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1 20: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何明諺
研究生(外文):Ming-Yen Ho
論文名稱:資訊服務業研發對績效之影響-以國際化程度為調節變數
論文名稱(外文):R&D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Industry and Firm Performance-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指導教授:何志峰何志峰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yh-Fng H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
系所名稱:國際商務系碩士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貿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6
中文關鍵詞:研究發展活動追蹤資料固定效果隨機效果調節作用
外文關鍵詞:R&DPanel datafixed effectsrandom effectsmoderating effect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48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綜觀過去的研究,研究發展活動對企業績效之影響並不十分肯定,本研究以「資源基礎觀點」(Resource-Based View)切入,使用金融海嘯後(2008年至2012年) 47家資訊服務業廠商為研究樣本,探討1.研究發展活動對企業績效之影響,同時以「國際生產折衷理論」(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為輔,探討2.廠商國際化程度,是否會調節研究發展活動對企業績效之影響。研究之迴歸分析結果發現(1)研究發展活動對於企業績效有顯著影響,有正有負,但僅止於某些變數、(2)國際化程度部份調節上述影響。本研究的貢獻在於為研究發展活動對企業績效之關係拼上一小塊拼圖,並建議企業在進行研究發展活動時不可忽略國際化策略思考的重要性。
In the past, there was no certain conclusion for whether or not firms’ R&D activities have better performance. Here, we were trying to know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D activi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resource-based view. And we also wanted to understand 2)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based on 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The data of 47 Taiwan-based Information Services firms from 2008 to 2012 after financial crisis were collected and integrated as the empirical base for testing the hypotheses. Our regressions showed us two main results. First, due to a variety of variables, there were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D activi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Second,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partly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D activi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Therefore, firms should consider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while doing R&D activities.
摘 要 I
ABSTRACT II
誌 謝 III
目 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 資訊服務產業概況 5
2.1.1 資訊服務業之定義 5
2.1.2 資訊服務業之國內市場規模 6
2.1.3 資訊服務業之國外市場規模 8
2.1.4 資訊服務業之特性 8
2.2 研究發展活動及其現況 10
2.2.1 研究發展活動之定義 10
2.2.2 研究發展活動之會計處理 11
2.2.3 研究發展活動之重要性 11
2.3 研究發展活動對企業績效之影響 12
2.3.1 資源基礎觀點(Resource-Based View) 12
2.3.2 過往實證結果 15
2.4 國際化程度對企業績效之影響 20
2.4.1 國際生產折衷理論(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20
2.4.2 過往實證結果 22
2.5 研究架構與假說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6
3.1 研究樣本 26
3.2 研究變數 27
3.2.1 研究發展變數 27
3.2.2 企業績效變數 28
3.2.3 國際化程度變數 29
3.2.4 控制變數 29
3.3 實證模型 30
3.4 統計方法 31
3.4.1 敘述性統計 31
3.4.2 相關性分析(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31
3.4.3 最小平方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 31
3.4.4 固定效果(Fixed effects) 32
3.4.5 隨機效果(Random effects) 33
3.4.6 Hausman Test 33
3.4.7 LM test(Breusch-Pagan LM test) 33
3.4.8 F test 34
3.5 研究程序 34
第四章 實證結果 35
4.1 樣本基本資料 35
4.1.1 描述性統計分析 35
4.1.2 相關性分析 36
4.1.3 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VIF) 38
4.2 迴歸分析 39
4.2.1 模型選擇 39
4.2.2 實證結果 41
4.2.3 結果匯整 45
第五章 結論 46
5.1 研究摘述 46
5.2 研究結果與討論 46
5.3 管理意涵 49
5.4 研究限制與建議 52
參考文獻 53

[1] 王正羽(2003)。智慧資本、研究發展與企業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我國光電產業為例。立德管理學院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2] 王志袁、劉念琪 (2011)。 研發投入、研發組織管理與研發績效。商略學報, 3(4),頁 269-280。
[3] 吳佳德(2009)。研究發展支出對企業經營績效之影響—以台灣上市上櫃連接器公司為例。淡江大學國際商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4] 吳佳穎(2001)。台灣資訊電子產業研究發展活動與公司經營績效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所博士論文,新竹市。
