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3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1 10:5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岳文
研究生(外文):Yueh-Wen Chang
論文名稱:由觀光永續發展之觀點探討觀光地區土地使用之模式-以日月潭特定區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Applying Land Use Model to the Management of Tourist Areas in Sun Moon Lake Specific Area : A Touri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指導教授:葉源鎰葉源鎰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an-I Eric Yeh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靜宜大學
系所名稱: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4
中文關鍵詞:土地使用規劃永續發展觀光規劃遊憩複合體發展模式
外文關鍵詞:sustainable developmenttourism planningland use planningtourism compound development mod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171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2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摘  要
本研究以日月潭特定區為例,希望藉由觀光永續發展之角度與觀光規劃等相關理論,審視現有都市計畫土地使用規劃之方式與內容、比較其與觀光規劃理論之差異、並歸納現況土地使用規劃在推動觀光永續發展之優缺點,據以提出未來可能之調整方式與建議以供管理單位參考。
研究結果發現,明確之分區與容許使用項目是現行都市計畫土地使用規劃之優點,然有些容許使用項目缺乏彈性,計畫內容調整欠缺機動性則是其缺點。此外,觀光地區之土地使用規劃採「遊憩複合體發展模式」可助於觀光發展,主因在於使用項目與設施之配置上較具彈性,但某些使用項目之彈性仍不宜過大,以避免擴大行政裁量而造成更大之不公平或觀光財團化;而服務設施與土地權屬是影響此一發展模式之重要因素。基於資源保護之考量,自然資源之觀光據點似較不宜採行「遊憩複合體發展模式」。基於對市場需求之感受度較為敏銳,授權觀光主管機關進行容許使用項目解釋與認定,將有助規劃內容符合觀光市場之需求。而縮短都市計畫調整之時程仍是規劃契合需求之關鍵所在。
觀光地區土地使用規劃模式採「遊憩複合體發展模式」之改善方式與建議共有以下四點:
一、研訂總量管制,界定可發展區與限制發展區。
二、服務設施之規範。
三、明確之容許使用項目,對觀光主管機關適度授權。
四、開發許可制、發展權與不動產證券化之機制等其他配合事項。

關鍵字:永續發展、觀光規劃、土地使用規劃、遊憩複合體發展模式
Abstract
From a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xamine current urban land use planning, review sustainable planning theories, and apply a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to the management of tourist areas in Sun Moon Lake Specific Area. The stud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dopting “Tourism Compound Development Mode” to foster tourism development lies in its flexibility of distributing usage and facility programs, and however, the situations including overpowered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social unfairness, and plutocratic tourism business should be prevented. Besides, from environmental preservation viewpoint, “Tourism Compound Development Mode” is not suitable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at natural site. With sophisticate detection of the market demand, The impressing need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urban planning revision process is a key successful factor to meet the demand timely.
Four suggestions of applying “Tourism Compound Development Mode” to the management of tourist areas in Sun Moon Lake Specific Area are described as follows:
1.Set up growth control quotas to define development permitted and restricted areas.
2.Establish service facility building control standard.
3.Empower tourism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to define the permission of usage items.
4.Promote other coordinative mechanisms, such as development permit, development right, and real estate securitization.
Key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urism planning, land use planning, tourism compound development mode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觀光永續發展 6
第二節 永續觀光規劃 10
第三節 台灣觀光地區土地使用管制現況探討 32
第三章 個案研究
第一節 研究範圍 47
第二節 日月潭土地使用現況問題分析 48
第三節 資料調查與分析 54
第四章 訪談結果分析
第一節 訪談結果彙整 60
第二節 研究發現 8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95
第二節 建議 99

參考文獻 100

附錄
附錄一 國家風景區一覽表 105
附錄二 旅遊事業專用區辦理歷程及計畫內容概述 109
附錄三 日月潭特定區現行計畫彙整 111
附錄四 日月潭特定區檢討後計畫(96年9月公開展覽
方案) 114
附錄五 訪談記錄彙整 117

