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東京消防庁,火災の実態,日本:東京消防庁,2009。
[2] 美國消防署與美國防火協會(NFPA),全國火災記錄系統(NFIRS),美國:美國消防署與美國防火協會(NFPA),2009。
[3] 行政院衛生署,表17歷年護理機構及精神復健機構家數及表89歷年護理機構及精神復健機構家數按縣市別分及表40 醫院家數─按評鑑等級別及縣市分別,行政院衛生署統計公佈欄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2.aspx?class_no=440&level_no=1。
[4] 何家偉,醫院病房部門避難逃生設施規劃設計之研究─以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學系,臺北,民國90年,P15-16。
[5] 內政部衛生署,精神衛生法第三條,內政部衛生署,民國96年07月04日。
[6] 葉玲玲,台灣精神分裂症患者之健康照護需要與需求研究,博士論文,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台北,民國92年,第10頁。[6]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SM-IV(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
[8] 內政部,http://www.moi.gov.tw/stat/,內政部統計處資訊網,民國101年。
[9] 劉淑言、吳聖良,蘇東平,周桂如,「精神分裂症病患主要照顧者支持團體成效之評估」,護理雜誌,第49卷,第4期,2002,第31~41頁。
[10] 陳懋昌,長期住院慢性精神病患生活品質影響因素之探討,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護理研究所,2003,花蓮,民國92年。[11] http://www.psychpark.org/taiwan/ ,台灣精神醫學網。
[12] http://www.chimei.org.tw/left/left02/ safe/index.asp/,奇美醫院-病人安全委員會。
[13] http://www.tpr.org.tw/PatientSafty02/ framIndex.htm/,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
[14] 何華欽,「輕度精神障礙者就業現況與需求調查:以高雄市為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第1卷,第2期,2011,第95- 124頁。
[15] 內政部,身心障礙類別與等級,http://web2.cc.nctu.edu.tw/~hcsci/service/shp441.htm,民國91年資料檢索日期:2010.01.30。
[16] 陳俊欽,幫他走過精神障礙,台北:張老師文化,民國92年。
[17] 劉燕萍,青少年精神障礙者於復健歷程中的自我決定,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台北:輔仁大學,2006。[18] 林文隆,精神分裂病,引自沈楚文編著新編精神醫學,台北:永大書局,1993,第l38-165頁。
[19] 郎淑美,慢性精神病患社會支持與工作適應之相關性研究,美和技術學院健康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美和技術學院,2006。[20] 內政部,100年第七週內政統計通報─99年底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人數統計,內政部統計處,資料檢索日期:2011.09.15,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5005&page=2。
[21] 陳展隆,骨架面板牆施工品質管理之研究-以醫院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1993。[22] 陳弘毅,防火管理,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
[23] 簡賢文,「醫療環境中火災危險因子偵測與預防」,醫療品質提升論壇系列15 醫療機構火災意外警示,2009。
[24] 陳穎修,醫院消防設備滿意度與應變能力之探討-以臺中市區域醫院為例,碩士論文,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研究所,台中,1996。[25] 莊鎧溫,林健男,賴姿卉,「醫院緊急災害管理機制之研究」,經營管理論叢,第5卷,第2期,2009,第79-94頁。
[26] 陳火炎,建築消防避難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官學校,桃園,1982,
[27] 室崎益輝,建築防災.安全,日本:鹿島出版社,1997,pp.77-78。
[28] 本藤、羽倉,「避難安全規定之研究」,日本火災學會研究發表概要集,1984。
[29] M. B. N. Horasan,”Occupant Evacuation and Orientation Problems in Large Halls-An exhibition Building Case Study,” Fire and materials fire master, vol.23, 1999, pp.369~373。
[30] J. L. Bryan, Human Behavior and Fire, Massachusetts: NFPA, Fire Protection Handbook, 1986, section 1, chapter 2
[31] 蔡秀芬,老人安養機構避難逃生安全設計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台北,2001。
[32] 何明錦、江崇誠,建築物利用實態與人員避難行動特性調查研究—以百貨商場為例,88年度建築研究計畫聯合研討會第八冊—建築防火,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999。
[33] 戴允斌,社區活動人群避難行為特性調查之研究,碩士論文,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新竹,2003。[34] 張書維,體育館空間避難路徑之視覺模擬研究─以文化大學新建體育館為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台北,2003。[35] 陳章華,從人類行為探討都會公寓火災避難器具設計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彰化,2002。[36] 何家偉,醫院病房部門避難逃生設施規劃設計之研究─以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台北,2001。[37] 鄧文心,建築物逃生避難模式之研究:以台北世貿中心展覽大樓為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新竹,1997。[38] 楊致祥,公共空間避難逃生之虛擬實境模擬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台北,1997。