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2 02:40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楊絲閔
研究生(外文):
Yang, Szu-Min
論文名稱:
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認同之理想課程內涵及教學方式調查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A Survey Study of the Ideal Course Contents and Instruction Methods of Preschool Educators in Central Taiwan
指導教授:
魏美惠
指導教授(外文):
Wei, Mei-Hue
口試委員:
蔣姿儀
、
李玉惠
口試委員(外文):
Chiang, Tzu-Yi
、
Lee, Yuh-Huey
口試日期:
2017-06-15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
幼兒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
教育學門
學類:
學前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0
中文關鍵詞:
中部地區
、
教保服務人員
、
課程內涵
、
教學方式
外文關鍵詞:
central Taiwan
、
preschool educators
、
course content
、
instruction method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
點閱:282
評分:
下載:45
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理想中的課程內涵及教學方式之現況、差異情形及相關性。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自編「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認同之課程內涵及教學方式之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採分層隨機抽樣方式抽取任職於中部地區五縣市公、私立幼兒園之教保服務人員共899位,回收樣本數792份,有效樣本數764份。研究者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皮爾森積差相關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歸納研究結果如下:
一、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理想中的幼教課程傾向於認同幼教課程之六大領域。
二、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理想中的教學方式傾向於認同開放式教學方式。
三、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理想中的幼教課程,會因「學歷」、「職稱」、「幼兒園屬性」、「服務的地區」及「幼兒園規模」等背景變項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四、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理想中的教學方式,會因「學歷」、「教學年資」、「職稱」、「幼兒園屬性」、「服務的地區」及「幼兒園規模」等背景變項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五、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理想中的課程內涵與傳統式教學方式呈現負相關;而與開放式教學方式呈現正相關,但外聘才藝課程則與開放式教學方式呈現負相關。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對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教育相關單位以及後續研究者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variables for differentiation and correlation regarding the ideal course contents and instruction methods of preschool educators in central Taiwan. This study employed a questionnaire research method, using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titled “The Ideal Course Contents and Instruction Methods of Preschool Educators in Central Taiwan” to serve as the main research tool.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was conducted to select 899 preschool educators currently employed at either public or private preschools within the five major cities and counties of central Taiwan. 792 samples were collected, of which 764 were effective samples. The researcher then appli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ing, one-way analyses of variance,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ata. The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The ideal course content for preschool educators in central Taiwan showed an inclination for acceptance of the 6 major areas of the Preschool Curriculum Outline.
2. The ideal instruction method for preschool educators in central Taiwan showed an inclination for acceptance of the open-style instruction method.
3. The ideal course content for preschool educators in central Taiwan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depending on factors such a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job title, type of preschool, area of service, and preschool affiliation.
4. The ideal instruction method for preschool educators in central Taiwan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depending on factors such a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job title, type of preschool, area of service, and preschool affiliation.
5. The ideal course content for preschool educators in central Taiwan showed evide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traditional-style instruction method, whereas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shown with the open-style instruction method. However, talent courses with external instructors show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open-style instruction metho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erves as suggestions and reference for preschools, preschool educator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s well as for future researchers.
