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3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1 09:0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高凰娟
研究生(外文):KAO,HUANG-CHUAN
論文名稱:「生活現場的城市博物館」概念初探─以自助旅行者首爾城市文化觀光體驗行程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Conceptual Quest for a Virtual 'Live City Museum'--A Study on th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from the Backpackers' Cultural Tour Itineraries to the City of Seoul
指導教授:陳國偉陳國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KUO-WEI
口試委員:朱紀蓉葉泉宏
口試委員(外文):CHU,CHI-JUNGYeh,Chuan-Hung
口試日期:2017-07-04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班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博物館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6
中文關鍵詞:首爾市城市博物館文化觀光
外文關鍵詞:Seoul citycity museumcultural touris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71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以博物館的四大功能蒐藏、展示、教育、研究,對照及探討首爾市城市場域如何轉向為一座生活現場的城市博物館,透過研究者自助旅行的文化體驗之經驗為參觀行動主要依據。本文最初係以首爾市文化歷史發展脈絡及城市文化設施建設的密集性,設想這座城市透過文化觀光經驗並融合博物館經驗,使得參觀首爾市就如同在一座生活現場的城市博物館參觀般。本文第三章調查、整理首爾城市先後三任市長主要文化政策理念形塑出內外兼具的文化特色城市,並透過城市品牌的具體化形象以推廣城市文化。緊接著是第四章則以分析生活現場場域如何轉向為城市博物館場域。將博物館理論結合文化觀光理論來分析與對照城市生活現場與博物館兩者相似的功能,藉此嘗試映證將生活現場場域轉向為城市博物館。最後以融合歸納本篇章各階段研究,作為串聯城市文化資源並突破空間的設限發展,城市作為城市博物館的抽象概念,有效地整合整座城市軟硬體措施。
綜上而論,本文嘗試透過自助旅行者城市文化觀光的動機、方式、內容,將其類比博物館觀眾的參觀行為,探討並期望最终建構以首爾市為例的『城市作為一座生活現場的博物館』概念機制,取其具有全方位(即『生態』)生活環境特徵、視城市文化遺產為博物館文物、城市文化治理、城市景點導覽、以及城市範圍內所有博物館的文化功能全部結合,發揮等同一座『超級城市博物館』的文化詮釋作用。

This thesis is relevant to four functions of museum are, collection, exhibition, education, research. The foundation is searcher’s experience of Korean culture by independent travel, to compare confer how Seoul as a city has turning into a living museum itself. Initial theory is all about sequence of cultural history, extending to concentrate of cultural construct. Tentatively, visiting Seoul city itself as like reviewing all its culture, all simply combine experience of cultural tourism and museums. In chapter three, culturally strategy has carried out for three mayors of Seoul city, the main purpose is how to popularize the city which is teeming with culture thoroughly, and team work with brands. How the execution is processing, from surroundings turning into museum vividly in upcoming chapter four. In view of combination of Museology and Tourism, many resemblances can be realized between living surrounding and museum, as demonstration as well. In conclusion, city being museum is truly carrying out but in the abstract by using all facilities, and unite all wealth of cul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a "Museum", are of ecological altitude (Environment in its Entirety), of recognizing city heritages as "museum objects", of city cultural governance as curatorship, of city tour guide as museum docentship, and particularly, of regard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ability of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all museums within the city limits as part of the construct of this "Mega City Museum". This thesis takes Seoul, the capital city of South Korea, as the study field that all the above mentioned points would put to be contested.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問題 8
第四節 研究設計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城市空間與城市意象 14
第二節 城市文物、城市文化遺產、與城市文化展演 18
第三節 文化觀光的遊客、與博物館的觀眾 20
第四節 媒體、與休閒旅遊資訊平台的作用 24
第五節 實體城市博物館、無牆城市博物館、與生活現場的城市博物館 26
第六節 首爾市文化觀光資源提要 33
第七節 首爾市近年先後三任市長的文化政策提要 48
第三章 生活現場的城市博物館構成因素 59
第一節 觀光客自主性展示文本 59
第二節 城市文化體驗部落客、城市博物館的策展人、與展覽導覽員 64
第三節 實體博物館的現階段存在、與限制 66
第四節 城市文化生活現場總體驗經驗內容 72
第五節 首爾市城市生活現場總體經驗實踐狀況為案例 74
第六節 本章小結 83
第四章 首爾市「生活現場的城市博物館」形塑 84
第一節 生活現場的城市博物館文化展演 85
第二節 自助旅行者與城市市民互動形式 95
第三節 生活現場的城市博物館未來發展與推動 101
第四節 本章小結 105
五、結 論 106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06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10
文獻參考書目: 111
附錄一、首爾市文化場域職責平台整理 113
附錄二、首爾市近期主要文化體驗活動 116
附錄三、首爾市24條徒步導覽路線表 120
附錄四、受訪者結構性訪談摘要 128

Hebditch, M. (1995). Museum about the cities. Museum International, No 187 (Vol XLVII, n° 3.
