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1.周宏(2006)。視覺傳達設計VI。廣西:廣西美術出版社。
2.王受之(2002)。世界現代設計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3.尹定邦(2001)。圖形與意義。長沙 : 湖南科學技術。
4.李文良(譯)(2016)。LOGO:29個經典的前世今生(原作者:Mark Sinclair)。北京:中國畫報出版社
5.趙文、朱華主(2015)。品牌形象設計。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6.王石番(1989)。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初版)。台北:幼獅文化圖書公司。
7.王桂沰(2005)。企業·品牌·識別·形象-符號思維與設計方法。台北:全華科技。
8.王桂沰(2007)。品牌象徵體驗-品牌的象徵結構與設計展現。台北:六合出版社。
9.呂亨英、吳莉君、吳佩芬(譯)(2010)。設計的法則 (原作者:William Lidwell、Kritina Holden、Jill Butler)。台北:原點。
10.余友梅、高蘭馨(譯)(1996)。No.1朗濤設計顧問公司的經驗CI經驗(原作者:Lander, A.)。台北:聯經出版社。
11.姜竹松、貝莉(2006)。CI設計基礎與創意。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
12.方世榮(2001)。統計學導論。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3.吳克振(譯)(2001)。品牌管理(原作者: Kevin Lane Keller)。台北:華泰書局。(原出版年:1998)
14.袁世珮、黃家慧(譯)(2001)。品牌思維:打造優勢品牌的五大策略(原作者:Duane, E.K.)。台北:麥格羅希爾。
15.張丙剛(2014)。品牌視覺設計。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16.范文毅(譯)(2004)。品牌優生學(原作者:Alycia Perry, David Wisnom III)。台北:滾石文化。(原出版年:2002)
17.吳嘉芳(譯)(2010)。東京品牌設計大賞(原作者:グラフィツク社編集部著)。台北:旗標出版社。
18.呂海棻(譯)(2011)。脫穎而出的品牌致勝秘密(原作者:Alina Wheeler)。台北:旗標出版社。(原出版年:2006)
19.李金蓉(2015)。廣告設計與創意。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詹盛如、鄭瑞隆、李藹慈、洪志成、李奉儒、何粵東...林玉瓊(2012)。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台北:五南。
21.胡政源(2006)。品牌管理:品牌價值的創造與經營。台北:新文京。
22.江惠頌(譯)(2005)。品牌管家-奧美 360 度品牌傳播管理(原作者:Blair,M.,Arrnstrong,R. and Murphy,M.)。台北:滾石。
23.郭恩慈、蘇珏(2008)。中國現代設計的誕生。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24.蘆影(2002)。視覺傳達設計欣賞。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25.黃盧健(2003)。平面構成。廣西:廣西美術出版社。
26.楊孝濚(2000)。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等編,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 東華書局。
27.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1991)。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華書局。
28.林磐聳(1990)。企業識別系統。台北:藝風堂。
29.劉興華(譯)(2015)。一個嚮往清晰的夢-荷蘭現代主義的設計公司與視覺識別1960-1975(原作者:Wibo, B.)。台北:臉譜出版。
30.雙向溝通公司(譯)(1994)。企業形象經典(原作者:New DECOMAS 委員會)。台北:雙向溝通。(原出版年:1993)
31.藝風堂編輯部(譯)(1988)。CI 推進手冊(原作者:加藤邦宏)。台北:藝風堂。
32.藝風堂編輯部(譯)(1988)。企業形象革命(原作者:加藤邦宏)。台北:藝風堂。
33.藝風堂編輯部(譯)(1988)。企業形象戰略(原作者:八卷俊雄)。台北:藝風堂。
34.藝風堂編輯部(譯)(1988)。新CI戰略(原作者:山田理英)。台北:藝風堂。
35.藝風堂編輯部(譯)(1988)。Cl 理論與實際。台北:藝風堂。
二、外文書目
1.Aaker, D. A. (1991). Managing brand equity. NY: Free Press.
2.Alina,W. (2006). Designing brand identity : a complete guide to creating, building and maintaining strong brands. NY: John Wiley&Sons Inc.
3.Abbrat, R. (1989). A new approach to the corporate image management process.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Vol. 5 No. 1, pp. 63-67.
4.Berelson, B. (1971).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Y: Hafner. Buboltz, W. C.
5.Dwivedi, A.&Merrilees, B. (2012).The impact of brand extensions on parent brand relationship equity.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19(5),377-390.
6.Dowling, G.R. (1988). Measuring corporate images: a review of alternative approache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Vol. 17, pp. 27-34.
7.Keller, K. L. (1997).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Build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Brand Equity. NJ: Prentice Hall.
8.Kapfere &Jean, N. (1992). Strategic Brands Management. NY:The Free Press.
9.Marc, G. (2001). EmotionalBranding:theNewParadigm for Connecting Brands to People. NY: Allworth Press.
10.Margulies, W.P. (1977). Make the most of your corporate identi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 55, July-August, pp. 66-74.
11.Pars,S.R.& Gulsel,C.(2011).The effects of brand image on consumers choi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2(20),227-238.
12.Per, M. (1997). Marks of excellence : the function and variety of trademarks. London: Phaidon Press.
13.PIE, B. (2004). Landor: Brand strategy: "Landor Associates" case study. Tokyo: PIE Books.
14.Scott, M. D. (2000). Brand Asset Management.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15.Wally, O.(2014). Brand new : the shape of brands to come. NY: Thames & Hudson.