[39] 徐承舜,從火災時人類逃生避難行為探討供公眾使用建築物逃生避難通道設計準則,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台中,1994。[40] 湯潔新,避難標示圖像閱讀認知解析,博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台北,2006。[41] 許銘顯,醫療院所及老人安養機構防火安全水平避難對策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台北,2003。[42] 薛朝鴻,性能式煙控與避難運用在排煙室之研究,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碩士班,雲林,2003。[43] 楊智勝,大型購物中心大空間之性能式煙控與避難系統設計分析及全尺度實驗印證,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研究所,高雄,2002。[44] 黃進興,高齡者水平逃生速度之研究 --以台北市立安養機構高齡者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台北,2001。[45] 吳友烈,建築物火災煙控及避難系統之模式分析研究,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技術研究所,雲林,1999。[46] 張仕獻,群集步行速度調查與避難安全評估應用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科學研究所,桃園,1998。[47] 林義承,百貨商場尖峰人員流量實測與避難安全驗證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台北,2008。[48] Takeyoshi Tanaka, “A study for Performance Based Design of Means of Escape in Fire,” Proceeding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ire Safety Science , 1989, p.739.
[49] Ichiro Hagiwara and Takeyoshi Tanaka, “International of Fire Safety Provision For Means of Escape, “ Proceeding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ire Safety Science, 1989, pp.633~643.
[50] 沈子勝,避難安全設計與專題,台北:鼎茂圖書出版公司,1996,第54-56頁。
[51] 田中哮義,建築火災安全工学入門,日本:日本建築センター,1993,第10章。
[52] 戶川喜久二,群集流の觀測に基く避難設施の研究,建築研究報告第14 號,1955,pp.1-29。
[53] Fruin, J. J., Pedestrian Planning and Design, America: Elevator World, Inc., 1987.
[54] 神忠久,群集の種類と步行速度について,日本:火災誌日本火災學會,1983。
[55] 奈良松範、大島泰伸、渡部學,「避難時的群集步行速度について」,日本火災學會論文集,1996,Vol. 45, No.1-2,pp.11-17。
[56] 林慶元、許銘顯、鄭紹材,「老人福利機構避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三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台北,2001,第833-836頁。
[57] 何明錦、簡賢文,都市空間大量人群避難行為基楚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台北,1999。[58] 何明錦、簡賢文,都市空間大量人員避難行為模式之建構,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台北,2000。
[59] 蔡秀芬,老人安養機構避難逃生安全設計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台北,2001,第1-8頁。[60] 賴以軒,通道與樓梯一般通行及緊急疏散行人流分析與模式建立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台北,2001,第1-6頁。
[61] 黃進興、陳柏宏、許銘顯、林慶元,台北市安養機構高齡者水平垂直移動能力調查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59 期,2007,第203~214頁。[62] 黃建興,高齡者移動能力應用於避難檢證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台北,2007。
[63] 梁彰甫,幼稚園火災避難時間之研究-以台中市私立幼稚園為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台中,2004。[64] 辜柏峰,國小學童火災避難時間之研究-以台中市國民小學為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台中,2005。[65] 楊正安,國中學童火災避難時間之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台中,2005。[66] 陳建忠、黃進興、何明昌、黃美華、林育維,學童避難速度調查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8,第14-22頁。
[67] 呂祁融,精神科醫院規劃之設計品質管理探討,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台中,2007。[68] 姚迪谷,設計及發展憂鬱情緒量化評估輔助系統,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台南,2008。[69] Edelstein, Michael R., Contaminated communities: 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impacts of residential toxic exposure, Westview Press, 1988.
[70] 陳懋昌,長期住院慢性精神病患生活品質影響因素之探討,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護理研究所,花蓮,2003。
[71] http://www.psychpark.org/taiwan/,台灣精神醫學網。
[72] http://www.chimei.org.tw/left/left02/ safe/index.asp/,奇美醫院-病人安全委員會。
[73] http://www.tpr.org.tw/PatientSafty02/ framIndex.htm/,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