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3 20: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佳怡
研究生(外文):LI,CHIA-YI
論文名稱:退休制度與老年就業--以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Employee Pension Reform and Old age Employment:A Case Study of Retirement System of Civil Servants
指導教授:彭百崇彭百崇引用關係陳欣白陳欣白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PANG,PAI-TSUNGCHEN,HSIN-PAI
口試委員:康雅菁劉士豪
口試委員(外文):KANG,YA-CHINLIU,SHIH-HAO
口試日期:2018-12-2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勞工關係學系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3
中文關鍵詞:公務人員退休勞動市場再就業基本收入
外文關鍵詞:Civil servant retirementLabor marketRe-employmentBasic incom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64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在以往的學理與實務上,公務人員議題是被排除在台灣社會的勞動議題之外。但是,從整個勞動市場觀之,倘若公務人員不屬於勞動市場之一環,為何在台灣公部門的聘任中,同樣的工作場域或工作範圍,有人的身分屬於公務人員,而有的卻以勞退及勞保身分而應分屬於勞工?又甚者,就算堅持公務人員不屬於勞動者,退休的公務人員在各界社會氛圍及經濟壓力下,卻與其他勞工共同在一般的勞動市場中競爭。至少從這樣的觀點而言,退休並領取公職退休金的公務人員以其專業知識及其僅所需的、較少的補充性薪資,的確足以影響一般勞動市場的供需狀況,而應當當作勞動市場研究的變因看待。
我國政府在勞動市場中進行改革並意欲完善國民老年經濟需求的照護,近年來推動一系列的退休改革方案。在一般勞動市場中,退休金制度、國民年金制度都使得勞工在退休保障上逐漸成型,呈現向上趨勢;但在公務人員聘任系統中,一則為了社會正義,又或者在國家資源有限的限制下,公務人員的退休金與福利卻相繼縮減,而呈現著向下趨勢。因此,在這個一來一往的法制化過程中,原本以國家考試切割開來的公、私部門聘任,將有可能促使台灣規制化而分裂的勞動市場重新合而為一。在此種變遷之浪潮下,退休公務人員的再就業,將會是此次勞動市場變動中的首個衝擊波。
本研究第一章解析當前台灣社會的公、私部門改革的過程,尤其是雙方觀點的衝突;第二章則述明勞動生涯的意義,尤其是社會意涵方面;第三章以德國勞動市場變動作為世界勞動潮流的背景說明,尤其是國民老年照護部分;第四章則探討公務人員退休的法制化,尤其是公務人員在勞動市場中的角色變動;第五章以行政首長面對退休公務人員的態度與作為,輔以首位退休公務人員面對再就業的撫卹個案研究,說明退休公務人員再就業面臨的法律尷尬情境;第六章以基本收入作為連結公、私部門與退休的可能解答,作為本研究的結論。

Taiwan’s public servants have long been excluded from the scope of the country’s labor issues﹐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Howe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abor market as a whole﹐ if public servants were not part of it﹐ a question would arise as to why﹐ despite working for Taiwan’s public sector at the same workplace or within the same job scope﹐ some employees are called public servants and some labeled laborers just because they receive labor pension and labor insurance﹒ Moreover﹐ even if public servants do not fall in the laborer category﹐ retired public servants—when driven by economic pressure in the current social atmosphere—will compete with other laborers in the general labor market﹒ There are concerns that retired public servants who receive public pensions are indeed able to impact the supply-demand situation in the general labor market when they seek reemployment using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sking for relatively low compensation as a supplementary income in addition to their pension﹒ In light of this﹐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retired