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文君(2008)。故事繪本與幼兒情緒教育之研究-以幼稚園大班為例。國立東
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王幸雯(2007)。新世紀生命交響曲一個蒙特梭利幼兒園中生命教育實踐之研究。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2009)。莫拉克颱風災害應變處置報告第74報。2009年12
月28日,取自http://www.nfa.gov.tw/ContentDetail.aspx?MID=164&UID=164
&CID=2747&PID=164
台北市立師院實小(2000)。與生命有約-幼兒生命教育統整教學。台北市:台
北市政府教育局。
江芳盛、吳佳倩合著(2001)。家庭性教育—給父母親看的一本書。國立暨南國
際大學家庭教育中心主編:家庭教育叢書。
江麗莉(2006)。幼稚園繪本教學。載於繪我童年 閱讀起飛:幼稚園繪本教學資
源手冊(頁10-19)。台北市:教育部。
何三本(2003)。幼兒文學。台北市:五南。
吳秀碧(2006)。生命教育課程的設計基礎。載於生命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案(頁
3-59)。台北市:心理。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吳岸芳(2007)。自然體驗融入幼兒生命教育之教學行動研究-以復興鄉泰雅族幼
兒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清山、林天佑(2000)。教育名詞。教育資料與研究,37,98。
吳庶深(2007)。生命真精采!有效運用圖畫書進行生命教育教學。台北縣:三
之三文化。
吳庶深、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概論-實用的教學方案。台北市:學富文化。
吳庶深、蘇絢慧、蕭伊吟(2007)。讓生命因你而更美好。載於吳庶深(編著),
生命真精采!有效運用圖畫書進行生命教育教學(頁4-7)。台北縣:三之三
文化。
吳庶深、魏純真(2010)。幼兒繪本的生命力-幼兒生命教育繪本的內涵及教學
指標之初探。幼兒教保研究期刊,4,19-34。
吳麗琴(2010)。陽明山竹子湖社區探遊體驗活動融入幼兒生命教育之行動研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福田(2006)。推動生命教育的必要與認識。載於生命教育(頁1-8)。台北市:
心理。
李政賢(譯)(2007)。U. Flick著。質性研究導論(Qualitative sozialforschung)。
台北市:五南。
李莉(2011)。自然步道生命教育教學對幼兒同儕互動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教
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新民(2010)。電子繪本的製作:以感恩學習活動為例。載於黃文樹(編著),
幼稚園繪本教學理念與實務(頁111-132)。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李瑞娥(2010)。生命教育:探索人生歷程的學習(第二版)。台北市:麗文文化。
李錫津(2000)。與生命有約---幼兒的生命教育。載於台北市立師院實小(編印),
與生命有約-幼兒生命教育統整教學(頁A1)。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李麗雲(2008)。親職教育的實證與實務。台北縣:新文京開發。
林天佑(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0-86。
林玲如(2008)。其實我懂你的心---以繪本探究幼兒『同理心』之行動研究。國
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林真美(1999)。在繪本花園裡和孩子共享繪本的樂趣。台北市:遠流。
林恩亘(2010)。融入生命教育議題於幼兒創造性舞蹈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妙慧
托兒所為例。中華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邱愛真(2004)。以兒童繪本增進幼兒友誼互動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夏林清、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譯)(1997)。H. Altrichter, P. Posch, & B. Somekh
著。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Teacher investigate their work:
An introducation to the methods of action research)。台北市:遠流。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文教基金會會訊回饋,52,2-8。
郝廣才(2006)。好繪本 如何好。台北市:格林文化。
陳秀梅(2006)。幼教工作者以繪本進行幼兒生命教育行動研究之省思。天主教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陳佳禧(2002)。生命教育之體認。台北市:水牛。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惠邦(2001)。關於教育行動研究的一些迷思。載於陳惠邦、李麗霞(著),行
行重行行:協同行動研究(頁283-291)。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意爭(2008)。圖畫與文字的邂逅──圖畫書中的圖文關係探索。台北市:紅螞
蟻。
張家綾(2007)。幼兒生命教育概念教學之研究-以圖畫書及延伸活動運用為例。
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張淑美(2006)。早知道早幸福?兒童死亡概念之發展與生死教育。載於何福田策畫(主編),生命教育(頁201-212)。台北市:心理。
張湘君(2000a)。閱讀童書體驗生命。載於張湘君、葛琦霞(編著),童書創意
教學:生命教育一起來(頁4-5)。台北縣:三之三文化。
張湘君(2000b)。兒童圖畫書---推行幼兒生命教育的好幫手。載於台北市立師院
實小(編印),與生命有約-幼兒生命教育統整教學(頁A8-A29)。台北市: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張湘君、葛琦霞編著(2000a)。童書創意教學:生命教育一起來。台北縣:三之
三文化。
張湘君、葛琦霞(2000b)。以童書在國小推行「生命教育」之可行性探討。載於
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273-298)。台北市:寰宇。
張麗莉(2006)。繪我童年閱讀起飛:幼稚園繪本教學資源手冊。台北市:教育
部。
黃玉純(2005)。以圖畫書為本進行幼兒生命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
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幼兒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美滿(2000)。如何引導幼兒戲劇活動之一角色扮演。載於鄭黛瓊、朱曙明、