三、學位論文
1.周怡(2015)。品牌視覺形象設計中輔助圖形的設計方法思考(碩士論文)。取自中國論文網。(分類號:J51)
2.周璇(2012)。品牌視覺形象識別(VI)系統中圖形的設計研究(碩士論文)。取自中國知網。(分類號:TP391.41)
3.梅立杰(1998)。品牌識別與品牌形象關係之探討(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86YUNTE634007)4.馮永華(2006)。後現代品牌設計思維架構之研究(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096YUNT5634003)5.陳貞伶(2004)。整合行銷傳播對汽車品牌形象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2CYUT5121019)6.張宇晴(2017)。電玩遊戲螢幕視角空間之設計研究(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5NCTU5509005)7.王靜斯(2009)。1996~2009年台灣女性時尚雜誌插圖之本土化演變-以文化接近性觀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7NCTU5726045)8.韓姍姍(2010)。視覺傳達系統(VI)中輔助圖形的設計及其延展性研究(碩士論文)。取自中國知網。(分類號:TB47)
9.陳俊龍(2013)。「城市品牌」形塑策略之研究:以廈門城市品牌形象創作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2FJU00505001)10.莊蕙瑛(2013)。品牌形象與輔助圖形設計應用之創作論述-以養樂多50週年形象設計案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1NTUA0634024)11.鄧禮鏹(2009)。品牌識別與品牌形象關係之探討以okuma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7NKNU5634002)四、期刊
1.杨涛、史濤(2016)。品牌形象輔助圖形。大眾文藝13期。
2.倪罡(2009)。核心圖形的系統化生成方式淺析。設計藝術4期。
3.余淑吟(2001)。台灣廣告代理商之形象廣告內容分析。台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學報。
4.余淑吟(2002)。動物圖像在平面廣告之內容分析。廣告學研究18期。
5.馮永華、楊裕富(2006)。「設計風格」形成因素之研究。設計學報11/3。
6.沈嫆昀(2013)。輔助圖形設計與品牌意象的塑造。藝術欣賞。
7.周雅容(1997)。焦點團體法在調查研究上的應用。調查研究3期。
8.羅凱、林品章(2007)。高品牌價值之識別設計造形模式認知研究。設計學報12/4。
9.習賢德(2006)。《聯合報》企業文化的形成與傳承。秀威出版,1963-2005。
五、網路資料
1.Behance。https://www.behance.net/about。瀏覽日期:2017年8月28日。
2.Alexa。https://www.alexa.com/。瀏覽日期:2017年9月10日。
3.Landor。https://landor.com/。瀏覽日期:2017年8月28日。
4.Pentagram。https://www.pentagram.com/。瀏覽日期:2017年8月28日。
5.品牌資訊網站。https://www.underconsideration.com/brandnew/。瀏覽日期:2017年10月28日。
6.AD110。http://www.ad110.com/index.asp。瀏覽日期:2017年11月28日。
7.奇創形象策略。http://mbistw.blogspot.tw/2012/04/cis-vi-httprevision.html。瀏覽日期:2017年8月20日。
8.中國學術期刊網。http://www.cnki.com。瀏覽日期:2017年7月28日。
9.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瀏覽日期:2017年6月15日。
10.AD518。http://www.ad518.com/article/id-12244。瀏覽日期:2017年8月28日。
11.讀壹。https://read01.com/0eAkPkB.html。瀏覽日期:2017年8月28日。
12.Manual。http://manualcreative.com/project/wo-hing-general-store/。瀏覽日期:2017年8月28日。
13.平面構成。http://modern.csu.edu.tw/wSite/public/Attachment/f1398824044893.pdf。瀏覽日期:2018年9月13日。
14.美的十大原則。http://web2.ctsh.hcc.edu.tw/stu98/s9810838/public_html/a02.html。瀏覽日期:2018年9月13日。
15.立體構成。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zh=zh-tw&lid=168827。瀏覽日期:2018年9月13日。
16.Zi Media。https://zi.media/@yidianzixun/post/Tg6p9w。瀏覽日期:2018年9月20日。
17.http://www.imspender.com/articles/xian-mu-na-xie-yong-you-chao-c。瀏覽日期:2018年4月15日。
18.古田路九號。http://www.gtn9.com/index.aspx。瀏覽日期:2018年4月15日。
19.LIA。https://www.liaawards.com/winners/archive/。瀏覽日期:2018年3月15日。
20.D&AD New Blood Awards 。https://www.dandad.org/en/d-ad-new-blood-awards/。瀏覽日期:2018年3月13日。
21.Communication Arts Design 。https://www.commarts.com/。瀏覽日期:2018年3月15日。
22.One Show Interactive。https://www.oneclub.org/。瀏覽日期:2017年3月17日。
23.台灣國際平面設計獎。http://www.tigda.org.tw/exhibitions.aspx。瀏覽日期:2018年4月10日。
24.DFA。https://dfaa.dfaawards.com/。瀏覽日期:2018年4月10日。
25.GDC。http://gdc.sgda.cc/。瀏覽日期:2018年3月28日。
26.Rologo。http://www.rologo.com/parcs-nationaux-de-france-logo.html。瀏覽日期:2018年12月7日。
27.Secourspopulaire。https://www.secourspopulaire.fr/38/le-logo-du-spf-s-expose-a-lyon。瀏覽日期:2018年12月7日。
28.http://www.pirtledesign.com/portfolio/flying-fish/。瀏覽日期:2018年12月8日。
29.AGI。http://a-g-i.org/work/。瀏覽日期:2018年12月8日。
30.http://brandedskies.com/2014/06/from-bums-on-seats-to-the-wings-of-man/。瀏覽日期:2018年12月11日。
31.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22455。瀏覽日期:2018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