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2000)。休閒活動專書。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尤逸歆(2003)。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工作倦怠與生活滿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王政彥(2004)。變遷社會中成人教育的變與不變。成人教育,77,12-22。
王以仁、林淑玲、駱芳美(2006)。心理衛生與適應。臺北市:心理。
王秀雲(2013)。台中市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石佩洳、張素雯、吳家欣、梁朝順(2010)。慢城:走訪義大利的慢活之路。臺北市:麥浩斯。
朱坤連(1995)。退休人員生活需求及滿意度相關因素之研究—以高雄市公教退休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與寄緒教育研究所,高雄市。何麗芳(1992)。臺北市老人休閒活動與生活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吳宗立(1996)。國中學校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教學報,8,99 -132。
吳宗立(1998)。國民中學組織衝突、外在壓力、行政決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台北市。吳金香(2000)。學校組織行為與管理。臺北市:五南。
吳宗立、林保豊(2003)。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吳承典(2003)。雲林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吳美珍、林房儹(2013)。嘉義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阻礙因素及生活滿意度量表編製
與發展。國際休閒遊憩與運動管理發展趨勢研討會專刊,34-45。
吳美珍(2014)。國小教師休閒運動阻礙對休閒運動參與及生活滿意度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李玉惠(1998)。國民小學女性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李嘉慶(2002)。屏東縣偏遠地區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動機之調查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李再發(2003)。高雄縣市國小退休教師社會參與、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之關係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沈易利(1995)。臺中地區勞工休閒運動需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沈佳蓉(2006)。退休教師志願參與學校服務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嘉義縣。
長平(民 106 年 3 月 15 日)。國際慢城三義南庄。民報,生活版。
房家儀(2008)。空服員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及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中華航空
公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林鈞福(2004)。國立高級中等學校人事人員角色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管理學研究所。宜蘭縣。
林怡欣(2005)。國小教師A型性格工作壓力與生活滿意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婉茹(2006)。退休教師生活型態、自我尊榮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邱逸揚(2004)。台北市中等學校視覺障礙學生休閒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紀成進(2004)。臺中市國民中學教師兼任行政工作人員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碩士論文,臺中市。
柯政利、雷文谷(2008)。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與工作壓力相關之研究: 以彰
化縣國民小學教師為例。大葉大學,彰化縣。
柯易興(2010)。高雄市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休閒運動態度之調查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姜佳瑗、林珮君(2015)。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研究—以新竹縣教師為例。
中華科技大學學報,62,41-68。
段秀玲(1995)。壓力管理。臺北市:天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洪晟惠、周麗端(2012)。中年世代的家人關係與生活滿意度。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報,14,95-124。
唐璽惠、王財印、何金針、徐仲欣(2005)。正面管理壓力。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徐慶忠(2006)。高中職教師休閒運動需求與阻礙因素之相關研究—以屏東縣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徐上芳(2012)。從慢城的角度探討台灣歷史城鎮之觀光發展。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學
位論文,台南市。
康志明(2010)。台北市國小兼任行政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工作倦怠及生活滿意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春興(1989)。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寶仁(1999)。勞工之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知覺及工作壓力反應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張隆憲(2001)。國際企業員工工作步調與休閒需要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張廖麗珠(2001)。「運動休閒」與「休閒運動」概念歧異詮釋。中華體季刊,57,
28-36。
張良漢(2002)。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身體活動態度、休閒運動阻礙及滿意度之相關
研究-以台灣中部地區大專院校學生為例。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建成、陳珊華(2006)。生涯管教與行為管教的階級差異:兼論家庭與學校文化的
連續性。教育研究集刊,52(1),pp. 129-161。
張藏晏、吳國銑(2008)。提升教師參與休閒運動策略之探討。大專體育,95,88-95。
張健群(2009)。國中教師工作壓力、休閒運動參與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莊紋松(2011)。行員工作價值觀、休閒參與對生活滿意度之影響-以L銀行為例(未
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研究所,台中市。
陳甦彰(1981)。組織成員工作壓迫感之實證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新竹市。
陳彰儀(1985)。台北市已婚職業婦女之休閒興趣參與情形與生活型態。教育與心理
研究,8,133-176。
陳麗華(1991)。臺北市大學女生休閒運動態度與參與狀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文長(1995)。大學生運動性休閒參與機會動機與興趣分組體育課滿意度之相關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錦玉(1995)。師範學院學生生活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聖芳(1999)。臺東地區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臺東縣。
陳中雲(2000)。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臺灣師範大
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台北市。
陳玉華(2003)。國中教師生活滿意度與職業倦怠關係之探討。以中、南部公立國中
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陳仲杰(2006)。臺北市公立高工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及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陳秀蘭(2007)。運動對紓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之探討。國北教大體育,2,85-92。
陳彥光(2007)。花蓮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市。
陳益晟(2008)。桃園市高齡者運動休閒涉入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陳安妮(2010)。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以台南地區高中教師為例。
運動休閒管理學報,7,138-153。
陳惠智(2013)。現今國小教師所面對的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探析。台灣教育,
682,44-47。
陸洛、蔡貴丞、吳欣蓓(2009)。工作壓力與休閒活動對工作後果之雙重影響。運動
與遊憩研究,4(2),151-165。
曾慶玲(2006)。家庭主婦的生活滿意--以生命歷程理論剖析。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
展與家庭學系學位論文,台北市。.
