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216.73.216.1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9 07:54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黃莘茹
研究生(外文):
HUANG, HSIN-JU
論文名稱:
新竹縣某國中九年級實施動態幾何GeoGebra融入「圓」單元之教學設計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Teaching Design by Using GeoGebra in 9th-grade "Circle" Unit in Hsinchu County
指導教授:
林英哲
指導教授(外文):
LIN, ING-JER
口試委員:
杜威仕
、
陳啟銘
、
林英哲
口試委員(外文):
DU, WEI-SHIH
、
CHEN, CHI-MING
、
LIN, ING-JER
口試日期:
2018-08-08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
數學系
學門:
數學及統計學門
學類:
數學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4
中文關鍵詞:
動態幾何
、
GeoGebra
、
圓
、
教學設計
外文關鍵詞:
Dynamic geometry
、
GeoGebra
、
Circle
、
Teaching Design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
點閱:236
評分:
下載:15
書目收藏:1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九年級「圓」單元實施動態幾何GeoGebra融入式教學是否具教材適切性及學生在接受動態幾何 GeoGebra 融入式教學後的接受度,進而發展出一套適合九年級學生學習的「圓」單元動態幾何GeoGebra教學設計,希望能提供數學教師在教授此單元做動態幾何 GeoGebra教學設計之參考。研究者於研究進行期間資料的蒐集包括教師上課手札、學生學習回饋單、學生學習心得問卷、半結構式訪談,且採以質性分析為主,輔以量的分析。研究對象為新竹縣某國中九年級學生3班共82人,進行為期6週共18節課的動態幾何GeoGebra融入式教學,教學內容主要以教師自編講義為主,南一版第五冊課本習作為輔。研究結果如下:
一、GeoGebra之教材設計不易:1.學生對於GeoGebra的操作方式不熟悉。2.教師需花時間準備GeoGebra的相關教材。
二、GeoGebra融入九年級數學「圓」單元教學具適切性:1.學生獲具象化圖形表徵,有助學習幾何抽象概念。2.學生更直接觀察圖形變化情形,瞭解圖形之間關係並獲得圖像表徵概念。3. GeoGebra繪製的圖形更加精準,有助學生對題目的理解並增進解題效能。
三、學生對GeoGebra融入九年級數學「圓」單元教學的接受度高:1. GeoGebra融入式教學讓學生覺得新奇有趣,提升學習數學興趣。2.操作GeoGebra讓圖形更精準且更精簡化,程度較差的學生願意重新開始學習數學。3.學生下課後及回家時會主動操作GeoGebra了解圖形表徵概念,增加解決問題能力。
關鍵字:動態幾何、GeoGebra、圓、教學設計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suitability of implementing GeoGebra in the grade 9 unit "Circle", and the students' acceptance of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of GeoGebra, thus developing a set of instructional teaching designs appropriate to the grade 9 learning unit "Circle". It's hoped to provide mathematics teachers with a reference of teaching the GeoGebra. The information collected during the research includes teacher's class notes, in-class feedback forms, student course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lso, the research approach is based mainly on quality analysis and supported by the analysis of quality. There was a total of 82 students from three classes involved in this research which studied grade 9 in Hsinchu County for a total period of 18 classes over 6 weeks, integrated with the teaching of GeoGebra. The teacher's self-edited handouts were used as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workbook of the fifth volume in the Nani edition was used as the supplement.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I. It's not easy to design the materials for teaching GeoGebra: 1. Students were unfamiliar with the operation of GeoGebra. 2. Teachers needed to spend time preparing GeoGebra-related material.
II. The suitability of including GeoGebra into the mathematics grade 9 unit "Circle": 1. Students were given a figurative graphic presentation, which helped them learn the abstract concept of geometry. 2. Students can observe the graphic changes more directly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phs and get the concept of graphic presentations. 3. The graphs drawn by GeoGebra are more accurate and precise, thus helping students to comprehend the questions and improve their efficacy of solving mathematics problems.