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 V
目錄 V
表目錄 Ⅷ
圖目錄 Ⅹ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幼教課程內涵 13
第二節 傳統教學方法與開放式教學方法之探究 4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6
第四節 實施流程 9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9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99
第一節 中部地區公私立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對理想中的課程內涵及教學方式之現況 99
第二節 中部地區不同背景變項的教保服務人員理想課程內涵之差異情形 111
第三節 中部地區不同背景變項的教保服務人員理想教學方式之差異情形 128
第四節 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理想中的課程內涵及教學方式之相關情形 14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7
第一節 結論 147
第二節 建議 152
參考文獻 154
中文部分 154
西文部分 163
附錄 164
附錄一 專家效度問卷 164
附錄二 專家意見彙整表 176
附錄三 問卷發放說明函 190
附錄四 預試問卷 191
附錄五 正式問卷 196
一、中文部分
丁碗荏、劉淑英(2013)。一位幼教教師進行創造性舞蹈教學之個案研究。臺灣舞蹈研究,8,1-48。
王俐文(2012)。幼兒教師教學信念之變與不變-以臺中教育大學畢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王梨香(2008)。影響家長選擇幼兒園之因素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王春燕(2013)。幼兒園新課綱─奠定身體動作基礎技能從運動遊戲玩起。學校體育,137,91-99。
王智弘(2007)。生態中心論及道家之環境教育思想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靜珠(2014)。反對「取消幼教師,開放才藝師協同教學」。幼兒教育,314,8-9。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2011年6月29日)。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2016年12月1日)。
幼兒園教保服務實施準則(2012年8月1日)。
全國教保資訊網(2017)。教保課程。取自:http://www.ece.moe.edu.tw/?p=2545
全國教保資訊網(2015)。104學年度學前教育統計。取自:http://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1B58E0B736635285&s=D04C74553DB60CAD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2016)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取自:http://www.ndc.gov.tw/News_Content.aspx?n=8A33013523400F35&sms=F8268BD0430ADC36&s=DA87E0FF938B7337&upn=6133A524600A38E5
余治融(2011)。屏東縣家長選擇幼托園所考量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吳嫈華(2003)。方案式課程與教學。載於簡楚瑛(主編),幼教課程模式:理論取向與實務經驗(頁371-356)。臺北市:心理。
吳珮瓏(2004)。幼稚園教師教學信念及其轉變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淑惠(2008)。幼稚園教師教學信念之研究-以一位國小附幼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樎椒、張宇樑(2009)。幼稚園教師對主題統整課程的知覺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研究學報,2(43),81~105。
吳凡、黃勝梅(2010)。華德福早期教育思想及其啟示。徐特立研究,5,29-31。
吳明隆、涂金堂(2012)。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1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新北市:易習圖書。
呂佳陵(2004)。創造性音樂活動在中南部地區幼稚園的教學現況調查。國立臺中技術學院人文社會學報,3,181-197。
李雯佩(2005)。幼稚園教師教學信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李敏雯(2006)。影響家長選擇幼兒課後才藝班因素之研究-以臺北縣公立幼稚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鴻章、杜宜展(2009)。臺灣學前幼兒的才藝學習現況調查。幼兒教育,296,37-49。
李錦旭(1985)。天才教育從小開始?先跑的孩子永遠領先?—炙手可熱的才藝補習班。師友月刊,211,41-42。
李曉瑩、魏美惠(2013)。一位公立幼兒園教師實施音樂教學特色及成效之探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7(2),27-49。
杜光玉、林永森、黃永寬(2008)。從家長的觀點探討幼兒運動遊戲課程目標。幼兒教育年刊,19,119-149。
杜佩紋(2012)。幼兒園家長選擇才藝班態度初探-以高雄市鳥松區為例。正修學報,25,183-200。
沈立群(2008)。兒童才藝補習與父母期望、兒童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沈連魁(2007)。幼兒體能教師教學信念及有效教學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卓志惠(2013)。蒙特梭利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
