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7 05:1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郭晨柔
研究生(外文):KUO, CHEN-JOU
論文名稱:高雄市國小教師A型行為組型者與B型行為組型者休閒動機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Leisure Motivation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of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and Type B Behavior Pattern
指導教授:黃任閔黃任閔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ANG, JEN-MIN
口試委員:林新龍呂謙
口試委員(外文):LIN, HSHING-LUNGLU, CHIEN
口試日期:2018-08-2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大學
系所名稱:生態休閒教育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5
中文關鍵詞:人格休閒活動
外文關鍵詞:PersonalityLeisure Activiti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37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市國小教師A型、B型行為組型者與不同背景變項者對休閒動機與休閒滿意度之差異情形,及休閒動機與休閒滿意度之相關情形。本研究以量化研究進行調查,抽樣方法為配額抽樣,發出問卷325份,共回收有效問卷300份,有效回收率92.3%。使用SPSS22.0版 for Windows 套裝軟體進行分析,統計方法採用敘述統計、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雪費法事後比較與Pearson積差相關,研究結果發現:
一、高雄市國小教師行為組型現況A型行為組型者佔全體26﹪;B型行為組型者佔全體49%。
二、高雄市國小教師休閒動機現況達中上水準,主要休閒動機為「心理滿足」。
三、A型、B型行為組型之高雄市國小教師在休閒動機有顯著差異,B型行為組型教師休閒動機顯著高於A型行為組型教師休閒動機。
四、高雄市國小教師休閒滿意度現況達中上水準,主要休閒滿意度為「社會」。
五、A型、B型行為組型之高雄市國小教師在休閒滿意度有顯著差異,B型行為組型教師休閒滿意度顯著高於A型行為組型教師休閒滿意度。
六、高雄市國小教師整體休閒動機與整體休閒滿意度達顯著正相關。
  希望本研究結果能提供相關單位作為發展教師休閒活動的參考,藉由參與合適的休閒活動,減緩其在職場上的壓力,輔導、協助教師降低A型行為組型。
  This study was aimed at probing into different statistical results in leisure motivation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due to Type A、Type B Behavior Pattern and different population background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als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find out relationships of leisure motivation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and quota sampling were adopted in this study. In total, 325 copies of questionnaires surveys were collected, and 300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with a rate of 92.3%. The data was collected and processed with the IBM SPSS 22.0 as the tool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run the result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MANOVA, Scheffé's method,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There were 26%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belong to Type A Behavior Pattern;and 49%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belong to Type B Behavior Pattern.
2.The situation of leisure motivation reached to medium-high level, and “Psychological Satisfaction” was the highest aspect.
3.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degree of leisure motiv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for Type A、Type B Behavior Patter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of Type B Behavior Pattern had stronger motivation than those of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4.The situation of leisure satisfaction reached to medium-high level, and “Society” was the highest aspect.
