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丁肇平 (2012)。比較自由式與希羅式角力選手身體組成之差異。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王瑩琪 (2010)。2009年全民運動會與2010年亞洲運動會女子自由式角力得分內容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宋一夫 (1997)。角力運動特性及專項體能素質之探討。一般論述, (34),112-115。
林明佳、薛名淳、邱逸翔 (2012)。全國優秀拳擊選手心理技能之研究。運動知識學報,9,1-11。林信宏 (2016)。角力比賽各量級得分結構之分析︰以2013年全國運動會希羅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林銘軒 (2015)。中華民國103年全民運動會沙灘角力自由式比賽成績與得分技術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林銘麒 (2015)。中華民國104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角力高中組希羅式比賽成績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林儀雯 (2014)。國際運動組織經營與危機管理─以角力運動重回奧運探究國際角力運動總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侯旻汶 (2015)。優秀角力運動員核心訓練與專項肌力相關之研究─以台灣女子角力運動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臺中市。孫明輝、林耀豐 (2007)。優秀跆拳道運動員心理技能之分析研究。屏東教大運動科學學刊,3,161-170。張瑞興、沙玲莉 (2002)。中國古代角抵運動歷史之探討。文化體育。18,89-92。
張銀霖 (2005)。男子角力選手降體重期間無氧能力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臺中市。張聰榮 (2004a)。角力擒抱防禦動作之生物力學分析。臺中市:育全。
張聰榮 (2 0 0 4 b )。最大肌力與速度肌力訓練對角力單避過肩摔技術之影響。臺 中市:育全。
張文雄、張展瑋 (2007)。心智訓練在跆拳道上的應用。大專體育,89,125-130。"張育愷、顏士弦 (2011)。心理韌性在競技運動情境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5 (3),499-508。張哲偉 (2013)。102年中華民國全國運動會與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運動會角力男子自由式得分技術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 臺中市 。
莊玉鈴、朱昌勇 (2011)。臺灣中學桌球運動員心理技能之研究。高應科大體育,10,181-191。
陳宜蓁、何立安、王彥書、林其鈺 (2012)。心理技能訓練對柔道選手技能表現和心理堅韌性之影響。文化體育學刊,15,73-88。"童國勝 (1999)。最大肌力與速度肌力訓練對角力手臂迴旋技術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黃崇儒 (2003)。運動員自信心來源量表的編製。大專體育學刊,5 (2),91-101。"葛姍姍 (2013)。增強式訓練對高中角力選手下肢動力、敏捷能力與專項技術速度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劉宗翰、楊璁人、張聰榮 (2008)。大專角力男子優秀選手與一般選手無氧動力、速度、專項體能與心肺耐力之比較 (頁134-145)。2008年運動訓練科學暨運動休閒產業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市:國立臺灣體育大學
劉文等 (2009)。男子角力運動選手身體組成與運動能力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臺中市。
劉振華、林清和、許成源、余春盛 (2010)。特殊心理技能訓練對角力選手技能表現和心理堅韌性之影響。文化體育學刊,10,43-52。"蔡勝良 (2007)。亞洲女子角力選手比賽得分內容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蔡勝良 (2007)。亞洲女子角力選手比賽得分內容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蘇盈慈 (2012)。亞洲角力錦標賽得分動作之探討以2009年亞洲角力錦標賽女子自由式角力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蘇瑩慈 (2011)。亞洲角力錦標賽整體得分動作之探討以2009年亞洲角力錦標賽女子自由式角力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
英文文獻
Garcia-Pallares J., Garcia-Fernandez M., Sanchez-Medina L., Izquierdo M. (2010) Performance changes in world-class kayakers following two different training periodization models.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10, 99-107
Franchini, E., Takito, M., Kiss, M., & Sterkowicz, S. (2005). Physical fitness and anthropometric differences between elite and nonelite judo players. Biology of Sport, 22, 315–328.
Kanehisa, H., & Fukunaga, T. (1999). Profiles of musculoskeletal development in limbs of college Olympic weightlifters and wrestlers.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and Occupational Physiology, 79, 41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