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丁金櫻(2017)。《從飲食抉擇到倫理實踐──效益主義為進路》。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譯,W. Lawrence Neuman編(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 : 質化與量化途徑》。臺北:學富文化。
丘昌泰(2008)。《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
丘昌泰(2013)。《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
丘昌泰、余致力、羅清俊、張四明、李允傑(2005)。《政策分析》。新北:國立空中大學。
丘昌泰、李允傑(2003)。《政策執行與評估》。臺北:元照。
生命關懷協會(2012)。〈國外經驗分享〉。載於《讓牠活下去-流浪狗絕育回置TNR專輯》。臺北:生命關懷協會,頁76-83。
朱志宏(1995)。《公共政策》。臺北:三民書局。
余致力(2008)。《公共政策》。臺北市:智勝。
吳定(2003)。《政策管理》。臺北:聯經。
吳定(2008)。《公共政策》。臺北:五南。
吳愷暉 (2007)。《資訊委外關係管理之研究-企業如何利用資訊委外獲得最大綜效》。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碩士論文。吳錇涵(2010)。《動物保護理論與實踐-以我國動物保護法為觀察對象》。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一般生組碩士論文。李玉珊 (2011)。《以社會行銷觀點探討流浪動物TNR活動-以瑞芳猴硐貓咪村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李宥陞(2016)。《紅毛港遷村安置之政策評估-利害關係人之觀點》。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李翊瑄(2016)。《以政策利害關係人觀點評估大學繁星推薦入學政策:以嘉義地區高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李煒富(2012)。《從Peter Singer的動物解放學說探究台灣流浪犬的問題》。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周文欽(2004)。《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台北:心理。
周怡伶譯,David Grimm編(2016)。《貓狗的逆襲:荊棘滿途的公民之路》。新北:新樂園。
周雅容(2008)。〈第四章─象徵互動論與研與的社會意涵〉。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頁75-96。
林水波,張世賢(1991)。《公共政策》。臺北:五南。
林佩立(2017)。《是生路,還是死胡同 修法失衡下的流浪動物處境》。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林鴻麟(2016)。《臺灣地區私立動物收容所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邱惠琇(2012)。《少子化催生政策評估之探究》。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碩士論文。威克(2013)。<從庶民層級來看台灣的社會現象>。《中國密報》,第10期,頁147-153。
洪元曉(2017)。《經濟動物集約化飼養的省思:從動物道德地位與動物權觀》。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孫瑋霞(2017)。《新北市板橋區執行流浪犬TNVR計畫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碩士論文。袁方(2002)。《社會研究方法》。臺北:五南。
張世賢(2005)。《公共政策分析》。臺北:五南。
張玉玲(2014)。《論經濟動物的困境與解決之道》。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張品若(2013)。《臺灣白領男性跨國婚姻的生活經驗研究-以北區為例》。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碩士論文。張純純(2016)。《社區關懷據點長者需求與滿意度調查-以桃園市為例》。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碩士論文。張健裕(2010)。《棒球振興計畫中建立防賭機制政策論證─政策利害關係人觀點》。東吳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碩士論文。張繽心(2014)。《內外向人格特質在虛實世界人際互動行為之探究-以Facebook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莊家語(2012)。《TNR動保議題的新聞再現與論述意涵》。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碩士論文。許雅琁(2009)。《飼主對貓寵物角色認定及其互動行為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許雅筑(2010)。《不安樂的安樂死?探討臺灣公立流浪動物收容所的安樂死環節》。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郭小綾(2014)。《我國動物保護法規範之探討-以抑制流浪動物為中心》。南台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郭雨函(2017)。《「零安樂死」然後呢?以政策利害關係人觀點評估臺南市府流浪動物保護政策》。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郭柏卿(2016)。《論納斯邦(Martha C. Nussbaum)的動物正義進路─動物實驗爭議的解決》。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陳妍臻(2017)。《以系統動態觀點探討台灣婦產科醫師供給與需求之研究》。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碩士論文。陳怡安(2005)。《寵物飼養與社交行為的衍生-以同化與調適的角度論述》。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陳威華(2014)。《從政策利害關係人與政策移植觀點探討無障礙環境建構過程中使用者面臨之問題-以臺東縣校園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碩士班碩士論文。陳毓嫺(2014)。《凝視的痛苦 公立動物收容所「動物安樂死」作為創作之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陳韻伃(2016)。《《野狗之丘》、《養生主》及《十二夜》中的動物權議題》。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揚通進·江娅譯,湯姆·雷根、卡爾·科亨著(2005)。《動物權利爭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