周小玲(2008)。影響臺中市公立幼稚園幼兒家長教育選擇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幸曼玲、楊金寶、柯華葳、丘嘉慧、蔡敏玲、金瑞芝、簡淑真、郭李宗文、林玫君、倪鳴香、廖鳳瑞等作(2015)。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手冊(上冊)。臺中市: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林子雯(2007)。幼兒教師教育信念之詮釋性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玉珠(2003)。娃得福幼教課程模式之理論與實踐。載於簡楚瑛(主編),幼教課程模式:理論取向與實務經驗(頁243-313)。臺北市:心理。
林佩蓉、陳淑琦(2003)。幼兒教育。臺北市:空大。
林佩蓉(2009)。幼兒英語學習經驗與中英文音韻覺識能力之研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3,17-39。
林佩蓉(2013)。幼兒園語文教學的迷思。國教新知,4,3-19。
林嘉柔、萊素珠、花郁芳(2015)。幼兒才藝選擇的親職決策模式與父母觀點比較之研究。長庚科技學刊,22,41-51。
林瑩惠(2011)。幼兒教師實施數學遊戲活動之歷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邱淑惠、莊世潔(2009)。如何兼顧教學品質與市場需求之兩難?一所私立幼托機構的關鍵成功因素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185-213。
邱華慧(2014)。幼兒園英語學習經驗對國小學童英語能力之影響。幼兒保育學刊,11,81-104。
邱錦華(2008)。家長對兒童就讀雙語班之教育期望及其滿意度研究-以南臺灣地區一所國小雙語實驗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姚凱蘋(2013)。公立幼兒園家長理想中的課程與教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施孟雅(2011)。一所華德福托兒所家長參與學校活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施淑娟(2014)。蒙特梭利教學法對原住民幼兒語文能力表現之影響。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11,209-245。
施蘊珊(2009)。幼教課程與幼兒語言發展之關係-以方案課程與蒙特梭利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洪巧音(2004)。幼托園所家長托育服務品質需求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洪瑩潔(2004)。學齡前兒童家長教育選擇權與選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胡美智、段慧瑩(2003)。幼兒園主題教學對幼兒讀寫萌發之影響探討。慈濟技術學院學報,5,187-208。
胡郁珮、魏美惠(2010)。調色盤裡的狂想曲-以創造思考教學為導向的兒童視覺藝術教育之探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4(1),63-90。
栗婉容(2008)。高雄縣市家長選擇托兒所決策考量因素與決策行為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翁麗芳(1998)。幼兒教育史。臺北市:心理。
康淑雲(2004)。臺北市家長教育選擇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張安琪(2008)。臺南縣家長選擇學前教育考量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張庭枝(2001)。與您孩子最速配的教學模式。載於單偉儒、陳鳳卿、邱琡雅、張庭枝合著,小青的一天∕開開心心上學去(頁49-72)。臺北市:蒙特梭利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筱瑩(2008)。蒙特梭利語文教育與全語言教育對幼兒閱讀能力影響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靜嚳(1996)。傳統教學有何不妥。建構與教學,4,1-4。
梁鳳珠(2012)。教師教學信念之影響因素分析。教育研究論壇,2 (3), 157-172。
莊欣怡(2006)。幼稚園家長教育選擇之探討-以臺北縣新莊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許芷靈(2005)。幼兒在主題教學中造形能力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陳尹甄(2015)。幼兒教師實施幼兒數學活動之歷程探究-以傳統教學與開放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木城(1986)。孩子的第三學期-談兒童才藝班的功與過。師友月刊,230,14-17。
陳伯璋、盧美貴(1991)。開放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沐芳(2009)。幼稚園家長教育選擇之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保如(2014)。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對實施新課綱之意見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淑玲(2016)。幼教課程取向與新住民幼兒語言發展之關係—開放式課程與結構式課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淑敏、張玉倫(2004)。幼兒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探究。屏東師院學報,21,1-36。
陳淑琴(2007)。幼兒教師主題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1(2),27-52。
陳寧容(2012)。幼兒園家長對幼兒品格之教養觀與教養策略探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2,55-82。
陳寧容、王建雅(2015)。蒙特梭利教學與單元教學之幼教師對幼兒品格之課程意識與教學策略研究。長庚科技學刊,22,71-88。
陳儒晰、邱錦昌(2009)。苗栗地區家長對幼兒教保機構選擇態度之調查研究。育達科大學報,20,59-85。
