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7 15: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裘士元
研究生(外文):Shih-Yuan Chio
論文名稱:《滿福寶手冊》用於個人佈道之研究──以新北市中和區內南里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Research on Personal Evangelism by Using 《Full Blessing Manual》:A Case Study of NaeNam Vil. in Zhonghe Dist. of New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蔡瑞益 博士
指導教授(外文):Rei Yi Tsai, D. Min.
口試委員:蔡瑞益博士查時傑教授廖昆田博士
口試委員(外文):Rei Yi Tsai, D. Min.Shih Chieh ChaStephen Kuentien Liao, D. Min.
口試日期:2016-05-24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
系所名稱:基督教神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宗教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6
中文關鍵詞:文化宗教信仰個人佈道民間信仰滿福寶手冊
外文關鍵詞:CultureReligionBeliefPersonal EvangelismFolk ReligionFull Blessing Manua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52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根據歷史紀錄,基督教在台灣傳教已有一百五十年以上的歷史,但基督徒增長的速度相當緩慢,則是不爭的事實。台灣人對福音的冷淡反應,是近年來外國宣教士選擇離開台灣的重要決定因素,也反應出基督教在台灣傳教上所面臨的困境。再加上台灣教會高度集中都會區的現象日益明顯,使得非都會區,或都會區的邊緣地帶成為福音的沙漠;相對的,民間宗教則是益形鼎盛興旺。

本研究是從華人社會最喜歡「福」這個漢字的角度,針對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福」,追求「福」的民族,這一歷史與文化的事實切入,以「福音」即「福氣」為出發點,找到基督福音與基層民眾的接觸點。將聖經所傳達「上帝賜福,耶穌使你有福」的願景成為樂於接受的共識,重新建構基督信仰與民間信仰間彼此的認知與瞭解。一百五十年前,在中國大陸傳福音的外國宣教士及本國傳道人,就曾經做過相同的努力,以「福」的概念為訴求,發行了不少的福音手冊及單張,並在當時廣為流傳,至今仍珍藏於英國牛津大學的Bodleian Library中。《滿福寶手冊》是近年來在台灣廣為基督教會接受並使用的傳福音利器,強調的是,神把人類安置在地上,先享受祂的賜福,然後要把福氣帶給別人。

藉由質性研究的無結構式深度訪談法,以《滿福寶手冊》為接觸點,稟持尊重與包容的態度,和地處都會區邊緣地帶且民間信仰鼎盛的新北市內南里的住民探討宗教信仰的現象與內容,及其衝突與矛盾之處,作為基督信仰的介入點。在開放與接納的原則下,藉由「說故事」的方式,娓娓道出人生經歷中宗教信仰所帶來的影響與衝擊。本研究最後發現,在經由多次的深度對話後,是可以達到本文所期望的轉化作用,並具提供眾教會及有志於個人佈道的基督徒參考運用的價值。使生活在台灣文化背景下的國人,有重新認識與接觸基督教信仰的機會,領受並見證「認識福音,是一生最大的福氣。」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it has been one hundred and fifty years for Christian evangelism ministry in Taiwan. However, it is unquestionable that the Christian population growth is slow. The unwilling response to the gospel is not only a key consideration that missionaries decide to leave Taiwan, but also reflect the problem that churches have to face in evangelism ministry. Besides, the high density of Taiwan churches in cities gets more popular. This makes non-metropolitan areas or suburbs evangelical deserts. In contrast with the slow Christian population growth, folk religions get more popular.

Chinese favorite word “Fu”, which means blessings, shows the people advocate and pursue blessings. According to thi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that “gospel” is “good news,” the thesis attempts to discove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gospel of Christ and people at the primary level. In addition to the connection, the thesis tries to make the idea of “God bless you, and Jesus makes you blessed” more acceptable, reconstructing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Christianity and folk religions. One hundred and fifty years ago, both missionaries and local preachers in the mainland China made the same effort to issue lots of popular gospel pamphlets and leaflet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Fu.” These pamphlets and leaflets are kept in Bodleian Library of Oxford University in Britain nowadays. The Full Blessing pamphlet is popular with Taiwan churches to use as an excellent evangelism tool that puts emphasis on the blessing that people received from God and the sharing of blessing with others hereafter.