III. Students had a high level of acceptance about including GeoGebra into the mathematics grade 9 unit "Circle": 1. Including GeoGebra in the teaching made the students feel newfangled and fun, thus enhancing their interests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2. The operation of GeoGebra makes the graphic more accurate and simplified, and students with lower achievement became willing to start learning mathematics once again. 3. After classes, the students would actively use the GeoGebra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graphic presentations and improving their efficacy of solving mathematics problems.
Keywords: Dynamic geometry, GeoGebra, Circle, Teaching Design
目錄
謝詞 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V
目錄 VII
表次 IX
圖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資訊融入教學 7
第二節 動態幾何GeoGebra的介紹及優勢探索 8
第三節 動態幾何GeoGebra融入數學教學的相關研究 12
第四節 國中數學幾何教材的相關研究 1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2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6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29
第五節 研究流程 3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1
第一節 GeoGebra 融入「圓」單元之教學活動設計 31
第二節 GeoGebra 融入式教學之教材適切性 81
第三節 學生在接受GeoGebra融入式教學後之接受度 11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結論 123
第二節 建議 124
參考文獻 125
中文書目 125
英文書目 128
附錄 129
附錄一 自編講義 129
附錄二 教師上課手札 155
附錄三 學生學習回饋單 156
附錄四 學生學習心得問卷授權同意書 157
附錄五 學生學習心得問卷 158
附錄六 半結構式訪談單 164
表次
表2- 1 GeoGebra的啟動模式 9
表2- 2 GeoGebra的啟動模式建議使用時機 9
表2- 3 GeoGebra的版本 10
表2- 4 GeoGebra的功用 10
表2- 5 動態幾何GeoGebra融入數學教學相關論文研究一覽表 13
表2- 6 幾何教材之學習單元能力指標與分年細目 17
表2- 7 「圓」相關之學習單元能力指標與分年細目 23
表3- 1 「圓」單元的課程內容及目標 26
表3- 2 各種原始資料編碼意義 29
表4- 1 2-1小節之學生學習心得問卷統計結果 115
表4- 2 2-2小節之學生學習心得問卷統計結果 119
圖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 25
圖3-2 研究流程圖 30
圖4-1 圓所在平面之名詞介紹 84
圖4-2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之一---不相交 85
圖4-3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之二---相切 85
圖4-4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之三---相交兩點 86
圖4-5 圓外切四邊形的邊長關係 87
圖4-6 同圓的相異等弦所對弦心距等長 88
圖4-7 兩圓的位置關係之一---外離 90
圖4-8 兩圓的位置關係之二---外切 90
圖4-9 兩圓的位置關係之三---相交兩點 90
圖4-10 兩圓的位置關係之四---內切 91
圖4-11 兩圓的位置關係之五---內離 91
圖4-12 兩圓外離的連心線段長與兩圓半徑關係 92
圖4-13 兩圓外切的連心線段長與兩圓半徑關係 92
圖4-14 兩圓相交兩點的連心線段長與兩圓半徑關係 93
圖4-15 兩圓內切的連心線段長與兩圓半徑關係 93
圖4-16 兩圓內離的連心線段長與兩圓半徑關係 93
圖4-17 兩圓外離的公切線 95
圖4-18 兩圓外切的公切線 95
圖4-19 兩圓相交兩點的公切線 95
圖4-20 兩圓內切的公切線 96
圖4-21 兩圓內離的公切線 96
圖4-22 兩圓外離的外公切線段 97
圖4-23 兩圓外切的外公切線段 97
圖4-24 兩圓相交兩點的外公切線段 98
圖4-25 兩圓外離的內公切線段 99
圖4-26 各種角 102
圖4-27 三種圓外角 102
圖4-28 三種圓周角 102
圖4-29 學生所作之輔助線 104
圖4-30 尺規作圖作切線 105
圖4-31 同弧所對之弦切角與圓周角 106
圖4-32 圓周角 106
圖4-33 弦切角 106
圖4-34 圓內角與其所夾弧 108
圖4-35 圓外角與其所夾弧之一 109
圖4-36 圓外角與其所夾弧之二 109
圖4-37 圓外角與其所夾弧之三 109
圖4-38 兩弦相交的乘冪性質 110
圖4-39 兩割線相交的乘冪性質 110
圖4-40 一割線與一切線相交的乘冪性質 111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GeoGebra官方網站。關於。取自http://enjoy.phy.ntnu.edu.tw/mod/resource/
view.php?id=5338
天下雜誌(2013)。2013「天下雜誌」怎麼學,才有未來「12年國教國中現場大調查」發表會。取自https://www.cw.com.tw/about/CW20131126.pdf
左台益(2012)。動態幾何系統的概念工具。中等教育,63(4),6-15。
甘佳霖(2014)。高二學生運用GeoGebra軟體學習成效之研究—以二階方陣對應的平面線性變換單元(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余姿瑩(2013)。使用GeoGebra動態幾何軟體對國三學生數學學習成效及教師TPACK之影響:以二次函數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吳長憶(2008)。GeoGebra電腦輔助教學於國三函數課程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新竹市
吳春鋒(2016)。台南市高職數學GeoGebra進行補救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以橢圓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瑞南(2012)。資訊科技輔助教學對高職生數學學習成就及學習態度之影響研究—以GeoGebra幾何繪圖軟體輔助指數函數及其圖形教學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私立康寧大學,臺南市。