public servants as a variable in labor market research﹒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has carried out reforms in the labor market and intends to better fulfill the economic needs of the country’s elderly population through the series of retirement reform programs implemented in recent years﹒ In the general labor market﹐ the labor pension system and the national pension system are gradually becoming mature in securing retirement protection for laborers﹐ showing an upward trend﹒ However﹐ in the civil service appointment system﹐ the retirement payments and benefits of public servants have been reduced due to social justice and limited national resources﹐ thus showing a downward trend﹒ Therefore﹐ in the two-pronged legalization process﹐ the hiring of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currently divided by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examination﹐ will likely promote the re-union of Taiwan’s labor market﹐ which is currently in an institutionalized division﹒ In the waves of change﹐ the re-employment of retired public servants will be the first to impact the labor market﹒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cess of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reforms in Taiwan﹐ with a focus on the conflict between different viewpoints﹒ The second chapter elaborates on the meaning of a labor career﹐ especially the social implications﹒ The third chapter elaborates on global labor trends with labor market changes in Germany as the backdrop﹐ especially the aspect of national elderly care﹒ The fourth chapter explores the legalization of the retirement of public servants﹐ with a focus on the changing role of retired public servants in the labor market﹒ The fifth chapter illustrates a legally awkward situation of retired public serva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ef executiv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toward retired public servants﹐ with a true case study of a retired public servant who was re-employed﹒ The sixth chapter draws conclusions﹐ suggesting the use of basic income as a possibl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linking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when it comes to retirement issu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 10
第五節 預期目標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研究方法 13
第一節 關於「勞動」、「國家」與「退休」之文獻探討 1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5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25
第三章 社會變動與政策形成之研究--以德國為例 29
第一節 轉型中的福利國家 33
第二節 社會對話 35
第三節 養老金制度 40
第四節 市民社會作為社會能動性的理解架構 45
第四章 公務人員之退休制度 52
