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0 03:02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卓佳璋
論文名稱:
以SVG動態演示幾何證明題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Research On Dynamic Illustration of Geometry Proof Problems with SVG
指導教授:
葉耀明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
資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學門:
教育學門
學類:
教育科技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1
中文關鍵詞:
數位學習
、
幾何證明
、
XML
、
SVG
、
AJAX
外文關鍵詞:
E-learning
、
Geometry Proof
、
XML
、
SVG
、
AJAX
相關次數:
被引用:
2
點閱:217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3
數位學習的發展愈來愈成熟,應用的層面也愈來愈廣。其中除了具有文字資訊外,更有豐富的圖形展示。而在國中數學幾何證明題的學習上,學生常常只能透過純文字的方式來理解,往往缺少動態的圖形輔助說明。因此我們設計出一個可以模擬幾何證明演繹過程的自動化系統,並配合圖形和文字說明。系統讀取題目之後,會自動產生證明的過程,並呈現證明步驟文字和圖形。透過這個系統,希望能對幾何證明題的學習有所幫助。
本研究參考專家系統的原理,以XML的技術建立了幾何知識庫,配合SVG圖形的動態變化,以及AJAX的傳輸方式,成功的發展出一套自動化幾何證明系統。以幾何標記符號和規則表示式來建立XML規則庫,以及使用後向鏈結的方法來進行證明推論,並以證明樹的原理來呈現證明步驟,是本研究的重要成果。
The development of e-learning is more and more mature, and the applied level is also more and more wide. Among them, in addition to having text information, there are also abundant diagrammatic demonstrations. On the learning of geometry proof problems in mathematics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can only comprehend through pure literalness method, and usually be in need of a dynamic illustration with graph.So we design an automatic system that can simulate deductive process of geometry proof, and match with explanation with graph and text. After reading the topic of a problem, the system will produce the process of deduction automatically, and present the text and graph of deductive step.Through this system, we hope it is helpful to the learning of geometry proof problems.
We develop an automatic system of geometry proof successfully on this research by making reference to the principle of expert system, building a geometry knowledge base by XML technique, matching with dynamic transformation of SVG graph, and the AJAX transmission way. We build up a XML rule base by using geometry symbol and rule expression, deduce by backward chaining method, and present proof step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proof tree. These are the important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方法 2
1.3.1 證明題的題型分析 2
1.3.2 動態產生幾何證明圖 3
1.3.3 伺服器端資料存取 3
1.4 論文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 可擴展標示語言(XML) 5
2.1.1 XML的特性 5
2.1.2 XML的相關應用 7
2.2 文件物件模型(DOM) 8
2.2.1 DOM的樹狀結構 9
2.2.2 DOM常用的方法 10
2.3 SVG 12
2.3.1 SVG的優點 12
2.3.2 SVG語法結構 12
2.4 AJAX 16
2.4.1 AJAX簡介 16
2.4.2 AJAX的運作方式 17
2.5 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 22
2.5.1 知識推論法 22
2.5.2 推論鏈 24
2.6 幾何證明之學習 26
2.6.1 van Hiele幾何思考層次 26
2.6.2 幾何證明教學 28
第三章
系統架構與設計原理 30
3.1 系統架構 30
3.2 證明題推理流程 31
3.2.1 題意分析 32
3.2.2 標記轉換 33
3.2.3 證明題推論方法 34
3.3 幾何知識庫的建立 34
3.3.1 目標樹(Goal Trees) 35
3.3.2 規則表示法(expression) 36
3.3.3 XML規則庫 39
3.4 推論引擎 41
3.5 SVG圖形呈現 44
3.5.1 呈現SVG幾何圖形 44
3.5.2 控制SVG幾何圖形 47
第四章
系統建置 49
4.1 系統運作方式 49
4.1.1 系統開發環境 50
4.1.2 系統使用流程 51
4.2 題目呈現模組 53
4.3 規則比對模組 55
4.4 圖形呈現模組 57
4.5 題庫管理子系統 58
4.6 規則庫管理子系統 60
4.7 系統範例展示 62
4.7.1 三角形全等證明 62
4.7.2 平行線性質證明 78
4.8 教學應用 84
4.9 系統效能評估 86
4.9.1 三角形全等證明系統分析 87
4.9.2 平行線性質證明分析 90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發展 93
