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3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0 22:5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曉芸
研究生(外文):Liu,Hsiao-Yun
論文名稱:應用網格式地理資訊系統於土地利用變遷對地下水補注量影響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s on Groundwater Recharge Using Raster Bas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指導教授:張良正張良正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ang,Cheng Chang
口試委員:蘇明道李振誥蕭金財陳宇文
口試委員(外文):Su,ming-taoli,chen-kaohsiao,chin-ts'aiChen,Yu-Wen
口試日期:2015-08-1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土木工程系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土木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7
中文關鍵詞:地下水補注量PCRaster
外文關鍵詞:groundwaterrechargePCRaste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45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臺灣地區地下水的使用量約佔整體用水量的三分之一,為重要的水資源之一,而地下水資源要能永續利用,適當的資源評估及妥善的管理乃是不可或缺。地下水數值模式為地下水資源評估最主要的方法,其中補注量又為最重要的模式參數之一,因此區域地下水補注量的推估乃為地下水資源評估中關鍵的一環。
本研究目的在以python為主要開發平台,應用網格化後之土地利用、土壤及雨量等資訊,搭配網格式地理資訊系統(PCRaster)發展區域地下水補注量推估模式,並將此推估模式應用於屏東平原之區域地下水補注量推估,及探討土地利用變遷對該區域地下水補注量的影響。
屏東平原總面積約1234.26平方公里,其補注量推估結果顯示1999年至2010年之年總補注量約為12-20億噸,此12年的平均年補注量為17億噸,而該區域12年之平均年降雨量約為2415毫米,可計算得屏東平原年補注量約為年降雨量之57%。土地利用變遷前後補注量之差異分析結果指出,若透水區域轉為不透水區域之面積為屏東平原總面積之百分之十,則土地利用變遷前後地下水補注量之差異約為2億噸,此結果顯示隨著不透水面積上升,地下水補注量將隨之顯著降低。

The groundwater, providing fresh water for 1/3 of total water demand in Taiwan, is an important fresh water resource. Proper management is critical for sustainable use of the groundwater. Simulation models have been intensively used for the water resources evaluatio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s the groundwater recharge volume.
This study uses python to develop a groundwater recharge evaluation platform which combines PCRaster software with raster-type data of land use, soil information, rainfall, etc. This platform i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groundwater recharge in Pingtung plain and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land use associated with the groundwater recharge.
The area of Pingtung plain is about 1234.26 km2. The annual groundwater recharge is between 1.2 and 2.0 billion tons of water during the period of 1999 through 2010. The average annual groundwater recharge is 1.7 billion tons with in the period.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the period is 2415 mm. Accordingly, the recharge rate is about 57% in Pingtung plain.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undwater recharge and the land use. The result shows that 0.2 billion tons reduction of annual groundwater recharge if 10% of permeable land turns into impermeable. This result indicates significant impact on groundwater recharge associated with land use in Pingtung plain.


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誌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1.1前言 1
1.2研究目的 1
1.3文獻回顧 2
第二章 研究步驟 4
第三章 相關理論與開發工具 5
3.1 PCRaster系統介紹 5
3.2 Python程式語言 8
3.3 GIS補注量推估法 9
第四章 地下水補注量推估與土地利用變遷影響評估流程 14
4.1 地下水補注量推估流程 14
4.2土地利用變遷影響評估 18
第五章 屏東平原實例應用 19
5.1區域概述 19
5.2資料蒐集及前後處理工具概述 21
5.3土壤參數檢定 32
5.4結果與討論 4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52
第七章 參考文獻 54

