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文獻
王姿雅(2014)。教師人格特質、生涯自我效能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王惠俐(2002)。特殊教育教師助理員工作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王儀嘉(1998)。特殊教育助理人員角色功能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石典玉(2005)。台北縣國小特殊教育班教師助理員工作現況及專業訓練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朱博湧、林裕淩、鍾存昱(2014)。企業組織能力對員工工作績效與留職意願之影響-以員工滿意度為中介變數。商略學報,3,203-223。吳佳慧(2015)。縣市合併後臺南市國小新進英語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縣。吳武典(2013)。臺灣特殊教育綜論(一):發展脈絡與特色。特殊教育季刊,129,11-18。吳清山、林天祐(2010)。教育e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基(1999)。教育與行政。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雅婷、黃家齊、趙慕芬(譯)(2014)。組織行為學(原作者:Stephen P. Robbins, Timothy A. Judge)。臺北市:華泰。(原著出版年:2013)。
李慕華、林宗鴻(譯)(2000)。工商心理學導論(原作者:Paul M. Muchinsky)。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9)。
沈佑真(2015)。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助理員工作現況與特殊教育專業訓練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周婉琪(2011)。國小特教班教師對教師助理員角色期望與角色實踐調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林家五(譯)(2011)。組織行為(原作者:James Campbell Quick, Debra L. Nelson)。臺北市:華泰。(原著出版年:2011)。
林財丁、林瑞發(譯)(2012)。組織行為(原作者:Stephen P. Robbins, Timothy A. Judge)。新北市:滄海。(原著出版年:2012)。
林莅翔(2015)。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領域備課社群教師工作滿意度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林欽榮(2010)。組織理論與管理。新北市:揚智。
林靖芸(2011)。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助理員角色期望與角色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施安琪、鈕文英(2014)。我國特殊教育助理員聘任培訓及服務內涵的現況與建議。南屏特殊教育,5,31-44。
柯懿庭(2014)。系統動態觀點下約聘人員工作壓力之研究-以特殊教育助理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縣。柳香礽(2011)。公部門交響樂團行政人員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臺北市交響樂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特殊教育法(民103年6月18日)。
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民102年7月12日)。
特殊教育通報網(民105年4月11日)。取自https://www.set.edu.tw/
秦夢群(2013)。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臺北市:五南。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班班級及專責單位設置與人員進用辦法(民國103 年4月10日)。
國立基隆特殊教育學校103學年度第十二次教師助理員(契僱月薪制)甄選簡章(104年2月17日)。取自:http://www.klses.kl.edu.tw/Web/index.php
國立臺中啟明學校103學年度人力替代方案契約僱用教師助理員甄選簡章(103年9月25日)。取自:http://www.cmsb.tc.edu.tw/index.php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11)。張氏心理學辭典(簡明版)。臺北市:東華。
張琇雯(2011)。臺北市國民小學公務人員工作滿意度及調職傾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許士軍(2003)。管理辭典。臺北市:華泰文化。
郭怡妝(2012)。高雄市國小特教班教師助理員工作現況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郭思妤、蔡卓芬(譯)(2012)。組織行為(原作者:Stephen P. Robbins, Timothy A. Judge)。新北市:普林斯頓。(原著出版年:2011)
郭美滿(2012)。解析特殊教育法。國小特殊教育,53,13-23。陳姿婷(2015)。國小代理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陳姿諭(2014)。薪酬制度公平知覺與員工工作滿意及工作績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陳鳳儀(2010)。特殊教育教師助理員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研究-以台灣北區主要特教學校及特教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黃崇毅(2010)。國民中學資優班教師工作滿意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黃賀(2013)。組織行為。新北市:前程文化。
黃筠方(2010)。淺談融合教育下普通教師與特教教師的合作關係與模式。東華特教,44,14-19。黃綉雯(2011)。臺灣特殊教育性別/階層化的照顧體制:聽見照顧者的聲音(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黃曉鈴(2012)。國民小學融合教育教師助理員角色與職責開展之多重案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黃靜怡(2010)。教師助理員協助一位多重障礙學生參與融合教育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楊淳淳(2010)。國小特教班教師助理員工作現況及工作滿意度調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臺北市104學年度補助各校特殊教育助理員實施計畫(104年6月17日)。取自:http://163.21.204.99/manual/104/%E8%B3%87%E6%BA%90%E6%9C%8D%E5%8B%99/14-104%E5%AD%B8%E5%B9%B4%E5%BA%A6%E7%89%B9%E6%95%99%E5%8A%A9%E7%90%86%E5%93%A1%E5%AF%A6%E6%96%BD%E8%A8%88%E7%95%AB.pdf
劉名斐(2015)。國民小學主任人格特質、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及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劉韋汝(2013)。台中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助理員工作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謝文全(2008)。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靜瑜(2011)。籃球球員對組織承諾、工作滿意度與生涯規劃之分析-以台灣啤酒籃球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貳、英文文獻
Borda, R. G. and Norman, I. J. (1997). Testing a model of absence and intent to stay in employment: A study of registered nurses in Malt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34(5), 375-384.
Carroll, D. (2001). Considering paraeducator training,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34(2), 60-64.
Carter, E., O’Rourke, L., Sisco, L. G., Pelsue, D. (2009). Knowledge, responsibilities, and training needs of paraprofessionals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Remedial & Special Education, 30(6), 344–359.
Causton-Theoharis, J. N. (2009). The paraprofessional's handbook for effective support in inclusive classrooms. Baltimore: Paul H. Brookes Pub.
Chiu SF, Chen HL. (2005).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The mediational role of job satisfaction, 33, 523-540.
Dupre, K. E. and Day, A. L. (2007). The effects of supportive management and job quality on the turnover intentions health of military personne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46(2), 185-201.
Egilson, S. T. & Traustadóttir, R. (2009).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childhood participation.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disability research, 11, 51-63.
Minondo, S., Meyer, L. H., & Xin, J. F. (2001). The role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eaching assistants in inclusive education: What’s appropriate?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persons with severe handdicaps, 26(2), 114-119.
Ng, T. W. and Butts, M. M. (2009). Effectiveness of organizational efforts to lower turnover intention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mployee locus of contro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48(2), 289-310.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of 2001, Pub. L. No. 107-110 (2001)
Robbins, S. P. (1992). Essential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Robbins, S. P.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 (9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SPeNSE (2001). The role of paraprofessionals in special education. SPeNSE (Study of personnel needs in special education) Fact sheets. (Retrieved April 29, 2008, from http://ferdig.coe.ufl.edu/spense/parasFinal.doc)
The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2004, Pub. L. No. 108-446 (2004)
Wisconsin Administrative Code (2004). Department of public instruction, chpater34. (Retrieved July 21, 2010, from http://dpi.wi.gov/tepdl/pi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