陳學綿(2001)。舞蹈才藝班消費者行為之研究—以臺中市綿綿舞蹈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單偉儒、陳鳳卿、邱琡雅、張庭枝合著(2001)。小青的一天∕開開心心上學去。臺北市:蒙特梭利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彭佳宣(2003)。「不成長就會被淘汰」一位幼師生命運轉之敘說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友陽(2007)。幼兒園教師多元智能、多元智能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黃政傑(1997)。幼兒教學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淑嫆、周梅如(2013)。從教育社會學主要特徵之觀點探討蒙特梭利教師角色。國民教育學報,10,143-162。
黃淑慧(2013)。幼兒園教師不同引導方式對幼兒繪畫表現與繪畫內容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凱祥(2010)。學齡前幼兒家長對數學學習之信念與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凱祥、魏美惠(2012年5月)。幼兒遊戲行為與數學概念之探討。精緻師資培育機制實驗計畫成果發表會暨研討會,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黃婷微(2013)。當斯巴達遇上尼爾-激起絢爛的火花 以藝術大師畫作引導兒童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慈薇(2005)。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與學前教育選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瓊秋(2006)。幼稚園主題課程模式之研究-以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附幼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麗鳳(2009)。探訪幼兒教育的神秘花園-華德福幼稚園。幼兒保育學刊,7,45-62。
葛小嫻(2000)。兒童本位教育--一所幼兒園父母、教師幼兒教育觀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詹雅瑜、梁家祜、傅玉琴(2008)。舞蹈才藝班消費者行為之研究-以苗栗姍姍舞韻中心為例。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6(2),57-75。
趙婉娟(2002)。走向開放式幼兒教育中–教師學習區規劃歷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劉玉燕(2003)。傳統到開放-佳美主題建構教學的發展歷程。載於簡楚瑛(主編),幼教課程模式:理論取向與實務經驗(頁121-167)。臺北市:心理。
劉品均(2011)。中部地區幼兒教師實施主題課程之信念、實踐及困境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劉珮蓁(2004)。幼稚園教師教育信念之研究-以一位男性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劉斐如(2009)。幼兒歌唱在華德福幼稚園實施初探-以臺中一所華德福托兒所爲例。幼兒教育年刊,20,43-68。
劉慈惠(2006)。學前幼兒被期待學些什麼?-以兩所幼稚園家長為例。師大學報:教育類,51(1),131-158。
蔡瑜文(2003)。臺北市幼稚園家長對學前教育選擇權之認知與實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鄭青青(1992)。蒙特梭利實驗教學法與單元設計教學法對幼兒創造力發展影響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淑媛(2010)。苗、中地區幼教師自我能力評估與課程規劃、教學方式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鄭博真(2009)。幼兒教師多元智能教育信念與實務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3,581-620。
鄭新輝(1997)。家長教育選擇權的可行性分析。初等教育學報,10,389-415。
盧素碧(2003)。單元教學。載於簡楚瑛(主編),幼教課程模式:理論取向與實務經驗(頁7-53)。臺北市:心理。
盧美貴(1988)。幼兒教育概論。臺北市:五南。
賴足免(2009)。幼稚園教師教學信念、成就動機與教學效能之研究~以中部四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薛秀宜、曾繡雯(2002)。高雄縣市實施開放教育學生學習經驗、數學能力之分析。臺東師院學報,13,155-182。
謝明芳(2012)。學齡前幼兒學習英語之觀點。課程與教學季刊,15(2),193-212。
鍾雨師(2011)。美術才藝班教育與經營發展之研究-以杏羽藝術中心為個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簡楚瑛(1999)。從美國幼教課程模式論幼教課程之基本問題。教育研究集刊,43,139-161。
簡楚瑛、張孝筠(2003)。蒙特梭利課程模式。載於簡楚瑛(主編),幼教課程模式:理論取向與實務經驗(頁359-409)。臺北市:心理。
簡楚瑛主編(2003)。幼教課程模式:理論取向與實務經驗(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顏士程(2012)。臺灣幼兒園發展史。臺北市:華騰文化。
顏弘志、段曉林(2006)。建構主義取向教學的實踐:一位國小自然科教師信念、教學實務的改變。科學教育學刊,14(5),571-595。
魏美惠(2014)。近代幼兒教育思潮(三版一刷)。臺北市:心理。
魏美惠、吳汾珉(2016)。中部地區幼兒家長對多元智力之評價與學習選擇偏重之調查研究。幼兒保育研究集刊,4,1-26。
二、西文部分
Lillard, A. S. (2013). Playful learning and montessori edu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lay, 5(2), 157- 186.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幼托園所家長托育服務品質需求與滿意度之研究
2.
