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7 06: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范思婷
研究生(外文):FAN, SSU-TING
論文名稱:借名登記不動產出售所得之課稅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axation study on income of selling real estate under other person’s name
指導教授:蕭文生蕭文生引用關係盛子龍盛子龍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蕭文生盛子龍謝如蘭江嘉琪
口試日期:2019-06-2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1
中文關鍵詞:借名登記實質課稅原則租稅規避租稅逃漏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69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7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筆者工作於與人民第一線接觸之稅務稽徵機關,查核過程中常對於不同交易型態其所得實現後之所得類型的認定上感到疑惑。所得稅法第十四條訂有十類所得,對於稅捐機關而言,所得類別的認定及所得稅核課處分之歸屬對象是一個案件終結的依據;對納稅義務人而言,所得的認定與所得稅負之歸屬影響的可能不僅係納稅者的財務面之資金運用,甚至會影響他的家庭、生涯規劃。所以筆者希望能就不同類型的借名登記不動產出售所得案例進行分析,期望於學理梳理出一定之脈絡,使稽徵實務對於定義及歸課借名登記不動產出售之所得,而課徵所得稅所作的行政處分時有一定之依歸。
I work in taxation bureau where is in contact with the people directly. In the process of auditing income tax, I often wonder about whethe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types of income obtained by different transaction types is true or not. Article 14 of the Income Tax Law separates income into ten types. For the taxation authority, the results of identification of the income category and the income tax are the termination of the cases; for taxpayers,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he income recognition and income tax may not only affect the use of funds by the taxpayers' financial plan, but may even affect his family and career planning as well. Therefore, I hope to analyze the cas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come from selling real estates which is registered under other person's name, and hope to summarize a certain category in different cases, so that the income of selling that kind of real estates can be well-defined even in different types of transaction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9
第三節 研究範圍………………………………………………………………..10
第四節 研究方法………………………………………………………………..11
第五節 研究架構………………………………………………………………..12
第二章 租稅法上之基本原則
第一節 租稅法定主義……………………………………………..…...……….16
第二節 量能課稅原則……………………………………………..………..…..21
第三節 實質課稅原則………………………………………………..…………25
第三章 借名登記不動產出售利得之案例
第一節 出售借名登記不動產之利得……………………..……………………33
第二節 非自耕農出售借名登記農地之利得……………………………..……47
第三節 非自耕農取得借名登記農地之徵收補償費………………………..…55
第四節 與建商合建分售而出售借名登記土地之利得………………………..63
第五節 借名登記多次買賣房地之利得..............................................................69
第六節 爭點之歸納與問題提出………………………………………………..74
第四章 借名登記不動產出售所得之歸屬與實現
第一節 借名登記不動產出售所得之歸屬主體…………………………..……76
第二節 借名登記不動產出售所得之實現時點…………..………………..…..81
第三節 借名登記不動產出售所得之類別及計算……………………………..85
第五章 借名登記不動產出售利得之可罰性
第一節 租稅規避……………………..…………………………………………97
第二節 租稅逃漏………………………………..……………………………..105
第三節 借名登記不動產出售利得可罰性之實務見解………………………120
第六章 借名登記不動產出售利得案例之法理分析
第一節 出售借名登記不動產利得之法理分析....……..………....…………..122
第二節 非自耕農出售借名登記農地利得之法理分析…………………..…..123
第三節 非自耕農取得借名登記農地徵收補償費之法理分析……………....124
第四節 與建商合建分售而出售借名登記土地利得之法理分析……………126
第五節 借名登記多次買賣房地利得之法理分析............................................128
第七章 結論
參考文獻

一、專書(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1. 吳嘉勳,租稅法,華泰,2017年8月。
2. 吳從周、張大為等7人合著,借名登記契約之實務爭議探討,元照,2017年11月。
3. 黃士洲,實質課稅與納稅人權利保障,翰蘆,2011年9月。
4. 黃俊杰,稅捐正義,翰蘆, 2002年12月。
5. 黃浩源,稅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一),翰蘆,2012年7月。
6. 黃茂榮,稅法總論第一冊,增訂二版,植根,530、570頁,2005年。
7. 陳清秀,現代稅法原理與國際稅法,元照,2008年10月。
8. 陳清秀,稅法總論,元照,十版,2018年4月。
9. 葛克昌,納稅者權利保護法析論,元照,二版,2018年9月。
10. 葛克昌等人合著,租稅正義與人權保障:葛克昌教授祝壽論文集,新學林,頁619,2016年1月。
11. 蕭文生,行政法-基礎理論與實務,五南,2017年9月。