Through the method of un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ing with the attitude of respect and tolerance, using The Full Blessing pamphlet as connection, the researcher discussed the religious phenomena, contents, conflicts, and contradictions with the suburban residents of Naenan Vil. in Zhonghe Dist. of New Taipei City where folk religions are very popular. By using the contents of discussion as connection with Christianity,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 with openness and acceptance, the interviewees described the effect and impact from the religious belief in life experience by storytelling. Finally, the study discovers that lots of in-depth conversation with residents can reach the expected goal of the thesis—transformation. In addition, the thesis can offer consultation and application to churches and Christians who determined to do personal evangelism. And this makes the Taiwanese in the Taiwanese culture get the chance of exposure to Christianity, letting them accept and testify that “to know the gospel of Christ is the best blessing in life.”




目次
審定書 i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v
序言 vii
目次 ix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意識 2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一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個人佈道理論性資料 11
第二節 福音與文化 18
第三節 個人佈道手冊 24
第二章 滿福寶手冊 27
第一節 滿福寶的起源 27
第二節 滿福寶的聖經根據 35
第三節 滿福寶的神學基礎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3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43
第二節 研究設計 45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47
第四節 信效度與研究倫理 49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51
第一節 接觸 51
第二節 關懷 58
第三節 代禱 67
第四節 決志 69
第五節 結語 70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7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5
第三節 研究限制 76
參考書目 78
中文 78
英文 82


附錄一 83
附錄二 85
附錄三 86
附錄四 87
附錄五 88
附錄六 89
附錄七 90
附錄八 91
附錄九 92
附錄十 93
附錄十一 94
附錄十二 95


圖目錄
圖3.1 滿福寶手冊作為個人佈道工具的歷程 45
圖3.2 研究流程圖 46


表目錄
表 1.1 聖經中「福」的十六種原文表三 16
表 3.1 教會慕道友受訪對象基本資料 47
表 3.2 內南里居民受訪對象基本資料 48
表 4.1 訪談資料統計表 51
表 4.2 邀請之研究對象基本資料表 52
表 4.3 滿福寶手冊發出數量接受度分析 53
表 4.4 教會慕道友、內南里居民對滿福寶手冊接受度分析 53
表 4.5 受訪者探訪、訪談及使用頻率、效果分析表 54
表 4.6 探訪及訪談記錄表 58
表 4.7 被研究者禱告祈求之祝福項目 67




參考書目
中文
專書
王武聰。《本土化談道──道成肉身的福音策略》。台北:天恩出版社,1995。
史丹福(Dr. A. Ray Standford)。《個人佈道要訣》。楊長慧譯。九龍:角石出版社,1995。
艾偉傳(Dr. Joseph C. Aldrich)。《佈道生活化》。李少蘭譯。台北市:信義宗聯合出版部,1952。
伊慶春、林文旭、章世佳、楊文山等。〈台灣地區個人與家庭信仰〉。《基督信仰在台灣──2012年基督信仰與社 會研究調查》。伊慶春主編。台北:社團法人中華21世紀智庫協會,2014。
李鴻標。《整全佈道手冊》。香港:香港三元福音倍進佈道,2005。
吳立樂編。《浸會在華佈道百年使畧》。香港:浸信會出版部,1970。
林佩璇。《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應用》。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高雄:麗文文化公司,2000。
查時傑。《民國基督教史論文集》。台北市:宇宙光出版社,1993。
亞當。《漢字與上帝──來自遠古的照片》。香港:起出文化出版社,2006。
洪娘。《發現漢字》。香港:起初文化出版社,2006。
唐崇榮。《佈道策略》。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1986。
───。《佈道神學》。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1987。
高淑清。《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
高淑清。《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麗文文化事業,2008。
秦家懿。《中國宗教與基督教》。香港:三聯書店,1989。
陳南州。《認同的神學》。台北市:永望文化,2003。
強納森.史密斯(Jonathan A. Smith)主編。《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王勇智、李文玫譯。台北:遠流出版事業,2006。
馮雅各。《實踐個人佈道》。香港:華人浸信會出版協會,1985。
梁裴生。《常勝兵法──實用個人佈道手冊》。台北市:中國信徒佈道會,1985。
康多能。《佈道神學》。香港:道聲出版社,1971。
張學恭。《個人佈道》。香港:晨光,1960。
梅瑞姆(Sharan B. Merriam)。《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顏寧譯。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11。
黃瑞琴。《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1999。
楊慶球。《中國文化新視域──從基督教觀點看中國文化》。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4。
蔡仁厚、周聯華、梁燕城等合著。《會通與轉化──基督教與新儒家的對話》。台北市:宇宙光出版社,1985。
趙鏞基。《五重福音》。張漢業譯。台北市:以琳書房,1986。
諾克(A. W. Knock)。《個人佈道》。雋思譯。香港:亞洲歸主協會香港協會,1987。
廖昆田。《魅力──中國民間信仰探源》。台北:宇宙光出版社,2007。
賴品超。《近代中國佛教與基督宗教的相遇》。香港:道風,2003。
黎志添。《華人學術處境中的宗教研究-本土方法的探索》。香港:三聯書店,2012。
潘淑滿。《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2003。
蕭瑞麟。《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台北: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
論文
蔡瑞益。《台灣都市佈道的商榷》。台灣浸信會神學院道學碩士論文。台北市:台灣浸信會神學院,1978。
廖昆田。《從神學的觀點研究當前台灣漢人社會祖先崇拜之宗教本質》。台灣浸信會神學院道學碩士論文。台北:台灣浸信會神學院,1979。


