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59)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15 04: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阮麗蓉
論文名稱:個股期貨上市對現貨市場報酬率之影響
指導教授:洪茂蔚洪茂蔚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國際企業學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6
中文關鍵詞:個股期貨報酬率洪茂蔚阮麗蓉現貨市場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36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論文摘要
本研究係運用事件研究法從事實證分析,以探討2001年間英國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暨選擇權交易所(Lond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utures and Options Exchange;LlFFE)及西班牙不定利得金融期貨交易所(MEFF-Renta Variable;MEFF)個股期貨上市宣告或上市資訊情報的傳遞,對於現貨市場報酬率之影響。實證結果顯示,不論是LIFFE或MEFF ,其個股期貨上市宣告或上市事件訊息之發布,對於現貨市場股票報酬率均具有正向的資訊內涵。惟因相對應的t統計量均未達顯著水準,故此二事件對於其標的證券於現貨市場的股價衝擊並不明顯。
目錄
頁次
謝詞                             Ⅰ
中文摘要                           Ⅱ
英文摘要                           Ⅲ
目錄 Ⅳ
表次 Ⅵ
圖次 Ⅷ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
第四節 研究架構 5
第貳章 期貨理論與文獻回顧   8
第一節 期貨的意義與功能 8
第二節 期貨理論 12
第三節 全球期貨市場之現況 16
第四節 文獻回顧 21
第參章 我國期貨市場與證券市場發展概況 29
第一節 期貨市場發展概況 29
第二節 證券市場發展概況 42
第三節 結論 45
第肆章 全球個股期貨市場發展概況 47
第一節 個股期貨簡介 47
第二節 全球個股期貨交易概況 51
第伍章 研究方法 70
第一節 事件研究法 70
第二節 事件研究之實證步驟 71
第陸章 實證結果分析 85
第一節 LIFFE 個股期貨之相關實證 85
第二節 MEFF 個股期貨之相關實證 93
第柒章 結論與建議 99
第一節 結論 9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00
參考文獻 103
一、中文部分 103
二、英文部分 104
表次
頁次
【表2-1-1】2001年全球期貨與選擇權交易量 17
【表2-1-2】2001年全球十大期貨交易所 18
【表2-1-3】2001年全球十大期貨與選擇權交易所 19
【表2-1-4】2001年全球十大期貨與選擇權交易契約 20
【表2-1-5】2001年全球十大個股期貨交易量 21
【表3-1-1】臺灣期貨市場發展沿革 31
【表3-1-2】臺灣期貨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期貨契約規格 33
(2001.10.15修正)
【表3-1-3】臺灣期貨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選擇權契約規格 34
【表3-1-4】期貨商及交易人概況統計表 37
【表3-1-5】1999年至2002年5月期貨交易量統計表 38
【表3-1-6】國內期貨市場概況明細表 40
【表3-1-7】TAIFEX與TSE成交值比較表 41
【表3-2-1】各國證券市場成交值週轉率比較表 43
【表3-2-2】各國證券市場市值總額占GDP比率表 44
【表3-2-3】集中交易市場成交金額投資人類別概況表 45
【表4-1-1】個股期貨、個股選擇權及個股股票交易之比較表 50
【表4-2-1】香港交易所推出之二十種國際股票期貨及期權契約規格 54
【表4-2-2】MEFF個股期貨交易概況 56
【表4-2-3】LIFFE個股期貨標的證券分布表 60
【表4-2-4】LIFFE個股期貨交易概況(依主要國別分類) 61
【表4-2-5】LIFFE個股期貨交易概況(依產業別分類)       62
【表4-2-6】2001年LIFFE個股期貨交易量占前十名之標的證券 62
明細
【表4-2-7】MEFF部分個股選擇權交易概況 63
【表4-2-8】全球上市個股期貨交易所名單及其個股期貨契約規格 69
概況一覽表
【表6-1-1】2001年LIFFE個股期貨交易量占前十名之標的證券明細 86
【表6-1-2】全部樣本於LIFFE個股期貨上市宣告日前後,其平均異  90
常報酬率、累積平均異常報酬率及相關統計量
【表6-1-3】全部樣本於LIFFE個股期貨上市日前後,其平均異常報 91
