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獻
王嵩竑、林筱芸、林晉鋒、杜貞儀、鄭鈺樺(2011)。醫院員工個人特質與病人安全文化關係之研究。北市醫學雜誌,8(2),116-125。
台灣病人安全資訊網(2005)。「病人安全名詞定義」第二項 PDF 檔。檢所日期:2019年04月03日 取自:
http://www.patientsafety.mohw.gov.tw/content/search/Search.aspx?SiteID=
1&keyword=%e7%97%85%e5%ae%89%e5%ae%9a%e7%be%a9
台灣病人安全資訊網(2016年03月03日)。「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沿革。檢所日期:2019年04月03日 取自:http://www.patientsafety.mohw.gov.tw/Content/zMessagess/Contents.aspx?SiteID=1&MmmID=652754726103121460
台灣病人安全資訊網(2018 年 01 月 29 日)。「107-108 病安目標」。檢所日期:2019年05月08日 取自:ttp://www.patientsafety.mohw.gov.tw/Content/zMessagess/contents.aspx?
&SiteID=1&MmmID=621273300317401756&MSID=777752343551741053
石崇良(2003)。病人安全之國際趨勢。醫策會會訊,4(1),8-10。
石崇良(2004)。建立病人安全文化-病人安全文化現況調查。第二屆醫療品質促進年會會議手冊,醫策會,台北。
石崇良、廖慧娟(2009)。政府推動病人安全之成果與展望。醫療品質雜誌,3(2),9-12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8年01月24日)。「醫療法第10條」。檢所日期:2018 年11月17日 取自: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L0020021
江惠英(2007)。病人安全文化與藥物安全。源遠護理,1(2),5-9。
何清幼(2010)。醫療工作人員的病人安全認知、態度與行為間關係之探 討-以台北某醫院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明隆、涂金堂(2009)。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五南圖書館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吳信宏(2017)。從安全態度量表談論病人安全文化。品質月刊,53(08)。
吳信宏、黃冠凱(2018)。重要的醫院品質管理系統參考指標-病人安全文化。品質月刊,54(03)。
李偉強(2007)。病人安全文化調查與對提高醫療安全的應用。重症醫學雜誌,8(4),175-183。
李偉強、簡淑芬、陳玉枝、黃東波、李建賢、李壽東(2008)。中文版病人安全態度問卷信效度分析。台灣衛誌,27(3),214-222。
李麗珠(2013)。探討醫院改制對醫療從業人員之病人安全文化態度的影響。元培科技大學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汪素真(2010)。探討護理人員之病人安全認知及醫院安全文化之看法。台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宗憲(2015年11月30日)。JCI 的成長與分享。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JCI評鑑成果發表會講義。
林恆慶、陳楚杰、許銘恭(2003)。病人安全相關議題之探討。醫院,36(5),69-77。
林美良、高靖秋、鍾春花(2011)。由美國醫院評鑑聯合委員會認證看醫院感染控制之國際趨勢。長期照護雜誌,15 (1),19-29。
林苡甄、李怡慶、黃志璿、吳信宏(2016)。利用資料探勘於病人安全文化的復原力研究-以中部某區域教學醫院為例。澄清醫護管理雜誌,13(2)。
邱文達、李友專、朱子斌、呂嵐欽、許淳森、連吉時、楊哲銘(2007)。以國際醫院評鑑提升醫療品質-以萬芳醫院為例。醫務管理期刊,8(2),160-171。
施貞伶(2005)。醫院病人安全文化初探-醫事人員對病人安全氣候知覺與其促進病人安全行為表現之關聯性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柯成國(2016)。國際醫院評鑑—醫療組委員經驗分享。醫療品質雜誌,10(2)。
洪傳岳、邱文達(2010)。JCI 認證及再認證:國際醫院評鑑的經驗。台灣醫界,53(3)。
范碧玉、陳慧敏、江翠如、李苓令(2012)。國際醫院評鑑對病歷管理訂定政策與程序之影響。病歷資訊管理,11(1),22-41。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2018年05月03日)。「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之簡介」。檢所日期 : 2018年11月15日 取自:https://www.jct.org.tw/cp-46-2579-a5a35-1.html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2019年05月30日)。「品質與病安」病人安全文化調查/簡介。檢所日期: 2019年06月02日 取自:https://www.jct.org.tw/cp-190-4170-bde56-1.html
張文信(2016)。國際醫院評鑑-經營管理組委員經驗分享。醫療品質雜誌,10(2),11-15。
張靖梅、林獻鋒(2018)。從 JCI 評鑑視域觀看台灣醫療照護品質提升之反思。醫務管理期刊,19(1)。
郭守仁、孫茂勝、劉淑琴、張家築、蘇維文、張宏基、張鈴妤(2009)。JCI實戰經驗分享。醫療品質雜誌,3(1),11-14。
陳欣欣、侯勝茂(2009)。台灣病人安全推動成果回顧。醫療品質雜誌,3(2)。
陳雅惠、侯貴圓、鄭嘉惠、王拔群(2016)。北部某醫療體系新版病人安全文化調查結果。醫療品質雜誌,10(3)。
黃琡雅(2004年12月)。病人安全之國際潮流際一協支並安推動成果。於台灣醫院協會主辦,建構優質醫院作業環境成果發表會講義。榮民總醫院至德樓第二講堂,台北。
黃璉華、黃嗣棻(2013)。病人安全是醫療照護之首要。護理雜誌,60(2),13-18。
詹廖明義(2003)。醫療事故的風險管理。安立,台北。
鄭嘉惠、張嘉晃、王拔群(2008)。病人安全文化調查初報—以某醫學中心為例。輔仁醫學期刊,6(1),19-30。
劉美玉、張肅婷、楊鎮嘉、王怡舜(2009)。醫療產業領導風格、安全文化與安全績效之關係研究-以某區域醫院為例。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12(3),1-22。
劉淳儀(2009)。挑戰以病人為中心的國際評鑑 JCIA。中國醫訊,76。
劉競明(2008)。推動國內各大醫療體系通過國際醫療品質認證(JCI)之我見。臺灣醫界,51(1),38-39。
衛生福利部台灣病人安全資訊網(2019)。「病人安全目標訂定的原則」。
檢所日期:2019年05月08日 取自: http://www.patientsafety.mohw.gov.tw/Content/zMessagess/list.aspx?Site
ID=1&MmmID=621273300317401756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2015年07月17日)。「醫院評鑑有其存在之必要與價值」新聞。檢所日期:2019年05月10日 取自:https://www.mohw.gov.tw/cp-2646-20321-1.html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2015年12月30日)。「強化病人安全管理機制,為病人就醫安全把關」新聞。檢所日期 : 2019年05月10日 取自:https://www.mohw.gov.tw/fp-2651-19692-1.html