1. Karssenberg, D., Schmitz, O., Salamon, P., de Jong, K., and Bierkens, M. F. P (2009). " A software framework for construction of process-based stochastic spatio-temporal models and data assimilation."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 25(4).
2. Van Beek, L. (2008). " Forcing PCR-GLOBWB with CRU data." Department of Physical Geography, Utrecht University, Utrecht, The Netherlands, available at: http://vanbeek.geo.uu.nl/suppinfo/ vanbeek2008.pdf.
3. Van Beek, L., Wada, Y., and Bierkens, M (2011). "Global Monthly Water stress: I. Water Balance and Water Availability." Water Resour. Res., W07517, http://dx.doi.org/10.1029/2010WR009791.
4. Van Beek, L. a. B., M (2009). "The Global Hydrological Model PCR-GLOBWB: Conceptualization, Parameterization and Verification." Tech. rep., Department of Physical Geography, Utrecht University, Utrecht, The Netherlands, available at: http: //vanbeek.geo.uu.nl/suppinfo/vanbeekbierkens2009.pdf.
5. Wu, Y.-Y. and 吳尹聿 (2012). "雲林地區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地電阻勘查."
6. 工業技術研究院 (2012). "101年度多重感應器應用於嘉義、台南、高雄及屏東地區水準檢測調查與分析." 經濟部水利署.
7. 巨廷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2005). "多元化水資源經營管理方案,94年度報告." 經濟部水利署.
8. 田巧玲、張炎銘、林維侃、蔡明坤 (1996). "濁水溪沖積扇之地下水水文概況."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及水文地質研討會論文集: 207-221.
9. 江崇榮, et al. (2004). "屏東平原地下水補注量及抽水量評估."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第十七號, 第 21-51 頁.
10. 江崇榮、陳瑞娥、賴慈華、黃智昭 (2005).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區之補注區與補注源探討."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所彙刊 1-28.
11. 江崇榮、黃智昭、陳瑞娥 (2002). "屏東平原之地下水補注區."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彚刊: 7-47.
12. 江崇榮、黃智昭、陳瑞娥 (2006). "以地下水歷線分析法評估濁水溪沖積扇之地下水收支."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第十九號: 61-90.
13. 江崇榮、黃智昭、陳瑞娥、費立沅 (2005). "屏東平原地下水補注量及抽水量評估."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 21-51.
14. 林俊男、賈儀平 (2000).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助區之劃定及保育原則之研討." 經濟部水資源局.
15. 能邦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2000). "台灣地區地下水補注量估算,89年度報告." 經濟部水資源局.
16. 國立交通大學 (2011). "臺灣地區地下水區水文地質調查及地下水資源評估-地下水補注潛勢評估與地下水模式建置 (3/4)."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17. 國立交通大學 (2012). "臺灣地區地下水區水文地質調查及地下水資源評估-地下水補注潛勢評估與地下水模式建置 (4/4)."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18. 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 (2009). "臺灣地區地下水區水文地質調查及地下水資源評估─地下水補注潛勢評估與地下水模式建置(1/4)."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19.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1995). "濁水溪沖積扇水文地質調查研究報告."
20.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2002). "臺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第一期計畫屏東平原水文地質調查研究總報告."
21.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 (2009). "知本溪、金崙溪流域地下水資源調查評估總報告."
22. 經濟部水資源局 (1996). "台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第一期計畫─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觀測井建置及相關試驗八十五、八十六年度報告."
23. 經濟部水資源局 (1999). "台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第一期計畫濁水溪沖積扇水文地質調查研究總報告."
24. 農業工程研究中心 (2007). "96年度台灣地區地下水質檢測分析與評估計畫."
25. 劉振宇、李天浩、林國峰、蘇明道 (1998). "濁水溪沖積扇扇央與扇尾平原地區地表垂向補注量評估." 經濟部水資源局: 69.
26. 歐國隆、張良正、單信瑜 (1999). "濁水溪沖積扇及屏東平原之地下水污染潛勢評估分析." 八十八年度農業工程研討會: 369- 376.
27. 蔡博文、丁志堅 (2007). "新一代地理資訊系統ArcView 9.x剖析." 仲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8. 蔡博文、許巖璨 (2002). "新一代地理資訊系統ArcView 8.x剖析." 崧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29. 簡銘成, et al. (2011). "應用氫氧穩定同位素分析地下水補注之研究." 農業工程學報 57(3): 61-74.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