):pp.73-79。
鄭明進。〈安野光雅的「旅行的圖畫書」〉。《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四卷二期(1988年4月):p.12。鄭明進。〈國際插畫大師安野光雅的圖畫書世界〉。《精湛》。6期(1988年6月)p.48-49。賴素秋。〈臺灣兒童圖畫書理念流變〉。《兒童文學學刊》。第10期(2003年11月):pp.1-21。五、專書文章
林德姮。〈圖畫故事書的意義與界說〉。《台灣資深圖畫作家作品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2004年11月。pp.49-50。
曹俊彥。〈圖畫:兒童讀物的先頭部隊〉(1986)。《兒童文學論述選集》。林文寶主編。台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5月。pp.69-73。
黃迺毓。〈幼兒讀物──好爸媽的百寶箱〉(1995)。《認識幼兒讀物》。張湘君主編。台北: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12月。pp.14-23。
劉鳯芯。〈台灣之圖畫書批評語言與討論語彙〉。《第四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0月。pp.313-324。
劉鳯芯。〈圖畫書〉。《擺盪在感性與理性之間──兒童文學論述選集1988~1998》。台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6月。pp.135-138。
鄭明進。〈談國際圖畫大師安野光雅〉。《漢聲精選世界最佳兒童圖畫書媽媽手冊》。台北:漢聲雜誌社,1992年5月。pp.16-17。
鄭明進。〈談圖畫書的教育價值〉(1984)。《兒童文學論述選集》。林文寶主編。台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5月。pp.61-68。
六、網路資料
〈教育部九十二年九年一貫課程與學深耕計畫〉,讀取日期:2006年6月7日。<http://www.nttues.nttu.edu.tw/cultivation/p01.htm>。
鍾素梅,〈「後設認知」在教學上的應用與啟示〉。讀取日期:2006年6月29日。<http://www.nani.com.tw/juniordoc/thesis/thesis19.doc>。
外文部分
一、研究文本
安野光雅。『ABCの本ーーへそまがりのアルファベッド』。東京:福音館書店,1974年10月。
安野光雅。『あいうえおの本』。東京:福音館書店,1976年2月。
安野光雅。『もりのえほん』。東京:福音館書店,1977年10月。
二、對照文本
Anno, Mitsumasa. Etc. All in A Day. New York: Philomel, 1986.
まどみちお詩。美智子皇后譯。安野光雅圖。『The Animals──どうぶつたち』。東京:すえもりブックス,1992年9月。
まどみちお詩。美智子皇后譯。安野光雅圖。『The Magic Pocket──ふしぎなポケット』。東京:すえもりブックス,1998年6月。
安野光雅。『10人のゆかいなひっこし』。東京:童話屋,1981年1月。
安野光雅。『アメリカの風』。東京:朝日新聞社,1983年1月。
安野光雅。『いないいないばあのほん』。東京:童話屋,1987年4月。
安野光雅。『おとぎの国の郵便切手』。東京:岩崎書店,2000年5月。
安野光雅。『おめんのえほん』。東京:童話屋,1989年5月。
安野光雅。『かぞえてみよう』。東京:講談社,1975年1月。
安野光雅。『きつねのざんげ』。東京:岩崎書店,1979年3月。
安野光雅。『さかさま』。東京:福音館書店,1969年11月。
安野光雅。『さよなら さんかく』。東京:講談社,1981年11月。
安野光雅。『にこにこかぼちゃ』。東京:童話屋,1988年5月。
安野光雅。『はじめてであうすうがくの絵本1~3』。東京:福音館書店,1982年11月。
安野光雅。『ふしぎなえ』。東京:福音館書店,1968年3月。
安野光雅。『ふしぎなさーかす』。東京:福音館書店,1971年7月。
安野光雅。『ふしぎなたね』。東京:童話屋,1992年8月。
安野光雅。『もじあそび』。東京:福音館書店,1974年9月。
安野光雅。『子どもの季節』。東京:岩崎書店,1978年8月。
安野光雅。『天動說の絵本』。東京:福音館書店,1979年8月。
安野光雅。『安野光雅のいかれたカバン』。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會,2005年3月。
安野光雅。『安野光雅の画集Anno1968~1977』。東京:講談社,1977年12月。
安野光雅。『赤いぼうし』。東京:童話屋,1984年4月。