簡淑芬(2008)中文版安全態度量表之信效度評估與應用-某醫學中心病人安全文化之初探。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生物醫學統計組,碩士論文。醫策會病安工作小組(2006)。美國病人安全年度目標。檢所日期:2019年01月08日 取自:http://d6www.hosp.ncku.edu.tw/dept/medicament/%A5%CE%C3%C4%A6w%A5%FE/%A7@%B7~%B7%C7%ABh/2006%AC%FC%B0%EA%AFf%A4H%A6w%A5%FE%A6~%AB%D7%A5%D8%BC%D0.pdf
羅健銘、張斐綾、廖熏香、李偉強(2008)。病人安全文化分析。醫療品質雜誌,2(4),68-73。
英文文獻
Chaboyer, W., Chamberlain, D., Hewson-Conroy, K., Grealy, B., Elderkin, T.,& Brittin, M. et al, (2013). CNE article: Safety culture in Australian intensive care units: establishing a baseline for quality improvement. Am J Crit Care.22(2),93-102.
Dotta, Andrea; Portanova, Anna; Bianchi, Natalia, (2013). Accreditation of birth centres:advantages for newborns, JOURNAL OF MATERNAL-FETAL & NEONATAL MEDICINE, 26(4), 417-418.
Firth-Cozens, J. (2001). Cultures for improving patient safety through of learning: the role of teamwork. Quality in Health Care, 10, 26-31.
Hudson, P. (2003). Applying the lessons of high risk industries to health care.
Quality Safety in Health Care,12(Sup1), i7-12.
Huang, D. T., Clermont, G, Sexton, J. B., Karlo, C. A., Miller, R. G., Weissfeld, L. A, Rowan, K. M, & Angus, D. C.(2007). Perceptions of safety culture vary across the intensive care units of a single institution. Critical Care Medicine. 35(1).
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2019). About JCI。Retrieved from
https://www.jointcommissioninternational.org/
Joint Commission Resources(2019). About JCR。Retrieved from
https://www.jcrinc.com/
Kennedy, I. (2001). Learning from Bristol: the public inquiry into children’s heart surgery at the Bristol Royal Infirmary 1984-1995. command Paper CM5207, HMSO, London.
Kohn, L.T., Corrigan, J., Donaldson, M.S. & Richardson, W.C. (2000). To Err is Human: Build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Milligan, F.&Dennis, S.(2005). Building a safety culture. Nursing Standard, 20(11), 48-52.
Nieva, V. F., & Sorra, J. (2003). Safety culture assessment: A tool for improving patient safety in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Quality and Safety in Health Care, 12 (Suppl 2), 17-23.
Pronovost, P. J. Weast, B. Holzmueller, C. G., Rosenstein, B. J., Kidwell,R.P.,
Haller, K. B., Feroli, E. R. Sexton, J. B., & Rubin, H. R.(2003). Evaluation of the culture of safety: survey of clinicians and managers in an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Quality Safety Health Care, 12, 405-410.
Reason, J.T,(1997). Managing the Risks of Organizational Accidents.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Brookfield, Vt., USA : Ashgate,.
Reason, J.T, Carthey, J, & de Leval, M.R.(2001). Diagnosing "vulnerable
system syndrome": an essential prerequisite to effective risk management.
Qual Health Care,10(Suppl 2), 21-5.
Schein, E. H. (2010).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4th ed.). Hoboken, NJ: Jossey-Bass.
Sexton,J.B.,Helmreich,R.L.,Neilands,T.B.,Rowan,K.,Vella,K.,Boyden,J.,Roberts, P.R.,& Thomas,E.J.,(2006).The Safety Atitudes Questionnair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benchmarking data and emerging research,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6,44-53.
Shojania KG, Duncan B W, McDonald KM, & Wachter RM(2002).Safe but Sound: Patient Safety Meets Evidence-Based Medicine. JAMA ,288,508-513.
The Joint Commission (2019). About The Joint Commission。Retrieved from
https://www.jointcommission.org/about_us/about_the_joint_commission_main.aspx
Vincent C, Taylor-Adams S & Stanhope N. (1998).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risk and safety in clinical medicin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316,1154-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