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8 16:3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國光
研究生(外文):Kuo-Kuan Wang
論文名稱:西螺農產品批發市場之吸引力-動態系統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Dynamic System on Si-Lou Agricultural Products Wholesale Market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工業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0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9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農產品批發市場是農產品運銷系統中,居於核心樞紐的一環,在產品的集中與分散上,即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長久以來,農產品批發市場場外交易已為各界所詬病,都認為場外交易是非法交易行為,不僅影響批發市場營運,而有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同時阻礙批發市場公開、公平的決價功能,使得價格及交易資訊不健全,而發生誤導情勢。政府於民國76年訂定「台灣地區取締農產品場外交易行為作業要點」,實施以來,一直無法有效取締場外交易,維護農產品交易秩序。
本研究選擇目前國內西螺果菜批發市場為研究的對象,實際現場勘察西螺果菜市場發現,因場內交易場所雜亂和場外交易猖蹶,使市場功能無法充分發揮,打亂市場交易秩序。
本研究探討農產企業在進行供應鏈管理時,果菜市場與批發商和供應商的相互關係,運作時所遭遇的問題該如何解決。本研究以西螺農產運銷公司為個案,根據現場訪問、觀察發現:市場交易量未能隨總消費量增加而增加,佔有率的成長趨於緩慢,反映出場外交易的熱絡,已嚴重影響到批發市場內正常交易。其原因可能和市場容量限制及批發商結構有關。此外果菜批發商對管理費、收入、市場環境品質等方面不滿,顯示出問題的多重與複雜性。突破以往對批發市場的探討方式,本研究將透過系統動態模式的建立,尋求並驗證市場內部及外部各因素之互動。針對雲林縣的西螺果菜市場實際行情,模擬在各種可能情況下不同政策的影響,以為規劃改進之參考。
Visiting the Si-Lou Agricultural products wholesale market, we found the messiness of market floor and the prevailing outside trading. We postulate and investigate two possible reasons for the dropping of market share: (1) the capacity of the market place and (2) the structure of the wholesalers. We build a model by applying the systems dynamic methodology to simulate the situation in order to help the decision maker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policy combinations.
目錄 iii
圖目錄 v
表目錄 vii
摘要 viii
Abstract ix
誌 謝 x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動機 1
1.2研究目的 1
1.3研究流程 2
1.4研究方法 3
1.5論文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2.1吸引力之定義 6
2.2.1關於吸引力的相關文獻 6
2.2整體觀點之研究 9
2.3批發商市場之研究 12
2.3.1關於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研究 12
2.3.2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物流活動 17
2.3.4市場用地、管理與制度 19
2.3.5「拍賣」與「議價」制度之優缺點 22
2.4 綜合說明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3.1研究方法 25
3.1.1系統動態學的基礎與信念 25
3.1.2系統動態學的基本元件 27
3.1.3系統動態學之特性 30
3.1.4系統動態學之發展與應用 31
3.2研究對象 33
3.2.1環境與硬體設備 36
3.2.2營業情形 36
3.2.3批發商經營概況 37
第四章 市場吸引力模式之建立與分析 40
4.1 市場吸引力基本架構 40
4.2市場承載次系統 44
4.2.1市場佔有率子系統 44
4.2.2市場超額承載量子系統 49
4.3批發商次系統 53
4.3.1批發商單位利潤子系統 53
4.3.2批發商人數子系統 56
4.4 基本模擬與分析 62
4.5 情境模擬 68
4.6政策探討 8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7
5.1結論 87
5.2建議與後續研究 88
參考文獻 89
附錄一 93
附錄二:果菜市場吸引力之模式的VENSIM程式 94
[1]王玉娟,1980,台灣省果菜批發市場運銷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2]立法院第三屆第二會期,“跨世紀的農業建設目標與新策略”,農業政策報告。http://bulletin.coa.gov.tw/view.php?catid=3066
[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97~2004)台灣地區農產品批發市場年報。
[4]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2,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辦法。
[5]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統計及出版品,糧食供需年報網站。
[6]吳榮杰,1991,“台灣於市場現況與問題”,農產運銷季刊,第86期。
[7]余玉賢,1991,“改善農產品批發市場營運管理研討會—貴賓致詞”,農產運銷季刊,第86期。
[8]李瓊映,2003,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整合經營與價值鏈創造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9]李明皇,2001,資料探勘技術在農產運銷的應用,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10]李皇照,1994,消費地果菜批發市場經營管理與績效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
[11]周何,邱德修,2001,國語活用辭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2]邱茂英,1996,“跨世紀農業建設新策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中常會報告。
[13]邱阿棗,1973,“果菜批發市場的主要運銷職能與影響場外交易之因素研究”,中國農產運銷協會會報,第17期。
[14]邱阿棗,1973,台灣蔬菜場外交易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15]孫弘岳,2001,企業商品形象、公民,形象與信譽對組織人才吸引力之影響:以民營商業銀行為實證對象,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16]陶在僕,1999,系統動態學,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7]梁高榮,1997,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管理與自動化,財團法人農業機械化研究發展中心。
[18]陳振聲,2004,台灣地區果菜批發市場經營相對效率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19] 陳亞詩,2003,購物中心主力商店吸引力與人潮分享之研究,元智大學,碩士論文。
[20]陳俊士,1994,“農產品批發市場之經營主題與市場經營”,台灣地區農產品運銷制度研討會,科技整合學報,第二期,頁55-65。
[21]陳淑恩,1991,“果菜運銷現代化”,農產運銷季刊,第86期。
[22]陳新友,1991,“改善農產品批發市場營運管理研討會綜合討論”,農產運銷季刊,第88期,頁79。
[23]陳嘉麟、郭忠義,1983,南投地區果菜批發市場區位分佈與市場營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村地區規劃研究中心。
[24]陳昭明,1981,台灣森林遊樂需求、資源、經營之調查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系森林遊樂研究室。
