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41)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9 09: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語婕
研究生(外文):Wang,Yu Chieh
論文名稱:Line親師溝通需求與使用動機之研究-以臺東縣公立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Need and Motivation for the Use of Line in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of Taitung County Public Preschool Educators
指導教授:蔡東鐘蔡東鐘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進修部教育行政碩士班(夜間)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教育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1
中文關鍵詞:Line的親師溝通需求Line的溝通使用動機
外文關鍵詞:Need for Line in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motivation for the use of Line in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7
  • 點閱點閱:34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在探討教保服務人員使用Line親師溝通需求與使用動機,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分析台東縣公立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在Line親師溝通上的需求與其使用動機相關程度;本研究以台東縣公立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為母群,進行普查工作,共計246位教保服務人員;有效問卷159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64%;研究工具為自編「Line親師溝通需求與使用動機調查問卷」,所得資料則以描述性統計、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等統計方式進行檢定。研究結論如下:
(一)教保服務人員使用Line親師溝通之需求性偏低。
(二)教保服務人員使用Line親師溝通以易用性動機為主。
(三) Line親師溝通之需求偏低不因教師個人背景而異有所不同。
(四) Line親師溝通之動機偏低不因教師個人背景而異有所不同。
(五)Line親師「溝通需求」與「使用動機」之間具互相影響的正向關係。
This study is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need and motivation of preschool educators for the use of Line in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A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need and levels of motivation of public preschool educators in Taitung County for the use of Line in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 to a total of 246 preschool educators in Taitung County, and 159 of them were valid for an effective response rate of 64%. The questionnaire, entitled Survey on Need and Motivation for the Use of Line in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was written by the author.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valid responses was verified by mean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he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Preschool educators had a relatively low level of need for the use of Line in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2. Preschool educators were mainly motivated to use Line for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 ease of use of the software.
3. The low level of need for the use of Line in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was not affected as a result of the differing personal backgrounds of the educators.
4. The low level of motivation for the use of Line in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was not affected as a result of the differing personal backgrounds of the educators.
5. There was a mutually influential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eed and motivation for the use of Line in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次 iii
表  次 vi
圖  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壹、 研究目的 4
貳、 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壹、 Line的親師溝通需求 5
貳、 Line的溝通使用動機 5
第四節 研究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親師溝通的需求探討 7
壹、 親師溝通的意涵 7
貳、 親師溝通的行為需求內容 8
參、 社群軟體在親師溝通的相關研究 10
第二節 老師使用數位平台的動機探討 12
壹、 數位平台在親師溝通的使用動機 12
貳、 教師使用數位平台進行親師溝通的意願 18
第三節 親師溝通的需求行為與使用動機的關係 19
壹、 親師從網路社群溝通之需求與動機的關係 19
貳、 親師從Line溝通之需求與動機的關係 21
參、 不同背景變項在親師溝通之需求與動機的關係 22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5
第二節 研究假設 2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7
第四節 研究對象 27
壹、 研究母群 27
貳、 樣本選取 28
第五節 研究工具 29
壹、 量表編制依據與經過 29
貳、 填答及計分方式 30
參、 內容效度 31
肆、 問卷的施測 34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4
壹、 問卷處理 34
貳、 統計分析 35
第七節 研究程序與進度 36
壹、 研究程序 36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37
第一節 教保服務人員使用LINE進行親師溝通之需求與使用動機 37
壹、 教保服務人員Line親師溝通需求分析 37
貳、 教保服務人員Line親師溝通使用動機分析 40
參、 小結與討論 44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教保服務人員在溝通需求與使用動機之差異分析 44
壹、 不同背景教保服務人員在溝通需求上的差異分析 45
貳、 不同背景教保服務人員在使用動機上的差異分析 50
參、 小結與討論 55