Jones, I., Macdonald, R. R., & Mcintyre, D. (2008). City Museum and City Development, AltaMira Press.
Allen, J., Massey, D., & Pryke, M. (2009)。騷動的城市:移動∕定著 (王志弘 譯)。 台北市:群學。
Barker, C. (2010)。Cultural studie: theory and practice (羅世宏 譯)。 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alvino, I. (1993)。看不見的城市 (王志弘 譯)。 台北市: 時報文化。
Doreen, M., John, A., & Steve, P. (2009)。城市世界 (王志弘 譯)。 台北市:群學。
Falk, J. H., & Dierking, L. D. (2001)。博物館經驗 (林潔盈 譯)。 台北市: 五觀藝術。
Landry, C. (2008)。創意城市:打造城市創意生活圈的思考技術 (楊幼蘭 譯)。 台北市:馬可孛羅文化。
Mckercher, B., & Cros, H. d. (2010)。文化觀光:觀光與文化遺產管理 (劉以德 譯)。 台北市:桂魯有限公司。
Throsby, D. (2003)。文化經濟學 (張維倫、潘筱瑜、蔡宜真、鄒歷安 譯)。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Urry, J. (2007)。觀光客的凝視 (葉浩 譯)。 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Urry, J., & Larsen, J. (2016)。觀光客的凝視3.0 (黃宛瑜 譯)。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王嵩山 (2015)。博物館、思想與社會行動。 新北市: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世勳 (2011)。首爾市長私路線:一步多一點幸福的單日遊 (鐘安伶 譯)。 台北市:尖端出版。
呂理政 (1996)。地球是個博物館。 台北市:稻鄉出版社。
李明博 (2008)。經營未來:李明博自傳 。 北京:人民出版社。
辛治寧 (2002)。繁榮的夥伴-文化觀光與博物館。 博物館簡訊,19。
周永怡 (1999)。想像台北城市博物館 (碩士論文)。 台南:台南藝術學院。
林仲汝 (2011)。了解博物館非觀眾群族 。台北市:華騰數位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林明美 (2007)。躍進世界舞臺的韓國博物館。 故宮文物月刊,293。
林修合 (2010)。市中心區文化導向的都市再生─以臺中市博物館-綠園道專區為例 (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
林連聰、黃光男、黃美賢、曾亮、徐明珠、陳逸君 (2011)。旅遊與文化。 台北市:空大。
城菁汝 (2011)。常民記憶與城市。 台北市:華騰全球數位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施承毅 (2012)。把城市變成一座能讓身體徜徉的博物館。檢自: http://www.urstaipei.net/archives/3135 (引用日期:2014/9/18)
孫武彥 (1994)。文化觀光─文化與觀光之研究。 台北市:九章出版社。
張婉真 (2014)。當代博物館展覽的敘事轉向。 台北市:遠流。
莊麗娟、唐慧君、許欣琦、黃毓芳 (2010)。 國外人士來台自助旅遊的需求與服務商機。 新竹縣:經濟部。
陳又淳 (2011)。城市博物館與認同建構:以高雄市歷史博物館為例。博物館與文化,2。
陳佳利 (2007)。創傷、博物館與集體記憶之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6,頁105-143。
曾詩馨、李明聰 (2010)。古蹟旅遊之地方依附, 休閒涉入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台南市安平古堡遊客為例。Journal of TOKO University,231。
游娟鐶 (2011)。韓國文化政策中「韓語世界化」的推動與展望。韓國學報,22。
黃光男 (2002a)。博物館與全球化。博物館簡訊,19。
黃光男 (2002b)。博物館與全球化。博物館簡訊,19。
黃佳慧 (2010)。行動博物館在當代社會的效用與展望。台灣文學館通訊, 27。
黃繻寬 (2011)。 文化觀光發展要素與類型: 以荷蘭城市為例 (碩士論文)。 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廖美娟 (2007)。城市風景:影像之旅─從戲劇影像探討都市觀光效益。檢自:http://dspace.lib.fcu.edu.tw/handle/2377/3830 (引用日期:2013/1/4)
鄭夙雅 (2007)。 國立故宮博物院行銷策略與觀光結合之探討 (碩士論文)。 高雄:國立中山大學。
鄭易丹、高興隆、劉浩任 (2016)。 赴韓進行市政建設考察出國報告。 檢自:http://www.openreport.taipei.gov.tw/OpenFront/report/show_file.jsp?sysId=C104AW900&fileNo=1 (引用日期:2017/4/20)
賴奇廷 (2006)。評蔡昭儀著全球古根漢效應。博物館學季刊, 2(20),125-12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