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一)專書
沈中元,2016。《藝術與法律》,五南出版社(2版)。
林淑馨,2011。《非營利組織概論》,巨流圖書公司。
林淑馨,2015。《非營利組織管理》,三民出版社。
劉俊裕,2018。《再東方化》,巨流出版。
林曼麗,朱惠良、傅本君、簡秀枝、蕭麗虹、王逸齡、朱庭逸、孫華祥、曹鑾姿、謝馨慧編,2004。《藝企風華 總論篇》,典藏藝術家庭。
夏學理、沈中元、劉美芝、劉佳琪、黃淑晶,2015。《文化機構與藝術組織》,五南出版社(2版2刷)。
夏學理、鄭美華、陳曼玲、周一彤、方顗茹、陳亞平,2006。《藝術管理》,五南出版社(2版2刷)。
秦雅君、洪瑞薇、藍恭旭、張至維,2011。《台灣藝企合作案例採集:給今日企業的一份藝術提案》,藝術家出版社。
蕭新煌, 官有垣, 陸宛蘋主編,2017。《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第三版)》,巨流圖書。
Hans Abbing著,嚴玲娟譯,2008。《為甚麼藝術家那麼窮?打破經濟規則的藝術產業》,典藏藝術家庭。
James Heilbrun, Charles M. Gray著,郭書瑄、嚴玲娟譯,2008。《藝術文化經濟學》,典藏藝術家庭。
Pierre Bourdieu著,石武耕, 李沅洳, 陳羚芝譯,2016。《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典藏藝術家庭。
(二)期刊論文
許嘉猷,2004。〈布爾迪厄論西方純美學與藝術場域的自主化-藝術社會學之凝視〉,《歐美研究》,第34卷,第3期,頁357-429。
陳東升,2012。〈社群治理與社會創新〉,《臺灣社會學刊》,第49期,頁1-40。
曾梓峰,2003。〈社會經濟與第三部門產業化〉,《研考雙月刊》,頁31-37。
黃心蓉,2007。〈文化部門中的非部會公共機構: 從歐洲國家博物館組織再造看行政法人化〉,《博物館學季刊》,第4期,頁5-25。
劉宏鈺,2015。〈新公共治理的創新思潮〉,《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第5卷,第2期,頁177-184。
鄭勝分,2007。〈社會企業的概念分析〉,《政策研究學報》,第8期,頁65-108。
江明修、曾冠球,2009。〈政府再造:跨部門治理的觀點〉,《國家菁英》,第5期,頁97-122。
黃慕萱、嚴竹蓮,2016。〈同儕審查的起源、研究現況與展望〉,《圖書資訊學刊》,第14卷,第1期,頁41-85。
劉育良、劉俊裕,2017。〈中介組織翻轉文化治理。文化部,您真的準備好了嗎?〉,《今藝術》第295期,4月號。
(三)會議論文與報告書
王俐容,2016。〈組織定位與發展篇〉,《國藝會組織定位論述:二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國藝會「20週年回顧與前瞻論壇」會議手冊》。
高千惠,2016。〈是怪獸,還是輸送帶?名單,作為官方機制與民間藝術生態的關係索引〉,《國藝會「20週年回顧與前瞻論壇」會議手冊》。
高慈敏,2016。〈藝企合作篇〉,《跨域引流-國藝會藝企協作的經驗與轉化國藝會「20週年回顧與前瞻論壇」會議手冊》。
郭秋雯,2018。〈韓國文化內容產業中介組織設置現況〉,《2018文化的軌跡:界與介- 文化治理與中介組織的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
盧家珍,2017。〈文化協力-政府與公民社會的夥伴關係:法國文化部表演藝術國際顧問范谷德講座摘要〉,《PAR表演藝術雜誌》,第299期,頁126 – 129。
王俐容、劉宜君,2011。〈國藝會獎助業務定位論述研究〉,國藝會委託調查計畫。
林詠能、林玟伶、邱君妮,2018。〈英、美、日藝術中介組織與博物館補助之互動協力關係研究中〉,國藝會委託調查計畫。
柯義龍 、王光旭,2008。〈非營利的監督與課責:廣電基金的運作經驗與其意涵〉,《夥伴關係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國藝會、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2019。〈亞洲藝文組織網絡論壇會議實錄〉,《藝文投資社會報酬研究與國際文化智庫網絡平台建置合作案》,未出版。
郭秋雯、張瑜倩、阮若缺,2016。〈105年文化創意產業專業中介組織政策分析案〉。
陸宛萍、李俊達、陳俋潓、吳佳倫,2016。〈台灣中介型非營利組織之角色與功能〉,《2016年TASPAA線上學術研討會議》。
(四)學位論文
王頒晴,2010。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發展藝企平台功能研究,南華大學視覺與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吳品萱,2014。藝術與企業合作平台建構與執行模式之研究:以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行政管理組。
宋郁芳,2013。從社會交換理論探討藝企合作中介者之角色-以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為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
林瑀蓁,2009。論藝術補助之組織與程序 ¬— 以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發展基金會為例,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
桑于雅,2005。企業公共關係中的藝文贊助-以科技企業基金會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秦雅君,2009。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作為企業與藝術中介組織之研究,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
張抒凡,2012。何評估社會企業的績效?社會創新方案的SROI評估,輔仁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謝瑩潔,2001。我國藝術補助機制之檢討—以組織、運作及財源籌措為例,臺灣大學公共行政組碩士論文。簡世音,2013。公益創投可行性分析-以社會福利金會為例,亞洲大學國際企業所碩士論文。二、外文文獻
(一)專書
Mark W. Rectanus, 2002, Culture Incorporated Museums, Artists, and Corporate Sponsorships,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Ronald Dworkin, 1985, A Matter of Principle,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二)期刊論文
Lester M. Salamon, 1987, Of Market Failure, Voluntary Failure, and Third-Party Government: Toward a Theory of 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ions in the Modern Welfare State,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Grace McQuilten and Anthony White, 2015, Impact and Sustainability in Art Based Social Enterprises, RUPC Working Paper #4.
