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10 13: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育珊
研究生(外文):LIN, YU-SHAN
論文名稱:論審計權對行政權之監督與合作關係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n the supervis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audit power and administrative power
指導教授:程明修程明修引用關係張惠東張惠東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RNG, MING-SHIOUCHANG, HUEI-TUNG
口試委員:李東穎陳仲妮林宇軒
口試委員(外文):LEE, TUNG-YINGCHEN, CHUNG-NILIN, YU-HSUAN
口試日期:2019-07-0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7
中文關鍵詞:績效審計洞察及前瞻意見審計法
外文關鍵詞:Performance AuditInsight and Foresight opinionAudit La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6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近年來,為促進國家良善治理,審計職權由傳統強調財務合法性之合規審計,逐漸拓展至強調經濟性、效益性及效率性的績效性審計,期能發揮審計權在政府治理中成為更有價值的角色。本研究以文獻分析及案例比較等研究方法,藉由檢視各國審計制度,予以分析與比較,探討審計機關定位與特色,並討論我國審計機關與行政機關之監督機制與合作關係。
審計業務之革新,讓審計機關由傳統財政監督者之角色,轉變為政府治理的顧問角色。民國104年度增修審計法第69條第2項及第3項,在法制及制度上增加審計機關洞察及前瞻功能,能提出預警意見供機關能及時辨識潛在風險,並提出對行政管理之改善建議,強調考核外,協助行政機關建立風險管理制度,及建立政策諮詢角色之功能。審計機關之監督職權,在法律上有監督預算執行、決算審定、財務責任核定等權利,然績效審計結果之效力未具強制力,亦可能涉及行政機關裁量權,審計成果對機關產生之影響,應建立更具彈性異議處理程序,以完備審計權監督機制。
在行政權與審計權間合作關係之建立上,本於政府共同一體觀念,促進與兩大政府機關主體之合作夥伴關係,審計機關在法定職權內適時提出可提升效能、減少不經濟支出、增進公共利益、潛在風險事項等各方面之建議意見,未來審計權持續藉由財務監督之合規性審計與績效性審計,加強與行政機關合作之關係,積極發揮防弊、興利、風險管理功能,發展其政府管理顧問之諮詢角色,讓審計機關職權發揮更大效益,共同促進政府良善治理。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promote good governance, the audit power has been gradually extended from compliance audit that emphasizes on financial legality to performance audit that focus on economics, efficiency and efficiency(3E). That makes audit rights play a more valuable role in government governanc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ositioning and characteristic of audit power and introduces the audit system for different countries for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is article also discuss the supervis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audit power and administrative power with literature review and case analysis.
The innovation of the audit business has transformed the auditing agency from traditional financial supervisors into the advisory role of governance. In2015, Articles 69 of the Audit Act were amended to enhance the functions of insight and foresight. Where auditing agencies discover the potential risks, they shall provide the government agencies early-warning recommendations. They are not only monitering governance performance, also helping the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to establish risk management systems. Duties and functions of audit power is to supervise the implementation of budget; to certify annual financial reports; to judge financial responsibilities etc. Since performance audit results is not compulsory, and may also involve the discre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It should establish a more flexible opposition proceeding to complete the mechanism of audit power.