湯宜之(2011)。《臺北市三所大學流浪犬捕捉—絕育—回置管理策略之探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環境教育組碩士論文。費昌勇(2005)。《動物倫理與公共政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黃盈綺(2014)。《寵物保險購買動機與購買意願之研究》。國立勤益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楊書瑋(2012)。《人與動物之權利關係-以娛樂動物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楊靜賢(2012)。《《非死不可?》:從安樂死的紀錄反思臺灣流浪犬問題》。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董孟治(2012)。《彰化縣公立動物收容所不殺生政策探討》。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趙國婕(2016)。《論我國寵物保險之現狀與檢討》。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劉宜君、陳敦源、蕭乃沂、林昭吟(2004)。《利害關係人管理之概念與實務:以我國全民健保政策改革為例》,臺灣政治學會年會暨「關鍵年代與多元政治」學術研討會議。
劉欣怡(2013)。《《汪‧望》收容所的生命-多媒材創作個展》。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應用媒體藝術班碩士論文。劉韶瑜(2014)。《故事元素對非營利組織捐款意圖之影響—以流浪動物TNR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新北:心理。
蔡欣芸(2009)。《從動物保護法的生成與演變探討在地動物福利之發展與實踐-以犬、貓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翰羽(2004)。《公共政策-倫理、實務與分析》。臺北:高點。
蕭戎(2017)。《論人與動物的道德地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賴健忠(2010)。《中部四縣市國小教師對於野生動物保育法及動物保護法的認知與態度》。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科學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薛存鎰(2015)。《臺南市流浪犬捕捉、絕育、回置政策執行成效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謝登旺(1999)。《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蘇恒安(2013)。<鄉愁熬煮,成了寶島味-解讀川味牛肉麵>。《人籟論辯月刊》,第107期,頁20-25。
貳、英文部分
Anderson, J. E. (1979).Public Policy Making.N.Y.: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p.185
Dunn, William. N.(1994) Public Policy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Hall,Inc,p70.p404
E. A. Suchman (1967),Evalative Research: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Public Service and Action Programs. N.Y.:Russell Sage Foundation,pp.61-71
Guba, E. G. and Y. S. Lincoln (1989).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CA:Sage.
Hanekom, S. X. (1987). Public Policy. Johannesburg, South Africa:Macmillan South Africa, p.89
Nachmias, David and Chava Nachmas (1979). Public Policy Evaluation:Approaches and Methods. N.Y.:St.Martin’s Press, pp.1-6
Rossi, Peter H. and Howard E. Freeman(1982). Evaluation :A Systematic Approach. Beverlr Hills,CA:Sage,pp.20-21
T.H.Poister (1978), Public Program Analysis: Applied Methods. Baltimore:University Park Press, pp.9-15
參、網路資料部分
「台灣動物協會」。網址:http://www.animalstaiwan.org/promotion.html。檢索日期:2017/9/27。
楊宗華(2014)。<平議五種動物權利學說( 短 文 )>。《現 代 人 文 2014年 2 月 號 ( 創 刊 號 )》。香港人文學會網頁網址:http://www.hkshp.org/modernhumanities/201402/201402-6yeung_chung_wah.htm。檢索日期:2017/12/17。
社團法人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2014)。網址:http://www.east.org.tw/。檢索日期:2017/9/27。
關懷生命協會(2014)。網址:http://www.lca.org.tw/。檢索日期:2017/09/27。
「Ettoday新聞網」。網址:https://pets.ettoday.net/news/950862?t=%E9%A3%BC%E4%B8%BB%E5%85%A5%E7%8D%842%E5%80%8B%E6%9C%88...%E7%8B%97%E7%8B%97%E9%A4%93%E5%A3%9E%E7%98%A6%E5%88%B0%E8%A6%8B%E8%82%8B%E9%AA%A8%E3%80%8034%E9%9A%BB%E9%AB%98%E5%B1%B1%E7%8A%AC%E6%B1%82%E5%8C%85%E9%A4%8A。檢索日期:2017/12/17。
台南市政府https://www.tainan.gov.tw/tainan/mobile/mobile-page.asp?id={F29FA8C2-8A27-44B6-BD34-2AC38947A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