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11 06:0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丁淑媛
研究生(外文):TING,SHU-YUAN
論文名稱:會計師事務所從業人員之人格特質與橘色幸福感之研究-以需求動機為干擾變數
論文名稱(外文):The Human Characteristics of CPA Firm Staff and Their Correlations to Orange Happiness-Demand Motivation as Moderating Variables
指導教授:劉仲矩劉仲矩引用關係林俊佑林俊佑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u, Chung-ChuLin, Chun-Yu
口試委員:余坤東汪美伶黃仲楷劉仲矩林俊佑
口試委員(外文):Ye, Kung-DonWang,Mei-LingHuang,Chung-KaiLiu, Chung-ChuLin, Chun-Yu
口試日期:2017-06-0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學系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9
中文關鍵詞:會計師事務所人格特質橘色幸福感需求動機
外文關鍵詞:CPA FirmsHuman CharacteristicsOrange HappinessDemand Motiv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會計師事務所對企業而言,可透過會計資訊的提供幫助其績效評估、經營規劃及確定營運方針;對政府而言,更可因為會計資訊的提供,以作為稽徵稅賦之基礎,故會計師事務所的離職率越低,除了加深客戶的滿意度,更可提高事務所的經營績效並降低人事成本,因此會計師事務所如何留任員工,降低離職率值得研究,故追求員工幸福感並探討影響幸福感的因素,是目前會計師事務所刻不容緩的工作。本研究目的有三:一、會計師事務所從業人員之人格特質與橘色幸福感的關聯性;二、需求動機與橘色幸福感的關聯性;三、需求動機對會計師事務所從業人員之人格特質與橘色幸福感關係是否具有干擾效果,以會計師事務所從業人員為對象有效樣本共330份,問卷收集採用立意抽樣,研究方法採用階層迴歸分析法,研究結果發現經驗開放型人格特質與尊重需求會影響幸福感,並且尊重需求會有部分干擾效果,本研究根據此研究結果提出相關理論與實務之建議。
CPA firms offer insight 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corporations which often proves valuable in enhancing thei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peration & strategic planning. To the governments, CPA firms can provide funda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for taxation purpose. Having a low turnover rate can improve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enhance CPA firms’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lower personnel costs. Therefore, achieving a low turnover rate is an important study for CPA firms. To pursue staffs’ happiness and explore the factors affecting happiness are urgent topics for them, too.

There are three purposes in this study: 1. The human characteristics of CPA firm staff and their correlations to sense of orange happiness. 2. The correlations of demand motivation and sense of orange happiness. 3. The moderating effect that demand motivation has on CPA firm staff’s huma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correlations to sense of orange happiness. The study collects 330 valid surveys with purposive sampling selection on CPA firm staff and adopts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method to analyze data. Results show that open-minded human characteristics and demand for respect influences sense of orange happiness and that demand for respect has moderating effect. This study offers an insight into the related theory and could make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s using the results.

謝 詞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IV
圖次 VI
表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人格特質與橘色幸福感相關研究 5
第二節 需求動機與橘色幸福感關係之干擾效果 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1
第二節 前測分析 12
第三節 研究問卷設計 17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樣本結構 21
第五節 統計分析方法 24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43
第一節 研究結果 4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4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51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53
參考文獻 54
著作權聲明 59

