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9 01: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濬旭
研究生(外文):TSAI,CHUN-HSU
論文名稱:「酒後駕車零容忍政策」與「警察執行取締酒後駕車勤務」關聯性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Drunk Driving zero-tolerance policy" and the relevance of the study, "the police service to perform combat drunk driving."
指導教授:陳亮智陳亮智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LIANG-JHIH
口試委員:陳佳慧黃于恬
口試委員(外文):CHEN,JIA-HUEIHUANG,YU-TIAN
口試日期:2015-06-1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環球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0
中文關鍵詞:酒後駕車酒精濃度測試肇事酒駕零容忍政策
外文關鍵詞:Drunk drivingBreath alcohol testCause troublezero tolerance for drunk driv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47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2013年6月13日史上最嚴格的酒駕標準上路,新修正刑法第185條之3及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14條同步實施,明訂吐氣酒精濃度達0.25mg/L以上者,即觸犯刑事責任,吐氣酒精濃度超過0.15mg/L者,即屬違反行政法令,並提高罰款金額至9萬元,採用「嚴刑峻罰」策略,對酒精採取零容忍共識,將刑度提高,罰鍰提高至9萬元,酒測值標準大幅修正,降至0.15mg/L,為何民眾面臨嚴刑峻罰「酒後駕車零容忍」政策,仍心存僥倖,不怕被取締,因此本研究從執法員警角度,研究探討改善對策建議,期望藉由探討酒醉駕車政策的改變重點以及警察機關的相關因應措施,瞭解「酒醉駕車零容忍政策」與「警察執行取締酒後駕車勤務」關聯性之研究,並提供未來酒醉駕車政策改進方向及執行建議。
研究1999年酒後駕車修法的整個演變至2013年政府提出「酒後駕車零容忍」政策成效與美國紐約州比較,探討差異性,分析嚴刑峻罰政策成效;文獻回顧與評析重點包括酒後駕車之特性及相關理論,探討分析酒後駕車及其成因,酒精對人體會產生何種影響及作用,從立法沿革,嚴刑峻罰「酒後駕車零容忍」政策之形成探討及取締政策之相關措施等等執行之因素分析。
比較分析擇定美國紐約州做為研究者比較地區係因該地區對酒駕處分有特殊及最嚴厲作法,包括2009年通過新議案要求所有酒後駕駛的司機除了罰款或監禁外,還必須在車上安裝「啟動鎖死裝置」,攜帶15歲以下兒童的司機血液酒精含量不得超過0.08%,違反者首次被抓到將被判15個月至長達4年的監禁等;以美國紐約州取締酒後駕車之法制及成效與我國修法後成效之比較分析,予以彙整、歸納整理相關統計數據,並聚焦與我國修法後作成效之綜合比較,驗證我國上揭政策之執行成效,結論研究發現如下:1、酒駕肇事死亡人數明顯減少、2、因取締標準降低致酒駕移送法辦人數不減反增、3、民意大力支持,最大後盾。希望藉由上述之探討與研究分析,未來發展建議,提供社會大眾和相關部門參考,並期使杜絕民眾僥倖心態,有效防制酒後駕車之發生,達到酒駕「零發生」的目標。
In the history of the most stringent standard for drunk driving to carry out on June 13, 2013. The new penal code amendments 3 and Road Traffic Safety Rule 114 simultaneous implementation of Article 185, the express exhaled alcohol concentration of 0.25mg / L or more, namely breach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exhaled alcohol concentration of more than 0.15mg / L were guilty of violation of administrative laws and traffic regulations.
The increasing of fines to 90,000 yuan, the use of "draconian punishment" policy of zero tolerance for alcohol consensus to raise the degree of punishment, fines increased to 90,000 yuan. Besides , the measured value of the standard wine sharp correction, down to 0.15mg / L. The study of why people faced with draconian punishment "zero-tolerance drunk driving policy still banned the strickly laws.
This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 enforcement police officers study ways to improve suggestions, discuss expectations by drunk driving-related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be taken to change the focus of the police to understand the "drunk driving zero-tolerance policy" and "execution ban drunken driving police service," the relevance of the study, and provide future direction and drunk driving policies to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commendations.
