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7 08: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獻瑞
研究生(外文):CHANG, HSIEN-JUI
論文名稱:美國亞太政策與東亞區域競逐
論文名稱(外文):US Asia-Pacific Policy and East Asian Competition
指導教授:林泰和林泰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TAI-HO
口試委員:蔡育岱陳亮智
口試委員(外文):TSAI,YU-TAICHEN,LIANG-ZHI
口試日期:2017-06-2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戰略暨國家安全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4
中文關鍵詞:重返亞洲領土爭議一帶一路
外文關鍵詞:Word: Pivot to AsiaTerritorial disputethe Belt and Road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6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後冷戰時期在美國的霸權干涉與軍事存在所構成的「可操控的不穩定」保護傘下,西太平洋地區的經濟大幅度增長,民主制度持續發揮影響,並且保持了相對的穩定與和平,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趨勢。然而西太平洋各國仍潛藏著嚴重的矛盾,若區域範圍中的週邊國若不妥善處理,極有可能破壞和平與繁榮的現狀;這些問題包含有北韓核武危機、台海危機、東南亞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內部種族與教宗所引起的緊張局勢與恐怖主義溫床 。
另外美國國內本身正遭遇前所未見的安全威脅,主要包括經濟與社會貧富差距擴大,刺激種族衝突並引發社會不安事件頻率增高;暴力極端主義恐怖組織開始滲透進入美國本土,採取游擊戰方式破壞美國社會秩序與生活環境。因此美國勢必要投注更多資源維護國土安全,恐將排擠海外增兵的經費預算,讓《亞太海上安全戰略》因缺錢而步履維艱。綜觀全般亞洲環境的變局與發展,在研究國際安全關係的目的上給予不同的意義,除了期望取得一般性的國際關係理論與實際知識之外,並特別針對台灣的威脅與挑戰進行深究探討。

Under the aegis of the so-called "manipulated instability" established by U.S. hegemonic intervention and military presence, the post-cold war period sees a significant economic growth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the democratic system continued to play an impact, and the world remained relatively stable and peaceful, as in line with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 Nevertheless, the Western Pacific countries are still plagued by serious contradictions, which, if not properly handled, will undermine the current peace and prosperity enjoyed by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in the region; these issues include the North Korean nuclear crisis, the China reunification/Taiwan Strait crisis, and the prospect of terrorism driven by racial and religious tensions in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like Indonesia, Malaysia and the Philippin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United States itself is faced with an unprecedented security threat, mainly including a widening socioeconomic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poor that leads to ethnic conflicts and increased social unrest; the infiltration of violent extremist terrorist organizations into the United States, upending social order and wrecking living environment through guerrilla warfare.Consequently, the United States will unquestionably invest more resources on homeland security, thus trimming the budget for stationing troops overseas and crippling its "Asia-Pacific maritime security strategy" with a lack of funding. Looking at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Asia as a whole, this paper aims to shed new light on the purpose of studying international security relations, in addition to examining the general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aiwan's threats and challenges, in particular, will be explored in depth.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9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10
第五節 章節安排 15
第二章 美國亞太政策 17
第一節 後冷戰時期 17
第二節 政策轉變 18
第三節 地緣經濟 23
第三章 東亞地區領土爭議 29
第一節 釣魚台爭議 29
第二節 黃海海域爭議 34
第三節 南海填海造陸 36
第四節 北極航道 57
第四章 東亞國家的戰略競逐 61
第一節 美國政策因素 61
第二節 一帶一路 78
第三節 各國政策 84
第四節 軍事安全 89
第五章 結論 9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9
第二節 建議 101
參考書目 105


一、中文部分:
(一) 政府文件
洪立瑜、杜紫宸、周翊婷,「臺灣於東亞地緣經濟發展趨勢下的策略分析」,國家發展委員會104年度(2016年2月1日)。