[5] 吳璟甫(2007)。研究發展支出與企業經營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我國上市電子業為例。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6] 林志傑(2003)。我國製藥及生物技術公司研究發展投入與經營績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7] 林宛瑩、汪瑞芝、游順合 (2012)。 研發支出、內部董事與經營績效。會計審計論叢, 2(1),頁 61-90。
[8] 林政賢(2003)。台灣半導體產業經營績效影響之研究。立德管理學院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9] 林彩梅、李嫺柔 (2007)。 國際化程度、代理成本對經營績效關係之影響-以台灣上市電子業為例。中華管理學報, 8(1),頁 71-85。
[10] 林震岩、林雅惠 (2011)。 國際化程度、公司規模和企業特性對母子公司績效影響之研究-以台商投資大陸為例。中原企管評論, 9(2),頁 55-83。
[11] 施宜礽(2002)。研究發展支出費用化及資本化與公司經營績效關聯性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論文,雲林縣。
[12] 徐子光、王晶儀 (2006)。 研究發展、出口與經濟成長。中華管理學報, 7(1),頁 49-60。
[13] 徐箴宜(2001)。多角化與國際化對企業經營績效影響之實證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14] 張晉誠(2007)。IC設計公司研究發展活動與經營績效之關聯性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15] 張國忠、蔡明勳 (2010)。 國際化與公司績效:公司專屬性資產之調節角色,以台灣半導體產業為例。多國籍企業管理評論, 4(1),頁 73-94。
[16] 張智凱(2011)。智慧資本對企業價值評價應用之研究—以台灣資訊服務產業為例。國立臺北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
[17] 曹壽民、陳光政 (2010)。 創新活動、國際化與公司績效:以台灣上市公司之國外直接投資檢測。管理學報, 27(3),頁 205-224。
[18] 許政宏(2006)。研究發展、財務指標與經營績效之關連性研究-以台灣上市上櫃IC設計產業為例。中原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19] 郭家林(1999)。我國軟體產業的公司特性、財務策略、及財務績效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20] 陳柏彰(2002)。創新發明能力與企業生產力以及企業價值之關連性研究--以台灣之資訊電子業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21] 喬友慶、于卓民、林月雲 (2002)。 國際化程度與產品差異化能力對廠商績效之影響--臺灣大型製造廠商之實證研究。管理學報, 19(5),頁 811-842。
[22] 游適維(2000)。資訊軟體業國際市場進入策略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23] 黃明煌(2001)。行銷知識與研發能力對新產品競爭優勢之影響-以台灣資訊服務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24] 黃博暉(2008)。研究發展對台灣生技產業經營績效之實證研究。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25] 黃麗芬(2002)。景氣循環、研究發展對財務績效影響之研究—以我國上市上櫃資訊電子業為例。中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26] 詹淑清 (2001)。 研發與高科技廠商獲利能力之實證研究。臺灣經濟金融月刊, 17(15),頁 72-83。
[27] 趙永祥、王建民、陳旭播 (2007)。 國際化程度與產品多角化策略對公司價值與財務績效影響之研究-以台灣電子業上市公司爲例。育達學院學報(14),頁 17-42。
[28] 劉正田 (2002)。 無形資產、成長機會與股票報酬關係之研究。會計評論(35),頁 1-29。
[29] 劉正田、林修葳、金成隆 (2005)。 創新價值鏈之路徑分析:企業研發投資成效之實證研究。管理評論, 24(4),頁 29-56。
[30] 劉榮芳、林益倍、葉怡伶 (2013)。 研究發展支出增加、股票報酬與經營績效以及資訊內涵。商管科技季刊, 14(1),頁 63-88。
[31] 歐進士 (1998)。 我國企業研究發展與經營績效關聯之實證研究。中山管理評論, 6(2),頁 357-385。
[32] 顏瓊瑤(2010)。研究發展支出對企業經營績效之影響-以台灣IC設計業為例。雲林科技大學會計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雲林縣。
[33] Ballot, G., Fakhfakh, F., & Taymaz, E. (2001). Firms' human capital, R&D and performance: a study on French and Swedish firms. Labour Economics, 8(4), 443-462.
[34] Banalieva, E. R., & Santoro, M. D. (2009). Local, regional, or global? Geographic orientation and relativ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emerging market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7(5), 344-355.
[35] Barney, J. B. (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1), 99-120.
[36] Chung, Kee H. and Pruitt, Stephen W. (1994). A Simple Approximation of Tobin's Q. Financial Management, 23(3), 70-74.
[37] Dunning, J. H. (1980). Towards an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ome empirical tes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1(1), 9-31.
[38] Fernhaber, S. A., & Li, D. (2010). The Impact of Interorganizational Imitation on New Venture International Entry and Performance.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34(1), 1-30.
[39] Goerzen, A., & Beamish, P. W. (2003). Geographic scope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4(13), 1289-1306.
[40] Huang, C.-J., & Chen, S.-Y. (2010).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R&D Investment and Firm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aiwan Electronics Industry. 東海管理評論, 11(1), 35-73.
[41] Le, S. A., Walters, B., & Kroll, M. (2006).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external monitor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D spending and fir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59(2), 278-287.
