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2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10 13:4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冠呈
研究生(外文):Kuan-Cheng Lin
論文名稱:應用於VSAT之Ka頻帶天線之正交模態轉換器之設計
論文名稱(外文):Ortho-mode transducer design for Ka-band VSAT antenna application
指導教授:周錫增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元智大學
系所名稱:通訊工程學系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電資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7
中文關鍵詞:正交模態轉換器VSAT天線基因演算法
外文關鍵詞:OMTVSAT antennaGenetic Algorith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42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篇論文利用C語言與基因演算法研發出一自動化之最佳化程式,利用此程式控制商用電磁模擬軟體HFSS。並將之利用在最佳化正交模態轉換器之最佳化上。此介面共有四種類型之正交模態轉換器可供使用者選擇。利用基因演算法模擬出適用於Ka頻帶之VSAT天線之正交模態轉換器。最後並實作出成品與模擬結果比較。
This thesis develops a C language and genetic algorithm (GA) based optimization program which can be integrated with HFSS. And we use this program to optimize the ortho-mode transducer structure. There are four kinds of ortho-mode transducer that can be chosen in program interface. We use this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program to optimize all four kinds of OMT and then compare their performance. Last we real make an OMT by aluminum to measure it and compare with simulation result.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致謝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1 簡介 1
1.2 章節概述 2
第二章 基因演算法概述
2.1 簡介 4
2.2 基因演算法主要要素 4
2.3 基因演算法運作流程 6
2.4 二進位參數編碼 9
2.5 選擇機制 9
2.5.1 族群淘汰制 10
2.5.2 輪盤選擇制 11
2.5.3 競爭選擇制 12
2.5.4 菁英政策制 12
2.6繁衍機制 13
2.6.1 交配機制 14
2.6.2 突變機制 16
2.7 適應方程式 17

第三章 最佳化程式設計
3.1簡介 18
3.2程式設定 18
3.3 程式工作流程20
第四章 正交模態轉換器
4.1 簡介 22
4.2 矩形波導管 23
4.3 正交模態轉換器 28
4.4 正交模態轉換器適應值方程式 29
第五章 步階式與曲線式正交模態轉換器設計
5.1步階式正交模態轉換器 31
5.1.1 步階式正交模態轉換器架構 31
5.1.2 步階式正交模態轉換器最佳化結果 33
5.2曲線式正交模態轉換器 38
5.2.1 曲線式正交模態轉換器架構 38
5.2.2 曲線式正交模態轉換器最佳化結果 40
第六章 有隔板圓對方與方對方正交模態轉換器設計
6.1有隔板圓對方正交模態轉換器 46
6.1.1 有隔板圓對方正交模態轉換器架構 46
6.1.2 有隔板圓對方正交模態轉換器最佳化結果 49
6.2有隔板方對方正交模態轉換器 54
6.2.1 有隔板方對方正交模態轉換器架構 54
6.2.2 有隔板方對方正交模態轉換器最佳化結果 56
6.2.3 有隔板方對方正交模態轉換器實作量測 61
第七章 結論 66
參考文獻 67
[1]. G. Maral , “VSAT Network”, Telecom Paris site of Toulouse, France
[2]. R. S. Yahya, M. Eric, “Electromagnetic Optimization By Genetic Algorithms”,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1999.
[3]. 陳劭宜 , “應用基因演算法最佳化波導管功率分配器”, 元智大學 通訊工程研究所 ,民國九十六年.
[4]. 李雯雯 , “隔板極化器最佳化設計暨利用短樁改善號角天線之輻射特性”, 元智大學 通訊工程研究所 ,民國九十七年.
[5] D. M. Pozar, Microwave Engineering, 3rd ed.,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2005.
[6] J. Uher, J. Bornemann, Waveguide Components for Antenna Feed Systems: Theory and CAD, Boston Aritech House, 1993.
[7]. “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 HFSS”, Version 9.2, Ansoft Corporation.
[8].Time 研究室 ,蔡孟凱 ,雷穎傑 ,黃昭維 ,陳錦輝 ,陳政凱 ,”C++ Builder 6完全攻略”, 金禾,民國九十六年
[9]Harvey M. Deitel , “C++ How to program”,5/e,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6
[10] N. Marcuvitz, “Waveguide Handbook”, IEE Electromagnetic Waves Series 21, Peter Peregrinus Ltd., London, UK, 1986.
[11]. http://en.wikipedia.org/wiki/Orthomode_transducer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