安野光雅。『昔の子どもたち』。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會,2002年4月。
安野光雅。『昔咄きりがみ花咲爺』。東京:岩崎美術社,1996年4月。
安野光雅。『昔咄きりがみ桃太郎』。東京:岩崎美術社,1996年2月。
安野光雅。『昔咄きりがみ剪舌雀』。東京:岩崎美術社,1996年3月。
安野光雅。『旅のイラストレーション』。東京:岩崎美術社,1977年4月。
安野光雅。『旅の絵本』。東京:福音館書店,1977年4月。
安野光雅。『旅の絵本II』。東京:福音館書店,1978年10月。
安野光雅。『旅の絵本III』。東京:福音館書店,1981年11月。
安野光雅。『旅の絵本IV』。東京:福音館書店,1983年9月。
安野光雅。『旅の絵本V』。東京:福音館書店,2003年9月。
安野光雅。『旅の絵本VI』。東京:福音館書店,2004年10月。
安野光雅。『蚤の市』。東京:童話屋,1983年1月。
安野光雅。『野の花と小人たち』。東京:岩崎書店,1976年1月。
安野光雅。『繪本 平家物語』。東京:講談社,1996年2月。
安野光雅『台湾小景─「街道をゆく」スケッチ集』。東京:朝日新聞社。1995年5月1日。
安野光雅文。艾瑞‧卡爾(Eric Carle)等。『まるいちきゅうのまるいちにち』。東京:童話屋,1986年1月。
安野雅一郎文。安野光雅圖。『壼の中』。東京:童話屋,1982年10月。
安野雅一郎文。安野光雅圖。『魔使いABC』。東京:童話屋,1980年3月。
安野雅一郎文。安野光雅圖。『魔使いあいうえお』。東京:童話屋,1980年9月。
松岡享子文。安野光雅圖。『絵本シェイクスビア劇場』。東京:講談社,1998年11月。
俵萬智文。安野光雅圖。『そこまでの空』。東京:河出書房新社,1994年10月。
俵萬智文。安野光雅圖。『安野光雅きりえ百首=俵萬智と読む恋の歌より』。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會,1997年10月。
森谷宇一選譯。安野光雅文/圖。『きつねひろったイソプものがたりI』。東京:岩波書店,1987年10月。
森谷宇一選譯。安野光雅文/圖。『きつねひろったイソプものがたりII』。東京:岩波書店,1987年10月。
森毅文。安野光雅圖。『3びきのこぶた』。東京:童話屋,1985年1月。
三、論述專書
Nodelman, Perry. Words about Picture: The Narrative Art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Athens, Georgia: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88.
小西正保。『絵本と画家との出会い』。東京:日本エディタースクール出版部,1998年6月。
安野光雅。『わが谷は緑なりき』。東京:筑摩書房,1995年7月。
安野光雅。『故鄉へ帰る道』。東京:岩波書店,2000年5月。
安野光雅。『絵のあるの人生』。東京:岩波書店,2003年9月。
安野光雅。『絵の迷い道』。東京:朝日新聞社,1998年7月。
松居直。『絵本を読む』。東京:日本エディダースクール出版部,1983年8月。
宮沢乃里子文。安野光雅圖。福田稔攝影。『めるへんいっぱいデンマーク紀行』。東京:東京書籍株式会社,1999年2月。
湯原公浩等編。『別冊太陽 安野光雅の世界1974-2001』。東京:平凡社,2001年3月。
五、期刊文章
「走訪絵本美術館」。『MOE』(26-5=295,2004年5月11)。
「今こそ「絵本 力」をつけよう!」。『MOE』(25-1=279,2003年1月1日)。
六、專書文章
安野光雅(1983)。「絵具」收錄於『安野光雅文集2‧わが谷は緑なりき』。東京:筑摩書房,1995年7月。
安野光雅(1992)。「恩師」收錄於『故鄉へ帰る道』。東京:岩波書店,2000年5月。
安野光雅(1976)。「窓の外」,收錄於『わが谷は緑なりき』。東京:筑摩書房,1995年7月。
安野光雅(1996)。「送別の歌」收錄於『故鄉へ帰る道』。東京:岩波書店,2000年5月。
青木典子。「楽しくふしぎな空想空間」收錄於鳥越信主編的『えほんの歴史をつくった20人』。東京:創元社,1990年9月。
七、網路資料
日本內閣府網站。讀取日期2006年5月6日。
<http://www8.cao.go.jp/intro/kunsho/hou_juyo.html>。
安野光美術館首頁。讀取日期2006年5月12日。
<http://www.town.tsuwano.lg.jp/anbi/anbi.html>。
「特別企画:安野光雅インタビュー」。『Japanese Children’s Books 冬号2004』。讀取日期2006年5月11日。
<http://www.yamaneko.org/mgzn/eng/jcb_j01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