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9 05:3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櫻花
研究生(外文):Ying-Hua Tsai
論文名稱:網路金融授信風險管理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DISCUSSION ON NETWORK FINANCIAL CREDIT RISK MANAGEMENT
指導教授:丘邦翰丘邦翰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Bang-Han Chiu
口試委員:洪榮華李明德
口試委員(外文):Rong-Hua HongMing-De Li
口試日期:2017-01-04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元智大學
系所名稱: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8
中文關鍵詞:P2P網路授信網路借貸風險管理
外文關鍵詞:P2Pnetwork loannetwork creditrisk manage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4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由於中國大陸幅員廣大,金融服務之便利性及普及度不高,且目前中國大陸銀行的服務對象仍以地方政府、大型國有企業及上市公司為主,使大量中小企業及個人之借貸需求無法得到滿足,致2005中開始有非金融業陸續經營網路金融業務。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P2P網路借貸迅速發展,網路的便捷使得貸款的審核周期縮短,提高了資金的周轉速度,使P2P網路借貸這一種新型的金融服務模式被社會大眾廣泛接受。但網路借貸平台的風險管理機制存在的問題,不論是政策風險或網路風險一直是影響網路借貸發展的因素。
Due to the vast territory of mainland China, the financial services are presently lack of convenience and popularity. Also, Chinese banks still mainly serve for local governments, larg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listed companies, so that a large number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s borrowing needs had not be satisfied. Since 2005, some non-financial industries have started to operate the Internet financial busines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growth of P2P network borrowing, the convenience of the network has shortened the loan audit cycle and improve the turnover rate of funds, therefore this kind of new financial service model, P2P network borrowing, is widely accepted by the public. However, the risk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Internet lending platform, whether policy risk or network risk has always bee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lending.
目錄
書名頁 ……………………………………………………………………………… i
審定書 ……………………………………………………………………………… ii
授權書 …………………………………………………………………………… iii
中文摘要 …………………………………………………………………………… iv
英文摘要 ………………………………………………………………………… v
誌謝 ………………………………………………………………………………… vi
目錄 ……………………………………………………………………………… vii
表目錄 …………………………………………………………………………… viii
圖目錄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範圍和限制…………………………………………………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 ………………………………………………………………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4
第一節 本國銀行授信與業務流程…………………………………………… 4
第二節 本國銀行信用風險相關文獻………………………………………… 9
第三節 網路借貸P2P相關文獻…………………………………………… 1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7
第一節 本國網路借貸發展的可能性分析…………………………………… 37
第二節 歐美網路借貸發展的現況分析……………………………………44
第三節 中國大陸網路借貸P2P風險分析與現況 …………………………4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64
第一節 結論 ……………………………………………………… 64
第二節 建議 ……………………………………………………… 64
參考文獻…………………………………………………………………………67
參 考 文 獻

1. 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銀行公會】(2016)。中華民國銀行公會會員授信準則105.7.6,取自銀行公會,網址:http://www.ba.org.tw/
2. 小白(2016)。英國兩大借貸平台10年運營損失超過5000萬英鎊,P2P創企又將如何?(2016年08月02日)。取自獵云网網址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199922
3. 方珍玲、陳欽賢、林婷鈴、杜怡靜、汪志勇、陳棟墉與藍麗琪(2015)。非銀行業辦理金融業務之國外發展趨勢及因應之道。金融研究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一○四年度委託研究報告。台北市:國立臺北大學
4. 王玲(2016)。大規模擴張後美國首家P2P平台Prosper大幅裁員。(2016年05月04日)。取自財新網址,網址http://m.international.caixin.com/m/2016-05-04/100939526.html
5. 台灣金融研訓院(2002)。授信之基本概念。載於台灣金融研訓院編撰委員會(主編),銀行授信實務概要(頁1-3; 38-40)。台北市:飛燕。
6.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6)。銀行法104.6.24,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 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9%8A%80%E8%A1%8C%E6%B3%95
7.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6)。中央銀行法103.1.8,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 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9%8A%80%E8%A1%8C%E6%B3%95
8. 江世傑(2000)。模糊類神經網路在消費性貸款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2000)。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9. 李海麟(2002)。銀行消費者房屋貸款授信評量之實證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2002)。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10. 李景文(2004),影響房屋抵押貸款提前清償因素之實證分析。(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2004)。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11. 李坤儀、黃建森、張捷昌(1999)。金融風險管理。台北市:華泰圖書公司。
12. 吳淑芬(1992)。銀行授信評估-AHP決策模式。(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1992)。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13. 陸岷峰(2016)。P2P網貸平台也是未來民營銀行雛形。2016年6月7日,取自机器宝,網址http://jqb.qingxietz.com/service/articleDetail?id=1008&catalog=10
14. 馬芳資(1994),信用卡信用風險預警範例學習系統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1994)。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15. 陳文郁(2001),我國金融機構授信信用風險管理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200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16. 盛鬆成(2016)。從P2P看金融的傳承兩與創新。2016年6月6日,取自中國金融信息網,網址http://finance.huanqiu.com/roll/2016-06/9012658.html
17. 盛松成(2016)。中國P2P平台為何大量停業跑路英美卻沒有?2016年6月2日,取自新浪財經,網址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606/02/t20160602_12429743.shtml
18. 黃震、鄧建鵬 (2015)。P2P網貸風雲。北京市:中國經濟。
19.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16)。2015經濟部輔導中小企業成果專刊。台北市: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20. 網貸之家(2016)。2016年8月網貸平台發展指數評級表。2016年9月6日,取自網貸之家,網址http://bbs.wdzj.com/thread-857040-1-1.html
21. 劉文信(2015),桃園市工業住宅不動產放款信用風險評估之研究-以某銀行為例。(碩士論,萬能科技大學,201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22. 劉歡(2016)。短短数日股价蒸发近50%,美国P2P鼻祖也玩砸了?。2016年06月29日,取自騰訊科技,英才雜誌【微博】網址http://tech.qq.com/a/20160629/011530.htm
23. 韓昭(2015)。網絡借貸易發洗錢風險。2015年8月19日,取自MBA智庫文檔,網址http://doc.mbalib.com/view/cbf31ad5aaaa8a3a5344ddc7fc90c9fa.html
24. 韓學淵(2016)。作為一名金融老兵 對當前金融科技熱的冷思考。2016年08月08日,取自鉅亨網新聞中心,和訊網網址http://news.cnyes.com/news/id/2141826
25. MBA 智庫百科(2016)。網絡借貸。2016年12月18日,取自MBA 智庫百科網址
http://wiki.mbalib.com/wiki/%E7%BD%91%E7%BB%9C%E5%80%9F%E8%B4%B7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