二、期刊論文(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1. 林瑞彬、張憲瑋,納稅者權利保護的落實-從解釋函令定期檢視機制談起,勤業眾信通訊,2017年六月號,頁20-21,2017年6月。
2. 柯格鐘,量能原則作為稅法之基本原則,月旦法學雜誌,第136期,頁88-101,2006年9月。
3. 柯格鐘,論量能課稅原則,成大法學,14 期,頁55-120,2007年。
4. 柯格鐘,論所得稅法上的所得概念,臺大法學論叢,第37卷第3期,頁129-188,2008年9月。
5. 柯格鐘,稅務行政訴訟事件專題研究計畫—稅捐規避案件中補稅與裁罰問題之研究報告書,司法院,2008年4月。
6. 柯格鐘,稅捐規避及其相關聯概念之辨正,月旦財經法雜誌,第19期,頁67-101,2009年12月。
7. 柯格鐘,實質課稅原則與其在稅捐程序法中之運用--兼論稅捐稽徵法第12條之1的增訂,台灣法學雜誌,第199期,頁121-163,2012年5月。
8. 柯格鐘,論稅捐正義的追尋:從憲法平等原則到稅法量能課稅原則的路徑臺大法學論叢,第45卷特刊,頁1229-1304,2016年。
9. 柯格鐘,量能課稅原則與稅捐優惠規範之判斷,月旦法學雜誌,第276期,頁164-187,2018年5月。
10. 黃士洲,避稅與逃稅行為之不同,月旦裁判時報,第43期,頁5-12,2016年1月。
11. 黃士洲,稅務解釋函令與納稅人權利保護,月旦會計實務研究,第1期,頁55-60,2018年1月。
12. 黃茂榮,稅捐法與民事法(一),植根雜誌,第26卷第11期,頁24-40,2010年11月。
13. 黃茂榮,稅捐法與民事法(二),植根雜誌,第26卷第12期,頁25-40,2010年12月。
14. 黃茂榮,量能課稅與核實課徵原則及其司法審查(上) ,植根雜誌,第32卷第3期,頁53-92,2016年。
15. 黃茂榮,量能課稅與核實課徵原則及其司法審查(下) ,植根雜誌,第32卷第2期,頁93-132,2016年。
16. 黃源浩,稅捐規避行為與處罰,月旦法學雜誌,第187期,頁134-149,2010年11月。
17. 黃源浩,納稅者權利保護法施行後之稅捐規避,財稅研究,第47卷第1期,頁122-142,2018年1月。
18. 葛克昌,租稅規避之研究,臺大法學論叢,第6卷第2期,頁167-187,1977年。
19. 葛克昌,脫法行為與納稅人財產權保障,月旦法學雜誌,第81期,頁30-31,2002年2月。
20. 葛克昌,稅捐稽徵之法治國要求-國家課稅權之基礎規範,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36期,頁137-180,2012年。
21. 葛克昌,國會保留與稅法裁判—稅捐稽徵法第11條之3裁判實務,月旦財經法雜誌,第33期,頁5-34,2013年11月。
22. 陳清秀,納稅人權利保障之法理-兼評納稅人權利保護法草案,法令月刊 ,第58卷6期,頁59-83,2007年。
23. 陳清秀,量能課稅原則在所得稅法上之實踐-綜合所得稅裁判之評析,法令月刊,第58卷5期,頁66-97,2007年。
24. 陳清秀,量能課稅與實質課稅原則(上) ,月旦法學雜誌,第183期,頁72-92,2010年7月。
25. 陳清秀,量能課稅與實質課稅原則(下),月旦法學雜誌,第184期,頁94-113,2010年9月。
26. 陳清秀,納稅者權利保護法之研討,植根雜誌,第33卷第7期,頁241-280,2017年。
27. 陳清秀,從私法自治權之保障談稅法對於私法秩序之融合原則,稅務旬刊,第2366期,頁7-15,2017年6月。

三、學位論文(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1. 宋政佳,稅捐歸屬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年1月。
2. 江彥佐,稅捐行政罰之研究-以德國之法制比較為中心,2014年12月。
3. 許凱傑,量能課稅原則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8月。
4. 黃子峻,借名法律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1月。
5. 黃鳳嬌,租稅法上協力義務與舉證責任,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1月。
6. 黃德聖,不動產借名登記之理論與實務-以實體與程序交錯適用為核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6月。
7. 戴海珊,農地徵收領回抵價地權利稅捐案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會計與法律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2018年5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