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9 05:1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淑藝
研究生(外文):Shu-yi Lee
論文名稱:卓越校長領導行為之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case study on the leadership behavior of excellent school principals
指導教授:梁忠銘梁忠銘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ung-Ming Li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0
中文關鍵詞:卓越校長領導行為
外文關鍵詞:Excellent principalsLeadership behavio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67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領導意涵、榮獲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之校長領導行為及卓越校長領導的困境及因應策略。本研究採質性研究訪談法,訪談三位領導卓越的校長和同仁及家長,並將相關資料整理歸納,以達研究目的,研究結論如下:

一、領導意涵
領導者依本身的信念、價值發揮影響力,以凝聚組織成員之共識,確立明確的學校願景目標及核心價值,具教育愛以學生為中心,關懷弱勢學生,多元適性發展。兼顧組織及成員之需求,引領成員向團體目標邁進的一種領導歷程。

二、卓越校長領導行為
發揮領導影響力權變領導,實踐教育政策,知人善任,授權行動,整合團隊力量和諧運作。建立學校制度,結合資訊科技知識與品質績效管理。參與學習社群進修,帶動教師專業成長,執行課程與教學視導、評鑑領導。能夠誠懇有效溝通協調,激勵士氣,尊重關懷成員需求,促進和諧校園氣氛。聯絡家長會及義工隊情誼,因應政治人物及媒體,建立友善互動人際關係。發展學校特色,善用行銷提升校譽,用心辦好教育,贏得社區家長肯定支持。

三、卓越校長面臨的困境及因應策略
卓越校長曾面臨的困境因不同情境而異,如學生行為適應、校園環境
安全、組織內部衝突、家長的認同與支持、政治與媒體公共關係等。因應
的策略有認清角色與職責,勇於面對承擔;整合人力資源團隊合作,整合
社區資源網絡,關懷弱勢學生輔導;樂觀積極正向思考,增進人際公共關
係;正當休閒運動壓力調適;參與學習社群終身學習。
Abstract

The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meaning of leadership, to analyze the behavioral of leadership of excellent principals, who were awarded the Leadership Excellence Award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o comprehend the difficult leading straits that excellent principals encountered and related strategie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was used in this research. Thre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principals who were awarded the Leadership Excellence Award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were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in. Colleagues of these principals and student parents were also interviewed. Three facets of conclusion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ing:
I. The meaning of leadership:
In the light of the own beliefs, values influence of leaders, they unite the consensus of members, leaders practice correct educational policy and beliefs. They establish core values of school and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moral education, Moreover, excellent principals have great love and passion for education, and they regard students as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 They attend to disadvantaged education, and they promote diversely and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s of students.
It is a leadership course which is to meet both needs of members and organizations, and to lead members moving forward the goal of groups.
II. The leadership behaviors of excellent principal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At first, it is to fulfill educational policies, establish the core values, have love for education, be student-centered, to make multi-adaptive developments. Second, exerting the influence of leadership, contingency leadership, choose the right man for the right jobs, authorize actions, to integrate strength of team to operate harmoniously. Third, it is to have a clear vision and goals of school, to establish system of school, with combining information to do the knowledge and performance quality management. Fourth, it is to participate and learn in community education, promote professional teachers’ development, execute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 evaluation, feedback. Fifth, to communicate and coordinate sincerely and effectively, urge morale, respect and care members’ needs, promote a harmonious atmosphere in campus. Sixth, linking the friendship between the Parents Meeting and volunteer team, receive politicians and media well, to establish friendly an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 Seventh,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 to enhance reputation by using marketing, focus on education, gain the parents’ support and affirmation. The last one is recognizing the responsibility and be brave to shoulder, be humility and self-examination by rational thinking, keep positive thinking with optimistic and positive attitude.
III. Difficult leading situations that excellent principals encountered and related strategies:
Difficult situations that excellent principals confronted: Adaptation to student behavior, safety of school environment, internal conflicts in organiz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support of parents, management of public relations between politics and mass media and so on. Then, strategies that excellent principals applied when confronting difficulties: Excellent principals confirm their duties and actively be responsible. They integrate human resource into teamwork, and combine community resource with school network. In addition, they concern about the guidance of disadvantaged students. Excellent principals pursue to be enthusiastic, positive thinking, and they aim to promot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public relations. Additionally, they develop leisure interests and sport habits to adjust pressure.
Furthermore, excellent principals participate in learning-community to study for lifetime.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名詞釋義……………………………………………………………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校長卓越領導獎之實施情形……………………………………… 5
第二節 領導的意涵………………………… ……………………………… 6
第三節 卓越校長領導行為內涵……………………………………………14
第四節 國內卓越校長領導相關研究………………………………………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27
第二節 研究對象……………………………………………………………29
第三節 研究工具……………………………………………………………30
第四節 研究方法……………………………………………………………31
第五節 資料處理……………………………………………………………35
第六節 研究倫理……………………………………………………………3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卓越校長的領導理念………………………………………………39
第二節 卓越校長運用的領導理論…………………………………………44
第三節 卓越校長領導之行為………………………………………………48
第四節 卓越校長的領導困境及因應策略…………………………………78
第五節 綜合研究結果與討論………………………………………………9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93
第二節 建議…………………………………………………………………95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97
英文部份………………………………………………………………………100