酬率、累積平均異常報酬率及相關統計量
【表6-2-1】2001年MEFF個股期貨之標的證券明細 93
【表6-2-2】全部樣本於MEFF個股期貨上市宣告日前後,其平均異 96
常報酬率、累積平均異常報酬率及相關統計量
【表6-2-3】全部樣本於MEFF個股期貨上市日前後,其平均異常報 97
酬率、累積平均異常報酬率及相關統計量
圖次
頁次
【圖5-1-1】事件研究期間之關係示意圖 75
【圖6-1-1】全部樣本於LIFFE個股期貨上市宣告日前後之累積 92
平均異常報酬率趨勢圖
【圖6-1-2】全部樣本於LIFFE個股期貨上市日前後之累積平均 92
異常報酬率趨勢圖
【圖6-2-1】全部樣本於MEFF個股期貨上市宣告日前後之累積 98
平均異常報酬率趨勢圖
【圖6-2-2】全部樣本於MEFF個股期貨上市日前後之累積平均 98
異常報酬率趨勢圖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沈中華、李建然(八十九年),「事件研究法-財務與會計實證研究必備」,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2】林惠玲、陳正倉(八十八年),「統計學方法與應用」,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3】洪茂蔚、蘇永成、陳明賢、胡星陽(八十八年),「財務管理」,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4】陳威光(九十年),「衍生性金融商品:選擇權、期貨與交換」,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鍾惠民、吳壽山、周賓凰、范懷文(九十一年),「財金計量 」,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6】李存修、陳俊霖、朱世逸(八十七年),「股價指數期貨上市對股市成交量之影響─香港之經驗與實證」,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10卷第1期,頁1-24。
【7】周賓凰、蔡坤芳 (八十六年),「臺灣股市日資料特性與事件研究法」,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9卷第2期,頁1-28。
【8】洪茂蔚、陳舜津(八十七年),「發行認購權證之價格效果探討」,產業金融,第101期,頁10-27。
【9】侯山林(民國八十六年),「開放臺灣股價指數期貨交易對股票市場可能之影響」,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0卷第5期,頁50-55。
【10】黃玉娟、徐守德(八十七年),「臺股指數現貨與期貨市場價格動態關連性之研究」,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9卷第3期,頁1-27。
【11】單高年、吳成俊、張文毅、黃玻莉合譯(八十二年),「股票現貨市場與股價指數期貨市場的關係」,證交資料,第376期,頁27-33,第377期,頁1-13。
【12】羅靖霖(八十七年),「利用事件研究法分析新上市股票之報酬率」,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頁36-41。
【13】楊誌柔(九十年),「個股期貨美國版(Stock futures in America)」,證券暨期貨管理雜誌,第19卷第10期,頁19-24。
【14】臺灣經濟新報社編輯部(八十七年),「淺談事件研究法」,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頁42-47。
【15】王信琮(八十八年),「股價指數期貨上市對現貨市場股價指數報酬率及成交量之影響~以SIMEX發行之摩根臺指期貨為例」,朝陽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
【16】吳珮渝(八十九年),「股價指數期貨交易對其現貨的影響」,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7】張永欣(九十年),「臺灣認購權證發行、上市與下市對標的股票影響之研究」,實踐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1】 Antoniou,A.,Holmes,P. & Priestley,R.(1998),“The Effects of Stock Index Futures Trading on Stock Index Volatility:An Analysis of The Asymmetric Response of Volatility to News”,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Vol.18,No.2,p151-166.
【2】 Conrad,J.(1989),“The Price Effect of Option Introduction”,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44,p487-498.