表 目 錄
表2-1 WTO(1996)提出之永續觀光核心指標
(core indicators) 9
表2-2 觀光規劃理論與傳統 13
表2-3 各觀光理論彙整比較表 28
表3-1 土地使用計畫草案與遊憩複合體發展模式
比較分析表 51
表3-2 受訪者基本資料彙整表 57
表4-1 現行都市計畫土地使用之規劃對觀光永續發
展之正面影響及其原因意見彙整表 61
表4-2 現行都市計畫土地使用之規劃對觀光永續發
展之負面影響及其原因意見彙整表 63
表4-3 觀光地區之土地使用規劃採「遊憩複合體發
展模式」是否有助觀光永續發展及其原因彙整表 68
表4-4 現行都市計畫與「遊憩複合體發展模式」何
者對觀光地區之永續發展能發揮較大之效能
及其原因彙整表 71
表4-5 「遊憩複合體發展模式」是否有助與觀光需求
之連動及其原因彙整表 74
表4-6 得經觀光主管機關同意後增列容許使用項目
是否有助與觀光需求之連動,促進觀光之永
續發展及其原因彙整表 79
表4-7 觀光地區土地使用規劃界定可發展區與限制發
展區並導入開發許可機制是否適宜及其原因彙
整表 83
表4-8 受訪者與都市計畫之關係 87



附表三-1 日月潭特定區計畫土地使用面積分配表 112
附表四-1 變更日月潭特定區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土地
使用計畫面積分配表) 115


圖 目 錄
圖1-1 研究流程圖 5
圖2-1 永續發展目標概念圖 7
圖2-2 永續觀光系統之永續性分析 8
圖2-3 觀光系統示意圖 11
圖2-4 PASLOP觀光規劃方法 15
圖2-5 遊憩機會序列架構圖 17
圖2-6 可接受改變限度(LAC)之規劃系統圖 19
圖2-7 區域規劃土地使用模式示意圖 21
圖2-8 觀光據點區規劃(遊憩複合體發展模式)土地使
用模式示意圖 22
圖2-9 有機及理性之規劃程序 24
圖2-10 茂林國家風景區空間發展網絡圖 25
圖2-11 茂林國家風景區遊憩系統發展構想圖 25
圖2-12 視覺經營管理系統工作流程圖 26
圖2-13 視覺經營管理目標合成分析圖 27
圖2-14 國家風景區位置示意圖 31
圖2-15 現行土地使用管理體系示意圖 32
圖2-16 未來土地使用管理體系示意圖 33
圖2-17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範圍示意圖 41
圖4-1 新開發觀光地區土地使用模式建議示意圖 90
圖4-2 已開發觀光地區土地使用模式建議示意圖 91



附圖三-1 日月潭特定區計畫示意圖 113
附圖四-1 變更日月潭特定區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示意
參考文獻
1.中文部分
(1)圖書
上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環境敏感地區遊客承載量與環境承載量調查研究案。嘉義縣:交通部觀光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太乙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1993)。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觀光經營管理與主要計畫通盤檢討之研究。台北縣: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太乙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6)。日月潭國家風景區觀光發展整體規劃。南投縣: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李英弘、李昌勳譯(1999)。Gunn Clare A.著。觀光規劃基本原理概念與案例。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ichael Quinn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縣:桂冠圖書。
南投縣政府(2007)。變更日月潭特定區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書。南投縣:南投縣政府。
徐宗國譯(1997)。Strauss A..& Corbin J.著。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市:巨流。
趙羿、賴明洲、薛怡珍(2003)。景觀生態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歐聖榮(1998)。景觀規劃。台中市:中興大學園藝系造園組。
曹正(2007)。視覺景觀理論。台北市:太倉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觀光局(2003)。觀光客倍增計畫修正本。台北市:交通部觀光局。


