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5 08:2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盧亭蓉
研究生(外文):LU, TING-JUNG
論文名稱:《台灣鬼仔古》中的鬼故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Ghost Stories in Taiwanese Ghost Stories
指導教授:柯榮三柯榮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O, JUNG-SAN
口試委員:翁敏修林仁昱
口試委員(外文):WENG,MIN-HSIULIN, JEN-YU
口試日期:2019-06-2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漢學應用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2
中文關鍵詞:鬼故事鬼故事地點恐懼因素
外文關鍵詞:ghost storiesghostlocationfear facto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82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台灣鬼仔古》中收錄了近一百八十則的「鬼仔古」,並依照其呈現方式劃分出三大類,即「撞鬼地點」、「鬼的模樣」與「撞鬼經驗」。本文以此書為文本,深入探討其中的鬼故事。
  本文先就此書作一簡單介紹,且將鬼故事的起源與類型一一說明,而後將書中的「鬼仔古」重新打散,按「私人場所」、「公共場所」與「戶外環境」重新分類,探討多數鬼故事發生於何處。最後為了解人們聽或看鬼故事時,心中所引發的恐懼心理,將鬼故事依其內容分別從「靈異現象」、「傷人害命」與「鬼形象與個人恐懼經驗的聯繫」三方面去探討這些鬼故事背後所隱含的令人恐懼
之因素。
  There are about 180 ghost stories in Taiwanese Ghost Stories and also be seperated by the presentation as the place where bump into the ghost , ghost’s face and the experiences of bump into the ghost.
  This research will introduce of the book simply first and describe the origin and the type of ghost stories detailedly. And then scatter the ghost stories in the book and reclassify them as private place , public place and outdoor environment. Explore where is the ghost stories happen the most. And finally understand the fear when people listen or watch ghost stories. This research will explore the faction that makes people feel fear behind these ghost stories as 3 parts: psychic phenomena, life threatn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mages of ghost and the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fear.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致謝 ……………………………………………………………………………… ⅲ
目錄 ……………………………………………………………………………… ⅳ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 3
第三節 相關文獻回顧 …………………………………………………… 4
第二章 鬼故事的定義、由來與類型 ………………………………………… 9
第一節 「鬼故事」的定義與由來 ……………………………………… 10
第二節 「鬼故事」的類型 ……………………………………………… 16
第三節 《台灣鬼仔古》介紹與分類情況 ……………………………… 24
第三章 何處見鬼?《台灣鬼仔古》中鬼故事的事發現場 ………………… 33
第一節 私人場所 ………………………………………………………… 33
第二節 公共場所 ………………………………………………………… 53
第三節 戶外環境 ………………………………………………………… 61
第四章 何以懼鬼?《台灣鬼仔古》中鬼故事的恐懼元素 ………………… 73
第一節 超越現實經驗的奇詭靈異 ……………………………………… 73
第二節 威脅身家性命的不安全感 ……………………………………… 81
第三節 鬼形象與個人恐懼經驗的聯繫 ………………………………… 90
第五章 結論 …………………………………………………………………… 95
參考文獻 ………………………………………………………………………… 99

一、專書
(一)古籍
(晉)干寶撰、黃鈞注譯:《新譯搜神記》,(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宋)李昉:《太平廣記八》,(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清)蒲松齡撰:《聊齋誌異》(台北:光復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二)近人專著
片岡巖著、陳金田譯:《臺灣風俗誌》,(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王國良:《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年)。