5.1 結論 93
5.2 未來發展 93
參考書目 95
附錄 98
附錄一:系統所使用的證明題題目 98
附錄二:標記符號表 103
附錄三:幾何圖形基本定義表 105
附錄四:XML規則庫 106
[1]連志誠,『延伸標記語言XML新引』,儒林圖書,2002年11月。
[2]周坤約、洪博文、歐翼德譯,『專業XML程式設計第二版』,碁峰資訊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9月。
[3]勞虎,『無廢話XML』,http://2tigers.net/xml_book/,1999年。
[4]楊笙貝,『以XML 為基礎之Web GIS 研究-以SVG 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研究所,2003年7月。
[5]姚步慎,『人工智慧與專家系統導論』,碁峰資訊,1991年。
[6]孫貴章,『人工智慧概論』,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5月。
[7]曾憲雄、黃國禎,『人工智慧與專家系統』,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
[8]陳瓊,『Ajax:老技術,新外衣』,網際網路週刊www.XINHUANET.com,2005年08月16日
[9]金靈譯,『Ajax技術手冊』,碁峰資訊,2006年6月。
[10]柯志杰譯,『Ajax範例活用辭典』,博碩文化,2006年8月。
[11]阿彬工作室,『JavsScript&HTML&CSS語法辭典』,博碩文化,2003年10月。
[12]林昱翔,『ASP.NET 2.0網站開發實戰』,上奇科技,2005年8月。
[13]沈秀霞、夏雲浩譯,『ASP.NET資料庫程式設計』,碁峰資訊,2003年1月。
[14]孫三才、許薰尹,『精通C#與ASP.NET程式設計』,恆逸資訊,2002年5月。
[15]李恭晴、陳昭地、陳冒海、屠耀華、曾博盛、謝豐瑞,『國民中學數學教科書第四冊』,國立編譯館,2003年。
[16]劉耀鴻,『幾何證明的視覺化學習環境』,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電子與資訊工程研究所,2005年6月。
[17]張良民,『國中數學輔助教學介面』,逢甲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2006年1月。
[18]林嵩智,『理解幾何文字題之學習環境』,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電子與資訊工程研究所,2001年6月。
[19]陳勇全,『視覺化幾何證明輔助系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電子與資訊工程研究所,2004年6月。
[20]詹玉貞,『波利亞的解題步驟對國中數學資優生學習幾何證明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2000年。
[21]李宜芬,『國三學生突破因附圖造成之論證障礙的學習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2002年。
[22]高耀琮,『兒童平面幾何圖形概念之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2002年7月。
[23]沈佩芳,『國小高年級兒童的平面幾何圖形概念之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2002年7月。
[24]劉秋木,『國小數學科教學研究』,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7月。
[25]維基百科,『人工智慧』,http://zh.wikipedia.org/wiki/。
[26]W3C,『Amaya瀏覽器』,http://www.w3.org/Amaya/。
[27]Andrew H. Watt,『Designing SVG Web Graphics』,New Riders,2002.01.
[28]Chris Lilley,Andrew H. Watt,『SVG Unleashed』,SAMS,2002.09.
[29]Kurt Cagle,Michael Bierman,『SVG Programming: The Graphical Web』,2002.07.
[30]Adobe,『Adobe SVG Viewer』,http://www.adobe.com/svg/viewer/install/main.html.
[31]W3C(World Wide Web Consoritum), http://www.w3.org/.
[32]W3C,『Scalable Vector Graphics(SVG)』,http://www.w3.org/TR/SVG11/.
[33]Musbah Shahop Sagar,『An SVG Browser for XML Languages』,Department of Computing,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Oxford, OXON, UK,2002.09.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平面幾何圖形概念之探究
2.
兒童平面幾何圖形概念之探討
3.
國三學生突破因附圖造成之論證障礙的學習歷程之研究
4.
波利亞的解題步驟對國中數學資優生學習幾何證明成效之研究
5.
以XML為基礎之WebGIS研究-以SVG為例
6.
國中數學輔助教學介面
7.
幾何證明的視覺化學習環境
8.
視覺化幾何證明輔助系統
9.
理解幾何文字題之學習環境
10.
知識活化與命題排序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幾何論證表現的影響
11.
符合SCORM規範的中文教材之搜尋引擎設計
12.
設計部落格以支援整合式的數位學習機制
13.
符合SCORM之網頁教材設計─以通訊與網路單元為例
14.
以XML為基礎之標準化虛擬教室系統之研究
15.
Web2.0技術應用在企業資訊系統之研究與探討
無相關期刊
1.
影響大學生睡眠品質相關因素之研究-以某技術學院為例
2.
現今最少提示數之數獨盤面產生器研究
3.
我國軍訓教官甄選與任用制度之研究
4.
國中生乳製品營養教育課程成效評估
5.
稼軒詞秋意象探析
6.
日治時期小學校台灣兒童的跨文化經驗
7.
台灣地區小學體育師資培育課程之探討
8.
小腦模型控制器於超音波馬達定位控制
9.
數位學習互動模式對學習者資訊技能學習成效與態度之影響
10.
學生眼中的資源班─三名國中學生的經驗故事
11.
一至六歲兒童的國語塞音習得與發展
12.
學生學習行為模式對其學習成效的影響
13.
一大氣壓下大屯火山群烘爐山玄武岩之實驗岩石學研究
14.
理論計算探討乙醇於Rh/γ-Al2O3(110)表面上之吸附結構與脫氫的反應機構
15.
王鳳儀身心治療思想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