(2)期刊論文
左顯能(2000)。觀光地區規劃永續發展之研究-以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李旭峰(2005)。由生態旅遊觀點探討生物多樣性之永續經營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台中。
林文義(2007)。都市規劃過程中衝突管理之研究-以擬定泰安風景特定區計畫案為例。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中。
林晴如(2003)。台灣地區永續性空間發展模式之分析。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林淑英(2007)。風景區土地使用管制體系之比較及景觀效益評估-以七星潭海岸風景特定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林峻祺(2006)。共空間縉紳化對年長使用者之休閒影響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林裕強(2002)。永續觀光發展指標之建立-從認知觀點。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吳珮瑛(2003)。英國的農業政策簡介。農政與農情。138。92-97。
胡潔欣(2007)。不同遊憩機會類型之步道對遊客的遊憩體驗之影響-以花蓮卓溪及佐倉區域步道為例。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馬嫺玲(2006)。遊客對設置高山纜車態度之研究-以谷關與鞍馬山地區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黃文卿、林晏州 (1998)。深度訪談之理論與技巧-以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園專車推動為例。國家公園學報。8(2)。166-178。
劉虹彤(2005)。永續海岸觀光資源系統評估架構之設計。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劉姵嘉(2003)。我的未來不是夢— 高科技產業工程師的工作價值觀與生涯發展。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劉翠溶(2004)。台灣環境承載力之探測-初步結果。國立清華大學永續發展與能源研究演講系列。清華大學,新竹。
蔡昆達(2005)。全國國土計畫永續發展指標系統建構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鄭琦玉(1995)。遊憩機會序列應用於大甲溪流域遊憩資源分類系統適宜性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賴世懷(2004)。社區參與地方觀光永續發展之研究-以九份地區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2.西文部分
(1)圖書
Gunn, Clare A. (2002), Tourism Planning: Basics, Consepts, Cases-4rd ed, New York:Routledge.
(2)期刊論文
Kang, M. H. & S. I. Kim(2002), Tourism Impact and Potential for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and around Mt. Sork Bioshere reserve, Proceedings of IUCN/WCPA-EA-4 Taipei Conference, Taipei, Taiwan.
Wight, P.(1998), Tools for sustainability analysis in planning and managing tourism and recreation in the destination, Sustainable Tourism: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United Kingdom: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Mitchell,L.S.(1983),Future Directions of Recreation Planning, In Rec-
rea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ed. Lieber, S. R.
Greg Richards and Derek Hall(2002).Tourism and Sustainable Community Development, New York:Routledge.
Dianne Dredge (1999), Destination Place Planning and Desig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 26, No. 4, pp. 772-791, 1999.
3.網路資源
http://info.taiwan.net.tw/NSA2006/0717/index.html


http://admin.taiwan.net.tw/public/File/200704/2.gif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5973
http://gisapserv01.cpami.gov.tw/fcu-gis/new/all-i4.htm
http://www.world-tourism.org/sustainable/concepts.htm
http://www.google.com.tw/imgres?imgurl=http://admin.taiwan.net.tw/public/File/200704/2-7.gif&imgrefurl=http://admin.taiwan.net.tw/public/public.asp%3Fselno%3D480%26relno%3D480&h=1636&w=1150&sz=765&tbnid=QgNBxMeI8J410M:&tbnh=150&tbnw=105&prev=/images%3Fq%3D%25E6%2597%25A5%25E6%259C%2588%25E6%25BD%25AD%25E5%259C%258B%25E5%25AE%25B6%25E9%25A2%25A8%25E6%2599%25AF%25E5%258D%2580%25E7%25AF%2584%25E5%259C%258D%25E5%259C%2596&hl=zh-TW&usg=__NX2zgAmXXUjjbtP7T7U5Eq9JYaA=&ei=3z0iSubjIoSIkAWP07WcBQ&sa=X&oi=image_result&resnum=2&ct=imag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