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
1.王受之(2000)。世界現代平面設計1800-1999。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2.王國強(翻譯)(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原作者:Gillian Rose)。臺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3.成露茜、羅曉南(主編)(2004)。媒體識讀:一個批判的開始。臺北縣: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4.行人文化實驗室(2014)。咆哮誌:突破時代的雜誌。臺北市:行人出版社。
5.李元春(譯)(1996)。造型藝術的意義(原作者:Erwin Panofsky)。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6.李明璁(統籌策劃)(2015)。時代迴音。臺北市: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7.呂東熹(2010)。政媒角力下的臺灣報業。臺北市: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8.何榮幸(策畫、導論)(2008)。黑夜中尋找星星-走過戒嚴的資深記者生命史。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9.林俊良(主編)(2004)。視覺傳達設計概說。臺北市:藝風堂出版社。
10.林品章(2003)。臺灣近代視覺傳達設計的變遷:臺灣本土設計史研究。臺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1.林品章(2007)。視覺傳達設計的理論與實踐。臺北縣: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2.邱順應(2013)。廣告修辭新論:從創意策略到文圖實踐。臺北市: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3.夏曉鵑、廖雲章(主編)(2012)。臺社論壇19:發現成露茜。臺北市:臺灣社會研究雜誌出版
14.破周報POTS Weekly(2010)。破周報十五年全記錄:Bound Volume of POTS WEEKLY 1995~2006。臺北縣:獨立媒體有限公司。
15.許明潔(校對)(1999)。平面設計發展史(原作者:Richard Hollis)。臺北市:龍辰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6.張錦華等譯(2005)。傳播符號學理論(原作者:John Fiske)。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7.陳懷恩(2008)。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臺北市:如果出版社。
18.張正霖、陳巨擘(譯)(2006)。藝術社會學:精緻與通俗形式之探索(原作者:Victoria D. Alexander)。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19.陳俊宏、楊東民(2008)。視覺傳達設計概論。臺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彭家發(1986)。小型報刊實務。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1.黃孫權(2014)。除非我們尋找美麗。臺北市: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2.黃慶萱(1986)。修辭學。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3.黃慶萱(2000)。修辭學。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4.曾堉葉、劉天增(譯)(1992)。藝術史學的基礎(原作者:Giulio Carlo Argan,Mauuizio Fagiolo)。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5.楊孝濚(1978)。傳播研究方法總論。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6.楊佳嫻(2006)。雲和。臺北市: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7.楊學芹、安琪(1994)。民間美術概論。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28.管倖生等編著(2010)。設計研究方法。臺北縣: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9.劉定綱(主編)(2014)。318占領立法院。臺北市:奇異果文創事業有限公司。
30.鄭貞銘(1978)。新聞採訪與編輯。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31.蘇守政(翻譯)(1988)。視覺傳達設計(原作者:田中正明)。台北市:六和出版社。
32.Adams,Laurie Schneider(1996). The Methodologies of Art. London, England:Westview Press.
期刊
1.曾虛白(1987)。辦報不是賣新聞。天下雜誌,70,36-38。2.肖鷹(2001)。美學與流行文化。文藝研究,5,30-36。
3.黃俊銘(2004年11月21日)。青年造反之音破報十年。聯合報,C7。
4.成露茜、丘德真(2006)。逃逸主流、獨樹一格-臺灣另類「破報」群像。載於鍾起惠(主編),世新五十學術專書-公民的新聞與社群想像(頁173-190)。臺北縣:世新大學。
5.向陽(2008)。自由與理性的必要-報禁解除20年的省思。印科文學生活誌,53,158-159。
6.謝明玲(2010)。豐富的靈魂辦證的人生。天下雜誌,441,212-214。