5.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degree of leisure satisfac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for Type A、Type B Behavior Patter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of Type B Behavior Pattern felt more satisfied than those of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6.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eisure motivation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was observed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In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s,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for schools and relate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for developing leisure activites were proposed. Hopefully, through doing suitable leisure activites, teachers could feel less stressed while working, and Type A Behavior could be decreased.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錄 IV
表次 V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 5
 第五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A型、B型行為組型 9
 第二節 休閒動機 12
 第三節 休閒滿意度 24
 第四節 休閒動機與休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32
 第五節 A型、B型行為組型與休閒動機、休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7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9
 第三節 研究假設 40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40
 第五節 研究工具 43
 第六節 資料分析與統計處理 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7
 第一節 填答者基本背景分析 57
 第二節 高雄市國小教師行為組型分析 59
 第三節 高雄市國小教師休閒動機分析 66
 第四節 高雄市國小教師休閒滿意度分析 71
 第五節 高雄市國小教師休閒動機與休閒滿意度之相關分析 77
 第六節 小結 7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1
 第一節 結論 81
 第二節 建議 83
參考文獻 87
 中文部份 87
 外文部份 93
附錄 95
 附錄一 一真研究室心理測驗使用申請書 95
 附錄二 一真研究室心理測驗使用同意書 95
朱祥燕(2017)。宜蘭縣國民小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的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何慶燕(2010)。休閒動機與休閒生活型態對自覺健康的影響-以台南縣國民中學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吳和堂(2013)。教育論文寫作與實用技巧(四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知城。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11)。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12)。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二版)。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13)。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亮慶(2010)。登山健行者休閒參與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呂金達(2014)。社區居民參與社區休閒活動之休閒動機、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城鄉社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呂慧美(2015)。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現況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苑科技大學,高雄市。
李仲廣、盧昌崇(2004)。基礎休閒學。北京:社會科學。
李連宗、張麗卿(2005)。TYPE-A/B行為對休閒動機、休閒阻礙及休閒滿意度之差異研究-以台灣區大專學生為例。輔仁大學體育學刊,4,109-119。
沈雪柔(2017)。彰化市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運動參與、休閒阻礙和休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沈德鈞(2018)。遊客休閒動機、休閒體驗與休閒滿意度之關係研究-以VILLA景觀農舍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周乙郎(2008)。工作與休閒的新啟示。工作與休閒學刊,1,1-3。
林一真(1989)。中國人A型量表編製初步報告。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36,13-24。
林一真(1990)。中國人A型量表之建構效度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37,73-96。
林永森(2009)。自行車休閒運動參與者參與動機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休閒利益之中介角色。運動與遊憩研究,4(2),185-200。
侯堂盛、楊孟華(2014)。體育教師休閒活動參與行為、工作生活品質與工作壓力之研究-以雲、嘉地區體育教師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3,1-20。
洪千雅(2014)。教師的生活型態、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洪長青(2008)。澎湖縣民眾休閒活動參與動機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徐嘉男(2017)。臺灣鐵人三項賽事參與者動機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以2017臺東普悠瑪鐵人三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縣。
徐碧璣(2017)。彰化市國小教師休閒活動選擇、休閒滿意度及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翁碧霞(2016)。少子化現象下,國小教師所面臨的工作壓力-以高雄市三民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馬啟偉、張力為(1996)。體育動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105學年度教育統計通報。取自http://www.kh.edu.tw/orgArch/departments_intro/F0/P4/P3
康文萍(2012)。大鵬灣環灣自行車道騎乘者之休閒動機、休閒阻礙與休閒促進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張月芬(2004)。家庭教育中心志工參與動機、內外控信念與其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張春興(1993)。工作、休閒、娛樂。中國論壇,15(9),47-51。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3)。心理學原理。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宮熊(2009)。休閒事業概論(二版)。新北市:揚智。
張惟剴(2014)。高雄餐旅大學學生休閒參與動機、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張華保(1986)。社會心理學(二版)。臺北市,三民書局。
張雯琍(1995)。A型行為組型的測量暨其與“運動”的關係。中華體育季刊,9(2),89-96。
梁祐謙(2017)。籃球運動的休閒動機、休閒阻礙和休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梁業隆(2010)。2009高雄世運會撞球賽現場觀眾觀賞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莊淑雅(2014)。嘉義縣國中教師休閒參與動機與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
