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26 12:4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鄭芳宜
研究生(外文):CHENG, FANG-YI
論文名稱:液氮儲槽洩漏引發多重風險堆疊衝擊分析 -以台灣某液氮儲存區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Impact Analysis of Overlapped Multi-risks Induced by Liquid Nitrogen Leakage - A Case Study from a Storage site in Taiwan
指導教授:謝明宏謝明宏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SIEH, MING-HONG
口試委員:高振山施慧中
口試委員(外文):KAO, CHEN-SHANSHIH, HUI-CHUNG
口試日期:2018-01-2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臺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碩士班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環境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2
中文關鍵詞:液氮擴散模擬多重風險堆疊衝擊分析
外文關鍵詞:Liquid nitrogenDispersing modelMulti-risk Overlaps Impac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97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文是以國內某液氮儲存區液態氮洩漏可能引發之危害為研究主題,探討單一儲槽因外力衝擊造成管線斷裂而導致液態氮外洩事件,其可能引發之連鎖反應與其可能衍生之多重風險堆疊衝擊,並分析與探討可能產生之爆炸危害。經由初步危害分析發現,液態氮洩漏可能造成儲槽破真空而引發沸騰液體膨脹蒸氣爆炸(BLEVE)。但礙於國內最常使用之模擬軟體ALOHA並無內建液態氮及氮氣,因此採用白努力定律、絕熱膨脹理論及霍普金遜公式等理論進行爆炸推估與演算,後續再以物理與化學性質類似之一氧化碳與半球型洩放擴散模式進行擴散模擬,並推估後續缺氧危害分析及探討。
依據兩個不同儲存區液態氮洩漏會引發儲槽之BLEVE之情況,分別為A廠區之A、D儲槽洩漏引發B、C儲槽BLEVE,於操作壓力下其過壓在0.68 barg、0.35 barg及0.21 barg時,其相對危害半徑分別為20.43 m、31.11 m及43.09 m;而B廠為高壓儲槽洩漏引發自體BLEVE,於操作壓力下其過壓在0.68 barg、0.35 barg及0.21 barg時,其相對危害半徑分別為15.45 m、21.62 m及34.80 m,不僅會造成廠房、周圍儲槽及公共道路遭受嚴重破壞,更導致嚴重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與製程中斷等嚴重後果,而其爆炸波會導致周圍儲槽破裂,產生大量液氮外洩,經半球型洩放擴散模式模擬,得知其引發缺氧(氧氣濃度18%以下),A廠危害半徑可達112.37 m;B廠危害半徑可達77.92 m。從結果得知,修正儲槽間高低差之設計及進出料管線之材質與設置方位,便能有效避免前述重大危害之發生。本模式不僅可以探究非易燃液體之過壓危害衝擊外,亦可探討ALOHA模擬軟體內建中所沒有的化學物質之過壓危害。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potential risks induced by liquid nitrogen leakage, the initial event caused by the broken pipeline of single tank due to external forces especially earthquake. Possible chain reactions and the multi-risk overlapped impact derived from the leakage were not only analyzed, but also explored the potential explosion hazards.
According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result, the vacuum layer of the tank would be destroyed by contact extremely low temperature of liquid nitrogen, which could produce mischance of boiling liquid expanding vapor explosion(BLEVE). Nevertheless, liquid nitrogen and nitrogen were not available in the chemical database of ALOHA, the most widely utilized leakage simulation software in Taiwan. Therefore, carbon monoxide, with same molecular weight of nitrogen gas, was used to conduct dispersion simulations of nitrogen leaking. Besides; Bernoulli’s Principle, Adiabatic Expansion Theory, and Hopkinson-Scaled Distance model would be introduced to estimate the BLEVE’s consequences.
The overpressure of 0.21 bar of BLEVE, the steel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would be distorted and detached from the base, the hazard radius of plant A and plant B were 43.09 m and 34.80 m. It would severely damage near-by tanks,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and public area, as well as business operation. Base on previous results; we could find the way, such as changing the position of inlet and outlet pipelines; to avoid BLEVE. This model could not only successfully take BLEVE simulation of chemicals which were not exiting in ALOHA, but also could thoroughly process the multi-risk overlap impact from leaking liquid nitrogen.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X
第一章 前言 1
1.1 前言 1
1.2 研究目的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7
2.1 液態氮之特性 7
2.2 液態氮相關災害案例 10
2.2.1 災害案例 (一) 中國浙江省液態氮槽車翻覆 10
2.2.2 災害案例 (二) 台中港區液態氮槽車爆炸 11
2.2.3 災害案例 (三)新設液態氮儲槽之沖吹作業因液態氮外洩造成勞工凍死 13
2.3 國內危害模擬分析之回顧 14
2.4 相關法規彙整 17
2.4.1 超低溫容器之定義 17
2.4.2 丙類危險性工作場所之定義及相關規範 17
2.4.3 緊急應變措施參考規範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2
3.1 製程篩選 23
3.2 資料蒐集 24
3.2.1 製程條件蒐集 24
3.2.2 大氣條件蒐集27
3.3 初步危害分析31
3.4 事件樹分析 34
3.4.1 事件樹分析步驟 34
3.5 推估模式模擬 36
3.5.1 液態氮洩漏噴出之速度、距離及時間 36
3.5.2 液態氮儲槽洩漏引發BLEVE 之危害範圍 37
3.5.3 液態氮洩漏瞬間汽化造成缺氧之危害範圍 40
3.5.4 液態氮洩漏瞬間汽化擴散危害範圍 41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3
4.1 儲槽洩漏事件之初步危害分析 43
4.2 儲槽洩漏事件樹分析及情境設定 48
4.2.1 儲槽洩漏事件之事件樹分析 48
4.2.2 情境分析 50
4.2.3 情境設定 53