手冊
《一般滿福寶──帶給您七重祝福的寶貝》。台北市:基督教牧者訓練協會,2006。
《健康滿福寶──帶給您身心靈祝福的寶貝》。台北市:基督教牧者訓練協會,2006。
《青年滿福寶──好Young!》。台北市:基督教牧者訓練協會,2006。
《兒童滿福寶》。台北市:基督教牧者訓練協會,2006。


DVD影音光碟
鄧宙攀,一對一訓練DVD(I),〈從滿福寶到新生命陪讀〉,台北市:基督教牧者 訓練協會,2009。


網際網路文章
中國華文教育網。〈中國人最喜歡的漢字:福〉。(網路文章)。網址:http://big5.hwjyw.com/resource/content/2010/10/14/12256.shtml。查詢日期:2015/11/11。
基督教論壇報。〈鄧宙攀滿福寶 傳福音利器〉。(網路文章)網址:http://www.ct.org.tw/1205095。查詢日期:2015/10/18。
硬是要APP。〈滿福寶〉。(網路文章)網址:http://searchapp.soft4fun.net/article/author/tlc.org.tw/1/6899。查詢日期:2016/1/4。
新北市中和區公所。〈103年區政統計年報〉。(網路文章)網址:http://www.zhonghe.ntpc.gov.tw/archive/file/20140402AA.pdf。查詢日期:2015/11/15。
新北市智慧里長服務網。〈認識我的里─內南里〉。(網路文章)網址:http://ilife.ntpc.net.tw/info.php?id=65000030042#DIV_villageAbout。查詢日期:2015/11/15。
Taiwan temple 台灣宗教寺廟網。〈新北市─中和區寺廟〉。網址:http://www.taiwantemple.com/2001321644213122354624287.html。查詢日期:2015/11/15。


教材
查時傑。《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台北市: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課程講授,2015/春。
廖昆田。《台灣民間宗教與宣教策略》。台北市: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課程講授,2015/秋。。



英文
專書
Asia Theological Association. The Bible and Theology in Asian Contexts: An Evangelical Perspective on Asian theology. Taichung: Asia Theological Association, 1984.
Bevans, Stephen B. and Tahaafe Williams, Katalina. Contextual Theology for the Twenty-one Century. Eugene, OR: Pickwick, 2011.
Gillham, B. Case Study Research Methods. New York: Continuum, 2000.
Latourette, Kenneth Scott.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 New York: Macmillan Company, 1929.
Rahner, Karl. The Christian in the Market Place. New York: Sheed and Ward, 1964.
Swinton, John, and Harriet Mowat. Practical Theology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SCM Press, 200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