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Karssenberg, D., Schmitz, O., Salamon, P., de Jong, K., and Bierkens, M. F. P (2009). " A software framework for construction of process-based stochastic spatio-temporal models and data assimilation."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 25(4).
2. Van Beek, L. (2008). " Forcing PCR-GLOBWB with CRU data." Department of Physical Geography, Utrecht University, Utrecht, The Netherlands, available at: http://vanbeek.geo.uu.nl/suppinfo/ vanbeek2008.pdf.
3. Van Beek, L., Wada, Y., and Bierkens, M (2011). "Global Monthly Water stress: I. Water Balance and Water Availability." Water Resour. Res., W07517, http://dx.doi.org/10.1029/2010WR009791.
4. Van Beek, L. a. B., M (2009). "The Global Hydrological Model PCR-GLOBWB: Conceptualization, Parameterization and Verification." Tech. rep., Department of Physical Geography, Utrecht University, Utrecht, The Netherlands, available at: http: //vanbeek.geo.uu.nl/suppinfo/vanbeekbierkens2009.pdf.
5. Wu, Y.-Y. and 吳尹聿 (2012). "雲林地區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地電阻勘查."
6. 工業技術研究院 (2012). "101年度多重感應器應用於嘉義、台南、高雄及屏東地區水準檢測調查與分析." 經濟部水利署.
7. 巨廷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2005). "多元化水資源經營管理方案,94年度報告." 經濟部水利署.
8. 田巧玲、張炎銘、林維侃、蔡明坤 (1996). "濁水溪沖積扇之地下水水文概況."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及水文地質研討會論文集: 207-221.
9. 江崇榮, et al. (2004). "屏東平原地下水補注量及抽水量評估."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第十七號, 第 21-51 頁.
10. 江崇榮、陳瑞娥、賴慈華、黃智昭 (2005).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區之補注區與補注源探討."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所彙刊 1-28.
11. 江崇榮、黃智昭、陳瑞娥 (2002). "屏東平原之地下水補注區."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彚刊: 7-47.
12. 江崇榮、黃智昭、陳瑞娥 (2006). "以地下水歷線分析法評估濁水溪沖積扇之地下水收支."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第十九號: 61-90.13. 江崇榮、黃智昭、陳瑞娥、費立沅 (2005). "屏東平原地下水補注量及抽水量評估."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 21-51.14. 林俊男、賈儀平 (2000).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助區之劃定及保育原則之研討." 經濟部水資源局.
15. 能邦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2000). "台灣地區地下水補注量估算,89年度報告." 經濟部水資源局.
16. 國立交通大學 (2011). "臺灣地區地下水區水文地質調查及地下水資源評估-地下水補注潛勢評估與地下水模式建置 (3/4)."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17. 國立交通大學 (2012). "臺灣地區地下水區水文地質調查及地下水資源評估-地下水補注潛勢評估與地下水模式建置 (4/4)."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18. 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 (2009). "臺灣地區地下水區水文地質調查及地下水資源評估─地下水補注潛勢評估與地下水模式建置(1/4)."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19.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1995). "濁水溪沖積扇水文地質調查研究報告."
20.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2002). "臺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第一期計畫屏東平原水文地質調查研究總報告."
21.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 (2009). "知本溪、金崙溪流域地下水資源調查評估總報告."
22. 經濟部水資源局 (1996). "台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第一期計畫─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觀測井建置及相關試驗八十五、八十六年度報告."
23. 經濟部水資源局 (1999). "台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第一期計畫濁水溪沖積扇水文地質調查研究總報告."
24. 農業工程研究中心 (2007). "96年度台灣地區地下水質檢測分析與評估計畫."
25. 劉振宇、李天浩、林國峰、蘇明道 (1998). "濁水溪沖積扇扇央與扇尾平原地區地表垂向補注量評估." 經濟部水資源局: 69.
26. 歐國隆、張良正、單信瑜 (1999). "濁水溪沖積扇及屏東平原之地下水污染潛勢評估分析." 八十八年度農業工程研討會: 369- 376.
27. 蔡博文、丁志堅 (2007). "新一代地理資訊系統ArcView 9.x剖析." 仲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8. 蔡博文、許巖璨 (2002). "新一代地理資訊系統ArcView 8.x剖析." 崧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29. 簡銘成, et al. (2011). "應用氫氧穩定同位素分析地下水補注之研究." 農業工程學報 57(3): 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