第一節 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 52
第二節 我國之改革方向 62
第三節 小結 67
第五章 公務人員退休再就業與個案研究 71
第一節 退休後再就業 71
第二節 與未來對話 75
第三節 個案分析 85
第六章 基本收入作為台灣社會面對未來勞動力配置的可能解答 95
第一節 基本收入 95
第二節 如何看待基本收入 102
參考文獻 109
附錄 117


一、中文參考文獻
(一)專書
李惠宗,《行政法要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9月,六版。
林佳和,<勞動作為學術(Arbeit als Wissenschaft)--一個理論世界自我理解的開始>,收錄於《勞動與法論文集I--勞動法基礎理論與法制發展、同盟與集體勞動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10月,初版。
林宗弘,<台灣民眾如何看待全民基本收入>,《思想》,聯經出版公司,第34期,2017年12月。
周怡君、鍾秉正,《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3月初版,頁1-2。
周怡君,《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新論》,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年9月二版。
葛克昌《國家學與國家法-社會國、租稅國與法治國理念:第五章-稅法與民生福利國家》,月旦法學知識庫電子版,1997年09月。
Franz-Xaver Kaufmann,施世駿譯,<比較福利國家:國際比較中的德國社會國>,2006年3月,初版。
Guy Standing著,陳儀譯,《寫給每個人的基本收入讀本Basic Income》,臉譜出版,一刷,2018年4月。
Peter Taylor-Gooby等著,劉育廷等譯,<壓力下的福利國家:變革與展望>,2006年7月,初版。
Philippe Van Parijs、Yannick Vanderborght著,許瑞宋譯,《基本收入:建設自由社會與健全經濟的基進方案》,衛城出版,2017年12月,初版。
(二)政府文獻
人事行政研究,<老有所用:我國公部門延後退休與再就業之芻議>,《104年度人事行政發展徵文作品》,2015年。
王儷玲,《先進公務人員退撫制度之研究》,銓敘部委託專案研究計畫,2009年12月。
台北市政府人事處,<台北市政府加強照護關懷退休人員推動方案>,2018年9月。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報告,〈我國現行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研究--以信賴保護原則為中心〉,《103年行政人事研究發展作品》,2014年5月。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國際勞工公約》,2010年6月。
院會紀錄,<立法院第9屆第6會期第6次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第107卷第91期。
康長健、黎博文,《建構我國公部門勞資爭議處理機制之研究》,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103年度研究計畫,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力發展處,<老年經濟安全制度專刊>,2014年9月。
黃錦堂、蔡良文、楊雅惠、朱永隆、鄭政輝、呂世凡、蔡宜縉,《考試院104年度考銓業務國外考察 德國考察團報告》,2015年12月。
黃國材、葉炳煌、林揚傑、陳月春、陳美志、林建璋、連悅容,《德國公務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新趨勢-考選、訓練、任用之實務運作策略》,考選部暨相關機關2007年複德國內政部聯邦公共行政學院研習考察報告,2007年,頁13。
參見傅從喜,《英國、德國私營部門參與年金改革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2011年11月。
(三)期刊文獻
王泰升,<台灣的繼受歐陸民法:從經由日中兩國到自主採擇>,《法令月刊》,2017年4月,第68卷第4期。
邵惠玲,<社會福利國之昨日與今日>,《財產際經濟法》,2008年12月,第16期。
邵靄如、傅從喜,<年金制度與世代公平--我國不同世代工務員退休保障的比較>,《臺湍經濟預測與政策》,2017年10月,第48卷第1期。
呂炳寬、張毓真,<我國特別權力關係之演變:歷史制度主義的觀點>,《文官制度季刊》,2001年7月,第7卷第3期,
呂建德,<從歐洲福利國家到競爭式國家?:全球化與福利國家的危機>,《台灣社會學》,第2期,2001年12月。
何明修,<後馬克思主義者的市民社會理論:比較與批評>,《思與言》,1998年12月,第36卷第4期。
何明修,<溝通行動理論與市民社會>,《社會理論學報》,2001年,第4卷第1期。
沈樹華,<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理論」>,《公民訓育學報》,1999年6月,第8卷。
林佳和,<公部門罷工--尋找法釋義學體系中的合法性答案?>,《月旦法學雜誌》2004年4月,第107期。
林佳和,<勞動學作為勞動法學的方法論-提問與解答的嘗試>,《勞工研究》,第5卷第1期。
林明鏘,<評臺灣2017年公務員退撫制度之改革--制度改革與信賴保護之衡平>,《法令月刊》,第69卷第4期,2018年4月。
林明鏘,<評臺灣2017年公務員退撫制度之改革--制度改革與信賴保護之衡平>,《法令月刊》,第69卷第4期,2018年4月。