On the other hand, to establish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ecutive power and the audit power, in the view of whole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has promoted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two major government bodies. The legal duties of audit agency includes to make suggestions for enhancement of financial efficiency and reduction of non-economic expenditures; to provide efficiency or advance public welfare recommendations to the audited agencies or related agencies; to provide the government agencies early-warning recommendations on potential risks. In the future, to promote good governance, the audit agency shall continues to strengthen the partnership with the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through the compliance audit and performance audit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play the role of corruption prevention and profits promotion, develop the advisory role of govermance.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論文章節架構.............................2
第四節 文獻探討.................................3
第五節 研究方法................................5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七節 預期結果.................................6
第二章、政府審計制度概述............................7
第一節 各國審計組織制度..........................7
第二節 國際最高審計機關組織.......................18
第三章、審計職權對行政機關之監督機制.................22
第一節 我國審計權機制............................24
第二節 審計職權之行使與行政機關之衝突..............34
第四章、審計職能與行政機關之合作關係..................51
第一節 績效審計的推廣..............................51
第二節 績效審計之推展.............................55
第三節 政府審計之監督、洞察及前瞻功能...............66
第四節 合作關係實務案例............................78
第五節 合作關係之探討..............................86
第五章、結論.........................................90
參考文獻及書目.......................................94
一、專書..........................................94
二、期刊論文.......................................95
三、政府資料.......................................96
附表................................................97


一、專書
1.日本會計檢察院介紹(平成30年版),2019年。
2. 余致力主持,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政府廉政體系指標之建構,2006年。
3.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第五版),元照出版公司,2012年。
4.林秀敏、莊惠如,行政院主計總處出國研習報告,研習日本政府會計理論與實務運作,2013年。
5.英國國家審計署(National Audit Office,UK)編著,審計部審計業務研究委員會編譯,歐盟會員國政府審計制度(State Audit in the European Union),2007年。
6.胡龍騰、曾冠球、張智凱、黃榮志,臺灣電子治理的過去現在未來,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2年。
7.國家發展員會委員研究報告,跨機關行政協助機制及其相關法制之研究,2015年。
8.張甘霖,審計部出國報告,審計機關洞察前瞻功能與良善公共治理之研究-考量被審核機關及公民之觀點,2016年。
9.鄭丁旺、許崇源、陳錦烽、林宛瑩,行政院主計總處委託研究報告-推動強化政府內部控制發展策略之研究,2012年。
10.審計部,民國90年審計報告書,2001年。
11.審計部,美國政府施政績效衡量與績效審計實務之研究,審計部出國報告專題研究,2014年。
12.審計部審計業務研究委員會,審計部專案研究報告-政府決算審核及課責制度之研究,2014年3月。
13.審計部,中華民國政府審計史記續編,2016年。
14.審計部,審計部民國106年度績效報告,2018年。
15.審計部,民國106年政府審計年報,2018年。
16.審計部,民國107年度政府審計年報,2019年。
17.審計部,中華民國106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含附屬單位決算及綜計表),2018年。
18.陳淳文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監察院變革方向芻議,2006年。
二、期刊論文
1.宋棋超,審計機關建置之探討,立法院院聞,第24卷第12期,1996年7月。
2.沈秀怡,修憲後監察院職權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3.汪林玲,監察與審計一個加乘的制度設計:以我國與以色列為例,政府審計季刊第39卷第1期,2018年10月。
4.吳昇達,自法律觀點論政府審計行為之性質-兼評決算法最終審定制度,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5.吳冠吾,對於地方機關如何行使審計權問題,法律評論,第29卷第9期,1963年9月。
6.林慶隆,政府績效審計發展現況與展望,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第4卷第3期,2016年9月。
7.林邑軒,OECD「最高審計機關與善治-監督、洞察與前瞻」介紹,政府審計季刊第39卷第3期,108年4月。
8.周陽山,修憲後監察權行使之比較研究,監察院,2001年。
9.周靜幸,審計機關價值與效益之關鍵要素-策略績效管理,主計月刊第709期,2015年1月。
10.政府審計季刊資料室,政府審計之基礎概念與原則-日本政府審計準則與INTOSAI之ISSAI比較,政府審計季刊第36卷第3期,2016年4月。
11.胡龍騰、曾冠球、張智凱、黃榮志,臺灣電子治理的過去現在未來,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2年。
12.凌忠嫄,國庫集中支付作業管理。當代財政第34期,2013年10月。
13.陳昱斌,國際反貪腐趨勢中政府審計角色之研究-以台灣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7月。
14.張桐鋭,行政法與合作國家,月旦法學雜誌第121期,2005年6月。
15.曹俊漢,中美審計體系功能之比較觀察,政治科學論叢第十四期,2001年,第127至152頁。
16.黃錦堂,政府再造的憲法原則,法學講座第7期,2007年。
17.黃明看,我國審計法制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18.詹鎮榮,審計權獨立性之憲法保障,月旦法學教室第51期,2007年1月。
19.蔡馨芳,課責是否能提升績效?臺灣政府審計影響之探討,文官制度季刊第8卷第4期,2016年10月。
20.蕭文生,現在民主法治國原則下的政府審計制度,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2005年。
21.謝碧蓮,論審計法核定財務責任與追繳之程序,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三、政府資料
1.立法院公報第61卷第27期院會紀錄,1972年。
2.立法院公報 第104卷第85期院會紀錄,2015年。
3立法院第8屆第7會期財政委員會第11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2015年。
4.立法院第9屆第2會期第16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607號委員提案第20082號,2016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