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8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11 05: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紹峻
研究生(外文):Chang,Shao Chun
論文名稱:應用六標準差管理改善熱泵熱水系統施工流程之缺失
論文名稱(外文):Using Six Sigma to Improve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es of Heat Pump Hot Water System
指導教授:詹益臨詹益臨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an-Yi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健行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土木工程系空間資訊與防災科技碩士班
學門:環境保護學門
學類:環境防災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5
中文關鍵詞:熱泵熱水系統六標準差魚骨圖因果矩陣失效模式防呆機制
外文關鍵詞:Heat-pump hot water systemsix-sugma methodFishbone diagramMatrix DiagramFEMAFool-proof mechanis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3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人類使用能源以延續生命。因此,人們積極地尋找化石燃料或替代能源。太陽的熱能是最容易取得的能源之一,利用太陽能來產生熱水及電力為目前政府所推廣的綠色能源之一。
  由於一般家庭對於熱泵熱水系統的節能效率與經濟效益仍然保持著不同的看法,熱泵熱水系統的安裝並無場地設計審核與施工過程的檢驗方法及完工查驗機制。因此,安裝過程中是否有安裝元件損壞、效能不佳,導致熱泵COP值效率不足、使用壽命減短、系統節能效率降低、維修費用增高、通風位置不良好等情況,甚至會發生系統設備漏水及防颱、抗震不良等嚴重問題。
  本研究是以「熱泵熱水系統施工流程」為探討對象,運用六標準差手法之DMAIC改善步驟,建立一套標準化熱泵熱水系統作業流程(SOP),先以魚骨圖分析做為品質問題的界定。運用因果矩陣圖找出影響熱泵熱水系統施工流程之輸入及輸出變數,結合失效模式(FMEA)找出關鍵變因及探討可能會發生的原因,再利用風險優先值數(R.P.N)找出潛在嚴重問題,優先即時採取修正措施與方法,並建立一套管制計畫表與周延的「防呆機制」。
Human beings use energy resources to sustain their life. Therefore, human beings aggressively search for fossil fuels and their alternatives. Solar energy is the most readily available source of energy and is widely used for heating and producing electricity.

However, the energy-saving efficiency and cost-benefit of using heat-pump hot water system is still doubted by most of people, and there is no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site-design,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completion test when installing the heat-pump hot water system. We, therefore, concerned whether the damage or malfunction of system el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installation would result in the insufficiency of the system’s COP value, the shortening of the system life, the decrease of energy-saving efficiency, the poor location of ventila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maintenance fee. We also worried those serious problems as leakage, damage from typhoon and earthquake would happen to the system.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problems in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of the heat-pump hot water system. We applied the DMAIC improving steps of the six-sigma method to establish a standard operation (SOP)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eat-pump hot water system. The SOP started with a definition of the quality issues using the fishbone diagram. The variables of input and output affect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were then found out by the matrix diagram method. And the key factors that cause the failures were filtered out by the FEMA.Finally, the potential serious factors were explored by the aid of R.P.N. method. These potential factors would provide guidelines for taking corrective measures and establishing a comprehensive control planning and a “fool-proof” mechanism.
目  錄
摘  要 i
Abstract ii
誌  謝 iii
目  錄 i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3
1.3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 熱泵熱水系統 5
2.1.1 熱泵系統之原理與構造 6
2.1.2 熱泵系統之種類與熱源 7
2.1.3 熱泵系統之性能係數與優缺 9
2.1.4 熱泵系統之產業現況分析 12
2.2 六標準差管理 14
2.2.1 六標準差之起源與發展 14
2.2.2 六標準差之定義及主旨 16
2.2.3 六標準差之步驟及工具 19
2.2.4 六標準差之參與者 22
2.3 FMEA管理 24
2.3.1 FMEA起源及種類 24
2.3.2 FMEA使用時機 26
2.3.3 FMEA實施程序 27
2.3.4 FMEA風險優先指數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9
3.1 個案研究方法 30
3.2 研究架構 32
3.3 防呆機制 3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實際案例分析 35
4.1 定義:產業現況分析及品質問題界定 35
4.1.1 公司背景 36
4.1.2 案例介紹 36
4.1.3 問題描述 39
4.2 衡量:風險評估 40
4.2.1 魚骨圖分析 40
4.2.2 流程展開 41
4.2.3 因果矩陣 43
4.3 因素分析 45
4.4 改善階段 47
4.5 關鍵變數控制 5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5.1 結論 51
5.2 建議及未來方向 53
5.2.1 建議 53
5.2.2 未來研究方向 53
參考文獻 54
[1]郭乃頊,「熱泵熱水系統生命週期評估與淨能源分析之整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一年。
[2]洪慶茂,「熱泵應用於建築物節能之研究」,正修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三年。
[3]謝柏緯,「太陽能與熱泵整合熱水系統之節能效益分析」,勤益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三年。
[4]綠基會,「熱泵熱水系統Q&A節能技術手冊」,財團法人綠色生產力基金會編印,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
[5]王文焌,「以醫院能源導入能源服務產業合作模式之研究-以熱泵熱水系統為例」,宜靜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九年。
[6]朱圃漢,「台灣住宅部門熱泵系統之成本效益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一百年。              
[7]林鴻宇,「六標準差專案遴選準則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
[8]林偉,「二十一世紀之Business Manage-六個標準差(Six Sigma,6σ」,品質月刊,第38卷,第3期,頁87-90,民國九十一年。
[9]范智賢,「植基於六標準差改善營建專案作業品質績效之探討」,實踐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一年。
[10]李佳芬,「運用FMEA及ANP遴選六標準差專案」,南台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九年。
[11]許元全,「六標準差應用於專案改善之績效評估-以A公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三年。
[12]樂為良 譯,「六標準差-奇異、摩托摩拉等頂尖企業的高績效策略」,美商麥格羅.希爾,民國九十年。
[13]王亞屏,「什麼是六標準差?六標準差如何運作?」,品質月刊,第三十九卷第三期,67-70頁,民國九十二年。
[14]李國樑,「以六標準差改善營造業流程噴漿作業之研究」,健行學報,第三十二卷第一期,民國一百零一年。
[15]馮勳烈,「六標準差應用於傳統樹脂製造業之品質改善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九年。
[16]陳佳玲,「應用FMEA與QFD整合玩具開發風險之研究」,東海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一百年。
[17]翁紹仁、林光甫,「可靠度工程之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FMEA)介紹」,品質月刊,第47卷,第2期,頁32-34,民國一百年。
[18]連志晨,「整合FMEA與ABC成本法於衡量設備生命週期成本之研究-以半導體產業實證分析」,屏東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八年。
[19]小野寺勝重,張書文 譯,實踐FMEA手法,日科技連發行,民國九十年。
[20]辛啟銘,「TRIZ輔助FMEA以降低客訴抱怨度-以某健身器材製造公司例」,逢甲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七年。
[21]楊裕熙,「從ISO9000談預防措施」,品質月刊,第44卷,第11期,頁15-21,民國九十七年。
[22]陳譽文,「影響生產線作業員操作異常因素之探討-以TFT-LCD面板廠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一百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