司馬中原:《鬼話》,(台北: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向立綱:《人鬼之間》(臺北:萬世紀身心靈顧問有限公司,2010年)。
汎遇:《哇!真是見鬼了》,(新北:讀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6年)。
何敬堯:《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誌》,(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李福清:《從神話到鬼話》,(台北:晨星出版社,1988年)。
林美容:《台灣鬼仔古》,(新北:月熊出版社,2017年)。
袁牧著、王爰譯注:《搞什麼鬼》,(台北:實學社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高致華:《台灣文化鬼跡》,(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
許振江編:《大家來說鬼》,(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1年)。
陳秀華:《臺灣女鬼:民俗學裡的女鬼意象》,(臺北: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黃澤新:《中國的鬼文化》,(台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劉介民:《東方民間鬼故事與鬼小說》,輯於張玉安、陳崗龍主編:《東方民間文學比較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蔡天起:《超自然神秘檔案:不可思議的人類異聞》,(新北:晶冠出版社,2006年)。
鄭基良:《生死鬼神與善惡報應的思想論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10年)。
二、學位論文
王淑美:《鬼故事與現代兒童》(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意筑:《《太平廣記》中的鬼形象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3年)。
陳柏宏:《心理距離對超自然現象信念之影響:理性-經驗系統的調節效果》,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及社工學系心理碩士,2011年。
陳靜婷《臺灣創作童話中鬼書寫之兒童閱讀經驗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黃淑卿:《林投姐故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
劉仲娟:《《聊齋誌異》鬼故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劉淑瑛:《鄭宗弦少年小說之臺灣風俗研究 —以鬼故事系列為例》(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6年)。
薛慧娟:《《三六九小報》鬼神故事研究──以反映臺灣諸文化現象為核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5年)。
三、期刊論文
江亞竺:〈魏晉六朝志怪小說之人鬼相處之趣〉,《問學集》第19期,2012年1月。
余國藩、范國生:〈「安息罷,安息罷,受擾的靈!」-中國傳統小說裏的鬼〉,《中外文學》第17卷第4期,1988年9月。
吳啟安:〈《莊子》的鬼神觀念研究〉,《學術研究》第五期,2012年7月。
呂理政:〈禁忌與神聖:臺灣漢人鬼神信仰的兩面性〉,《臺灣風物》第三十九卷第四期,1989年12月。
李民鋒:〈各國殯葬的奇聞軼事〉,《中華禮儀》第四期,1998年8月。
周大興:〈人死稱鬼神──王充的鬼神觀〉,《鵝湖學誌》第四十六期,2011年6月。
周大興:〈人死稱鬼神─王充的鬼神觀〉,《鵝湖學誌》46期,2011年6月。
林美容:〈鬼的民俗學〉,《台灣文藝新生版》第三期,1994年6月。
柯淑惠:〈水鬼成神故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三十五、三十六期合刊,2018年6月。
范銘如:〈另眼相看-當代台灣小說的鬼/地方〉,《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二期,2006年4月。
張琬聆:〈〈林投姐〉故事鬼魂文化研究〉,《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四期,2006年9月。
郭芳如:〈王充與朱熹鬼神觀的比較〉,《宗教哲學》季刊第77期,2016年9月。
陳美伶〈淺談「鬼信仰」對中國傳統社會與文學藝術的影響〉,《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116期,2011年5月。
陳美玲:〈淺談「鬼信仰」對中國傳統社會與文學藝術的影響〉,《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第116期,2011年5月。
馮藝超:〈鬼禁忌初探〉,《中華學苑》50期,1997年7月。
黃澄煌:〈迷信數則〉,收錄林川夫主編《民俗臺灣》第六輯,1990年12月。
葉慶炳:〈魏晋南北朝的鬼小說與小說鬼〉,《中外文學》第3卷第12期,1975年5月。
趙婕:〈中國鬼故事中的信仰色彩〉,《劍南文學》10期,2011年7月。
劉還月:〈人鬼原是一家親-移墾社會的鬼神傳說〉,《台灣文藝》新生版第三期,1994年6月。
潘建:〈自然的世界,超自然的力量──論伊迪絲.華頓的鬼故事〉,《國外文學》第4期,2003年7月。
鄭基良:〈鬼神思想初探(上)〉,《空大學訊》,2000年5月。
鄭煒華:〈志怪小說與"鬼"〉,《甘肅高師學報》第12卷第4期,2007年。
四、報紙
〈水鬼求代〉,《臺灣日日新報》第4版,1917年9月1日。
〈魔之池〉,《臺灣日日新報》第5版,1929年2月19日。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