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1.王子昌(2004),東亞區域合作的動力與機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王子昌、郭又新(2005),國家利益還是地區利益—東盟合作的政治經濟學,世界知識出版社。
3.王雅津、陳建宏(2015),台灣與RCEP會員國之經貿分析,全球商業經營管理學報,
第七期 104.09 Page 79-93
4.江啟臣、黃富娟(2006),全球化下城市競爭力指標之探討,研考雙月刊,30卷5期,2006.10
5.宋鎮照(2007),東南亞區域研究與政治經濟學,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6.林瑞山 (2008),台灣工業部門的勞動生產力對國際貿易競爭力影響之研究,多國籍企業管理評
論,第 2 卷第 2 期,2008 年 9 月
7.林清汶(2012),東協經貿合作的法制探討與因應,東亞論壇季刊,頁15~28
8.林建甫(2015),啟動南向政策尋找台灣經濟新藍海,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38卷第11期 104年11月
9.林敬殷,“新南向政策 總統宣示四大工作重點”,聯合報,2016年11月7日,
http://udn.com/news/story/1/2091003。
10.徐遵慈、李明勳(2018),我國新南向政策的執行成果與未來展望,經濟前瞻,2018年3月
11.陳松柏、謝龍發(2001),產業競爭力衡量之實証研究,競爭力評論,第三期,中華國家競爭力
研究學會,民90年1月
12.陳偉勳、林立千(2017),台灣新南向政策探討-以紡織業為例,碩士論文,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運籌管理系
13.許書銘、羅旭華(2007),台灣商業整體競爭力及未來展望,經濟前瞻,2007年11月
14.許茵爾(2015),東協未來之挑戰與機會,經濟前瞻,2015年1月
15.廖舜右(2003),RCEP與TPP的比較分析,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6卷第7期,
2003年7 月
16.經濟部(1991),“「加強對東南亞及澳紐地區經貿工作綱領」專案報告”,
http://npl.ly.gov.tw/npl/report/900425/5.pdf。
17.譚瑾瑜(2017),新南向政策之展望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40卷第2期,2017年2月
18.東協資料出處[線上資料]:http://www.asean.org/asean/about-asean/overview
二、英文部份
1.Amitav Acharya. The Quest for Identit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Southeast
A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teLtd,.20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