宋曜廷、張國恩、侯惠澤(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借鏡美國經驗,反思臺灣發展。教育研究集刊,51(1),31-62。
林宜臻(2013)。自由軟體GeoGebra在國高中數學教學之應用。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報告。
林宜臻(2013)。自由軟體GeoGebra等在國高中數學教學之應用。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報告。
林怡瑄(2016)。GeoGebra融入八年級三角形的全等單元學生學習成就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林保平(1997)。動態幾何教學的電腦輔助教材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報告(編號:85-2511-S-113-004),未出版。
林曉雯(2000)。教育大辭書。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1798/?index=7
邱照元(2013)。資訊融入教學輔以錨式教學法對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國中數學「二次函數」單元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育達商業科技大學,苗栗縣。
洪慈徽(2009)。GeoGebra輔助教學成效之研究—以高中三角函數圖形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新竹市。
胡湘蘭(2012)。GeoGebra輔助教學成效之研究—以高中三角函數圖形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新竹市。
張奕華、吳怡佳(2008)。校長科技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1),171-194。
張國恩(2002)。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臺北市:臺北縣政府教育局。取自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4340
張義松(2010)。電腦輔助教學改善學習態度與成效之研—以GeoGebra動態解析幾何及國二數學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修訂(數學學習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5月)。2016-2020資訊教育總藍圖。臺北市,教育部。取自ws.moe.edu.tw/001/Upload/3/relfile/6315/46563/65ebb64a-683c-4f7a-bcf0-
325113ddb436.pdf
許志箐(2011)。GeoGebra對國中幾何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圓」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新竹市。
陳采姿(2015)。動態幾何軟體GeoGebra融入高二數學幾何教學設計與反思(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彥輔(2009)。資訊融入教學的新觀點—問題解決情境中的資訊科技融入學習。國教之友,60(2),58-66。
陸慧姿(2013)。GeoGebra融入補救教學與PowerPoint融入補救教學之成效比較研究—以高雄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單文經(2012)。對教學科技與媒體運用的一些思考—賀「教學科技與媒體」出刊百期。教學科技與媒體,100,4-14。
彭建勛(2010)。在動態幾何環境下空間直線與平面之教學實驗(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游正祥(2011)。動態幾何系統GGB運用於高中數學教育之策略探討(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黃昱霖(2012)。GeoGebra電腦輔助教學對高雄地區國中生學習成效之研究—以二次函數圖形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楷智(2011)。動態幾何系統GeoGebra對數學學習成效與認知診斷影響之研究—以簡易二次函數圖形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楊淯丞(2014)。以GeoGebra軟體融入教學對高一學生在多項式函數及其圖形進行補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楊舜傑(2011)。以PBL和GeoGebra融入中學幾何教學(未出版的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臺中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GeoGebra。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
GeoGebra
薛曉琳(2016)。動態幾何軟體GeoGebra融入國中七年級數學教學之研究:以二元一次方程式圖形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謝哲仁(2001)。動態電腦幾何教學建構之研究。美和技術學院學報,19,199-211。
謝傳崇、蕭文智、官柳延(2016)。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教師教學創新與學生樂學態度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2(1),71-104。
魏恩立(2015)。GeoGebra。取自https://sites.google.com/site/20931genetic/home
/geogebra/geogebra
羅驥韡(2013)。GeoGebra幾何與代數的美麗邂逅。臺北市:五南。
蘇敏介(2013)。動態幾何系統GeoGebra對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以線型函數圖形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鐘世杰(2016)。動態幾何系統GeoGebra對數學學習成效與態度之研究—以三角形三心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私立高苑科技大學,高雄市。
英文書目
Mazur, E. (2011). Environmental enforcement in decentralised governance systems: Toward a nationwide level playing field. Paris, France: OECD.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2000).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 NTCM.