[25]許文富和蕭清仁,1990,“農產品運銷服務發展之研究-主要農產品的市場結構與運銷效率”,國立台灣大學。
[26]許文富,1988,“台灣農產品產銷制度之演變”,農產運銷季刊,第77期,頁8-110。
[27]許文富,1997,農產運銷學,中正書局。
[28]許文富,1987,“台灣主要蔬菜運銷價差及成本之研究”,臺北農產運銷公司委託研究報告, 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系編印。
[29]張堂穆、鍾國成,2001,“從農業知識經濟探討台灣花卉運銷策略運用與發展”,機械工業,第二二二期,頁271-284。
[30]張益魁,1999,行銷通路與社會網絡關聯性之探討-以台灣果菜運銷通路為例,大葉大學,碩士論文。
[31]張采蘋,1996,台灣果菜市場青果零批商運銷效率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
[32]黃虹鈞,2003,蔬菜農民產銷團體與大消費戶策略聯盟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33]黃淑華,2002,農產品資訊系統委外使用者滿意度之探討─以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碩士論文。
[34]黃欽榮,1998,“台灣農產運銷之發展”,農產運銷季刊,第一一七期,頁53-71。
[35]黃昭瑾,1992,台灣地區果菜批發市場供應人主要運銷通路選擇之分析,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
[36]黃欽榮,1988,“果菜零售與直銷制度”,台灣地區農產品運銷制度研討會,科技整合學報,第二期。
[37]葉桂珠,2003,企業激勵薪酬設計因子對組織吸引力之影響—以高科技公司新進研發人員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38]詹秋貴,2000,我國主要武器系統發展的政策探討,國立交通大學,博士論文。
[39]楊新輝,1998,台北市第一果菜批發市場價量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
[40]廖伯薰,1988,高雄果菜批發市場系統動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41]廖武正,1988,“農產品批發市場場外交易之形成與影響”,台灣地區農產品運銷制度研討會,科技整合學報,第二期,頁43-45。
[42]廖武正,1985,台灣南部果菜批發市場經營主體與交易制度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
[43]潘德芳,1996,台灣果菜批發市場經營效率之研究,永續農業,第五期,中華永續農業協會印行。
[44]鄭曉茹,購物中心人潮吸引力關鍵因素之探討,2005,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45]鄭卉方,2000,決策理論在供應鏈管理之應用與探討-以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為例,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
[46]鄭瑞仁,1995,“桃園縣農產運銷空間結構變遷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研究報告,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第八期,頁281-312。
[47]劉家銘,2004,農會發展運銷策略聯盟之研究—以關廟鄉農會為例,長榮大學,碩士論文。
[48]劉富善,1998,“影響台灣農產運銷之內外因素”,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三十四卷,第二期,頁37-45。
[49]劉欽泉、陳宗玄,1993,“農產品市場交易法實施之績效評估及改進之研究”, 台灣地區農產品運銷制度研討會,科技整合學報,第二期,頁1-23。
[50]劉禮光,1988,“農產品場外交易問題”,台灣地區農產品運銷制度研討會,科技整合學報,第二期。
[51]蔡佳純,2003,應用關聯規則探勘台灣地區果品批發市場行情資料庫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52]蔡金龍,1991,“改善農產品批發市場營運管理研討會綜合討論”,農產運銷季刊,第88期,頁77-78。
[53]蕭吉峰,2005,關係利益、競爭者吸引力和關係承諾對顧客轉換意圖影響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零售式量販店為例,真理大學,碩士論文。
[54]盧貞伻,2004,彰化縣田尾鄉花卉運銷空間結構之研究:運銷通路與散貨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55]謝長宏,1980,系統動態學-理論、方法與應用,中興管理顧問公司。
[56]蘇振玉,1988,“台灣區果菜直銷制度之現況”,台灣地區農產品運銷制度研討會,科技整合學報,第二期,頁41-44。
[57]蘇懋康,1988,系統動力學原理及應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58]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1948, “Report of the Definitions Committee”,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13.
[59]Dennis L. Meadows, 1970, Dynamics of Commodity Production Cycles, Wright-Allen Press INC.,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USA.
[60] Etzel, M. J. and B. J. Walker and W. J. Stanton, 2003, Marketing,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McGraw-Hill Enterprises.
[61]Forrester, J. W., 1961, Industrial Dynamics, the MIT Press (Wright-Allen Series in SD).
[62]Forrester J. W. & P. M. Senge., 1980, Tests for Building Confidence in System Dynamics Models In System Dynamics,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
[63]Getz, Donald., 1991, Festivals, Special Events, and Tourism, Vol.1, No.2, pp.110-120.
[64]Keah Choon Tan, 2001, “A Framework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Literature”, 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nagement.
[65]Kotler, P and G. Armstrong, 1997, Marketing: An Introducting, Prentice-Hall, Inc., Chinese Translation Copyright by Hwa-Tai Publishing Company, 張逸民譯.
[66]Leiper, Neil, 1990, Tourist Attraction Syste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3), pp.367-384.
[67] Roberts, E. B., (ed.), 1978, Managerial Applications of System Dynamics, Waltham, MA: Pegasus Communications, U.S.A, pp.3-35.
[68]Teck-Yong Eng, 2004, “The role of e-marketplace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69]Turban D. B., & Greening, D. W., 1996,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organizational attractiveness to prospective employe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0, pp.658-672.
[70]Turban, D. B., & Keon, T. L., 1993, “Organizational attractiveness: An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8, pp.184-19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