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文獻
1.王薇婷(2011)。ECFA實施前後對台灣產業績效之影響。南台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2.王振宏(2019)。花蓮觀光產業因應災害衝擊之探討。台灣觀光學院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李宜珊(2014)。台灣開放陸客觀光旅遊政策系列宣告對觀光相關產業股價影響之研究。靜宜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4.李璧君(2017)。黑天鵝事件對台灣股市之影響。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財務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5.宋慧美(2013)。雷曼兄弟破產事件前後之中港台新股價波動動態相關性研究。銘傳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6.沈中華、李建然(2000)。事件研究法-財務與會計實證研究必備。台北市: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7.吳宗翰(2012)。重大天然災害對亞洲股市共移性與波動性之影響。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8.吳怡瑩(2017)。美國重大金融事件對股票市場之影響:德國與台灣之比較。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所。碩士論文。9.吳庭維。(2018)。一例一休法案對台灣觀光產業績效影響之分析。東海大學經濟系。碩士論文。10.林明亮(2010)。企業因應金融風暴之績效評估模式建構及營運策略分析-以台灣國際觀光旅館為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論文。11.林姮秀(2016)。台灣地區上市上櫃觀光產業經營績效之研究-以陸客來台之觀光政策為例。銘傳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12.周賓凰、蔡坤芳(1996)。台灣股市日資料特性與事件研究法。證券市場發展季刊,9(2),1-28。
13.許毓欣(2011)。台灣天然災害之動能投資策略-以921大地震與八八水災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14.許漢寬(2012)。ECFA協議簽屬對股票價格的宣告效果─以台灣航運與觀光產業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5.張諺蕎(2014)。探討影響台灣國際觀光旅館財務績效之因素。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6.張嘉純(2015)。台灣觀光旅館產業之財務比率與總體經濟波動對其股價之影響。國立嘉義大學管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17.陳純姿(2010)。開放兩岸觀光政策對股價之影響:以觀光產業為例。嶺東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18.陳逸郎(2015)。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觀光對台灣飯店業之影響。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19.崔志鴻(2016)。影響旅行業財務績效指標因素之研究-以台灣上市公司為例。義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詹益婷(2017)。觀光業盈餘管理、股利政策對公司績效影響之研究-資本結構之干擾效果。中國文化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21.萬愛蓮(2013)。日本311大地震前後日圓匯率波動對台灣半導體產業類股及觀光產業類股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2.劉于禎(2013)。總體經濟指標與公司財務績效之關聯-以台灣幾個產業為例。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23.賴琦捷(2016)。退稅政策變動對於外籍旅客消費行為影響。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系。碩士論文。24.賴郁欣。(2017)。兩岸關係緊縮對台灣觀光業之衝擊。中國文化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25.謝鎔聯(2004)。我國觀光業上市櫃公司財務績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6.鍾佩君(2016)。公司治理及全球金融風暴對觀光業財務經營績效之影響。銘傳大學會計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7.顏文宣(2013)。公司治理對台灣觀光業股票績效之影響。南華大學財務金融學系財務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二、國外文獻
1.Bachelier, L.(1900).Theorie de la speculation. Annales Sciences de L’Ecole Normale Superieure,17,21-86.
2.Bollerslev, T.(1986). 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ity. Journal of Econometrics,31,307-327.
3.Brown, S.J. and J.B. Warner.(1980). Measuring security price perform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8,205-288.
4.Dolly, J.C.(1933)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dure of common stock split-up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1,316-26.
5.Engle, R.F.(1982)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ity with estimates of the variance of U.K. inflation. Econometrics, 50, 987-1008.
6.Fama, E. F.(1970).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 : 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 Journal of Finance,25,383-417.
7.Fama, E. F.(1991).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 II. Journal of Finance, 46, 1575-1618.
8.Ohlson, J.A. and B. Rosenberg(1982).Systematic risk of the CRSP equal-weighted Common stock index: A history estimated by stochastic-parameter regression. Journal of Business, 55,121-145.
9.Pattel, J.M. (1976). Corporate forecasts of earnings per share and stock price behavior: Empirical tes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4,246-276.
10.Roll .R. (1981). A possible explanation of the small firm effect. Journal of Finance,36, 879-888.
11.Samuelson, P. A.(1965). Rational Theory of Warrant Pricing. Industrial Management Review 6,Spring, 13-31.
12.Stephen, J.B. and Jerold, B.W.(1985).Using daily stock returns-The case of event studie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4,3-31.
13.Zibart, D.A.(1985). Control of beta reliability in studies of abnormal return magnitudes: A methodological not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Autumn,9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