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5 05:3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志鴻
研究生(外文):LI CHIH HUNG
論文名稱:網球運動參與者休閒參與動機,自由時間管理及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台南市網球俱樂部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Leisur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Free Time Management and Leisure Benefits in Tennis participants-an example of tennis clubs in Tainan City
指導教授:邱翼松邱翼松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U I-SUNG
口試委員:陳嫣芬高士州邱翼松
口試委員(外文):CHEN YAN-FENGAO SHI-ZHOUCHIU I-SUNG
口試日期:2019-06-1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高苑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經營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7
中文關鍵詞:網球休閒參與動機自由時間管理休閒效益
外文關鍵詞:tennisLeisur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Free Time ManagementLeisure Benefit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1
  • 點閱點閱:55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0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網球運動者的休閒參與動機、自由時間管理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本研究使用問卷調查法,利用自編的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自由時間管理及休閒效益等量表為研究工具,以台南市網球俱樂部的網球運動者為研究對象,共計發放5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55 份,並以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發現:
一、不同「年齡」、「婚姻狀況」、「職業」、「每月收入」、「每週參與頻率」、「球齡」的網球運動者之休閒參與動機具顯著差異。
二、不同「年齡」、「每月收入」、「每週參與頻率」的網球運動者之自由時間管理具顯著差異。
三、不同「年齡」、「婚姻狀況」、「每月收入」、「每週參與頻率」的網球運動者之休閒效益具顯著差異。
四、網球運動者之參與動機對休閒效益有顯著影響;網球運動者的自由時間管理對休閒效益有顯著影響;網球運動者的自由時間管理在休閒參與動機對休閒效益具有中介效果。

關鍵詞:網球、休閒參與動機、自由時間管理、休閒效益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ennis participants’ leisur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free time management and leisure benefits. This study used questionnaires, refer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the use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free time management and leisure benefits attitude variables were measured, and among the 500 questionnaires distributed to Tennis sports participants Tainan City, 455 valid ones were returned.
The statistical method of analysis, the study found:
1.There were different in age, marital status, occupation, monthly income, frequency of weekly engagement, tennis age, tennis participants’ leisur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2.There were different in occupation, monthly income,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participation time period, tennis participants’ free time management.
3.There were different in age, marital status ,monthly income, frequency of weekly engagement, tennis participants’ leisure benefits.
4.The tennis participants’ leisur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can affect leisure benefits; the tennis participants’ free time management can affect leisure benefits; the tennis participants’ free time management had its partial mediation leisur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ffect leisure benefits.

Keywords: tennis, leisur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free time management, leisure benefits


