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大前研一,1985,黃宏義譯(1987)。策略家的智慧。台北市:長河出版社。
中時晚報 台灣觀光工廠亮點發熱接軌國際。(2017) 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1018000148-260210
司徒達賢(1995)。策略管理。遠流出版社。台北,11-41。
李君如(2009)。觀光吸引力、服務品質、知覺價值、顧客滿意度及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白蘭氏觀光工廠為例。
巫世榮(2008)。國內照明產業永續經營的關鍵成功因素。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邱紹成,(2003),觀光工廠論壇—服務的品質及工廠觀光化的優勢,取自:
http://proj.moeaidb.gov.tw/cluster/taiwanplace21/experience/ interview_03.htm。
岳翔雲(2010)。你工作 我觀光 - 觀光工廠看見希望。看雜誌,70期。
陳美綸(民101)。觀光工廠遊客體驗行銷、體驗價值與品牌權益關係之研究-以中興穀堡為例。南華大學,碩士論文,嘉義縣。陳雅君(2005)。閒置工業區導入產業觀光可行性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鍾明忠(2014)。觀光工廠之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以寶熊漁樂館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論文。台中市。劉麗惠(2014)。臺灣觀光工廠風潮興盛。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278期,32-35。
許慈倩(2014)。深化產業價值,觀光工廠向前行。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278期, 36-39。
經濟部工業局(2003)。「工廠兼營觀光服務作業要點」
經濟部統計處新聞稿(民107年12月5日)。產業經濟統計簡訊《325》。
二、英文部分
Asker,D.A(1984).Strategic Market Management.New York:John Wiley&
Sons Inc.
Alazmi & Zairi(2003). Knowledge management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Excellence,19-204.
Daniel R.D.(1961),Management information crisis,Harvard Business Review,39(5),111-121.
Kilmann, R.H., Covin, T.J. and Associates. (1988), Corporate Transformation, Jossey-Bass.
Hofer & Schendel(1978).Strategy Formulation:Analytical Concepts. St paul,MN.:West Publishing Co.
Jonathan D.(2000), Corporate transformation without a crisis, The Mckinsey Quarterly, New York,116-128.
Joyce Wycoff& Tim Richardson, 1995, Transformation Thinking, Berkiey Publishing Group..
Poter,M. E.(1990),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New York:Free Press.
Prahalad & Hamel (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Business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