In the research of New York for 1999 drunk driving throughout the evolution of amending the law proposed by the Government in 2013 to "zero tolerance for drunk driving" policy effectiveness and to discuss differences, policy effectiveness analysis draconian punishment;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Highlights include drunk driving the properties and related theories,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the causes 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lcohol on the human body what kind of impact and the role of evolution from the legislation.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selected New York as the researchers compared the region was due to drunk driving in the area and the most severe punishment with special practices, including "Start lock device" , the driver's blood alcohol content for children 15 years of age shall not exceed 0.08 percent, the first time violators are caught will be sentenced to 15 months to up to four years of imprisonment; in New York ban 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legal system, and after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repair metho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shall be aggregated, collate and analyze relevant statistical data, and focus and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amending the law made after the results of the verified effectiveness of enforcement mortgage policies In Taiwan.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問題………………………………………………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3
第三節 研究範圍……………………………………………………………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5
第五節 名詞解釋……………………………………………………………6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評析………………………………………………………9
第一節 酒後駕車之特性……………………………………………………9
第二節 酒後駕車之相關理論……………………………………………10
第三節 酒精影響及作用 …………………………………………………14
第四節 酒後駕車肇事再犯危險因子之分析與預防 ……………………17
第五節 文獻綜合評析 ……………………………………………………21
第三章 中華民國取締酒後駕車執法與成效………………………………31
第一節 取締酒後駕車之立法沿革………………………………………31
第二節 酒駕零容忍政策之形成…………………………………………48
第三節 警察執行防制酒後駕車之勤務概況……………………………49
第四節 警察機關對取締酒後駕車政策之相關措施……………………52
第五節 小結………………………………………………………………62
第四章 我國修法前後取締酒駕成效之比較分析與警察執行勤務
關聯性之研究………………………………………………………65
第一節 我國修法前後酒後駕車零容忍政策成效之比較………………65
第二節 我國修法後取締酒駕與警察勤務之關聯性研究………………70
第三節 美國紐約州取締酒駕法制狀況與我國之比較分析……………72
第五章 結論…………………………………………………………………83
第一節 研究發現…………………………………………………………83
第二節 未來發展與建議…………………………………………………86
參考文獻………………………………………………………………………92
附錄一 取締酒後駕車作業程序 …………………………………………96
附錄二 酒後駕車處罰裁罰基準表………………………………………104
附錄三 警察人員對酒後駕車當事人實施強制作為應注意事項………105
附錄四 取締酒駕拒測處理作業程序……………………………………106

表目錄
表1-1 酒精對控制車輛之影響表……………………………………………15
表2-1 道路交通處罰條例第35條立法沿革…………………………………37
表2-2 刑法第185條之3不能安全駕駛罪之立法沿革………………………45
表4-1 近5年取締酒駕概況………………………………………………… 66
表4-2 103年A1類酒醉(後)駕車死亡人數概況…………………………67
表4-3 103年A1類酒醉(後)駕車肇事概況………………………………69