第三節 教保服務人員使用LINE進行親師溝通需求與使用動機的關係 5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1
第一節 結論 61
壹、 教保服務人員使用Line親師溝通之需求性偏低 61
貳、 教保服務人員使用Line親師溝通以易用性動機為主 61
參、 Line親師溝通之需求偏低不因教師個人背景而異有所不同 62
肆、 Line親師溝通之動機偏低不因教師個人背景而異有所不同 62
伍、 Line親師「溝通需求」與「使用動機」之間具互相影響的正向關係 62
第二節 建議 63
壹、 對幼兒園建議 63
貳、 對教保服務人員建議 63
參、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64
參考文獻 66
壹、中文部分 66
附  錄 70
附錄一 專家問卷 70
附錄二 預試問卷 77
附錄三 正式問卷 80
尤薏茹(2010)。幼稚園運用部落格進行親師溝通之參與式行動研究(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方姵茹(2017)。國小老師運用LINE通訊軟體於親師溝通現況與知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科技大學,新北市。
王雅葶(2017)。運用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教保服務人員使用社群軟體之親師溝通行為(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王雅薇(2016) 。國小導師使用社群資訊平台進行親師溝通意願與行為之探討。(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王萬清(2013)。下班時間溝通親師零距離。師友月刊,556,20-24。
四季文教雜誌社編輯部(2002)。親師溝通大步走。四季兒童教育專刊,11,31-42。
朱珊妮(2002)。一個幼稚園班級中親師溝通的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朱慧君(2007)。幼教工作人員親職教育知能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朱潔茹(2016)。以即時通訊LINE作為國小低年級親師溝通媒介之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大學。台北市。
江岱蓉(2013)。臺北市公立幼兒園親師溝通情況與因應溝通障礙方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江冠生(2009)。國小親師利用網路溝通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吳佩芳(2017年4月)。親師如何LINE出好關係?線上檢索日期2018年6月15日,取自親子天下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3321
吳麗君(2015)。請問你用哪一個line溝通親師-睞/徠/賴/籟/瀨/癩。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5),200-201。
李宏敏(2013)。國小教師透過Facebook進行親師互動之意願探討—以嘉義縣國小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李佳凌(2013)。臺東縣國小親師溝通、家長對親師溝通滿意度、家長對教師滿意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李宗鴻(2002)。尊重是互動的開始-班級親師溝通的方式。師友月刊,415,75-77。
李昕芮(2015)。幼兒園家長使用LINE App進行親師溝通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李俐誼(2012)。公立幼兒園教師親師溝通經驗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孟憲蓓(2010)。從部落格探討幼稚園親師溝通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芳瑜(2016)。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幼兒園教師透過Facebook進行親師互動之行為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林莉玲(2016)。國小教師透過LINE進行親師溝通之研究:以嘉義縣教師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凃保民、黃月琴(2017)。行動即時通訊(LINE)與親師溝通-探究影響教師接受之正、負向影響因子。資訊社會研究,33,115-146。
胡惠君(2015)。察覺App使用者之心智模式:以即時通訊軟體LINE為例。設計學報,20(2),25-42。
孫愛盈(2016)。以IS持續使用模式探討國小教師持續採用即時通訊軟體進行親師溝通意圖之研究-以嘉義縣國小教師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常雅珍、吳佳樺(2009),一位資深幼教老師的生涯發展歷程。台中教育大學學報,23(2),117-144。
張唯宸(2017)。論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中教師分級制度—從Lilian Katz的幼教師發展階段論的觀點。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6),103-106。
教育部(2012)。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檢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31
許美玲(2016)。臺南市教師使用行動即時通訊進行親師溝通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許瑋倫(2017) 。親師溝通 創造三贏。師友月刊,598,57-59。
許錦雲(2008)。幼兒園良好親師關係之探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創刊號,13-29。
郭素文(2004)。運用班級通訊電子報促進親師溝通。(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郭素文(2004)。運用班級通訊電子報促進親師溝通。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傳播與科技學系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惠卿(2015)。台中市公立國小附設幼兒園主任教學領導行為與教師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陳碧玲(2014)。「怪獸家長」我不怕,親師溝通有良方。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0),78-80。
黃昭蓉(2010) 。親師溝通宜解不宜結。師友月刊,522,86-87。
黃美利、柯淑婷、鄭榮祿(2017)。教師使用LINE進行親師溝通之研究。管理資訊計算,6(),72-81。
黃音霓、陳星沐(2015) 。即時通訊軟體的使用行為之研究—以LINE為例。圖文傳播藝術學報,345-352。
黃馨儀(2017)。運用Line為親師溝通之個案研究:以嘉義縣某國小為例。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楊清貴(2009)。幼稚園教師使用班級網站進行親師溝通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溫美玉(2016年11月)。教室裡的阿德勒系列4——到底要不要設「親師Line群組」?線上檢索日期2018年6月15日,取自親子天下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2830
葉克樓(2015)。智慧型裝置LINE群組與紙本家庭聯絡簿於親師溝通成效之差異(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蔡育民(2015) 。親師溝通最需要提醒家長的六件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9),74-77。
鄭青青(2013)。國小附設幼兒園教保員制度的爭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1,82-84。
盧永暘(2013)。幼兒園所經由社群網路與家長參與的互動,藉以提升學齡前幼兒學習成效之研究-以Facebook為例(碩士論文)。萬能科技大學,桃園市。
蕭仲廷(2012)。論家長參與類型與親師溝通。休閒與社會研究,5,63-7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