4.3 儲槽洩漏事件之模擬結果 57
4.3.1 情境一:A 廠液態氮儲槽發生洩漏造成人員缺氧與急凍危害 57
4.3.2 情境二:A 廠液態氮儲槽洩漏引發BLEVE 進而造成人員缺氧與急凍危害 71
4.3.3 情境三:B 廠液態氮儲槽發生洩漏造成人員缺氧與急凍危害 80
4.3.4 情境四:B 廠液態氮儲槽洩漏引發BLEVE 進而造成人員缺氧與急凍危害 90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98
5.1 結論 99
5.2 建議 100
5.3 未來展望 104
參考文獻 105
[1] 范盛燈,「高科技產業公氣系統最適模式之研究-以氮氣為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4 年。
[2] 三立新聞,「高雄液態氮氣化學槽車輪胎爆炸」,網路使用時間:2017/04/02: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238063
[3] 「德國液態氮儲槽爆炸」,網路使用時間:106 年3 月25 日:http://utech-polyurethane.com/news/explosion-at-huntsman-factory-in-germany/
[4] TVBS,「雷射切割工廠儲存槽管線破液態氮外洩」,網路使用時間:106年3月24日 :http://news.tvbs.com.tw/life/581175
[5] 蘋果日報,「中山高新竹段車禍化學槽液態氮外洩」,網路使用時間:106年3月26日: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1001/479799/
[6] TVBS,「槽車翻-150 度液態氮外洩國道成雲海」,網路使用時間:106年3 月27 日:https://news.tvbs.com.tw/local/25500
[7] 大陸新聞中心NOW 今日新聞網路,「中國浙江省液態氮槽車翻覆」,使用時間106 年4 月20 日http://www.nownews.com/n/2011/07/05/511658
[8] 蘋果日報,「雷擊槽車爆炸飛20 公尺」,網路使用時間:106 年3月28日: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050615/1845911/
[9]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新設液態氮儲槽之沖吹作業因液態氮外洩造成勞工凍死」, 91 年度營造業以外行業重大職災實例,網路使用時間:106 年3 月28 日。
[10] 臺灣地震斷層分布圖,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工程地質與防災科技研究室,網路使用時間:106 年4 月1 日。
[11] 百度百科;網路使用時間106 年3月24日: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0%AE%E6%B0%94
[12] GHS 安全資料表:液態氮(CAS. No 7727-37-9),化學品全球調和制度,網路使用時間:106 年4 月6 日:https://ghs.osha.gov.tw/CHT/intro/search.aspx
[13] 王勝育,「丙烯腈儲槽區洩漏危害模擬研究-以安平商港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6 年。
[14] 鄭富賢,「以ALOHA 模擬甲苯、丁酮、環己酮儲槽洩漏之危害後果分析」,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5 年。
[15] 鍾明倫,「以ALOHA 進行液氨儲槽洩漏之危害後果分析」,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4 年。
[16] 鄭旻綾,「丁二烯與丙烯腈槽區洩漏引發之多重風險堆疊衝擊分析-以國內某化工廠為例」,中臺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1 年。
[17] 沈育慈,「大宗液氨儲槽引發多重風險堆疊衝擊分析以台中港西碼頭為例」,中臺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1 年。
[18]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高壓氣體勞工安全規則」,台北,中華民國103 年6 月27 日勞動部勞職授字第 10302006381 號令修正。
[19]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危險性工作場所審查及檢查辦法」,台北,中華民國105 年8 月11 日勞動部勞職授字第 10502026752 號令修正。
[20]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勞動檢查法」,台北,中華民國104 年2 月4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400012451 號令修正。
[21] 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所,「2012 年版緊急應變指南」,新竹,中華民國102 年12 月。
[22] 張承明、謝明宏,「聚氨酯等製成風險管理研究」,勞動部勞動與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2012 年。
[23] Google Earth 電腦版免費版,Google 公司:2017 年。
[24] Google Map 網頁瀏覽器檢視電子地圖服務,Google 公司:網路使用時間2017/03/27:https://www.google.com.tw/maps/preview
[25] 交通部中央氣象觀測資料查詢系統;網路使用時間106 年2 月24 日:http://e-service.cwb.gov.tw/HistoryDataQuery/index.jsp
[26] 921 大地震地震報告,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網路使用時間:106年3月1日:http://scweb.cwb.gov.tw/special/19990921/1999092101471273043.htm
[27] 臺灣活動斷層圖,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臺灣活動斷層觀測系統,網路使用時間:106 年3 月9 日:https://fault.moeacgs.gov.tw/
[28] 台中地區地層下陷監測結果,中部工業科學園區環評報告書,網路使用時間:106 年3 月12 日。
[29] Guidelines for Chemical Process Quantitative Risk Analysis, Center Chemical Process Safety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New York, 1989.
[30] Guidelines for Hazard Evaluation Procedures, 2nd ed with Worked Examples, Center for Chemical Process Safety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New York, 1992.
[31] Guidelines for Evaluating Vapor Cloud Explos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ash Fires, and BLEVEs , Center for Chemical Process Safety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New York, 1994, p.6.
[32] Guidelines for Evaluating Vapor Cloud Explos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ash Fires, and BLEVEs , Center for Chemical Process Safety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New York, 1994, p.112.
[33] Guidelines for Evaluating Vapor Cloud Explos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ash Fires, and BLEVEs , Center for Chemical Process Safety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New York, 1994, p.11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