表4-4 美國警察人員目視可能造成酒後駕車之各項徵候 ………………76
表4-5 美國與我國酒醉駕車之法律規範比較表……………………………77
表4-6 美國紐約州與我國修法前酒後駕車肇事死亡人數比較表…………79
表4-7 美國紐約州與我國修法後酒後駕車肇事死亡人數比較表…………81
表5-1 酒駕零容忍政策執行一年死亡人數執行成效比較表………………84
表5-2 近5年取締酒駕概況 …………………………………………………85

圖目錄
圖1-1 2003-2012年取締酒駕違規、移送法辦件數及死亡人數趨勢圖……1
圖4-1 近5年A1類酒醉(後)駕車死傷人數概況…………………………66
圖4-2 A1類酒醉(後)駕車死亡人數性別及年齡結構 …………………68
圖5-1 近5年A1類酒醉(後)駕車死傷人數概況…………………………83
(一) 書籍
孟維德,2005,警察與犯罪控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山田,2005,刑法各罪論(上、下),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林山田,2008,刑法通論(上、下),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林東茂,2007,刑法綜覽,台北:一品文化出版社。
許春金,2007,犯罪學,台北:三民書局。
黃富源、范國勇、張平吾,2007,犯罪學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蔡德輝、楊士隆,2007,犯罪學四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周愫嫻、曹立群,2007,犯罪學理論及其實證,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許福生,犯罪與刑事政策學,2012,台北:元照出版社,二版一刷。

(二) 期刊
丘立誠,1990,「酒後駕駛行為之特性與防制方法」,都市交通雜誌(台北),第 52卷,頁 13~ 23。
甘添貴,2002,「酒後駕車與肇事逃逸」,台灣本土法學(台北)第30期,頁108~115。
吳珮瑛等人,2011,「越不快樂的你越會多喝兩杯酒或多哈幾根菸嗎?」,農業經濟叢刊(台北),第17卷第1期,頁 10~32。
林政賢、方仰寧,2000,臺北市酒後駕車肇事及取締資料統計分析-執法品質與勤務規劃探討,台灣警察專科學校第四屆警察學術與實務研討會(桃園)。
胡谷展、黃承傳,2003,「臺北市酒後違規駕駛人特性及相關執法問題分析」,交通學報(桃園),第3卷第 2 期(2003),頁1~34。
張文菘,2010,「酒後駕車行為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桃園),第11期,頁105~138。
張麗卿,2011,「酒後駕駛應屬有罪」,台灣本土法學雜誌(台北),第 8 期,頁 79。
許玉秀,2000,「酒後駕車相關問題座談會議題討論」,台灣本土法學雜誌(台北),頁 91。
陳高村,2011,「論酒後駕車隊交通安全影響與其衍生的法律責任」,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桃園),第 31 卷第 5 期,頁 117~134。
陳銘列,2011,「防制酒後駕駛執法因應對策-從美、加地區執法經驗談起」,警光雜誌(桃園),第 489 期,頁34~38。
曾平毅 ,2010,「酒後駕車防制工作之迷思」,,台北中華民國運輸協會叢刊(台北),,頁 12~17。
程玉傑、謝益銘、曾昭雄、陳家福等人,1999,「提升酒後駕車執法品質之研究」,警學叢刊(桃園),第30卷第4期,頁57~87。
黃承傳、胡谷展,2003,「台北市酒後違規駕駛人特性及相關執法問題分析」,交通學報(桃園),第3卷第2期,頁 1~34。
黃常仁,2000,「困頓新法-論刑法第 185 條之 3」,軍法專刊(台北),第46卷第4期,頁1。
黃榮堅,2000,「酒後駕車相關問題座談會」,台灣本土法學雜誌(台北) 8 期。

(三) 論文
方仰寧,2004,取締酒後駕車勤務之研究-以台北市為研究範圍,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王清暉,2002,呼氣酒精測試證據之研究,台北大學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王湘盈,2003,從眾行為之個人影響因素及其決策過程分析,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丘立誠,1990,酒後駕駛行為特性分析與防制策略之研究,中央警官學校碩士論文。
朱柔靜,2013,我國酒後駕車法制規範及防治對策之研究,南臺科技大學財經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文遠,2009,酒後駕車刑事政策分析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國榮、黃益三、王銘亨等,2000,人體血液中酒精濃度與呼氣酒精濃度在實例上的探討,2000年道路交通安全與執法研討會論文集。
何嘉煕,2013,取締酒後駕車法制之研究-以拒絕酒測為中心,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妙芬,1993,降低酒後駕車肇事之政策探討:台灣之證實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產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國禎,1995,酒後駕駛問題現況分析與執法策略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中央警察大學碩士論文。
林添進,2000,酒後駕車之刑事責任問題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谷展,2002,臺北市酒後駕車執法策略與績效之研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論文。