目錄

摘要------------------------------------------------------------------- i

謝誌-------------------------------------------------------------------iii

目錄-------------------------------------------------------------------iv

圖目錄-----------------------------------------------------------------vii

表目錄-----------------------------------------------------------------vii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問題----------------------------------------------------------3
第四節 研究流程----------------------------------------------------------4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5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貳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網球運動的定義及介紹-----------------------------------------------7
第二節 休閒參與動機------------------------------------------------------11
第三節 自由時間管理------------------------------------------------------14
第四節 休閒效益----------------------------------------------------------18
第五節 休閒參與動機、自由時間管理與休閒效益相關研究-------------------------20
第参章 研究方法------------------------------------------------------------25
第一節 研究架構----------------------------------------------------------25
第二節 研究假設----------------------------------------------------------26
第三節 研究工具----------------------------------------------------------28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33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35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37
第一節 項目分析-----------------------------------------------------------37
第二節 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41
第三節 描述性統計分析------------------------------------------------------46
第四節 網球運動者休閒參與動機、自由時間管理、休閒效益現-----------------------50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對網球運動者休閒參與動機差異情形---------------------------56
第六節 不同背景變項對網球運動者自由時間管理差異情形---------------------------61
第七節 不同背景變項對網球運動者休閒效益差異情形-------------------------------65
第八節 網球運動參與者的休閒參與動機、自由時間管理與休閒效益之間的關聯性分析-----69
第九節 研究假設之檢定------------------------------------------------------74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75
第一節 研究結論-----------------------------------------------------------75
第二節 研究建議-----------------------------------------------------------79
參考文獻-------------------------------------------------------------------81
中文文獻------------------------------------------------------------------81
英文文獻------------------------------------------------------------------84
網路文獻------------------------------------------------------------------85
附錄一 預試問卷-----------------------------------------------------------86
附錄二 正式問卷-----------------------------------------------------------92
圖目錄---------------------------------------------------------------------4
圖1-1 研究流程圖----------------------------------------------------------4
圖3-1 研究架構圖---------------------------------------------------------25
表目錄--------------------------------------------------------------------11
表2-1 休閒參與動機相關研究------------------------------------------------11
表2-2 國內外學者提出之時間管理定義彙整-------------------------------------15
表2-3 國內外學者提出之自由時間定義彙整-------------------------------------16
表2-4 自由時間管理相關研究------------------------------------------------17
表2-5 休閒效益相關構面----------------------------------------------------19
表3-1 專家學者名單--------------------------------------------------------29
表3-2 問卷之基本資料------------------------------------------------------29
表3-3 網球運動參與者的休閒參與動機量表-------------------------------------30
表3-4 網球運動參與者的自由時間管理量表-------------------------------------31
表3-5 網球運動參與者的休閒效益量表-----------------------------------------32
表3-6 預試問卷發放日期與回收情形-------------------------------------------33
表3-7 正式問卷發放日期與回收情形-------------------------------------------34
表4-1 網球運動參與者的休閒參與動機之項目分析摘要表--------------------------37
表4-2 網球運動參與者的自由時間管理之項目分析摘要表--------------------------38
表4-3 網球運動參與者的休閒效益之項目分析摘要表------------------------------39
表4-4 網球運動參與者的休閒參與動機之因素分析與信度檢定表---------------------42
表4-5 網球運動參與者的自由時間管理之因素分析與信度檢定表---------------------43
表4-6 網球運動參與者的休閒效益之因素分析與信度檢定表------------------------45
表4-7 基本資料分析統計表-------------------------------------------------48
表4-8 網球運動參與者休閒參與動機各構面題項之現況分析-----------------------51
表4-9 網球運動參與者的自由時間管理各構面題項之現況分析---------------------53
表4-10 網球運動參與者的休閒效益各構面題項之現況分析-----------------------55
表4-11 不同人口背景對網球運動者休閒參與動機之差異分析---------------------58
表4-12 不同人口背景對網球運動者休閒自由時間管理之差異分析-----------------63
表4-13 不同人口背景對網球運動者休閒效益之差異分析------------------------67
表4-14 休閒參與動機對休閒效益之迴歸分析表-------------------------------69
表4-15 休閒參與動機對自由時間管理之迴歸分析表---------------------------70
表4-16 自由時間管理對休閒效益之迴歸分析表------------------------------71
表4-17 休閒參與動機與自由時間管理對休閒效益之迴歸分析表-----------------72
表4-18 自由時間管理在參與動機對休閒效益的中介效果分析-------------------72
表4-19 研究假設實證結果----------------------------------------------74
表5-1 研究假設驗證分析表--------------------------------------------78



