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59)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12 10:1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雯婷
研究生(外文):TSAI, WEN-TING
論文名稱:國中生對網路著作權認知與侵權行為之相關性研究:以新竹市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Relationship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gnition and Infringement Behaviors towards Internet Copyrights:A Case Study of Hsinchu City
指導教授:洪春男洪春男引用關係李德治李德治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NG, CHUN-NANLEE, DE-CHIH
口試委員:包冬意楊豐兆
口試委員(外文):BAU, DONG-YIHYANG, FENG-CHAO
口試日期:2018-06-2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大葉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門:電算機學門
學類:電算機一般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7
中文關鍵詞:國中生網路著作權認知侵權行為
外文關鍵詞: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internet copyrightscognitioninfringement behavior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8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了解國中生對網路著作權認知與侵權行為的現況,並探討不同個人背景變項的國中生其網路著作權認知是否有顯著差異,最後探討網路著作權認知與侵權行為之相關情形。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研究樣本以新竹市15所公立國民中學共8,449名學生為對象,並以「國中生對網路著作權認知與侵權行為之相關性研究問卷」為研究工具。研究結果蒐集之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迴歸分析來進行分析。本研究獲得結論如下:
一、不同就讀學校區域對網路著作權認知具顯著差異,不同性別、父母教育程度、平均每日上網時間對網路著作權認知不具顯著差異。
二、國中生對網路著作權的認知與減少侵權意圖具顯著正相關。
三、國中生對網路著作權的認知與降低侵權行為具顯著正相關。
四、國中生在網路著作權的侵權意圖對侵權行為具顯著預測力。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提出數項建議,供教育主管機關及學校、教學實務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gnition and infringement behaviors towards internet copyright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gnition of internet copyrights with different student backgrounds, and to underst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gnition of internet copyrights and infringement behaviors.
This study adopted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sample of this research were 8,449 students selected from 15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s in Hsinchu City, and adopts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A Study on Relationship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gnition and Infringement Behaviors towards Internet Copyrights” as a research tool. The data were analyzed from the methods of description statistics, independent-sample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ing:
1.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gnition of internet copyright among different schools,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gnition of internet copyright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parents’ educational level and average daily online time.
2.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is found among the cognition of internet copyrights and decrease infringement intention.
3.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is found among the cognition of internet copyrights and reduce infringement behaviors.
4.Significant predictive power is found among infringement intention and infringement behaviors.
The results and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provide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to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and schools,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 relative studies in the future.

目錄

封面內頁
簽名頁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誌謝 vi
目錄 vii
圖目錄 ix
表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步驟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著作權之基本概念 11
第二節 網路上的著作權與侵權行為 15
第三節 現行國民教育的資訊素養與倫理教材 19
第四節 認知與行為之意涵 2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28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28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0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工具 30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7
第一節 個人背景資料之分析 47
第二節 網路著作權認知之分析 66
第三節 網路著作權侵權行為之分析 74
第四節 網路著作權認知與侵權行為之相關分析 81
第五節 侵權意圖與侵權行為之迴歸分析 83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1
參考文獻 94
附錄一 國中生對網路著作權認知與侵權行為之相關性研究初擬問卷 97
附錄二 國中生對網路著作權認知與侵權行為之相關性研究正式問卷 10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尹玫君(2003)。我國師範院校學生資訊倫理的態度與行為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學報,37(1),1-18。
王皓政(2003)。加強內控嚴防侵權。經濟日報,12 版。2003年3月4日。
王端玉(2006)。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著作權實驗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科技發展與傳播所。
任文瑗、陸啟超(2003)。資訊倫理教育與侵權行為意圖之探討。資訊與教育,94,37-50。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6)。著作權法。檢自http://law.moj.gov.tw/,2016年11月30日。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7)。106 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檢自https://www.ndc.gov.tw/,2017年12月。
陸義淋,王怡蘋(2011)。著作人格權之比較研究。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11年10月31日。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7)。2017 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檢自http://www.twnic.net.tw/,2017年7月。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玉芬(2013)。高職生對網路著作權的認知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資訊科技應用教學研究所。
陳順宇(2005)。多變量分析四版。台北:華泰。
陳怡吟(2010)。網路法律認知與態度相關性之研究-以台中縣東勢鎮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法律與生活教學研究所。
陳俐伶(2010)。新竹市國民中學學生對著作權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研究所在職專班。
陳淼勝、李德治(2016)。統計學概論。新北:前程文化。
陳怡靜(2017)。運用ADDIE教學設計模式探討高中職學生網路著作權認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
教育部(2003)。九年一貫課程資訊教育議題綱要。台北:教育部。
章忠信(2004)。新著作權法「散布權」相關規定之檢討。政大智慧財產評論,1(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15)。網路著作權。檢自https://www.tipo.gov.tw/ct.asp?xItem=206773&ctNode=6988&mp=1,2015年8月14日。
楊舒婷(2005)。中學職前教師之網路著作權課程研發與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
楊世瑩(2016)。SPSS22統計分析嚴選教材。台北市:碁峰資訊。
新竹市教育處學區與班級數(2016)。106學年度普通班學生數暨班級數核定表。檢自http://www.hc.edu.tw/edub/basic/schoolArea.aspx#tab_tab2,2016年。
鄭玉波(1998)。民法債編總論。台北:三民,第十六版。
劉承慶(2011)。數位教材智慧財產權-以開放式課程為例。檢自http://ctld.ntu.edu.tw/_epaper/news_detail.php?nid=5,2011年9月28日,林峻宥整理。
盧俊哲(2012)。國中生網路非行認知與態度關係之研究-以澎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研究所。
賴文智(2003)。數位著作權法。台北: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
鍾聖校(1990)。認知心理學-心理學系列。台北:心理。
魏孝如(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對網路著作權與數位侵權行為之研究 -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資訊碩士在職專班。
警政統計通報(2017)。106年第30週警政統計通報。檢自https://www.npa.gov.tw/NPAGip/wSite/ct?xItem=84215&ctNode=12594&mp=1,2017年7月26日。
二、英文部分
Kaiser,H.F.(1958).The varimax criterion for analytic rotation in factor analysis.Psychometrika,23,187-200.
Kohlberg,L. (1969). Stage and sequence: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approach to socialization. In D. A. Goslin (Ed.). Handbook of socialization theory (pp. 347-480).
Mason,R.O.(1986).Four ethical issues of the information age.MIS Quarterly,10(1),4-1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