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參考文獻
*國內文獻
王止仙(2010)。台北市某中學學生之健康生活、性知識、性教育需求與性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李永怡(2007)。台灣學校青少年性行為介入計劃成效之統合分析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呂芝華(2005)。國民中小學性教育課程發展之研究—民國61-94年教科書內容分析。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杜修治(2005)。國中性教育相關課程內容分析與學生需求之比較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
吳瑞文(1999)。台北縣國中性教育現況調查。國立陽明大學,台北市。
李思賢、趙育惠、黃沛銓、吳慶蘭、呂瑩純(2002):台灣地區醫學性知識來源、性態度與性行為調查。台灣性學學刊,8(2):15-27。
李婉菁(2013)。國中生性知識、性態度之調查研究-以宜蘭縣某國中為例。佛光大學,宜蘭縣。
林燕卿、李海莉(2008)。現行中小學一貫體系「健康與體育」領域中性教育教材之探討。家庭教育與諮商月刊,5,1-30。
胡怡雯(2017)。台灣小學兩性教育問題初探─以台北市X國小為例。世新大學,台北市。
胡乾鋒(2003)。台中縣青春期學生色情經驗、性態度與兩性教育需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高松景(2002):避孕又防病,安全有一套-安全性行為。杏陵天地,11(1):22-24。
高松景,晏涵文(1995):高職學生愛滋病及其他性病教學實驗研究。台灣性學學刊,1(1):47-63。
高松景、黃淑馨、晏涵文、劉潔心(2002):台北市高中職「兩性平等教育」調查研究。台灣性教育協會第五屆第二次年度大會學術研討會。
胡欣榮(2014)。原住民地區國小性教育課程實施之探究─ 以「青春啟航」為例。輔仁大學,新北市。
晏涵文、林燕卿、張利中(1998)。青少年性行為及其趨勢探討。台灣性學學 刊,4(2),1-13。
晏涵文、劉潔心、李思賢、馮嘉玉(2009)。台灣國小、國中、高中職學生性教育成果調查研究。台灣性學學刊,15(2),65-80。
晏涵文、劉潔心、林怡君(2002)。國民小學教師性教育專業知能與進修需求研究。台灣性學學刊,8(2),28-50。
秦玉梅(1987)。高職三年級學生性知識、態度和行為及家長、教師對性教育看法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許丞毓(2013)。台灣近十年性教育介入成效之後設分析研究。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莊志明(1996)。國三學生性態度、性知識、性行為及對性教育需求之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陳玫君(2002)。兩性平權課程對高中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及兩性平權態度影響效果之研究。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系碩論。
陳育瑄(2012)。高雄市國中三年級學生性知識、性態度與性行為相關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陳淑華(2013)。高雄市國中學生性知識.性態度.性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論。
黃定妹(1989)。台北市高中學生性教育之研究。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黃明娟(2001)。高中職學生兩性平等教育需求評估與數學方案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黃淑英(2002)。台北市某國中性騷擾防治教育需求及相關因素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淑惠(2009)。國民中小學教科書之性教育相關課程內容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張麗雲(2010)。性教育教學效果之統合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簡維政(1993)。青少年性態度及性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劉淑珍(1991)。性教育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性知識及性態度影響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劉漢宗(2013)。國小教師性態度、性教育專業知能與性教育進修需求之相關研究─以屏東縣為例。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謝駿菁(2014)。以生活技能為基礎之偏遠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性教育教學方案介入成效探討。中臺科技大學,台中市。
魏慧美(1993)。高中學生性格及性知識、性態度、性行為對其性教育需求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顏靜虹(2011)。台北市國中學生性知識、性態度及性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擷取內政部統計處網站。http://www.moi.gov.tw/w3/stat/.
擷取行政院疾病管制局網站。http://www.cdc.gov.tw/
擷取杏陵研究所網站。http://www.sexedu.org.tw
擷取青少年性教育網站。http://www.young.gov.tw/
擷取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網站。http://www.bph.doh.gov.tw
*國外文獻
Azman, A. (2005).A survey of adolescent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sregarding sexualityin Malaysia.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Balsley,S., C.,Catherine.,Culhane,Haignere,F., J.(1996).Teacher'' receptiveness and comfort teaching sexuality education and using non-traditional teaching strategies.The Joumal of School Health,66(4),140-144.
Byers, E S., Cohen, J. N., Sears, H. A., Weaver A. D. (2004). Sexual health education:attitudes, knowledge, and comfort of teachers in New Brunswick schools.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Human Sexuality, 13( 1 ), 1-15.
Coleman, J.,Hendry, L. B.,& Kloep, M.(2007).Adolescence and health. Chichester,england hoboken. NJ : John Wiley & Sons.
Epstein, D.,Sarah,O’flynn, S.,& Telford, D.(2003).Silenced sexualities in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VA: Trentham Books Limited.
Halstead,M.,&Reiss, M. J. (2004).Values in sex education: from principles to practice.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Group.
Imam, S. S.(2009).Parents’attitudes towards inclusion of sexuality education in Malaysian schools.International Journal about Parents in Education, 3(1), 42-56.
Kirby, D.(1989).Research on effectiveness of sex education programs。Theory into practice,28(3),165-171.
Lenciauskiene, I., & Zaborskis, A. (2008). The effects of family structure, parents-child relationshipand parental monitoring on early sexual behaviour among adolescents in nine European countrie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36(6), 607-618.
SIECUS(Sex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Council of the U.S.)National Guidelines Task Force.(1996).Guideline for 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 kindergarten-12th garde,(1st edition,1991), 2nd edition, New York: SIECUS.
UNESCO (2009). The Rational for Sexuality Education. InternationalTechnicalGuidance on Sexuality Education, 1, 3.
Renshaw, D. C.(1973).Sex education for education for educators.Journal of School Health,43(10),64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