7.郭娟(2011)。有破有立。藝術界,4,88-91。
8.管中祥(2011)。弱勢發聲、告別汙名:臺灣另類「媒體」與文化行動。傳播研究與實踐,1,105-135。9.鄧凱元(2014)。臺灣另類媒體何去何從?。天下雜誌,546,158-159。
論文
1.江舜堯(2014)。日治後期《民俗臺灣》雜誌插畫圖像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2.徐淑娟(1997)。另類文化媒體在臺灣發展的可能:以破周報為例(未出版之學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市。
3.陳子軒(2007年6月)。另類媒體與社群建構-《破報》與臺灣都會次文化的實踐。黃孫權、柯裕棻(與談人),拆除魔咒召喚公民:公共新聞學的下一步。「公民意識的實踐與社群自主」研討會,世新大學新聞系。
4.陳怡君(2005)。擬像與意識形態在八卦媒體之研究:以《壹週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5.陳澤鴻(2013)。「恨流行」的角頭音樂唱片封套設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6.鄭曉芬(2003)。免費報之媒體行銷策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7.賴怡臻(2008)。高雄畫刊封面之視覺影像硏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網路
1.王菡(2011年11月18日)。挑戰主流報業的利劍—《破報》【大學線月刊】。取自http://ubeat.com.cuhk.edu.hk/%E6%8C%91%E6%88%B0%E4%B8%BB%E6%B5%81%E5%A0%B1%E6%A5%AD%E7%9A%84%E5%88%A9%E5%8A%8D%E2%80%94%E3%80%8A%E7%A0%B4%E5%A0%B1%E3%80%8B/
2.王舜薇。買了社運符碼之後【環境資訊中心】。取自http://e-info.org.tw/node/80226
3.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處--從禁忌邁向自由【官方網站】。取自http://www.ex-gio.org/index.php/gio-history/jobs/141-o-06
4.林玟欣(2009年5月8日)。破報介紹。取自http://www.slideshare.net/guesta401561/ss-1408458
5.南嘉生(2015年12月6日)。藝文與政治。取自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topic/i_love_taiwan/UHdZ66o9bFo
6.洪儀真(2014年9月29日)。社會學的藝術巷口 (上)【公視新聞議題中心】。取自http://pnn.pts.org.tw/main/2014/09/29/%E7%A4%BE%E6%9C%83%E5%AD%B8%E7%9A%84%E8%97%9D%E8%A1%93%E5%B7%B7%E5%8F%A3%E4%B8%8A/
7.洪儀真(2014年10月6日)。社會學的藝術巷口 (下)【公視新聞議題中心】。取自http://pnn.pts.org.tw/main/2014/10/06/%E7%A4%BE%E6%9C%83%E5%AD%B8%E7%9A%84%E8%97%9D%E8%A1%93%E5%B7%B7%E5%8F%A3-%E4%B8%8B/
8.陳東升(2013年10月30日)。從設計到社計的社會學想像(二)【巷仔口社會學】。取自http://twstreetcorner.org/2013/10/30/chendungsheng-2/
9.曹志宇。學運中的太陽花【全球華人藝術網】。取自http://artmagazine.com.tw/ArtCritic/article865.html
10.陳順孝(2011年4月15日)。臺灣公民媒體、從邊陲走向主流【阿孝札記】。取自http://www.ashaw.org/2011/04/blog-post_14.html
11.管中祥(2014年6月26日)。另類媒體的生存【獨立評論@天下】。取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7/article/1565
12.臺灣立報(2010年1月27日)。成露茜走過傳奇人生【官方網站】。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451
13.臺灣立報(2012年3月1日)。破報還能做什麼、研究員找答案。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6879
14.鄭輝瑩(2007年1月27日)。媒體新平台之捷運報【udn部落格】。取自http://blog.udn.com/chenghuiying1/690468
15.鍾秀梅(2010年3月4日)。勇者的故事、成露茜【臺灣立報】。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9554
16.戴紹恩(2014年8月29日)。談藝術如何介入運動──專訪老丹【臺大意識報】。取自http://cpaper-blog.blogspot.tw/2014/08/blog-post_57.html
17.Angely(暱稱)(2015年1月25日)。要破不要迫─淺談《破報》停刊風波【痞客邦】。取自http://lynn51416.pixnet.net/blog/post/59870392
18.Alternative Weekly Network.(2010年).﹝Official website﹞.Retrieved from http://awn.org/
影音
1.葉如芬(監製)、楊雅喆(導演)(2012)。女朋友。男朋友【DVD影片】。臺北市:原子映象有限公司。
2.楊大正(作詞作曲人)(2014)。島嶼天光。島嶼天光【CD】。臺北市:索尼音樂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3.羅儀修、蕭錦綿(製片)、殷允芃(導演)(2010)。綿延的生命——Lucie的人生探索【DVD影片】。臺北市: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