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文獻:
一、中文書籍:﹙以下以姓氏筆劃排列﹚
1、公平交易委員會編,「各國公平交易法相關法規彙編」,1993年6月。
2、王志剛編纂,「美國公平交易法相關法規彙編」,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
會1995年。
3、王澤鑑,「債之原理﹙一﹚基本理論債之發生---契約、代理權與無因
管理」,2002年10月。
4、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編,「公平交易法第二十四條之適用原則」,「公
平交易法相關行為處理原則」﹙增訂二版﹚,1997年。
5、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認識公平交易法」,增訂七版,2000年。
6、何之邁,「公平交易法專論」,1993年。
7、呂榮海、謝穎青、張嘉真合著,「公平交易法解讀---空前的經濟憲法」,
2000年10月。
8、汪渡村,「民事責任」,收綠於「公平交易法新論」,賴源河編,2002
年10月。
9、范建得、莊春發合著,「公平交易法﹙第一冊﹚---獨占、結合、聯合---
--市場力量之管制」,1994年5月。
10、洪文玲,「刑事與行政責任」,收綠於「公平交易法新論」,賴源河編,
2002年10月。
11、趙揚清編纂,「德國公平交易法相關法規彙編」,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
會,1997年。
12、蔡坤財,「專利法」,收錄於趙晉牧、蔡坤財、周慧芳、謝銘洋、張凱
娜合著,「智慧財產權入門」,2000年5月。
13、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合著,「經濟學理論與實際」《上冊》,
1995年。
14、蘇永欽,「非正式程序」與「補充性規則」,「經濟法的挑戰」,1994
年。
15、簡榮宗,「公平交易法」,2002年。
二、論文:﹙以下以姓氏筆劃排列﹚
1、杜瑋,「美國反扥拉斯執行問題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9年。
2、楊宏暉,「競爭法對於搭售行為之規範」,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3、藍啟仲,「美國反托拉斯法與軟體業之競爭」,台北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90年7月。
三、中文期刊、論文集:﹙以下以姓氏筆劃排列﹚
1、Arndt Teichmann ,吳秀明譯,「支配市場事業及市場強勢事業之阻礙競
爭與差別待遇行為」,公平交易季刊,5卷3期,86年10月﹙1997﹚。
2、李憲佐、吳翠鳳、沈麗玉,「公平交易法第十九條規範之討論---以『有
限制競爭或妨礙公平競爭之虞』為中心」,公平交易季刊,10卷2期,
2002年4月。
3、林國棟,「廠商搭售行為的經濟分析」,公平交易季刊,5卷4期,1997年10月。
4、林廷機,「公平法有關不公平競爭行為,應如何適用『合理原則』或『當然違法』原則」,輔仁法學17期,1998年。5、林益裕,「我國公平交易法垂直限制行為執法實務之檢討-----兼論歐盟、
德、法、美、日垂直限制規範之檢討」,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八十七
年度研究發展報告,87年6月﹙1998﹚。
6、林世華,「微軟和解契約的探討」,92年3月8日﹙2003﹚。
7、洪禮卿、鄭優、施俊吉、何之邁、黃營杉,「事業垂直限制行為之公平
交易法適用問題研究----以鮮乳業、高壓氣體業、汽車業及水泥業四產
業為例」,八十八年公平交易委員會合作研究計劃二,1999年6月。
8、莊春發,「競爭概念的發展、演變與反托拉斯政策」,公平交易季刊,6卷1期,87年1月﹙1998﹚。
9、陳琪,「美國反托拉斯法之簡介」,公平交易季刊,1卷4期, 82年10月﹙1993﹚。
10、陳志民,「論美國反扥拉斯對搭售安排個別產品要件之認定標準,行
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編」,「第五屆競爭政策與公平交易法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1999年。
11、陳櫻琴,「公平法第三十六條『先行政後司法』之法律分析」,行政院
公平委員會,收錄於「第二屆競爭政策與公平交易法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1999年6月。
12、陳櫻琴、李憲佐、蘇敏煌,「公平交易法第二十四條概括條款之檢討」,
公平交易季刊,10卷2期,2002年4月。
13、黃營杉、范建得,「事業垂直限制行為之公平法適用問題----以非價格
垂直交易限制為核心」,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第五屆競爭政策
與公平交易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9年11月。
14、黃銘傑,「公平交易法第十九條之規範原理與架構」,月旦法學,第69期,2001年2月。
15、黃銘傑,「相對優勢地位濫用與公平交易法之規範」,國立臺灣大學法
學論叢,30卷5期,2001年9月。
16、梁哲瑋,「公平交易法第二十四條之規範定位與要件之淺析」,公平交
易季刊,9卷3期,2001年7月。
17、單驥、何之邁、吳秀明,「從依賴性理論探討相對市場優勢地位─以
公平法立場之研析適用」,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託研究,1999年。
18、廖義男,「論公平交易法第十九條之適用」,競爭政策通訊,1997年5月。
19、廖元豪,「美國聯邦交易委員會法第五條與其他反扥拉斯法之關係----
兼論我國公平交易法第二十四條之適用範圍」,公平交易季刊,8卷4
期,2000年10月。
20、劉孔中、陳家俊、韓毓傑,「我國公平交易法第19條與美、日、德、
相關規定與執行狀況之比較分析」,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託研
究,1994年5月。
21、劉孔中,「公平交易法第二十四條之研究」,公平交易季刊2卷3期,1994年。
22、劉孔中、王海南、沈方維、謝福源、陳家駿、簡資修、蕭文生、蕭育
娟、林淑閔,「公平交易法第二十四條相關問題之研究」,行政院公平
交易委員會,1994年7月。
23、劉孔中,「美國聯邦交易委員會法第五條之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
刊,7卷1期,1995年3月。
24、劉靜怡,「出探網路產業的市場規範及其未來:以United States v.