参考文獻

中文文獻
方彥博、吳智宇(2018)。運動俱樂部會員休閒活動參與動機、自由時間管理與幸福感之研究。運動
與遊憩研究,13(2),55-68。
方彥博、呂謙、張家瑜(2016)。金門縣新住民自由時間管理、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之研究。休閒產
業管理學刊,9(1),29-52。
方彥博、呂謙、許寓涵(2016)。金門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家長參與親子休閒活動之參與動機、休閒
阻礙與效益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11(2),78-90。
王文科、王智弘(2014)。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
王偉琴(2004)。台北市上班族自由時間管理與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
大學,桃園市。
王偉琴、吳崇旗 (2006)。大學生休閒參與、休閒滿意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臺灣體育運動
管理學報,(4),153-168。
王淑俐(2009)。與時間賽跑:擺脫瞎忙的40個法則。臺北市:三民書局。
王碧媜(1999)。消費者動機、服務品質與購後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大學推廣教育為例(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吳明隆(2011)。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市:知城圖書。
吳盛文(2012)。新竹縣公立國中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阻礙因素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呂美利(2013)。運動參與動機、運動設施滿意度、休閒效益與生活品質之研究-以嘉義地區運動參
與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李立良(2010)。網球運動參與者之休閒運動動機、阻礙及效益之研究。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
29(4),99-112。
李欣穎、張耀川、葉曉陽(2017)。高雄市國中生休閒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相關之研究-以高雄市中
山國中二年級為例。健康產業管理期刊,4(2),46-60。
李彥希、洪佩暄(2017)。公益旅行者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5(1),
42-54。
李崑璋(2014)。滑水運動參與者休閒參與動機與休閒阻礙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3),1-
19。
李達勝 (2013)。業餘桌球運動參賽者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屏東教大體育,(16),209
-225。
李嘉慶(2002)。屏東縣偏遠地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動機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沈易利(1998)。台灣省民休閒運動參與和需求之研究。臺中:霧峰出版社。
周玟伶、黃意文、王毓苓(2011)。臺北市大安運動中心民眾休閒參與動機之調查研究。國北教大體
育,(5),119-135。
林子揚(2009)。臺北市籃球俱樂部參與者參與動機、持續涉入與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蓉儀(2006)。高雄縣國小女性主管時間管理與社會支持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
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輝達、李元宏、張發勇(2013)。新竹市立網球場網球運動參與者參與動機之研究。明新學報,
39(1),59-81。
洪煌佳(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第8卷第1期,15-28。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事業管理。台北:志軒企業有限公司。
張玉玲、余嬪(1999)。大學生休閒內在動機、休閒阻礙、休閒無聊感與自我統合之關係研究。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報,(23),83-111。
張治文(2006)。冒險性休閒活動參與動機及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六歸鄉荖濃溪泛舟為例(未出版碩
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清和(2013)。休閒參與動機、自由時間管理、生活品質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雲嘉地區網球運
動參與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張清源、秋聯榮、王梅子(2015)。在職進修學生自由時間管理與生活品質關係之研究-以建國科大
進修學院為例。運動健康休閒學報,122-132。
張勝添、高俊雄(2007)。古蹟再利用與文化創意產業之研究-以淡水紅毛城為例(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郭進財(2008)。我國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休閒參與、自由時間管理、休閒效益與訓練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郭進財(2010)。大學院校學生的運動社團參與動機、休閒效益、生活品質與學業成就之研究。高
雄:復文書局。
郭進財、 陳玉婷(2012)。幼兒教師的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休閒效益、自由時間、管理與生活品質
之研究。幼兒教育研究,(4),33-58。
郭進財、林文煌、高俊雄(2009)。大學校院優秀運動員的自由時間管理與休閒效益之研究。福爾摩
沙體育學刊,(3),85-98。
郭進財、高俊雄(2008)。大專校院優秀運動員休閒參與、自由時間管理、休閒效益與訓練效果之研
究。國立台灣體育大學論叢,19(2),51-72。
陳子逸(2009)。慢速壘球運動參與者的休閒參與動機、自由時間管理及休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以臺北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
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素玉、曾千育、李世昌(2018)。銀髮族休閒態度、參與動機與身心健康之實證研究。休閒事業研
究,16(3),45-52。
陳素芬(2014)。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家庭支持、休閒阻礙及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以網球活動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陸玟吉、劉孟竹(2017)。假日籃球活動參與者休閒效益之探討。運動與健康研究,6(1),43-59。
程筱雯( 2015)。休閒參與動機、休閒阻礙及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以羽球活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
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黃坤得、黃瓊慧(2001)。參與休閒運動對銀髮族身體及生活上的效益。大專體育,(57),61-67。
黃振紅、呂碧琴、曾金宏(2013)。國小教師參與慢速壘球休閒動機、自由時間管理與休閒滿意度之
關係模式探究。臺大體育學報,(25),35-45。
楊孟華、侯堂盛(2017)。大學生的休閒效益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影響研究:以休閒涉入為中介變
項。亞洲高齡健康休閒及教育學刊,(5),70-84。
廖焜福、孫美蓮、張家銘、李東潾(2018)。國中生休閒參與動機、休閒效益、課業壓力與學業成就
之關係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5(3),18-31。
蒲逸生(2004)。台北市國民中學籃球校隊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
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劉盈足(2005)。公務員週末之休閒涉入與其休閒滿意度關係之探討-以彰化地區鄉鎮市公所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蔡金蓮(2008)。國小六年級學生時間管理、知識管理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蔣宸豑(2015)。高爾夫球友休閒參與動機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
學,臺北市。
鄧崇淡(2007)。臺北地區獨立學院學生運動性社團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鄭彩鳳(1993)。學校經營中的時間管理。教育資料文摘,(183),135-167。
蕭有秀(2017)。彰化縣家長參與親子休閒運動的參與動機、社會支持與自我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謝佳雯(2003)。學校領導者的時間管理。學校行政雙月刊,24,43-54。