臺北市幼稚園家長教育選擇之調查研究
3.
幼稚園教師教學信念及其轉變因素之研究
4.
舞蹈才藝班消費者之行為研究─以臺中市綿綿舞蹈班為例
5.
幼稚園教師教學信念、成就動機與教學效能之研究~~以中部四縣市為例
6.
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與學前教育選擇之研究
7.
幼兒體能教師教學信念及有效教學表現之研究
8.
走向開放式幼兒教育中──教師學習區規劃歷程之個案研究
9.
台北市幼稚園家長對學前教育選擇權之認知與實踐研究
10.
幼兒園教師多元智能、多元智能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調查研究
11.
幼稚園教師教學信念之研究
12.
學齡前兒童家長教育選擇權與選擇行為之研究
13.
幼稚園家長教育選擇之歷程研究
14.
幼兒教師教育信念之詮釋性研究
15.
幼兒在主題教學中造形能力表現之研究
1.
丁碗荏、劉淑英(2013)。一位幼教教師進行創造性舞蹈教學之個案研究。臺灣舞蹈研究,8,1-48。
2.
王春燕(2013)。幼兒園新課綱─奠定身體動作基礎技能從運動遊戲玩起。學校體育,137,91-99。
3.
王靜珠(2014)。反對「取消幼教師,開放才藝師協同教學」。幼兒教育,314,8-9。
4.
吳樎椒、張宇樑(2009)。幼稚園教師對主題統整課程的知覺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研究學報,2(43),81~105。
5.
李鴻章、杜宜展(2009)。臺灣學前幼兒的才藝學習現況調查。幼兒教育,296,37-49。
6.
杜光玉、林永森、黃永寬(2008)。從家長的觀點探討幼兒運動遊戲課程目標。幼兒教育年刊,19,119-149。
7.
林佩蓉(2013)。幼兒園語文教學的迷思。國教新知,4,3-19。
8.
林嘉柔、萊素珠、花郁芳(2015)。幼兒才藝選擇的親職決策模式與父母觀點比較之研究。長庚科技學刊,22,41-51。
9.
邱淑惠、莊世潔(2009)。如何兼顧教學品質與市場需求之兩難?一所私立幼托機構的關鍵成功因素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185-213。
10.
施淑娟(2014)。蒙特梭利教學法對原住民幼兒語文能力表現之影響。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11,209-245。
11.
胡美智、段慧瑩(2003)。幼兒園主題教學對幼兒讀寫萌發之影響探討。慈濟技術學院學報,5,187-208。
12.
胡郁珮、魏美惠(2010)。調色盤裡的狂想曲-以創造思考教學為導向的兒童視覺藝術教育之探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4(1),63-90。
13.
張靜嚳(1996)。傳統教學有何不妥。建構與教學,4,1-4。
14.
梁鳳珠(2012)。教師教學信念之影響因素分析。教育研究論壇,2 (3), 157-172。
15.
陳淑敏、張玉倫(2004)。幼兒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探究。屏東師院學報,21,1-36。
1.
中部地區幼兒氣質與分離焦慮之相關研究
2.
運用故事結構教學於聽覺障礙幼兒故事理解之個案研究
3.
教保服務人員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4.
教導發展遲緩兒童主要照顧者處理行為問題策略之研究
5.
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人格特質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相關研究
6.
以閱讀理解教學策略提升口語表達能力之研究─以新北市國小三年級學童為例─
7.
新住民的高級華語文學習需求與課程規劃之研究
8.
身心障礙幼兒家庭參與馬術治療活動方案之個案研究
9.
翻轉教學對高一物理科學習成效之研究
10.
數位化設計導入文化創意商品之創新應用—以粉末冶金商品為例
11.
體驗教育參與者參與動機及滿意度之研究
12.
臺北市國民小學公務人員主觀幸福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
13.
臺中市國中小校長、教師對 校長專業標準意見之調查研究
14.
上博九〈陳公治兵〉字詞研究
15.
國小資優學生與普通學生認知—情意交織特質之調查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