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3 01: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靜宜
研究生(外文):WANG,JING -YI
論文名稱:台灣與新南向政策國家的經貿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Economic and Trade Analysis for Taiwan and New Southbound Policy Nations
指導教授:王雅津王雅津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ANG,YA-CHIN
口試委員:黃淑卿柏婉貞
口試委員(外文):HUANG,SUE-CHINGPO,WAN-CHEN
口試日期:2018-06-2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崑山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國際商務與金融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貿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6
中文關鍵詞:東協新南向政策南亞國家
外文關鍵詞:ASEANNew Southbound policySouth Asian countri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119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2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因應全球化的趨勢,多數國家、企業多邁向國際市場,而台灣更是一個以出口導向的國家,所以尋求各國間的經貿合作也就倍加重要。在以前我們就曾提出過南向政策,但因為金融風暴的因素終止,而現在新政府上任又重啟南向政策,比上次的南向政策,提出更多的條件,在東南亞及南亞國家這些新興國家裡內需市場的潛力,成為全球青睞的新興市場,紛紛向這些新興國家進行投資和設廠,若能在此時搭配企業所需之相關策略,將可提高新南向政策成功的機率。

本研究透過世界經濟論壇(WEF)指標的細項分析、進出口總額和進出口貨品,分析新南向政策國家與我們台灣之間的貿易往來,主要是哪幾個國家與我們貿易往來密切和主要進出口那些貨品,進而分析其主要發展哪那些產業。

根據本研究結果發現,東協十國、紐西蘭和澳大利亞與我們貿易往來最為密切,南亞六國則貿易往來還有需再加強的地方。

Under the tendency of globalization, the survival of many enterprises and countries is primarily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Taiwan to have cooperative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with external partners because of the necessity for support of export-oriented industries. In the past, we had proposed a Southbound Policy. But because of the financial turmoil. Now that the new government took office and restarted the Southbound Policy. More conditions than the previous Southbound Policy. The potential of the domestic market in these emerging countries in Southeast Asia and South Asia. Become a Global Emerging Market. Have invested and set up factories in these emerging countries. If you can match the relevant strategies your company needs at this time, you will be able to increase the chances of a successful New Southbound Policy.
The study analysis of the WEF indicator, the total volume of imports and exports, and imports and exports. Analyze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the New Southbound Policy countries and our Taiwan. Mainly, which countries are closely trading with us and mainly importing and exporting those goods, and then analyzing which of their main industries are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e 10 ASEAN countries, New Zealand and Australia are the most closely traded with us. There are still areas for trade between the six South Asian countries.

中文審定書 I
英文審定書 II
摘 要 III
ABSTRACT IV
致 謝 V
目 錄 VI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前言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二章 文獻探討3
第一節 新南向政策3
第二節 貿易競爭力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25
第一節 研究分析25
第二節 研究資料來源27
第四章 研究分析30
第一節 WEF指標分析30
第二節 進出口總額分析35
第三節 進出口貨品之比較4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53
第一節 結論53
第二節 建議54
參考文獻 55
一、中文部份55
二、英文部份57
附錄58

圖目錄
圖4-1 基礎建設30
圖4-2 總體經濟31
圖4-3 商品市場效率32
圖4-4 市場規模33
圖4-5 商業成熟度34
圖4-6 貿易總額36
圖4-7 出口總額37
圖4-8 進口總額38
圖4-9貿易出超與入超39

表目錄
表2-1 東協發展過程3
表2-2 汶萊概況7
表2-3柬埔寨概況7
表2-4泰國概況8
表2-5馬來西亞概況9
表2-6菲律賓概況10
表2-7越南概況12
表2-8新加坡概況13
表2-9寮國概況14
表2-10緬甸概況15
表2-11印尼概況15
表2-12紐西蘭概況16
表2-13澳大利亞概況17
表2-14印度概況18
表2-15不丹概況20
表2-16巴基斯坦概況20
表2-17尼泊爾概況21
表2-18孟加拉概況21
表2-19斯里蘭卡概況22
表3-1 貨品類別27
表4-1 貿易依存度35
表4-2進口貨品類別簡表40
表4-3出口貨品類別簡表46
表6-1進口貨品類別總表58
表6-2出口貨品類別總表63




一、中文部份
1.王子昌(2004),東亞區域合作的動力與機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王子昌、郭又新(2005),國家利益還是地區利益—東盟合作的政治經濟學,世界知識出版社。
3.王雅津、陳建宏(2015),台灣與RCEP會員國之經貿分析,全球商業經營管理學報,
第七期 104.09 Page 79-93
4.江啟臣、黃富娟(2006),全球化下城市競爭力指標之探討,研考雙月刊,30卷5期,2006.10
5.宋鎮照(2007),東南亞區域研究與政治經濟學,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6.林瑞山 (2008),台灣工業部門的勞動生產力對國際貿易競爭力影響之研究,多國籍企業管理評
論,第 2 卷第 2 期,2008 年 9 月
7.林清汶(2012),東協經貿合作的法制探討與因應,東亞論壇季刊,頁15~28
8.林建甫(2015),啟動南向政策尋找台灣經濟新藍海,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38卷第11期 104年11月
9.林敬殷,“新南向政策 總統宣示四大工作重點”,聯合報,2016年11月7日,
http://udn.com/news/story/1/2091003。
10.徐遵慈、李明勳(2018),我國新南向政策的執行成果與未來展望,經濟前瞻,2018年3月
11.陳松柏、謝龍發(2001),產業競爭力衡量之實証研究,競爭力評論,第三期,中華國家競爭力
研究學會,民90年1月
12.陳偉勳、林立千(2017),台灣新南向政策探討-以紡織業為例,碩士論文,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運籌管理系
13.許書銘、羅旭華(2007),台灣商業整體競爭力及未來展望,經濟前瞻,2007年11月
14.許茵爾(2015),東協未來之挑戰與機會,經濟前瞻,2015年1月
15.廖舜右(2003),RCEP與TPP的比較分析,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6卷第7期,
2003年7 月
16.經濟部(1991),“「加強對東南亞及澳紐地區經貿工作綱領」專案報告”,
http://npl.ly.gov.tw/npl/report/900425/5.pdf。
17.譚瑾瑜(2017),新南向政策之展望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40卷第2期,2017年2月
18.東協資料出處[線上資料]:http://www.asean.org/asean/about-asean/overview

二、英文部份
1.Amitav Acharya. The Quest for Identit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Southeast
A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teLtd,.2000:8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