黃美滿、廖順約(合著),藝術教育教師手冊-幼兒戲劇篇(頁54-55)。台
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黃淑敏(2011)。生命教育融入幼兒自然體驗教學之行動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
兒保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版)。台北市:心理。
黃迺毓、李坤珊、王碧華(2009)。童書非童書:給陪伴孩子看書的父母。台北
市:宇宙光全人關懷。
黃迺毓(2009)。回應:生命教育的省思。兒童生命教育專刊,1,28-30。
黃培鈺(2005)。生命教育通論。台北縣:新文京開發。
黃瑞芬(2007)。創造性舞蹈融入幼兒園生命教育之行動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
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黃德祥(2006)。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
理論與實務(頁241-253)。台北市:寰宇。
許汝菀(2010)。幼兒園生命教育教學實施之探討-以幼兒人際互動為例。天主教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楊慕慈(2003)。生命教育。台北市:禾楓書局。
葉嘉青(譯)(2008)。M. R. Jalongo著。幼兒文學:零歲到八歲的孩子與繪本
(Young children and picture books)。台北市:心理。
葉麗君(2000)。塑建多元智慧的學習環境推動生命教育。載於林思伶(主編),
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105-126)。台北市:寰宇。
廖美純(2009)。生命教育在某所私立幼兒園實施之行動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
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廖彗茹(2008)。幼兒生命教育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
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廖順約(2000)。幼兒心理發展與戲劇活動。載於鄭黛瓊、朱曙明、黃美滿、廖
順約(合著),藝術教育教師手冊-幼兒戲劇篇(頁21-36)。台北市:國立
臺灣藝術教育館。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8)。台灣省國民中學推展生命教育實施計畫。研習資訊,
15(4),8-11。
鄭石岩(2006)。生命教育的內涵與教學。載於何福田策畫(主編),生命教育(頁23-49)。台北市:心理。
鄭崇趁(2001)。生命教育的目標與策略。載於何福田策畫(主編),生命教育論叢(頁11-19)。台北市:心理。
鄭瑞菁(1999)。幼兒文學。台北市:心理。
黎建球(2000)。生命教育的意義價值及其內容。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
的理論與實務(頁37-48)。台北市:寰宇。
蔡美華(譯)(2008)。G. E. Mills著。行動研究法:教師研究者的指引(第二版)
(Action Research: A guide for the teacher researcher)。台北市:學富文化。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五南。
劉清彥、郭恩惠(2003)。圖畫書的生命花園。台北市:宇宙光全人關懷。
鄧運林(2001)。認識生命教育。載於何福田策畫(主編),生命教育論叢(頁2
1-23)。台北市:心理。
鄧維華(2006)。幼兒生命教育教學活動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潘美玲(2006)。圓生命教育的夢~從體驗活動進行幼兒生命教育。國立新竹教
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潘韻君(2005)。多媒體教學應用在幼兒生命教育中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臺北
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錢永鎮(2000)。中等學校生命教育課程內涵初探。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
育的理論與實務(頁127-149)。台北市:寰宇。
盧美貴(2000)。來自「童書」的生命之歌。載於台北市立師院實小(編印),與
生命有約-幼兒生命教育統整教學(頁A2-A7)。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
局。
蕭秋娟(2002)。幼兒生命教育教學與實踐之研究。國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富元(2009)。要命的水。天下雜誌,428,68-81。
謝美琪(2008)。電影教學、概念構圖暨體驗活動融入幼兒生命教育之研究。國
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戴琲樺(2006)。故事與戲劇活動在生命教育教學上的應用。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蘇振明(2001a)。圖畫書的定義與要素。載於徐素霞(編著),臺灣兒童圖畫書導賞(頁13-15)。台北市:藝術館。
蘇振明(2001b)。圖畫書與兒童教育。載於徐素霞(編著),臺灣兒童圖畫書導賞(頁28-32)。台北市:藝術館。
蘇黃美菊(2004)。生命教育圖畫書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幼稚園大班為例。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西文部分
Glazer, J. I. (1991). Literature for young children. New York: Macmillan.
Gove, P. B., & the Merriam-Webster editorial staff (Eds.). (2002).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Springfield, MA: Merriam-Webster.
Heald, R. (2008). Musicality in the language of picture books.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ducation, 39(3), 227-235.
Piaget, J. (1929).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he worl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Walters, J. D. (1997). Education for life: Preparing children to meet the challenges
(2nd ed.). Nevada City, CA: 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