姚遠,<從黑格爾到青年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史一段流行敘事的批判>,《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016年3月,第56期。
孫迺翊,<社會給付權利之憲法保障與社會政策之形成空間:以德國聯邦憲法法院關於年金財產權保障及最低生存權保障之判決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2012年06月,第41卷第2期,頁445、453。
孫迺翊,<年金改革、信賴保護原則與年金期待權之財產保障--兼論不同職欲年金制度之銜接>,《月旦法學雜誌》,2017年9月,第268期
張桐銳,《社會政策作為「社會福利國」模型之建構性觀點》,<思與言>,第44卷第3期,2006年9月。
張培洋,<國家主權與統合模式的比較>,《新世紀智庫論壇》, 2001年3月30日,第13期。
許宗力,<大法官解釋與社會正義之實踐>,《台大法學論叢》,2016年11月,第45卷特刊,頁1384。

許濱松,<當前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問題及其改革>,《考銓季刊》,2007年4月,第50期。
游美惠,<能動性>,《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63期,2013年6月30日。
楊靜利,<我國與國際老年年金制度未來趨勢與發展--兼論勞保老年年金制度改革草案的可能成效>,《城市發展》,2015年,第19期。
廖婉珍,<反制宰制—博物館人的能動性與政治活動>,《博物館學季刊》,第24卷第3期,2010年7月。
劉家勇,<同化或馴化?日治時期殖民政策與臺灣的養老事業之歷史探討>,《思與言》,2016年,第54卷第4期
鍾秉正,〈公教人員保險年金化之相關問題--以社會法學理為中心〉,《財產法暨財經法》,2012年9月,第31期。
鍾秉正,〈年金財產權之憲法障--從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434號解釋出發〉,《中正法學集刊》,2003年,第10期。
蘇彩足,<公、教人員退休再就業問題及對策>,行政院發展考核委員會,2008年11月。
Philippe Van Parijs,<劉宗為譯,給所有人的基本收入>,《思想》,2017年12月,第34期。
(四)研討會文獻
陳立儀,<解析德國工作4﹒0-兼論台灣一例一休>, 2017德國工作4﹒0與臺灣勞動議題學術研討會,2017年12月11日。
《銓敘部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退休人員說明會宣導手冊》,銓敘部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退休人員說明會,2018年2月。
Rüdiger Krause,<勞動世界之數位化與勞動法上之因應>,《數位化與勞動關係之變遷-法規範需求之挑戰研討會》,2017年11月8日。
(五)新聞資料
江良誠,新聞「年金改革7月1日上路 南投退休公務員擔心衝擊生計」,聯合報,https://udn﹒com/news/story/7325/3096002,最後瀏覽日:2018年12月11日。
時代力量黨團新聞稿,「年金永續 世代正義」,時代力量黨,https://www﹒newpowerparty﹒tw/news_categories/1/news/%E5%B9%B4%E9%87%91%E6%B0%B8%E7%BA%8C-%E4%B8%96%E4%BB%A3%E6%AD%A3%E7%BE%A9%E6%99%82%E4%BB%A3%E5%8A%9B%E9%87%8F%E9%BB%A8%E5%9C%98%E6%9C%83%E8%AD%B0%E6%9C%83%E5%BE%8C%E6%96%B0%E8%81%9E%E7%A8%BF-20160901,最後瀏覽日:2018年12月11日。
林惠琴,「反年改 繆德生重傷 轉加護病房治療」,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350656,最後瀏覽日:2018年12月11日。
侯姿瑩,「軍改案衝突 賴清德:依法究辦絕不寬貸」,中央社,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804250415-1﹒aspx,最後瀏覽日:2018年12月11日。
紀佳妘,「立委揭台鐵員工血汗班表『日夜休輪三班』 勞長:合法但不合理」,ETtoday新聞雲,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1031/1294671﹒htm」,最後瀏覽日:2018年12月11日。
孫中英,新聞「年改讓美夢破碎寧願棄10年公務員資歷轉戰壽險業」,聯合報,https://udn﹒com/news/story/7239/3131292,最後瀏覽日:2018年12月11日。
黃揚明,「軍人年改案 民進黨團假投票挺政院版」,鏡週刊,https://tw﹒news﹒yahoo﹒com/%E5%85%AC%E8%81%BD%E6%9C%83%E8%A1%9D%E7%AA%81-%E8%BB%8D%E4%BA%BA%E5%B9%B4%E6%94%B9%E6%A1%88-%E6%B0%91%E9%80%B2%E9%BB%A8%E5%9C%98%E5%81%87%E6%8A%95%E7%A5%A8%E6%8C%BA%E6%94%BF%E9%99%A2%E7%89%88-072552855﹒html,最後瀏覽日:2018年12月11日。。
陳珮瑜,「站務員的日夜休:365天我都在這裡」,公視新聞議題中新網站,https://pnn﹒pts﹒org﹒tw/project/inpage/363/31/100,最後瀏覽日:2018年12月11日。
