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王俊文、葉德豐、曾坤儀 (2003)。台灣醫院評鑑趨勢之探討。中山醫學雜誌,14,513-522。王美芳、楊漢湶 (2008)。如何制定醫院之計畫與預算。醫院,41(6),9-14。
江靜楓、李素華、花可欣、葉淑媛、鄭欣玫、蘇慧貞 (2007)。醫療品質管理再造。醫療品質雜誌,1(1),6-7。
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網站
http://www.nhi.gov.tw/webdata/AttachFiles/Attach_15050_1_
9906家數統計.xls 瀏覽日期:99年 7月1日
行政院衛生署網站
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2.aspx?now_fod_
list_no=10238&class_no=440&level_no=1
瀏覽日期:99年 7月1日
行政院衛生署(2009)。中華民國97年醫療機構現況及醫院醫療服務
量統計年報。光碟,表82。
吳重慶、薛淑青、張筱雯、顏裕庭 (2000)。醫院評鑑的準備。台灣醫界,43,36-38。
李玉華 (2002)。醫院評鑑對護理品質之影響。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慧文、邱文達、林富美、張毓人、呂嵐欽、李有專(2006)。JCI評鑑之追蹤方法學。HLA,13,28-36。
林哲男 (2007)。從Local Surveyor看ISQua評鑑。醫療品質雜誌,1,
46-48。
林淑綿 (2010)。「新制醫院評鑑」第一輪結果分析初探(2005~2009)。醫療品質雜誌,4,61-67。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2004 e,1 月)。澳洲評鑑制度考察。公務出國報告書。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2006 a)。醫院評鑑制度及新制改革重點介紹。2006 年04 月06 日,取自:
http://www.tjcha.org.tw/dl/ut950630/95hadl/2.醫院評鑑制度及新制改革重點介紹.pdf。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2006 b)。95 年度新制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作業說明。2006 年04 月06 日,取自:
http://www.tjcha.org.tw/Public/Download/99-新制醫院評鑑基準及評分說明.pdf ,99年度新制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作業說明.pdf。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2006 c)。95 年新制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之新制評鑑基準暨評分說明公告‧2009 年01 月06 日取自:
http://www.tjcha.org.tw/Public/Download/01-99年新制醫院評鑑
及新制教學醫院評鑑申請注意事項990323.pdf。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2007a)。醫院評鑑及教學醫
院評鑑委員遴聘要點。取自:
http://www.tjcha.org.tw/Public/Identify/1-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
鑑委員遴聘要點-DOH核定版.pdf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2007b)。新制醫院評鑑及新
制教學醫院評鑑委員評核作業要點。
http://www.tjcha.org.tw/Public/Identify/2-新制醫院評鑑及新制教
學醫院評鑑委員評核作業要點-DOH核定版.pdf
徐永年 (2007)。評鑑是從生活中做起。醫療品質雜誌,1,49-50。
張錦文 (1986)。美國醫院評鑑組織之過去現在與未來。醫院,19,16-21。
陳玉寧 (1997)。醫院評鑑對醫療品質之影響。高雄: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淑如、盧美秀、陳靜敏、沈宗奇 (2003)。醫院評鑑制度的探討。台灣醫界,46,45-47。陳美蓉、潘憶文(2004)。日本醫院評鑑制度之介紹。醫院,37(2),26-33。
陳榮基(2004,10月)。醫院評鑑新制改善重點說明。於醫策會主辦,九十四年度新制醫院評鑑暨教學醫院評鑑委員評鑑核心課程。台北。
陳盈芳、蘇慧真 (2007)。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順利通過ISQua評鑑。醫療品質雜誌,1,42-44。
黃雅娟 (2002)。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對現行醫院評鑑制度與標準改革之態度、意見調查。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楊漢湶、王美芳(1992)。我國醫院評鑑工作之回顧與展望。醫院,25(1), 19-43。
楊漢湶 (2000)。序文。八十九年度醫院評鑑地區醫院手冊。Ι。
楊漢湶 (2008)。新制醫院評鑑之意見。醫院,41(6),1-8。楊建昌、鄭聰明、林佩萩 (2008)。新制醫院評鑑下人力資源管理之運用。醫院,41(6),37-43。
廖慧娟 (2007a)。我國健康照護體系品質管理的發展歷程。醫療品質雜誌,1(1),8-11。廖慧娟 (2007b)。我國醫院評鑑之起源。醫療品質雜誌,1(1),15-18。廖慧娟 (2007c)。醫院評鑑之追蹤輔導。醫療品質雜誌,1(1),23-25。廖慧娟 (2007d)。新制醫院評鑑制度。醫療品質雜誌,1(1), 26-27。廖慧娟 (2007e)。醫院評鑑委員制度之建立。醫療品質雜誌,1(1),34-37。
廖慧娟 (2007f)。醫學中心評鑑改革。醫療品質雜誌,1(1),19-22。廖慧娟 (2007g)。醫院評鑑制度對健康照護體系之影響。醫療品質雜誌,1(1),12-14。廖慧娟 (2009)。與世界同步前進。醫療品質雜誌,3(1),29-33。