Microsoft案的發展為主軸」,台大法學論叢,28卷4期,88年7月
﹙1999﹚。
25、鄭家麟,「我國相關法規對贈品贈獎促銷行為之規範-----兼論行政院
公平交易委員會處理贈品贈獎促銷額度案件原則」,公平交易季刊,9
卷1期,90年1月﹙2001﹚。
26、謝穎青,「公平交易法對經銷關係之影響﹙四﹚----搭售」,萬國法律,62期,1992年4月。
27、戴豪君,「歐洲共同體競爭法中企業濫用優勢地位之研究」,公平交易
季刊,4卷4期,85年10月﹙1996﹚。
28、戴豪君,「微軟反扥拉斯案三部曲之省思」,2003年7月。
29、藍科正,「美國反扥拉斯法實施一世紀的啟示」,美國月刊,6卷11期,80年11月﹙1991﹚。
貳、外文文獻:
一、外文書籍:﹙以下以字母順序排列﹚
1、Areeda, Phillip E.& Hovenkamp, Herber & Elhauge,Einer ; 10 Antitrust Law
﹙1996﹚.
2、Bork, Robert H. ; The Antitrust Paradox: A Policy at War with Itself (1993).
3、Ehlermann & Claus Dieter. & Laudati & Laraine L. ; Proceedings of The
European Competition Forum ﹙1997﹚.
4、Hovenkamp, Herber ; Antitrust﹙2nd ed.﹚﹙1993﹚.
5、Hovenkamp , Herber ; Federal Antitrust Policy: The Law of Competition and Its Practice﹙1994﹚.
6、Kovacic , William E.& Gellhorn , Ernest ; Antitrust Law and Economics﹙4th
ed.﹚﹙1994﹚.
7、Korah, Valentine ; Competition Law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1999 ﹚.
8、Sullivan ,Lawrence Anthony; Handbook of the Law of Antitrust﹙1977﹚.
9、Siegfried , John & Calvani ,Terry ; Economic Analysis and Antitrust Law
﹙1988﹚.
二、外文期刊:﹙以下以字母順序排列﹚
1、Atkins, Raymond A. , An Economic Model of Tying: Obtaining a Firstmover
Advantage, 5 George Mason Law Review 525 (1997) .
2、Anlauf ,Todd J. ;Severing Ties with The Strained Per Se Test for Antitrust
Tying Liability: The Economic and Legal Rationale for A Rule of Reason , 23
Hamline Law Review 476 (2000).
3、Butler ,Henry M. & Lane ,W.J. ; Phillips ,Owen R. ;The Futility of Antitrust
Attacks on Tie-in Sales:An Economic and Legal Analysis ,36 Hastings Law
Journal 173﹙1984﹚ .
4、Bowman ,Ward S. ;Tying Arrangements and the Leverage Problem ,67 Yale
Law Journal 19﹙1957﹚.
5、Campbell , Christopher P. ; Fit To Be Tied: How United States v. Microsoft
Corp. Incorrectly Changed the Standard For Sherman Act Tying Violations
Involving Software,22 Loyola of Los Angeles Entertainment Law Review 583
﹙2002﹚.
6、Cummings ,Jay F. & Ruhter ,Wayne E.; The Northern Pacific Case ,22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 329﹙1979﹚.
7、Disner ,Eliot G. ; The Chicago School Meets the Real World, 25 Los Angeles
Lawyer 14 (2002) .
8、Development in the Law , V. The Civil Jury :The Jury’s Capacity to Decide
Complex Civil Cases , 110 Harv. L. Rev. 1489﹙1997﹚.