莊詩歆(2013)。離島地區民眾休閒動機、參與行為與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志宥(2014)。馬祖海釣遊客休閒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村河(2001)。國營事業民營化留用員工工作壓力之研究-以台肥公司員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東燕(2014)。苗栗縣教師休閒參與動機、休閒滿意度與休閒阻礙因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陳雪亮、劉泳倫與魏華成(2008)。八卦山大佛風景區遊客休閒動機之研究。運動休閒產業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100-109。
陳霖、張艾如(2005)。情境壓力下情緒反應指標與人格類型關係初探-以國立體育學院先鋒計劃為例。第九屆全國大專院校登山運動研討會,26。
黃俊雄(2017)。休閒活動登山健行者休閒涉入及休閒體驗與休閒滿意度─以參山國家風景區八卦山脈步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黃敏哲(2011)。枋寮F3藝文特區遊客休閒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楊宗文(2004)。培養活力青少年白皮書。教育部。
楊建夫(2012)。休閒遊憩概論。臺北市:華都文化。
楊國樞(2001)。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市:東華書局。
葉智魁(2006)。休閒研究-休閒觀與休閒專論。臺北市:品度。
劉莉芬(2011)。登山步道登山健行者休閒動機與休閒體驗及休閒滿意度之研究-以屏東縣笠頂山登山步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潘笈怡(2017)。國小教師休閒動機、休閒環境偏好與休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蔡宇翔(2016)。休閒動機、休閒涉入、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東台灣慢速壘球運動參與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蔡佳汶(2010)。建構澎湖東嶼坪嶼永續觀光之方向-永續觀光因子評估暨遊客休閒動機、休閒阻礙、滿意度與行為意向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縣。
蔡佳蓉(2010)。台中市居民對騎乘自行車之休閒動機、休閒阻礙與休閒促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蔡依伶(2010)。雲林縣國小教師休閒動機與休閒運動參與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嘉義縣。
鄧振源(2008)。工作中的休閒藝術。工作與休閒學刊,1,13-22。
鄭育文(2016)。高雄市國小教師休閒認知、休閒參與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鄭味玲(2007)。屏東縣國中生休閒活動參與、休閒態度及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盧俊宏(2000)。運動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謝秀婷(2015)。新北市國小教師休閒動機、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謝智謀(2000)。休閒行為研究。
謝榮豐(1999)。田徑選手參與動機與生活型態之研究:以參加大專運動會選手為例。臺北市:華泰。
顏智淵(2002)。TYPE A-B行為對休閒內在動機、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之差異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Beard, J. G., & Ragheb, M. G. (1980). Measuring leisur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2(1), 20-33.
Beard, J. G., & Ragheb, M. G. (1983). Measuring leisure motiv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5(3), 219-228.
Burger, J. M. (2010).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International edition, 8th edition. Belmont, CA, United States: Cengage Learning, Inc.
Carver, C. S. (1980). Perceived coercion, resistance to persuasion, and the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4, 467-481.
Dailey, R. C., & Ickinger, W. (1986). Personality and role variables as predictors of tension discharge rate in three samples. Human Relations, 39(11), 991-1003.
Franken, D. A., & Van Raaij, W. F. (1981). Satisfaction with leisure time activiti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3, 337-352.
Friedman, M., & Rosenman, R. H. (1974). Type A Behavior and Your Heart. New York City, New York, U.S.: Alfred A. Knopf.
Gerrig, R. J., & Zimbardo, P. G. (2008). Psychology and Life, 18th edition. New York: Pearson.
Glass, D. C. (1977). Behavior Patterns, Stress, and Coronary Disease.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odbey, G. (1994). Leisure in Your Life: an exploration. State College, Pennsylvani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Hicks, R. A., & Schretlen, D. (1981). Changes in level of Type A behavior in college students over a four-year period. Psychological Reports, 49(1), 22.
Iso-Ahola, S. E. (1989). Motivation for leisure. In E. L. Jackson & T. L. Burton (Eds.), Understanding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pping the past, charting the fut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Jenkins, C. D., Zyzanski, S. J., & Rosenman, R. H. (1979). Jenkins Activity Survey manual: Form C. New York: Psychological Corporation.
Kelly, R. J. (1990). Leisure.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Mannell, R. C., & Kleiber, D. A. (1997).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Manning, R. E. (1986). Search and Research for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2(6), 98-105.
Riddick, C. C. (1986). Leisure satisfaction precursor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8(4), 259-265.
Smith, T. W., & Anderson, N. B. (1986). Models of personality and disease: an interactional approach to type A behavior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6), 1166-1173.
Tang, T. L. (1986). Effects of Type-A personality and leisure (work vs. leisure) on task preferenc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8, 1-11.
Tillman, A. (1974). The Program Book for Recreation Professionals. Palo Alto, CA: National Press Books.
Vroom, V. H.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Oxford, England: Wiley.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