[42] Lin, B. W., Lee, Y., & Hung, S. C. (2006). R&D intensity and commercialization orientation effects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59(6), 679-685.
[43] Morck, R., & Yeung, B. (1991). Why Investors Value Multinationality.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64(2), 165-187.
[44] Pangarkar, N. (2008).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43(4), 475-485.
[45] Pappas, R. A., & Remer, D. S. (1985). Measuring R and D Productivity. Research Management, 28(3), 15-22.
[46] Sher, P. J., & Yang, P. Y. (2005). The effects of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and R&D clustering on firm performance: the evidence of Taiwan'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Technovation, 25(1), 33-43.
[47] Sullivan, D. (1994). Measuring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 Fir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5(2), 325-342.
[48] Wang, E. C. (2007). R&D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A cross-country analysis using the 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9(2), 345-360.
[49] Wernerfelt, B. (1984).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5(2), 171-180.
[50] ITIS智網資料庫 http://www2.itis.org.tw/
[51] OECD http://www.oecd.org/
[52] OECD, M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 Volume http://www.oecd-ilibrary.org/science-and-technology/main-science-and-technology-indicators_2304277x
[53] Worldbank http://data.worldbank.org/
[54] 台灣服務業聯盟協會 http://www.twcsi.org.tw/
[55] 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 http://www.tej.com.tw/twsite/
[56] 行政院主計總處 http://www.dgbas.gov.tw/mp.html
[57] 科技部(前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http://web1.most.gov.tw/mp.aspx
[58] 財政部 http://www.mof.gov.tw/
[59]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 http://www.ardf.org.tw/tifrs5.html
[60] 國發會(前身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http://www.ndc.gov.tw
[61] 經濟部統計處 http://www.moea.gov.tw/Mns/dos/home/Home.aspx
[62] 櫃買中心 http://www.otc.org.tw/ch/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2] 王志袁、劉念琪 (2011)。 研發投入、研發組織管理與研發績效。商略學報, 3(4),頁 269-280。
2. [2] 王志袁、劉念琪 (2011)。 研發投入、研發組織管理與研發績效。商略學報, 3(4),頁 269-280。
3. [9] 林彩梅、李嫺柔 (2007)。 國際化程度、代理成本對經營績效關係之影響-以台灣上市電子業為例。中華管理學報, 8(1),頁 71-85。
4. [9] 林彩梅、李嫺柔 (2007)。 國際化程度、代理成本對經營績效關係之影響-以台灣上市電子業為例。中華管理學報, 8(1),頁 71-85。
5. [10] 林震岩、林雅惠 (2011)。 國際化程度、公司規模和企業特性對母子公司績效影響之研究-以台商投資大陸為例。中原企管評論, 9(2),頁 55-83。
6. [10] 林震岩、林雅惠 (2011)。 國際化程度、公司規模和企業特性對母子公司績效影響之研究-以台商投資大陸為例。中原企管評論, 9(2),頁 55-83。
7. [12] 徐子光、王晶儀 (2006)。 研究發展、出口與經濟成長。中華管理學報, 7(1),頁 49-60。
8. [12] 徐子光、王晶儀 (2006)。 研究發展、出口與經濟成長。中華管理學報, 7(1),頁 49-60。
9. [15] 張國忠、蔡明勳 (2010)。 國際化與公司績效:公司專屬性資產之調節角色,以台灣半導體產業為例。多國籍企業管理評論, 4(1),頁 73-94。
10. [15] 張國忠、蔡明勳 (2010)。 國際化與公司績效:公司專屬性資產之調節角色,以台灣半導體產業為例。多國籍企業管理評論, 4(1),頁 73-94。
11. [17] 曹壽民、陳光政 (2010)。 創新活動、國際化與公司績效:以台灣上市公司之國外直接投資檢測。管理學報, 27(3),頁 205-224。
12. [17] 曹壽民、陳光政 (2010)。 創新活動、國際化與公司績效:以台灣上市公司之國外直接投資檢測。管理學報, 27(3),頁 205-224。
13. [21] 喬友慶、于卓民、林月雲 (2002)。 國際化程度與產品差異化能力對廠商績效之影響--臺灣大型製造廠商之實證研究。管理學報, 19(5),頁 811-842。
14. [21] 喬友慶、于卓民、林月雲 (2002)。 國際化程度與產品差異化能力對廠商績效之影響--臺灣大型製造廠商之實證研究。管理學報, 19(5),頁 811-842。
15. [26] 詹淑清 (2001)。 研發與高科技廠商獲利能力之實證研究。臺灣經濟金融月刊, 17(15),頁 7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