9、Easterbrook, Frank H. ; Vertical Arrangements and Rule of Reason , 53
Antitrust L.J. 135﹙1984﹚.
10、Feldman, Robin Cooper; Defensive Leveraging in Antitrust, 87 Georgetown
Law Journal 2079 (1999).
11、Gregory, Sidak J. ; An Antitrust Rule for Software Integration , 18 Yale
Journal on Regulation 1﹙2001﹚.
12、Grady, Katherine C. ; Jefferson Parish Hospital District No.2 v. Hyde: Time
to Apply the Rule of Reason to Tying Arrangement ,70 Iowa law Review 565
(1985) .
13、Hovenkamp , Herbert; Tying Arrangement and Class Action, 36 Vanderbilt
Law Review 213 (1983).
14、Hovenkamp , Herbert; Antitrust Policy After Chicago,84 Michigan Law
Review 213﹙1985﹚.
15、Hovenkamp ,Herbert; Post-Chicago Antitrust: A Review and Critique, 2001
Columbia Business Law Review 257﹙2001﹚.
16、Hylton ,Keith N. & Salinger, Michael ; Tying Law and Policy: A Decision-
Theoretic Approach ,69 Antitrust Law Review 469 (2001).
17、Justice Department Spent $13.3 Million on its Microsoft Case ,Wall St. J.
Oct. 7,﹙1999﹚.
18、Kramer , Victor H. ; The Supreme Court and Tying Arrangements: Antitrust
as History ,69 Minn. L. Rev. 1013﹙1985﹚.
19、Kaplow , Louis ; Extension of Monopoly Power Through Leverage, 85
Columbia Law Review 515 (1985).
20、Kovacic,William E.; Reagan’s Judicial Appointees and Antitrust in the
1990s , 60 Fordham Law Rev. 49 (1991) .
21、Larson , Alexander C. ; Antitrust Tie-in Analysis After Kodak : A
Comment, 63 Antitrust Law Journal, 239﹙1994﹚.
22、Levy , Robert A.; Microsoft and The Browser Wars , 31 Connecticut Law
Review 1321﹙1999﹚.
23、Miriani ,Steven Paul; Jefferson Parish Hospital v. Hyde:Antitrust Tying
Arrangements,59 Tulane Law Review 1591 (1985).
24、Nealis, Peter ; Per Se Legality: A New Standard in Antitrust Adjudication
Under the Rule of Reason ,61 Ohio law Journal 347﹙2000).
25、Posner ,Richard A.; The Chicago School of Antitrust Analysis , 127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925(1979) .
26、Royall , Sean M. ; Symposium On Post-Chicago Economics EDITOR'S
NOTE , 63 Antitrust Law Journal 445 (1995).
27、Salop , Steven C. & White, Lawrence J.; Economic Analysis of Private
Antitrust Litigation, Re-examining the Leverage Theory, 39 Stanford Law
Review 737(1987).
28、Theodore, Frank ; The Economic Interest Test and Collective Action
Problems in Antitrust Tie-in Cases, 61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639 (1994 ).
29、Vogel, Louis ;Competition Law and Buying Power:The Case for New
Approach in Europe , European Competition Law Review Vol. 19 Issue 1
﹙1998﹚.
30、Weinstein ,Samuel Noah ;Bundles of Trouble:The Possibilities for a New
Separate-Product Test in Technology Tying Cases , 90 California Law
Review 903﹙2000﹚.
三、網站文章:
1、DOJ seeks Microsoft fine, Oct. 20 ,1997 available at :
http://money.cnn.com/1997/10/20/technology/microsoft-a
﹙last visited Feb. 27, 2003﹚.
2、Microsoft Fires Back , Nov.11 ,1997, available at :
http://money.cnn.com/1997/11/11/technology/microsoft
﹙last visited Feb. 27, 2003﹚.
3、Arik Johnson , Tying Arrangements: Illegal tying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ntitrust claim, available at: http://www.auroraWDC.com/arik.htm.
﹙last visited Dec. 12 , 2002﹚.
參、網站資料
1、http://money.cnn.com/ ﹙CNN新聞網﹚
2、http://www.findlaw.com/ (法律搜尋網站)
3、http://www.law.cornell.edu/(美國康乃爾法學院法律資料網站)
4、http://web.lexis-nexis.com/universe (美國法律資料庫)
5、http://www.usdoj.gov/ (美國聯邦司法部網站)
6、http://www.westlaw.com/ (美國法律資料庫)
7、http://www.bundeskartellamt.de/﹙德國卡特爾署﹚
8、http://www.ftc.gov.tw/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網站)
9、http://stlc.iii.org.tw/ ﹙資訊策進委員會科技法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