英文文獻
Arai, S. M, & Pedlar, A. M. (1997). Building communities through leisure: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a healthy communities initiativ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9(2), 167-183.
Bright, A. D. (2000). The role of social marketing in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1), 12-18.
Chen, M., Xue, S., & Shi, Y. (2018).Leisure activities and leisure motivations
of Chinese residents. PloS one, 13(11), e0206740.
de Klerk, N., & Bevan-Dye, A. L. (2014). Free-time management amongst
generation y students. Mediterran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5(21),
11.
Driver, B. L. (1997).The defining moment of benefits. Parks and Recreation,
32(12), 38-41.
Driver, B. L., Brown, P. L., & Peterson, C. L. (1991).Benefits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ing.
Drucker, P. F. (1993). 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Transaction Publishers.
Gobdey, G. C. (1990). Leisure in your life-an exploration.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Goodale, T. L. & Witt, P.A (1980).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ssues in an era of
chang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so-Ahola, S. E. (1980).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William C Brown Pub.
Kaas, E. T., & Artımaç, A. (2017).FREE TIME MANAGEMENT,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SATISFACTION IN UNIVERSITY STUD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
Instructional Studies in the World, 7(4), 20-29.
Kim, Y. M., Yang, J. S., Lee, J. K., Kim, I. G., & Park, S. S. (2015). An
Influence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Motives of Married Immigrant Women on
the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Social Adaptation to Korea. India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8(S1), 405-411.
Manuel, R. C., & Styles, D. J. (1991). A retrospective: the benefits of
leisure. In B. L. Driver, P. J. Brown & G. L. Peterson (Eds.), Benefits
of leisure. 461-473. Stag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Peterson, D. (1991). Evaluating principals.ERIC Clearinghouse o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Robinson, J., &Godbey, G. (1999). Time for Life: The Surprising Ways Americans
Use Their Time (2nd ed.). University Park, PA: Pennsylvania Sate
University Press.
Stipek, D. J.(1993). Motivation to learn: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Boston:
Allyn& Bacon.
Tsai, C. P. (2018). Case Study: A Study of Recreational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Serious Leisure and Recreational Specialization in Tennis
Participants. Advances in Management, 11(1), 5-11.
Wang, W. C., Kao, C. H., Huan, T. C., & Wu, C. C. (2011). Free time management
contributes to better quality of life: A stud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Taiwan.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2(4), 561-573.
Wankel, L. M., & Berger, B. G. (1991).The person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B. L. Driver, P. J. Brown & G L.
Peterson (Eds.), Benefits of Leisure, (P121-144). PA: Venture
Publishing.

網路文獻
行政院體委會(2018)。改善國民運動環境與打造運動島計畫。取自
file:///C:/Users/Mintzu/Downloads/3.%E8%A8%88%E7%95%AB%E9%99%84%E4%BB%B6_10011
10%E6%94%B9%E5%96%84%E5%9C%8B%E6%B0%91%E9%81%8B%E5%8B%95%E7%92%B0%E5%A2%83%E8%88%87%E6%89%93%E9%80%A0%E9%81%8B%E5%8B%95%E5%B3%B6%E6%A0%B8%E5%AE%9A%E7%89%88-%E9%80%81%E5%8D%B0.pdf
行政院體委會(2018)。改善國民運動環境。取自https://www.sa.gov.tw/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
 
1. 跑步的參與動機、休閒阻礙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馬拉松運動為例
2. 網球運動參與者參與動機、心流經驗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
3. 高雄市國中生休閒參與及休閒效益之研究
4. 立式划槳參與者遊憩動機、休閒效益及滿意度 關係之研究
5. 國中學生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以屏東縣私立美和中學國中部為例
6. 健身俱樂部運動休閒效益、參與動機效益與設施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南市游泳運動俱樂部為例
7. 臺南市立網球場網球運動參與者參與動機之研究
8. 休閒網球運動者參與動機、持續涉入與幸福感之研究 -以屏東地區網球俱樂部為例
9. 運動會館會員參與動機、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南市深呼吸運動會館為例
10. 休閒參與動機、自由時間管理、生活品質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雲嘉地區網球運動參與者為例
11. 自行車運動參與者之參與動機、涉入程度與休閒效益之研究
12. 三對三街球參與者之人格特質、場所依戀、運動自我效能對休閒效益影響之研究
13. 國中生玩興特質、自由時間管理、社交媒體涉入對休閒滿意度之影響─以彰化縣為例
14. 中高齡族群參與樂齡學堂之動機與休閒效益---以臺北市北投區與士林區五所學校為例
15. 銀髮族參與付費運動課程的休閒效益、體驗價值與再購意願之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