一、中文參考文獻
王宗松、郭芳廷(2014)。使用者內在動機對網際網絡傳遞幸福感之研究-以臉書為例。「2014 文化創意產業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大仁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
王駿發、陳伯煒、李經捷(2012)。橘色科技:以人為本的科學技術與未來應用。計算機工程與科學,(01),143-147。
吳明隆(2007)。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建宇(2010)。主觀幸福感量表測量恆等性議題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測驗 統計研究所,台南。
吳麥仙(2011)。由需要層次理論談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價值工程,30(8),287-288。
李振昌(譯)(2011)。橘色革命,(原作者:Gostick,A & Elton,C)。台北市:商周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李睿杰(2012)。需求滿足與主觀幸福感之探討:以幸福觀切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台北市。
侍台誠、 蔡淑芬(2014)。智慧資本對會計師事務所經營效率之影響-以聯合執業會計師事務所為例。輔仁管理評論,21(2),55- 84。
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法:研究設計與資料處理: SPSS 中文視窗版操作實務詳析。台北市:雙葉書廊。
邱翔蘭(2004)。高雄市退休老人休閒活動參與與其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俞洪亮、蔡義清、莊懿妃(2012)。商管研究資料分析SPSS 的應用二版。台北市: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力、王奕嵐、藍毓莉(2013)。人格特質、工作與家庭衝突、職場的家庭福利政策於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會計師事務所不同世代女性員工為例。慈濟技術學院學報,(20),137-161。
張琬菁(2011)。工作壓力、工作倦怠、工作滿足與離職傾向之研究~以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部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EMBA),台南市。
許志駿(2012)。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時間管理對離職傾向之關聯性研究-以我國四大事務所審計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會計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新北市。
郭若飛、王精文(2011)。情緒智能與工作績效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以 S 銀行的理財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台中。
陳佳雯、陸洛、許雅玉(2012)。工作要求、工作資源與員工工作態度之關聯:以勤勉審慎性及主動性人格為調節變項。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2(1),23-49。
陳建瑋、季力康(2009)。大學生不同運動階段基本心理需求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體育學報,42(1),25-37。
陳萱黛、李珠華(2014)。以公平理論探討人力派遣員工薪酬對工作滿足之影響。全球管理與經濟,10(1),126-146。
陳嘉雯(2006)。登山健行活動之登山客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褔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桃園縣。
陳燕飛(2011)。員工希望、幸福感與組織承諾的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昌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南昌市。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彭台光、高月慈、林鉦棽(2006)。管理研究中的共同方法變異,問題本質、影響、測試和補救。管理學報, 23(1),77-98。
黃俊閔、洪振鐘、阮懷馨(2008)。拍賣網站品牌來源國、品牌關係品質與品牌權益。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11(3),1-26。
黃家齊、李雅婷、趙慕芬(譯)(2014)。組織行為學精華版15e,(原作者:Robbin,p & Judge,A)。台北市:華泰文化事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黃淑敏(2013)。人口統計變項與離職原因之關聯性研究-以某電信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南投。
黃鼎育(2015)。內外控性格與工作投入及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職場幸福感為中介變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位論文,新北市。
楊雅涵(2013)。會計人員人格特質,生涯定向與外派意願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會計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新北市。
葉榮正(2008)。以馬斯洛需求理論探討員工激勵-以 A 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新竹。
劉仲矩、高淑芬(2013)。運用橘色概念探討員工幸福感方案重要性之研究。企業管理學報,(97),61-86。
劉仲矩、陳文川(2014)。橘色科技運用於雲端服務重要性之研究。工程科技與教育學刊,11(2),159-173。
賴新喜、洪郁修、陳世峰(2013)。以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與消費者服務旅程圖探討老人養護機構的服務設計。工業設計,(129), 14-20。
謝孟蓉(2012)。員工幸福感及員工態度與行為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二 、英文參考文獻
Bagozzi, R. P., & Yi, Y. (1988).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6(1), 74-94.
Baron, R. M., & Kenny, D. A. (1986).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6), 1173.
Bollen, K. A. (1989). A New Incremental Fit Index for General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Sociological Methods & Research, 17(3), 303-316.
Chen, Z. X., & Aryee, S. (2007) Delegation and Employee Work Outcomes: An Examination of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Mediating Processes in China.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0(1), 226-238.
Costa, P. T. Jr., & McCrae, R. R. (1992).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NEO-PI-R) and NEO Five-Factor Inventory(NEO-FFI) Professional Manual. Odessa, FL:PAR.
Cuieford, J. P. (1965). Fundamental Statistics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NY: McGraw-Hill.
Fornell, C., & Larcker, D. F. (1981).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Algebra and Statistic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8(3), 382-388.
Hair, J. F., Anderson, R. E., Babin, B. J., & Black, W. C. (2010).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A Global Perspective(7).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Holland, J. L. (1973). Making Vocational Choices: A theory of Careers. Prentice Hall.
MacCallum, R. C., & Hong, S. (1997). Power Analysis in Covariance Structure Modeling using GFI and AGFI. 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 32(2), 193-210.
Maslow, A. 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370-396.
Mount, M. K., Barrick, M. R., & Stewart, G. L. (1998). Five 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and Performance in Jobs Involving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Human Performance, 11, 145-166.
Nunnally, J. (1978). Psychometric methods. New York, NY: McGraw-Hill.
Podsakoff, P. M., & Organ, D. W. (1986). Self-reports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Problems and Prospects. Journal of Management, 12(4), 531-544.
三、 網路參考資料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6)。會計師事務所服務業調查報告。2016年 6月。取自https://www.fsc.gov.tw/ch/home.jsp?id=136&parentpath=0,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