(二) 專書
Lynn E. Davis、Jeremy Shapiro著,高一中譯,美國陸軍與新國家安全戰略The U.S ARMY and the new national’s security strategy,(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6年9月)。
W.LawrenceNeuman原著,郭思餘譯, 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方法之應用(臺北:雙葉書廊,2013年)。
于雪祥,當代社會研究法(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五版2006 年)。
朱浤源,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1999)。
宋鎮照、鄭子真、呂柏志合著,後冷戰時期日本與東協互動關係轉變之研究:安全與發展之建構主義分析(1990-2010)(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3年)。
張亞中、孫國祥,亞太綜合安全年報2001-2002(台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3年)。
張亞中、孫國祥,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伙伴(台北:揚智出版社,1999年)。
傅祖慧,科學論文寫作(臺北:藝車圖書,1996年)。
愛德華‧歐森EDWARD A.OLSEN 著,楊紫函譯,21世紀的美國國防:大退場戰略(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7年)。
葉至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第2版,2006年)。
葉至誠、葉立誠合著,研究方法典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1年)。
(三) 期刊論文
林若雩,「剪不斷理還亂:中國南海島嶼造陸的戰略意涵」,展望與探索,第12卷第11期(2014年11月),頁5-12。
洪銘德「美國重返亞洲政策之研究」,全球政治評論,第五十一期(2015年7月),頁149-165。
洪銘德「美國重返亞洲政策之研究」,全球政治評論,第五十一期(2015年7月),頁158。
張廖年仲,「美國國務卿希拉蕊亞洲行的綜合評析」,亞太和平月刊,第1卷第3期(2009年3月),頁42。
黃介正,「歐巴馬亞洲行與美國亞太戰略轉型」,展望與探索,第7卷第12期(2009年),頁1。
黃載皓,「美國重返亞洲戰略後中國的外交安全政策」,全球政治評論,第42期(2013年3月),頁137。
(四) 學位論文
張德輝,俄羅斯與歐盟政經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1月。
黃華璽,再平衡v.s核心利益-美國重返亞洲對中國南海政策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1月。
蔡佩芳,從「全球夥伴關係」至「特殊戰略全球夥伴關係」-日本對印度外交戰略之探討,2000-2015,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5年5月。
(五) 網頁資料
曾孟傑,中國崛起後中印競合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在職專班論文,2014年7月,頁91-95。
雜魚,「中國畫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意在台灣」,時事想想,2013年11月289日,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1499。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中華民國外交部,「第六屆第二會期外交施政報告」,中華民國外交部,2005年10月6日,http://www.mofa.gov.tw/Mobile/PolicyReport_Content.aspx?s=11DB1F6662331AEF。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5月1日。
人民日報,「北極航道」,人民網,2009年07月30日,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9749260.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文匯報,「東海油氣田示意圖」,文匯報,2010年09月19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0/09/19/CH1009190009.htm。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美國在台協會,「歐巴馬總統對東盟領導人強調美國需要與亞洲國家建立夥伴關係」,美國在台協會,(2010年9月28日),https://www.ait.org.tw/zh/obama-tells-asean-leaders-us-needs-partnership-with-asia.html。最後離覽日期:2017年3月15日。
阿波羅新聞網,「俄爭奪北方四島 圖謀亞太戰略地位」,人民網,2012年11月29日,http://tw.aboluowang.com/2012/1129/271141.htmll。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李佳翰,「北極航道」,科技網,2013年03月12日,http://www.digitimes.com.tw/tech/dt/n/shwnws.asp?cnlid=10&cat=50&id=0000325863_4pq9ttz25cp2ss4xzlnjq&ct=2。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曾復生,「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發展前景研析」,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3年08月29日),http://www.npf.org.tw/2/12643。最後離覽日期:2017年3月15日。
中華民國外交部,「中華民國對釣魚臺列嶼主權的立場與主張」,中華民國外交部,2014年02月05日,http://www.mofa.gov.tw/News_Content.aspx?n=AA60A1A7FEC4086B&sms=60ECE8A8F0DB165D&s=B803FFD6FD6148DD。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新華社,「中國軍費2024年超越西歐總和」,蘋果日報,2014年02月06日,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1000467-260108。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韓政燕、陳培煌,「罕見 美助卿挺台灣自治」,蘋果日報,2014年04月05日,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international/20140405/35746994/。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黃佩君、郭玫君,「突圍美邊緣化,陸倡亞太自貿區」,中時電子報,(2014年4月11日),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411000966-260301。最後離覽日期:2017年3月15日。
