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Earl R. Babble(2013)。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二版) (蔡毓智譯)。台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Original work published﹕2011年)
王重引、卓俊伶(2015)。練習過程與動作學習的挑戰點假說。中華體育季刊,29(1),頁11~18。冉雄飛(2007)。日本足球帶給我們的啟示。資料引自http://sports.sohu.com/s2007/japanese-soccer/。上網日期:2015-08-12。
吳萬福(2003)。新運動心理。台北:師大書苑。
李育忠、黃輝榮、黃杉楹(2013)。高中棒球隊財務與行銷經營管理之探討。交大體育學刊,(6),頁36 – 47。李建興、王宏義、蔡鋒樺、林和成(2007)。足球教練角色之探討。2007年台灣銀髮族休閒運動與健康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07 – 115。
周台英(2006)。台灣女子足球的組織建立與訓練。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易家緯(2014)。SBL超級籃球聯賽球團之經營管理─裕隆籃球隊之個案分析。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金明央、劉堂安(2006)。足球運動員的訓練。成大體育,38卷第四期,21-31頁。洪沛綺(2006)。足球運動發展概況與經營策略之探討 。大漢學報,(21),頁193-203。洪慶懷、邱奕文(2009)。台灣足球發展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8),頁261~272。韋李(2005)。中小學校籃球隊的管理現狀分析與對策。柳州師專學報, 20(4),頁129 - 130。
高文福、何長發(2001)。傲視群雄:高雄縣足球發展沿革。高雄:高雄縣政府發行。
高瑞榮(2005)。足球選手身高、體重及年齡與比賽成績之相關性以-2004年世界盃五人制足球錦標賽為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台北。
張博能、向薇潔、高小芳(2015)。木蘭搖籃-宜寧中學女子足球隊。休閒運動期刊,(14),頁45 – 56。張霖家(1995)。大專體育科系組男子籃球代表隊球隊氣氛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藝術學院,藝術學報,59 期,頁353-375。許明禮(2014)。專訪體育署長何卓飛/預算分配有限 靠女足拉男足。自由時報,體育版。
陳全壽(1994)。運動訓練法的科學與未來趨勢。台大體育,26,頁10。
陳忠誠、李永祥、余宗龍(2009)。大學籃球隊之經營與管理-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觀點。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3(2),頁57 – 73。
彭譯箴、 呂青山、許家得 (2012)。體育教師兼教練角色衝突、身心倦怠現況分析。運動知識學報,(9),頁 34-45。
彭譯箴、李文娟;謝素貞 (2003)。高中足球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92年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頁592-601。
彭譯箴、邱宗志(2006)。預防身心過度訓練。大專體育,(86),頁168-175。
彭譯箴、許晊豪(2006)。競技運動員沮喪之探討。大專體育,(87),頁152-157。
曾朝暉 (2006)。球隊品牌打造的中國式思考-經營管理篇。管理與財富,第8期,頁31 – 34。
黃智聰 (2010)。日本推動運動產業租稅優惠政策之研究。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各國運動產業產值與租稅優惠政策研討會 ,頁89-12。
黃順顯、黃曉泐(2001)。領導型態與成就動機對運動團隊氣氛之影響文獻回顧。遠東學報,19期,頁407-412。
黃煜、魏文聰(2004)。職業棒球球團管理贊助活動之研究:以兄弟職業棒球隊為例。大專體育學刊,6 (1),頁45 – 55。董金龍、韓大衛、姜金龍、劉松岩(2006)。大專特優級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26),頁241-255。
趙榮瑞(2012)。透視足球:教練策略大解析。台中市﹕白象文化,民101.02。
蔡玉卿(2012)。高中足球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交大體育學刊,(3),頁.28-39。蔡玉卿、陳紹廉(2012)。足球選手體能訓練初探。運動知識學報,(9),頁105 – 112。賴信宏(2013)。嘉義縣三和國小軟式網球隊組訓管理之探討。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嘉義。鮑明曉(2000)。體育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體育署(2012)。101年學校體育統計年報。
二.英文部分
Bird, A.M. (1977). Development of a model for predicting team performance. Research Ouarterly, 48, P24-32.
Eisenhardt, K. M. (1989). 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4(14), P 532-550.
Luiz Henrique Porto Vilani, Dietmar Martin Samulski. (2005). Situational Leadership(R) Ⅱ and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in Brazilian Table Tennis. Sport Science Research, 26(3), P 31-36.
Peterson, A. (2004). Overtraining. Retrieved September 18, 2005, from 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eb site:http://physiotherapy.curtin.edu.au
Takarski, W.(2001). Sport industry: Trends and policy responses in Germany, poceedings of the 2001 International Sports Industry Policy Conference, P 185-196. Taipei, National Council on Physical Fitness and sports.
Westre, K.R. & Weiss, M.R. (199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coaching behaviors and group cohesion in high school soccer teams. The Sport Psychology, 5, P41-54.
Yin, Robert.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Thousand Oaks, London, New Delhi: 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