【3】Damodaran,A.(1990),“Index Futures and Stock Market Volatility”,Review of Future Markets,Vol.9,No.2,p442-457.
【4】Lascelles,D.(2002),“Single Stock Futures, the Ultimate Derivative”,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5】 Detemple, J. & Philippe, J.(1990),“Option listing and stock returns--An empirical analysi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4,p.781~ 801.
【6】 Edwards,F.(1988a),“Does Futures Trading Increase Stock Market Volatility?”,Financail Analysis Journal,Vol.44,No.1, p.63~69.
【7】Edwards,F.(1988b),“Futures Trading and Cash Market Volatility:Stock Index and Interest Rate Futures”,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Vol.8,No.4,p.421~439.
【8】 Haddad,Mahmoud,& Voorheis(1991),“Initial option Trading and Securities Risk and Return”,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18,p.903~ 913.
【9】 Kan,C.N.(1997),“The Effect of Index Futures Trading on Volatility of HIS Constituent Stocks:A Note”,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Vol.5,p.105~114.
【10】Kumar,R., Sarin,A., & Shastri,K.(1995),“The Impact of Index Options on the Underlying Stocks:The Evidence from the Listing of Nikkei Stock Average Options”,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Vol.3,p.303~317.
【11】 Lee,S. B. & Ohk, K. Y.(1992),”Stock Index Futures Listing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Time-Varying Volatility”, 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Vol.12,No.5,p.493-509.
【12】Mckenzie,M.D.,Brailsford,T.J. & Faff,R.W.(2001),“New Insights into the Impact of the Introduction of Futures Trading on Stock Price Volatility”,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Vol. 21,No. 3,p.237-255
【13】Rahman,S.(2001), “The Introduction of Derivatives on the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Volatility of Component Stocks”,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Vol. 21, No.7,p.633-653.
【14】 Watt, W.H., Yadav,P.K., & Draper,P.(1992),“The impact of option listing on underlying stock return:The UK evidence”,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19,p.485~503.
.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謝添富、趙晞華,陸海空軍刑法修正經過及修正內容析述(二),軍法專刊第四十七卷第十一期,九十年十一月
2. 蔡聖偉,著手實行之認定(下),軍法專刊第三十九卷第十一期,八十二年十一月
3. 江漢光(1995).SSRI類新一代的抗鬱劑之比較性藥理學. 國防醫學,23(5),378-386。
4. 蔡聖偉,著手實行之認定(上),軍法專刊第三十九卷第十期,八十二年十月
5. 蘇顯星,從社會問題觀點探討逃避兵役問題,役政特刊第五期,八十四年三月
6. 謝添富、趙晞華,陸海空軍刑法修正經過及修正內容析述(一),軍法專刊第四十七卷第十期,九十年十月
7. 鄭健才,目的犯之研究,軍法專刊第二十九卷十二期,七十二年十二月
8. 廖正豪,刑法上著手之意義,法令月刊,第四十三卷第十一期,八十一年十一月
9. 黃榮堅,刑法解題-關於不能未遂,輔仁法學第九期
10. 蘇俊雄,未遂犯刑罰理論之比較研究,刑事法雜誌第四十一卷第三期,八十六年六月
11. 謝添富、趙晞華,陸海空軍刑法修正經過及修正內容析述(三),軍法專刊第四十七卷第十二期,九十年十二月
12. 黃常仁譯,德國防衛刑法典,軍法專刊第三十八卷第六期,八十一年六月
13. 黃常仁,中德軍刑法之比較研究(二), 德國防衛刑法之「單純離去職役或不就職役罪」與「逃亡罪」-兼論陸海空軍刑法有關「逃亡罪」之規定, 軍法專刊第四十三卷四期,八十六年四月
14. 陳樸生,過失行為及其著手時點,法令月刊,第四十二卷第一期,八十年一月
15. 陳友鋒,期待可能性-判斷標準之再檢討(下),軍法專刊第三十八卷第六期,八十一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