潘憶文 (2001)。醫院評鑑制度,醫院組織功能與管理(初版97-117頁)。台北:偉華書局。
蔡素玲 (2005)。國際與臺灣病人安全推動現況與展望。全國衛生醫療
政策會議。
鄭聰明 (2008)。新制醫院評鑑下如何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分享。台灣
醫院協會主辦,台灣醫院協會。
鄭嘉惠、張嘉晃、黃清水、林志明、王拔群 (2009)。新制醫院評鑑與病人安全化-以某醫學中心為例。醫院,42(3),14-25。衛署醫字第0960200970號及台高(二)字第0960029934B號會銜公告(新制醫院評鑑及新制教學醫院評鑑合格基準),2007年3月21日。
衛署醫字第0960204008號及台高(二)字第0960035777B號會銜公告(醫院評鑑之實地評鑑審查費),2007年3月21日。
衛醫字第0960011582號(新制醫院評鑑及新制教學醫院評鑑委員評核作業要點)2007年3月23日。
衛署醫字第0970200545號及台高(二)字第0970045209B號會銜公告修正(新制醫院評鑑及新制教學醫院評鑑作業程序)。2008年3月28日。
韓 揆 (2003)。論醫學中心之任務及醫管組評鑑要旨。醫務管理期
刊,4(2),1-23。
謝博生 (2007)。發刊詞。醫療品質雜誌,1,1。
謝博生 (2008)。醫院評鑑制度在下階段的推展:促使我國醫療品質邁向國際水準。醫療品質雜誌,2,56-59。
謝武吉 (2008)。新制醫院評鑑-輔導49床以下醫院評鑑準備與心得。醫療品質雜誌,2(2),75-77。謝武吉 (2010)。99年度社區醫院評鑑及感控查核列席員說明會與誓
師大會。台灣社區醫院協會課程講義。
蘇永裕 (2000)。醫院長期經營效率評估。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Collopy, B.T., Williams, J., Rodgers, L., Portelli, R., Campbell, J., Jenner, N. et. Al.(2000), The ACHS Care Evaluation Program: A decade of achievement.Journal of Quality in Clinical Practice, 20(1), 36-41.
Donbedianِ, A. (1982), Explorations in quality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Vol.2:The criteria and standards of quality, Ann Arbor:Health Administration Press.
Donabedian, A. (1988), The quality of care(How can it be assessed?)JAMA, 260(12).
Fadi El-Jardali, Diana Jamal, Hani Dimassi, Walid Ammar And Victoria TchagChaghian. (2008), The impact of hospital accreditation on quality of care: Per
ception of Lebanese nur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Quality in
Health Care, 20(5),363-371.
Gray, C. (1983), Canadian Council on Hospital Accreditation: worth watching, (Vol.128, pp. 565-567).
Hirose, M., Imanaka, Y., Ishizaki, T.,& Evans, E.(2003), How can w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ealth care in Japan?, Learning from JCQHC hospital accreditation, Health Policy, 66(1), 29-49.
Institute of Medicine: To Err Is Human: Build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1999.
Institute of Medicine: Crossing the quality chasm: a new health system
for the 21st century,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2001.
Lee Ann Runy. (2007), Creating a Culture of Patient Safety, Hospitals & Health Networks, 51.
Rita, L. Ratcliffe. (2009), North American Perspectives Re-engineering hospital accreditation, Clinical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4(4),315-335.
Roberts, J. S., Coale, J. G.,& Redman,R. R.(1987), A history of the 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ospitals, JAMA, 258(7), 936-940.
Scrivens, E., Klein, R., & Steiner, A. (1995), Accreditation: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Anglophone model?, Health Policy, 34(3), 193-204.
The Canadian Council on Health Services Accreditation (CCHSA), Our history , http://www.cchsa.ca , Retriebed May 13,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