徐湘棠,2012,警察執行取締酒後駕車勤務之影響因素分析-後現代主義的觀點,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新岳,2000,從正當法律程序論酒後駕車之取締程序,中央警察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新立、王國川、吳宗修、葉純志、黃歆嵐等人,2000,實施酒後駕車道安講習對道路交通安全改善成效評估-以台北市為例,第七屆運輸安全研討會論文集。
張文菘,2011,酒醉駕駛人特性及其影響因素實證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學博士論文。
郭文俊,2001,酒後駕車風險知覺之資訊整合實驗,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源,2010,酒後駕駛罪及其科學檢測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恆正,1998,酗酒駕車之有關刑法問題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安,2011,台北縣員警取締酒後駕車執法意願及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接慶,2009,酒後駕車交通違規之研究-以取締程序及法規規範爭議為中心,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程玉傑,1999,酒後駕駛執法程序與品保制度規劃(第二章,文獻回顧),摘錄自1988年中央警察大學交通系暨交通管理研究所「酒後駕駛執法程序與品保制度規劃」研究報告,載於台灣高等法院檢察署彙編「《刑法》第 185條之 3 酒後駕車不能安全駕駛認定標準」之相關論文資料,頁25、27。
黃舜榕,2002,酒後駕駛違規行為處罰政策之研究,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汝滿,2008,酒後駕駛之酒精測試檢定與檢查身體,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峻升,2009,日本飲酒駕駛對策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家皓,2000,台灣酒後駕車行為的探討與分析,輔仁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蕙芳,2000,從危險理論論不能安全駕駛罪,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中志,2000,酒後駕駛對交通安全之影響,警光雜誌,第522期,頁21-23。2001,國人酒精濃度與代謝率及對行為影響之實驗研究,警光雜誌,第 538 期,頁 56-57。2010,「酒後駕車肇事防制對策之研究」,交通學報,頁39-58。蔡中志,2000,酒醉駕車對交通安全之影響,警光雜誌,552,22-25。
謝益銘,1998,提昇酒後駕車執法品質之研究,中央員警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國華,2005,酒駕對車險被保險人權益之探討,逢甲大學經營管理在職專班論文。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丘立誠,1990,「酒後駕駛行為之特性與防制方法」,都市交通雜誌(台北),第 52卷,頁 13~ 23。
2. 丘立誠,1990,「酒後駕駛行為之特性與防制方法」,都市交通雜誌(台北),第 52卷,頁 13~ 23。
3. 胡谷展、黃承傳,2003,「臺北市酒後違規駕駛人特性及相關執法問題分析」,交通學報(桃園),第3卷第 2 期(2003),頁1~34。
4. 胡谷展、黃承傳,2003,「臺北市酒後違規駕駛人特性及相關執法問題分析」,交通學報(桃園),第3卷第 2 期(2003),頁1~34。
5. 張文菘,2010,「酒後駕車行為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桃園),第11期,頁105~138。
6. 張文菘,2010,「酒後駕車行為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桃園),第11期,頁105~138。
7. 陳高村,2011,「論酒後駕車隊交通安全影響與其衍生的法律責任」,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桃園),第 31 卷第 5 期,頁 117~134。
8. 陳高村,2011,「論酒後駕車隊交通安全影響與其衍生的法律責任」,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桃園),第 31 卷第 5 期,頁 117~134。
9. 黃承傳、胡谷展,2003,「台北市酒後違規駕駛人特性及相關執法問題分析」,交通學報(桃園),第3卷第2期,頁 1~34。
10. 黃承傳、胡谷展,2003,「台北市酒後違規駕駛人特性及相關執法問題分析」,交通學報(桃園),第3卷第2期,頁 1~34。
11. 黃常仁,2000,「困頓新法-論刑法第 185 條之 3」,軍法專刊(台北),第46卷第4期,頁1。
12. 黃常仁,2000,「困頓新法-論刑法第 185 條之 3」,軍法專刊(台北),第46卷第4期,頁1。
13. 蔡中志,2000,酒後駕駛對交通安全之影響,警光雜誌,第522期,頁21-23。2001,國人酒精濃度與代謝率及對行為影響之實驗研究,警光雜誌,第 538 期,頁 56-57。2010,「酒後駕車肇事防制對策之研究」,交通學報,頁39-58。蔡中志,2000,酒醉駕車對交通安全之影響,警光雜誌,552,22-25。
14. 蔡中志,2000,酒後駕駛對交通安全之影響,警光雜誌,第522期,頁21-23。2001,國人酒精濃度與代謝率及對行為影響之實驗研究,警光雜誌,第 538 期,頁 56-57。2010,「酒後駕車肇事防制對策之研究」,交通學報,頁39-58。蔡中志,2000,酒醉駕車對交通安全之影響,警光雜誌,55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