游贊薰(2009)。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行為及阻礙因素之研究─以宜蘭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程紹同(1994)。現代體育發展的新趨勢-運動休閒管理。中華體育季刊,7(4),25-30。
馮麗花(1998)。運動性休閒活動初探。大專體育,35,104-107。
黃坤得、黃瓊慧(2000)。水上休閒活動之初探。台灣體育,109,15-18。
黃寶園、林世華(2004)。人格特質與社會支持對壓力反應歷程影響之研究:結合統
合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二計量方法。教育心理學報,39(2),pp. 263-294。
黃文宗(2006)。彰化市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參與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黃順霖(2006)。高雄縣國中退休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生活滿意度之研究。臺灣師
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台北市。
黃建璋(2007)。台中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黃國興(2008)。不同家庭生命週期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行為與阻礙情形之研究-
以宜蘭縣核心家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黃寶園(2009)。工作壓力對工作滿足、職業倦怠影響之研究:統合分析取向。教育
心理學報,40(3),439-462。
黃勝傑(2010)。影響台中市老年人參加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狀況及生活滿意度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長期照護組在職專班,台中市。
黃冠程(2011)。台灣小城鎮加入慢城組織推動策略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學
位論文,台北市。
黃國展(2012)。苗栗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育達商業科技大學,苗栗縣。
黃蕙娟、林曉君、張維志(2015)。臺中市國民中學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生活滿
意度關係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2(3),33-50。
程盈瑜、陳建和(2011)。大學生休閒因應量表之建構。旅遊健康學刊,10(1), 25-42。
楊智仁(2010)。臺北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態度、參與行為與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廖志猛(1994)。休閒運動參與者生活形態及運動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台中縣。
廖紫婷(2008)。大學生完美主義與休閒適應型式對休閒效益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廖仁傑與張志堅(2016)。雲林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休閒運動期刊,(15), 101-111。
蔡文毅(2004)。台南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市。
蔡嘉仁(2008)。宜蘭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蔡雅玲(2013)。嘉義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對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賴清財(2000)。我國北區軍事院校學生休閒運動需求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北市。
賴德銘(2008)。企業主管面對工作壓力所產生工作滿足與工作績效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賴瑞昌(2009)。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兼行政人員休閒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謝秀英(2008)。台北縣高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鍾思嘉(1988)。退休公務人員生活現況調查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
研究,台中縣。
簡素枝(2004)。嘉義縣市高齡學習參與者與非參與者在人際關係、生活滿意度之比
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藍采風(2000)。壓力與適應。台北市:幼獅出版社。
顏幸雅(2013)。國小教師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以汐止區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基隆市。
蘇雨傑(2012)。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與工作壓力之研究-以臺中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台中市。二、英文部分
Diener, Robert A. Emmons, Randy J. Larsen, & Sharon Griffin. (1985).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9(1), pp. 71-75.
Diener, E. D., Emmons, R. A., Larsen, R. J., & Griffin, S. (1985).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49(1), 71-75.
Diener, E., & Diener, M. (2009). Cross-cultural correlates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self-esteem. Culture and well-being, 71-91. Springer, Dordrecht.
Edginton, C. R., Jordan, D. J., Degraaf, D. G., & Edginton, S. R. (2002). Leisure and
life satisfaction: Fundamental perspective. New York McGraw-Hills.
Fisher, J. C.(1986). Participation i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by active older adults.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36(4), 202-210.
Farrell, D., & Stamm, C. L. (1988). Meta-analysis of the correlates of employee absence.
Human Relations,41, 211–227.
Gross, W.,&Shichman, S. (1987). How to Grow a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52-56.
Joshanloo, M., & Afshari, S. (2011).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elf-esteem as
predictors of life satisfaction in Iranian Muslim university student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12(1), 105-113.
Kevin, J. S., & Patricia. E. H. (1980). Disruptive Student behavior in the Classroom.New
York: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Lemon, B. W., Bengtson, V. L.,&Peterson, J. A. (1972). A explor-ation of the activity
theory of aging: activity types and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in-movers to a retirement
community. Journal of Gerontology, 27(4), 511-523.
Lewis, A. D., Huebner, E. S., Malone, P. S., & Valois, R. F. (2011). Life satisfaction
and student engagement i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0(3), 249-262.
Lent, R. W., Nota, L., Soresi, S., Ginevra, M. C., Duffy, R. D., & Brown, S. D. (2011).
Predicting the job and life satisfaction of Italian teachers: Test of a social
cognitive model.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79(1), 91-97.
Löfström, C., Schelin, J., Norling, B., Vigre, H., Hoorfar, J., & Rådström, P. (2011).
Culture-independent quantification of Salmonella enterica in carcass gauze swabs by Flotation prior to real-time PC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145, S103-S109.
McGrath, J.(1976).Stress and behavior organization, Chicago: Rand McNally.
Mull, R., Bayless, M., & Ross, L. (1987). Recreational sports programming.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1, 53-61.
Proctor, C., Tsukayama, E., Wood, A. M., Maltby, J., Eades, J. F., & Linley, P. A. (2011).
Strengths gym: The impact of a character strengths-based intervention on the life
satisfaction and well-being of adolescents.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6(5),
377-388.
Ruiz‐Aranda, D., Extremera, N., & Pineda‐Galán, C. (2014). Emotional intelligence,
life satisfaction and subjective happiness in female student health professional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perceived stress. Journal of psychiatric and mental health
nursing, 21(2), 10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