(三)會議論文與報告書
Cabnit Office, 2009, Public Bodies.
Lynn e. stern, 2015,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 the Arts, Americans for the Arts
OECD, 1999, Social Enterprises.
OECD, 2003, The Non-Profit Sector in a Changing Economy.
Alex Parkinson, Graciela Kahn, Emily Peck and Randy Cohen, 2017, Business Contributions to the Arts.
三、網路資源
藝術的位置在哪裡?────談企業社會責任(CSR),網站名稱:台灣藝術與企業合作平台(Art and business Taiwan),刊載日期:2016/12/05,檢自:http://www.anb.org.tw/report-single.aspx?id=1307
關於建立公共文化合作機構的2002年1月4日第 2002-6號法律,網站名稱:Lgifrance,刊載日期:2002/01/05,檢自:https://goo.gl/ckCokC
社企流。施振榮:藝文社企 不要怕談營利,網站名稱:社企流,刊載日期:2013/01/17,檢自:http://www.seinsights.asia/story/905/794/963
藝文社會企業創新育成扶植計畫」徵件辦法,網站名稱:國藝會,刊載日期:2013/04/10,檢自: https://reurl.cc/doqmz
“Arts to Everyone.”林曼麗董事長談國藝會未來藍圖,網站名稱:國藝會,刊載日期:2017/03/21,檢自:http://www.ncafroc.org.tw/news-single.aspx?id=43897
2017全國文化會議國藝會林董事長曼麗談中介組織專業治理,網站名稱:國藝會,刊載日期:2017/09/24,檢自: http://www.ncafroc.org.tw/news-single.aspx?id=45392
梁筠敏。CSR in ARTS,網站名稱:臺北藝術產經研究室,刊載日期:2017/09/27。檢自:http://www.taerc.org.tw/single-post/2017/09/27/CSR-in-ARTS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設置條例,網站名稱:國藝會,刊載日期:2017/12/13,檢自:http://www.ncafroc.org.tw/about1-3.aspx
國藝會。藝氣報報 案例直擊第3集國藝會執行長陳錦誠,網站名稱:A&B藝企網,最後檢索日期:2018/01/02。檢自: http://anb.sino1.com.tw/news5_show2.asp?tp=4&id=68&id2=693
為何藝術可幫企業CSR加值?,網站名稱: CSRone永續報告平臺,刊載日期: 2018/01/03。檢自: https://www.csronereporting.com/topics/show/4625
吳漾。高鐵藝術元年,網站名稱:89interior,發表日期:2018/04/30,檢自: http://89interior.com.tw/archives/3603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捐助及組織章程,網站名稱:國藝會,刊載日期:2018/09/21,檢自:http://www.ncafroc.org.tw/about1-2.aspx
廖彥銘。亞洲藝文中介組織網絡論壇:臺灣藝文中介組織的新定位,網站名稱:華山1914,刊載日期:2018/09/28,檢自:https://www.huashan1914.com/w/huashan1914/creative_18092812545395661
田偲妤。博物館與藝文中介組織的關係與協力,網站名稱: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刊載日期:2018/10/23,檢自: http://www.cam.org.tw/notice20181023/
高鐵藝術元年,網站名稱:台灣高鐵,最後檢索日期:2019/02/28,檢自:https://www.thsrc.com.tw/tw/Article/ArticleContent/b718efb0-f9ff-49d3-9961-6a4d58982d8e
台灣藝術與企業合作平台,網站名稱:台灣藝術與企業合作平台,最後檢索日期:2019/03/14,檢自:http://www.anb.org.tw/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之財團法人監督辦法,網站名稱:全國法規資料庫,刊載日期:2019/03/21檢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70148
文化基本法。網站名稱:文化部,刊載日期:2019/06/05,檢自: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301_33803.html
The Arts & CSR – Creative Solutions to Rhetoric,網站名稱:Business to arts,最後檢索日期:2019/03/05,檢自:http://www.businesstoarts.ie/business/using-the-arts-in-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Arts: Partnering with Business to Enact Social Change,網站名稱:Americans for the Arts,最後檢索日期:2019/03/05,檢自:http://animatingdemocracy.org/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arts
Guidance Public bodies,網站名稱:GOV.UK,最後檢索日期:2019/02/17,檢自:https://www.gov.uk/guidance/public-bodies-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