和訊網,「遲來的中越衝突只是南海紛爭的開始」,鉅亨網,2014年05月19日,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40519/KIVG7UW083R6U.s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湯紹成,「歐巴馬訪問東亞四國」,海峽評論第282期,2014年6月,https://www.haixia-info.com/articles/6711.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5月1日。
文匯網,「中韓聯合聲明(全文) 」,文匯網,2014年07月03日,http://news.wenweipo.com/2014/07/03/IN1407030080.htm。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中央社, 「太平島碼頭工程 可望提前完工」,中時電子報,2014年07月12日,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712003213-260405。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陳筑君, 「日印發表東京宣言 定期聯合軍演」,中國電子報,2014年09月02日,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02000919-260309。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5月1日。
賴怡忠,「中國崛起vs.美國重返亞洲:權力轉移vs.危機管理的政策認知」,台灣獨立建國聯盟,(2014年9月30日),http://www.wufi.org.tw/%e7%be%8e%e5%9c%8b%e9%87%8d%e8%bf%94%e4%ba%9e%e6%b4%b2%e6%94%bf%e7%ad%96%e8%88%87%e5%8f%b0%e7%81%a3%e7%9a%84%e6%88%b0%e7%95%a5%e5%83%b9%e5%80%bc/。最後離覽日期:2017年3月15日。
呂昭隆,「 南海7島逼近包圍,國安局「非常擔心」」,中時電子報,2014年10月21日,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1000467-260108。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李翔宙,「中國南海大舉填海」,蘋果日報,2014年10月21日,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1015/488451/。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汪莉絹、賴錦宏,「大陸永暑礁建島,超過我太平島」,聯合新聞網,(2014年10月21日),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9012645.shtml。最後離覽日期:2017年3月15日。
陳柏廷,「中共南沙造陸超越我太平島」,中時電子報,2014年10月21日,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1000462-260108。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環球網,「國防部回應美日菲聯合軍演:不應破壞地區穩定」,環球網(2014年10月30日),http://mil.huanqiu.com/china/2014-10/5185292.html。最後離覽日期:2017年3月15日。
林彤,「習近平『一帶一路』戰略對區域政經的影響,以及台灣因應對策建議」,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5年1月8日),http://www.npf.org.tw/3/14699。最後離覽日期:2017年3月15日。
王悅年,「太平島,不太平-當陸戰隊撤出南沙之後!」,ETtoday論壇新聞,2015年02月01日,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201/461563.htm。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林泉忠,「釣魚台列嶼爭議的形成過程」,中華民國外交部,2015年03月25日,http://www.mofa.gov.tw/Upload/RelFile/642/152410/%E9%87%A3%E9%AD%9A%E8%87%BA%E5%88%97%E5%B6%BC%E7%88%AD%E8%AD%B0%E7%9A%84%E5%BD%A2%E6%88%90%E9%81%8E%E7%A8%8B.pdf。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蘋果即時,「中國「一帶一路」抗歐美金融體系」,蘋果即時,(2015年03月26日),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326/581173/。最後離覽日期:2017年3月15日。
謝明輝,「一帶一路促進中國外交創新」,中國評論新聞網,(2015年4日7日),http://hk.crntt.com/doc/1036/0/0/2/103600242.html。最後離覽日期:2017年3月15日。
黃載皓,「論東亞地區安保形勢的未來」,中國評論新聞,(2015年4月7日),hk.crntt.com/doc/218_11715_103864218_1_0909002543.html。最後離覽日期:2017年3月15日。
謝明輝,「一帶一路戰略或可扭轉全球地緣政經」,中國評論新聞網,(2015年4月7日),http://hk.crntt.com/doc/1036/0/0/2/103600242.html。最後離覽日期:2017年3月15日。
陳伃軒、曹郁芬, 「南海主權 美學者批台與中國站在同一陣線」,自由時報,2015年07月25日,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900910。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曾復生,「美亞太戰略新構想的內外局限」,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5年08月27日),http://www.npf.org.tw/3/15342。最後離覽日期:2017年3月15日。
李志鎔,「韓國學者稱一帶一路改變政經秩序」,中國評論新聞,(2015年9月12日),http://hk.crntt.com/doc/1038/6/4/2/103864221.html。最後離覽日期:2017年3月15日。
郭震遠,「一帶一路促進中國外交創新」,中國評論新聞,(2015年9月12日),http://hk.crntt.com/doc/1038/6/4/2/103864208.html。最後離覽日期:2017年3月15日。
謝明輝,「一帶一路與美國戰略大博弈」,中國評論新聞網,(2015年9月15日)http://hk.crntt.com/doc/1038/6/4/2/103864248.html。最後離覽日期:2017年3月15日。