附錄
附錄一 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評選及獎勵要點…………………………101
附錄二 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評選及獎勵要點部分規定修正規定……103
附錄三 訪談大綱……………………………………………………………106
附錄四 訪談同意書…………………………………………………………108
附錄五 訪談時間一覽表……………………………………………………110

表 次
表 2-1 國內卓越校長領導的相關研究………………………………………25
表 3-1 研究對象之背景分析…………………………………………………29
表 3-2 訪談大綱製作過程表…………………………………………………32
表 3-3 訪談代碼說明表………………………………………………………35
表 3-4 專家效度學者名單……………………………………………………37
表 4-1 卓越校長們領導行為一覽表…………………………………………90

圖 次
圖 2-1 LBDQ研究的四個象限……………………………… …………… 9
圖 2-2 Hersey與Blanchard的領導模式 ………………………………11
圖 3-1 研究架構圖…………………………………………………………28
圖 3-2 研究流程圖…………………………………………………………34
參 考 文 獻

一、中文部分
王如哲(2000)。知識管理與學校教育革新。教育研究集刊,45,35-54。
王曉玲(2007)。國民小學領導卓越校長展現學校領導之個案研究。逢甲大學公共
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江志正(2003)。變革時代中國民教育階段校長領導的取向。教育研究月刊,111,
84-99。
江志正(2008)。學校領導者復原力的思考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
173-196。
何福田(2006)。論校長-知識經濟時代的品格觀。台北市:五南。
何姿瑩(2007)。國民小學校長權力運用之研究-以領導卓越國小校長為例。國立
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余秋範(2007)。國小校長推動品德教育領導模式之建構-以台北縣是為例。國立
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明譯(2003)。Larry Bossidy&Ram Charan著。執行力:沒有執行力,哪有競爭
力。台北市:天下文化。
吳清基(1988)。教育工作的三大規準。研習資訊,39,1- 2。
吳清山(1991)。學校行政。台北市:心理。
吳清山(1993)。學校行政。台北市:心理。
吳芝儀、李奉儒譯 (1995)。Michael Quinn Pan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市:桂冠。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吳清山(2006)。校長行政教學課程整合領導的理念與實踐。現代教育論壇,14,
15-25。
吳金標(2006)。國小卓越校長領導作為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
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法蘭西絲.賀賽蘋(1996)。未來領袖II:新時代的願景、策略與實踐。台北市:
杜拉克基金會。
邱馨儀(1997)。校長領導能力。有效能學校,177-191。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世英(1999)。日本教育改革經驗論我國中小學校長角色與作為。教育資料與
研究,27,37-41。
林純雯﹙2001﹚。國民中學校長道德領導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8﹙2),69-111。
林志成(2004)。校長卓越領導之行動智慧。學校行政雙月刊,33,10-20。
林明地(2002)。校長學--工作分析與角色研究取向。台北市:五南。
林明地 (2004)。學校領導--理念與校長專業生涯。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林明地(2005)。學校領導的現況與未來發展。現代教育論壇,12,10-18。
林來利(2005)。中小學有效能校長領導行為特徵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
政策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信榕(2007)。校長領導與學校文化探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市:五南。
秦夢群(1999)。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市:五南。
孫志麟(2002)。知識管理在學校組織的應用。教育研究月刊,99,43-52。
張明輝(1998)。美國蘭帶學校計畫。北縣教育,25,16-18。
張明輝(1999)。美國傑出小學校長表揚計畫。學校行政雙月刊,4,13-18。
張明輝(2002)。學校經營與管理研究-前瞻、整合、學習與革新。台北市:學富。
張明輝(2003)。卓越校長關鍵能力。社教雙月刊,114,15-19。
張明輝(2005)。優質學校教育指標—行政管理、領導與學校文化。教師天地,134,9-20。
張鈿富(2006)。學校行政:理念與創新。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張鈿富(2009)。變格領導理念與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79,16-21。
許益材(2006)。國民中學領導卓越之校長辦學績效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
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炳男(2003)。推動知識管理策略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27,4-32。
陳朝德 (2007)。國民小學卓越校長領導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
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憶瀅(2008)。探詢卓越校長領導的圖像。私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宗顯(1999)。學校行政對話研究:組織中影響力行為的微觀探討。台北市:五南。
黃瑞琴(200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宗顯(2008)。學校領導新理論與實踐。台北市:五南。
葉連祺、倪千茹(2001)。教育行政理論介紹﹙一﹚:領導篇。教育研究月
刊,91,95-104。
葉連祺(2002)。教育行政理論介紹:管理篇。教育研究月刊,97,91-104。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
葉佳文(2005)有效能的學校經營--成功的校長領導。學校行政雙月刊,30-46。
萬新知(1998)。校長行政溝通行為、組織溝通氣氛與校長領導效能之關係研究。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楊銀興(2008)。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的重要性、內涵與困境。載於台中教育大學
教育學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編:校長專業成長。台北市:冠學。
蔡培村(1996)。學校經營與管理。高雄市︰復文。
蔡進雄(2000)。學校行政領導。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培村、武文瑛(2004)。領導學一理論、實務與研究。高雄市:麗文。
鄭崇趁(2004)。校長核心能力的成因與內涵分析。現代教育論壇,31,21-36。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謝文全(2005)。教育行政學。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簡麗芬(2006)。國民小學初任與卓越校長學校人力資源管理。國立花蓮教育
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蘇美麗(2006)。國小校長服務領導之內涵分析與實證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
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教育部 (2008)。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評選及獎勵要點。2008/11/16
取自:http://search.moe.gov.tw/hysearch/cgi/m_query.exe
臺北市立中崙高級中學。校長領導卓越獎。2009/12/21
取自:http://www.zlsh.tp.edu.tw/onweb.jsp?webno=3333333:51

















