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獻
[1]行政院,2007年7月1日,院授人考字第0960062703號函。
[2]行政院,2016年12月19日,院授人培字第1050062475號。
[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官方網站:https://www.tndais.gov.tw,搜尋日期:2017年11月10日。
[4]李美玲、周萍芬,2003,員工認知對工作態度與工作績效之探討,遠東學報,第二十卷,第四期,頁869-882。
[5]林佳蓉,2013,德行領導對情感性承諾及工作績效間的相關研究─工作不安全感的調節效用,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6]高敏盛,2015,應用KJ法探討傳統早餐店的關鍵成功因素、經營現況與未來發展- 以華陽豆漿店為例,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7]徐瑞廷,2017,BCG首度公開的育才祕訣:如何快速將人力變人才?,經理人月刊,147期,頁28,1月。
[8]張火燦,1998,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第二版,揚智出版社,台北。
[9]張潤書,2011,行政學,第四版,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10]曾光榮、魏鸞瑩、黃金印,2014,人力資源管理:新時代的角色與挑戰5/e,第五版,前程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新北市。
[11]黃英忠,2016,人力資源管理,第三版,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12]黃惇勝,1995,臺灣式KJ法原理與技術,第一版,中國生產力中心,台北。
[13]蔡良文,2011,人事行政學-論現行考銓制度,第五版,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14]劉淑芬,2007,企業教育訓練評鑑方法應用之研究~Kirkpatrick四層次模式理論分析的觀點,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15]管倖生等編著,2010,設計研究方法,第三版,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新北市。
[16]鄭錫楷、陳定銘,2008,如何增進「政策性公務人員訓練」之規劃工作效果,公務人力發展學院網站:https://www.hrd.gov.tw,搜尋日期:2017年11月20日。
[17]蕭元哲,2010,Kirkpatrick層次評鑑在公部門訓練意涵,T&D飛訊,90期,頁1~17,2月。
英文文獻
[1] Borman, W. C. & Motowidlo, S. J. (1993). Expanding the criterion domain to include elements of contextual performance. In Schmitt, N. & Borman, W. C. (Ed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71-98.
[2] Byars, L.L. & Rue, L.W. (1994). Why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s fail.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32-40.
[3] Campbell, J.P. (1990). Modeling the performance prediction problem in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nd, 687-732
[4] Hall, D. T. & Goodale, J. G. (1986),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y design and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19(2), 20-31.
[5] Katz, D. & Kahn,L.R.(1978).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 New York: Wiley.
[6] Kirkpatrick, D. L. (1959). Techniques for evaluating training programs: Part 2-Learning.Training Directors, 13(12),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