Rahim, M. H. (2000). A Classroom Use of the Geometer's Sketchpad in a Mathematics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In A. Rogerson(Ed.)
,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to the 21st Century: Mathematics For Living.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動態幾何系統GeoGebra對&;#63849;學學習成效與認知診斷影響之研究-以簡&;#63968;二次函&;#63849;圖形為&;#63925;
2.
GeoGebra輔助教學成效之研究-以高中三角函數圖形為例
3.
GeoGebra電腦輔助教學於國三函數課程成效之研究
4.
使用 GeoGebra 動態幾何軟體對國三學生數學學習成效及教師 TPACK 之影響:以二次函數為例
5.
動態幾何系統GeoGebra運用於高中數學教育之策略探討
6.
GeoGebra電腦輔助教學成效之研究—以高職三角函數圖形為例
7.
GeoGebra對國中幾何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圓」為例
8.
電腦輔助教學改善學習態度與成效之研究-以GeoGebra動態解析幾何及國二數學為例
9.
資訊科技輔助教學對高職生數學學習成就及學習態度之影響研究-以GeoGebra幾何繪圖軟體輔助指數函數及其圖形教學為例
10.
GeoGebra電腦輔助教學對高雄地區國中生學習成效之研究-以二次函數圖形為例
11.
以GeoGebra軟體融入教學對高一學生在多項式函數及其圖形進行補救教學之研究
12.
以PBL和GeoGebra融入中學幾何教學
13.
GeoGebra融入八年級三角形的全等單元學生學習成就之研究
14.
資訊融入教學輔以錨式教學法對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國中數學「二次函數」單元為例
15.
動態幾何系統GeoGebra對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以線型函數圖形為例
無相關期刊
1.
動態幾何GeoGebra融入技術型高中 設計群數學教學設計及反思以二次曲線為例
2.
八年級學生在Geogebra環境下探究平行四邊形的歷程分析
3.
動態幾何軟體GeoGebra融入國中七年級數學教學之研究: 以二元一次方程式圖形為例
4.
GeoGebra融入國中幾何「三角形三心」單元學習成效之探討-以宜蘭縣某國中為例
5.
使用GeoGebra軟體與實物操作進行橢圓下定義活動之教學成效比較
6.
探討Geogebra 融入補救教學對高中數學低成就學生在橢圓學習表現之個案研究
7.
不同數學學業成就高一生選修GeoGebra軟體動畫課程的學習表現之研究
8.
動態幾何系統GeoGebra對數學學習成效與態度之研究─以三角形三心為例
9.
以GeoGebra融入黎曼積分教學之實驗研究
10.
Geogebra融入五年級展開圖與表面積單元學生學習成就之研究
11.
Geogebra軟體融入三心定理對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12.
GeoGebra融入八年級三角形的全等單元學生學習成就之研究
13.
動態幾何軟體GeoGebra融入高二數學幾何教學設計與反思
14.
台南市高職數學GeoGebra進行補救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以橢圓為例
15.
GeoGebra融入鄒族文化數學電子書對不同學習風格四年級鄒族學生學習成效、認知負荷及使用態度的影響之個案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