二、英文部分
Batsis,T.M.(1987).Characteristics of excellent principal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Catholic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New Orlean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s No. ED285265).
Gregory,S.T.(2003).Leadership sty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principals in high -poverty public school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Chicago.(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s No. ED478741).
Hsieh,C.L. & Shen,J.p.(1998).Teachers ,Principals’and Superintendents’ Conceptions of Leadership.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Vol.18,No.1, 107-121).
Halawah, Ibtesam(2005).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of High School Principal And School Climate.Education(Vol.126,No.2,334-345).
Kanji,G.K. & Moura e Śa, Patricia(2001).Measuring leadership excellence.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Vol.12,NO.6,701-718).
Leech, D. & Fulton,C.R.(2008)Faculty Perceptions.Of.Shared Decision.Making And The Principal’s Leadership Behaviors in Secondary Schools in A Large Urban District.Education(Vol,128,No.4,630-644).
Starratt,R.J.(2005).Cultivating the moral character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a neglected dimension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School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Vol.25,No.4,399-41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如哲(2000)。知識管理與學校教育革新。教育研究集刊,45,35-54。
2. 江志正(2003)。變革時代中國民教育階段校長領導的取向。教育研究月刊,111,
3. 江志正(2008)。學校領導者復原力的思考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
4. 吳清基(1988)。教育工作的三大規準。研習資訊,39,1- 2。
5. 吳清山(2006)。校長行政教學課程整合領導的理念與實踐。現代教育論壇,14,
6. 林世英(1999)。日本教育改革經驗論我國中小學校長角色與作為。教育資料與
7. 林純雯﹙2001﹚。國民中學校長道德領導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8﹙2),69-111。
8. 林志成(2004)。校長卓越領導之行動智慧。學校行政雙月刊,33,10-20。
9. 孫志麟(2002)。知識管理在學校組織的應用。教育研究月刊,99,43-52。
10. 張明輝(2002)。學校經營與管理研究-前瞻、整合、學習與革新。台北市:學富。
11. 張明輝(2003)。卓越校長關鍵能力。社教雙月刊,114,15-19。
12. 張明輝(2005)。優質學校教育指標—行政管理、領導與學校文化。教師天地,134,9-20。
13. 張鈿富(2009)。變格領導理念與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79,16-21。
14. 陳炳男(2003)。推動知識管理策略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27,4-32。
15. 葉佳文(2005)有效能的學校經營--成功的校長領導。學校行政雙月刊,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