譚慎格,「亞洲的霸權、結盟與權力移轉:中國崛起、美國」,台灣獨立建國聯盟,(2015年9月21日),http://www.wufi.org.tw/%E4%BA%9E%E6%B4%B2%E7%9A%84%E9%9C%B8%E6%AC%8A%E3%80%81%E7%B5%90%E7%9B%9F%E8%88%87%E6%AC%8A%E5%8A%9B%E7%A7%BB%E8%BD%89%EF%BC%9A%E4%B8%AD%E5%9C%8B%E5%B4%9B%E8%B5%B7%E3%80%81%E7%BE%8E%E5%9C%8B%E3%80%8C/ 。最後離覽日期:2017年3月15日。
施孝瑋,「海上火藥庫「雷根號」,美軍東北亞部署升級」,TVBS NEW,2015年10月01日,http://news.tvbs.com.tw/world/619660。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曾復生,「美國《亞太海上安全戰略》虛實」,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5年10月01日,http://www.npf.org.tw/2/15381。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蘋果日報,「殺入南海與美越合作制衡中國,日擬派船艦停越南軍港」,蘋果日報,2015年11月01日,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101/19355690。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鄭嬋娟,「被忽視的黃海海域劃界」,香港商報,2015年12月10日,http://www.hkcd.com/content/2015-12/10/content_974477.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今日軍事,「发生了什么?俄总理:只有中国能救俄罗斯」,今日軍事網,2016年03月01日,http://www.junshi007.com/n/201603/35673.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Joe, 「美國頁岩油大戰傳統產油國:能源戰鹿死誰手?」,轉角國際,2016年03月15日,http://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1564212。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5月1日。
台灣工黨,「美國「重返亞洲」捲起南海東海黃海的波濤」,台灣工黨,(2016年4月06日),https://www.taiwan-labor-party.org.tw/160406-1/。最後離覽日期:2017年3月15日。
王悅年,「中國南海戰略:截斷航行自由之企圖」,公民議會,2016年05月06日,http://newcongress.tw/?p=7203。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李奉先,「中國軍事實力名列全球第幾位」,新浪新聞,2016年06月22日,http://news.sina.com.tw/books/know/barticle/3910.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蘋果日報,,「南海仲裁矮化我太平島怒絕不接受」,蘋果日報,,2016年07月13日,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60713/37305814/。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3月1日。
王俊評,「俄羅斯重回東亞,牽動中日美三方的局」,獅子財經,2016年10月28日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1028-opinion-wangjyunping-putin/。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5月1日。
美國之音,「展望2017川普拋棄「亞洲再平衡」?專家:不再用這稱法」,風傳媒,2017年01月4日,http://www.storm.mg/article/208908。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5月1日。
二、英文部分:
(一) 政府文件 (Official Documents)
Congress,” Nominations Before the 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 Congress ,First Session,113th,.
The WHITE HOUSE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on the National Export Initiative: the Export Promotion Cabinet ’s Plan for Doubling U.S. Exports in Five Years ”(2012),
(二) 書籍 (Books)
Evan Feigenbaum and Robert Manning,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New Asia,” (2012),
Joshua Kurlantzick,”Charm Offensive: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Joseph Nye, “The Rise of China’s Soft Power”, Wall Street Journal(December 29, 2005).
(三) 期刊論文 (Journal Articles)
Hillary Clinton,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Foreign Policy, No.189 (2011), p.57.
Richard Ellings, et. al., “Are We Adequately Train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Asia Experts? ” Asia Policy, No.9(2010), p. 8
(五)網頁資料 (Web Resources)
Hearing on the Nomination of Daniel R. Russel to be A/S EAP- June 20, 2013,http://honorsfellows.blogs.wm.edu/2013/08/27/hearing-on-the-nomination-of-daniel-r-russel-to-be-as-eap-june-20-2013/. Last Accessed on May 03,2017.
Hillary Clinton,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Foreign Policy,Oct 11,2011, 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1/10/11/americas_pacific_century.Last Accessed on May 03,2017
Nomination of Hillary R. Clinton to be Secretary of State- JANUARY 13, 2009,http://www.gpo.gov/fdsys/pkg/CHRG-111shrg54615/pdf/CHRG-111shrg54615.pdf. Last Accessed on May 03,201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