新北市政府法制局,「新北市府正式提出釋憲 維護退休公教人員權益」,新北市政府,https://www﹒ntpc﹒gov﹒tw/mobile/home﹒jsp?id=28&parentpath=0﹐1944&mcustomize=news_view﹒jsp&dataserno=201808100024&t=null&mserno=201309160001,最後瀏覽日:2018年12月11日。
鄭師誠,「完成屠殺,掌聲鼓勵?」,觀策站,http://www﹒viewpointtaiwan﹒com/columnist/%E5%AE%8C%E6%88%90%E5%B1%A0%E6%AE%BA%EF%BC%8C%E6%8E%8C%E8%81%B2%E9%BC%93%E5%8B%B5%EF%BC%9F/,最後瀏覽日:2018年12月11日。
監察委員新聞稿,「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及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違反憲法所揭櫫之法治國原則下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信賴保護原則、比例原則、誠信原則、平等原則及正當法律程序有所扞格,並架空憲法對於公務員制度性保障,監察院聲請解釋憲法」,監察院,https://www﹒cy﹒gov﹒tw/sp﹒asp?xdURL=﹒/di/Message/message_1t2﹒asp&ctNode=2394&mp=1&msg_id=6758,最後瀏覽日:2018年12月11日。
端聞評論「瑞士就基本收入公投,七成選民謝絕無條件『月薪』」,端聞,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606-dailynews-Swiss/,最後瀏覽日:2018年12月11日。
鍾泓良,「北市勞動局長賴香伶:5萬職缺『優先』給退休公教違法」,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547156,最後瀏覽日:2018年12月11日。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年金改革『現在不做,馬上就會後悔』」,總統府,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0526#,最後瀏覽日:2018年12月11日。
總統府新聞稿,「蔡英文:全面檢討、精準方向、整隊再出發」,總統府,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3928,最後瀏覽日:2018年12月11日。
TVBS,「年改三讀通過 黃耀南:像被坦克車碾過」,TVBS,https://news﹒tvbs﹒com﹒tw/world/740804,最後瀏覽日:2018年12月11日。
TVBS,「5萬兼職機會遭疑政策買票 柯文哲:想太多」,TVBS,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990500,最後瀏覽日為:2018年12月11日。
(六)其他
陳立儀,中國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碩士班,「資本勞動與國家學專題講座」課程,課堂講義
陳立儀,中國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碩士班,「德國工作4﹒0專題講座」課程,課堂講義
柯木興、林建成,<淺談世界銀行多層次「老年經濟保障模式」>,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7年,文章網址: https://www﹒npf﹒org﹒tw/3/3488。
(七)中文網站
文官資訊服務網,http://csinfo﹒exam﹒gov﹒tw。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網站,https://www﹒fund﹒gov﹒tw。
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nfa﹒gov﹒tw。
台北市議會網站:http://www﹒tcc﹒gov﹒tw。
台南市政府網站,http://personnel﹒tainan﹒gov﹒tw。
立法院網站:https://www﹒ly﹒gov﹒tw。
考試院網站,https://www﹒exam﹒gov﹒tw。
政府資料開放平台網站,https://data﹒gov﹒tw。
銓敘部網站,https://www﹒mocs﹒gov﹒tw。
總統府年金改革委員會網站,https://pension﹒president﹒gov﹒tw。
二、外文參考文獻
(一)政府出版品
BMAS,GRÜNBUCH ARBEITEN 4﹒0,2015
BMAS,WERKHEFT 04 :Sozial staatim Wandel,2017
BMAS,WEISSBUCH ARBEITEN 4﹒0,2017
BMAS,Wir Machen Deutschland Zusammen Stark:Das Gesamtkonzept zur Alterssicherung,2017
(二)新聞資料
Cristiana Moisescu," Stealing food out of necessity 'not a crime﹐' Italian court rules",CNN NEWS,May 3﹐ 2016
(三)外文網站
acatech – Deutsche Akademie der Technikwissenschaften,https://www﹒acatech﹒de
Ariten 4﹒0,https://www﹒arbeitenviernull﹒de/
BundesministeriumfürBildung und Forschung,https://www﹒bmbf﹒de
BIEN,https://basicincome﹒org/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