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4 02:3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鄧佩芸
研究生(外文):Pei-Yun Teng
論文名稱:歷史類博物館商店之商品設計策略
論文名稱(外文):The merchandise design strategies of the historical museum shop
指導教授:曾坤明曾坤明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un-Ming Ts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銘傳大學
系所名稱:設計創作研究所碩士班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其他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5
中文關鍵詞:博物館商品歷史類博物館設計策略。
外文關鍵詞:Design strategy.Museum merchandiseHistorical museu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4
  • 點閱點閱:211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3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1
設計策略是經由設計研究所形成底一系列營運組織、資源整合、循序
發展的設計問題之解決方案,目的是確實掌握產品特性、制定明確行銷。
目標以及作為產品設計開發的依據,以充分發揮產品功能與組織效益。身
為文化創意產業一環的博物館,近年也應此熱門話題積極蓬勃發展,更因
為大眾消費文化以及生活美學的品味風潮,為博物館商店之文化商品,開
啟了新的商品市場,不僅突顯了博物館商品所帶來的社會教育與文化傳遞
之功能,更逐漸成為博物館永續經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本研究透過影響博物館商品各項因素之探討,歸納出符合現代歷史類
博物館商店之商品設計策略,並以國內兩大歷史類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
與國立歷史博物館為研究對象。首先探討相關文獻資料,包括博物館經營
與行銷策略、博物館商店、博物館商店與商品視覺企劃、博物館商品的設
計開發、博物館商店開發文化商品的效益以及設計策略之形成、定義、型
態分析之相關資料,利用整理與分析作為參考之依據,並輔以研究方法之
觀察與訪談,整合提出四項歷史類博物館商店之商品設計策略:
一、品牌化策略。
二、全球化策略。
三、市場流行化策略。
四、產品系列化教育策略。
在研究最後,整理出「歷史類博物館商店之商品設計策略」之運用方
法與程序,並提出八項台灣歷史類博物館面臨的問題與因應的方法,以完
整之設計策略考量與現實環境評估,提供台灣歷史類博物館商店商品開發
與行銷推廣之重要依據。
The design strategy is through design researches to become a series of design solutions which are organized operation, integrated resources, and procedural development. The purpose is to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s, formulate clear marketing goals and to be the basis of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And to bring the product’s function and organization’s benefits into full play. As a par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museums also grow vigorously by the hot issue in recent years. Moreover the masses'' trends of consumption culture and life aesthetics have opened a new commodity market for the culture merchandises of the museum shop. It is not only reveals the social education and culture transmission functions of museum merchandises, but becomes an indispensable element to museums’ continuously and forever operation.

This research is through probing into every factor which influences the museum shops’ merchandises to sum up the design strategies which accords with the modern museum shop merchandises. And take Taiwan’s two famous historic museums-National Palace Museum and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as objects. First of this research is collecting and conferring related subjects which are the operating and marketing tactics of museum shops, the museum shops, visual design of the museum shop and merchandises,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ways of museum shop’s merchandises, the benefits of museum-shop’s merchandises and the form, definition, type analysis of design strategy. Through putting them in order, analyzing them as consultative basis and complementing with the research methods which are observation on the spot and interview. This research brings up four merchandises design strategies of the historical museum shop.
1. Brand strategy.
2. Globalization strategy.
3. Market popularity strategy.
4. Series product’s education strategy.

In the end of research, it put the practical method and procedure of “The merchandise design strategies of the historical museum shop” in order and point out eight items of problems which the Taiwan’s historic museums is facing now and how to solve them. Through completed design strategies and realistic environment evaluations, offered Taiwan’s historic museum shops an important basis of merchandises develops and marketing dissemination.
目次

目次•••••••••••••••••••••••••••••••••••••••••••i

表目次•••••••••••••••••••••••••••••••••••••••••v

圖目次••••••••••••••••••••••••••••••••••••••••vi

壹、緒論••••••••••••••••••••••••••••••••••••••••1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1
二、研究目的與方向••••••••••••••••••••••••••••••••••••4
三、研究之重要性••••••••••••••••••••••••••••••••••••••5
四、研究方法••••••••••••••••••••••••••••••••••••••••••6
(一)訪談法••••••••••••••••••••••••••••••••••••••••6
(二)觀察法••••••••••••••••••••••••••••••••••••••••7
五、研究流程••••••••••••••••••••••••••••••••••••••••••8

貳、文獻探討••••••••••••••••••••••••••••••••••••9
一、歷史類博物館商店相關議題••••••••••••••••••••••••••9
(一)博物館經營與行銷策略•••••••••••••••••••••••••10
1、博物館的使命••••••••••••••••••••••••••••••10
2、商業化底博物館••••••••••••••••••••••••••••15
3、博物館行銷••••••••••••••••••••••••••••••••17
(二)博物館商店•••••••••••••••••••••••••••••••••••20
1、博物館商店的發展••••••••••••••••••••••••••20
2、博物館商店的定位••••••••••••••••••••••••••21
3、博物館商店的組成與規範••••••••••••••••••••26
(三)博物館商店與商品視覺企劃•••••••••••••••••••••28
1、博物館形象的代表••••••••••••••••••••••••••28
2、博物館商店與商品的視覺企劃••••••••••••••••31
3、整體的博物館商店陳列設計••••••••••••••••••34
(四)博物館商品的設計開發•••••••••••••••••••••••••37
1、博物館商品介紹••••••••••••••••••••••••••••37
2、博物館商品的開發••••••••••••••••••••••••••40
3、博物館商品的通路與功能•••••••••••••••••••41
4、博物館商品的特性••••••••••••••••••••••••••44
(五)博物館商店開發文化商品的效益•••••••••••••••••47
1、博物館傳播歷史文化的新途徑••••••••••••••••48
2、博物館新的經濟增長點••••••••••••••••••••••49
3、促進旅遊文化的發展•••••••••••••••••••••••••50
4、促進旅遊購物的收益•••••••••••••••••••••••••51
二、設計策略相關理論••••••••••••••••••••••••••••••••••53
(一)「設計」與「策略」•••••••••••••••••••••••••••••••53
(二)設計策略之形成•••••••••••••••••••••••••••••••57
(三)設計策略的定義•••••••••••••••••••••••••••••••62
(四)設計策略型態分析•••••••••••••••••••••••••••••65

参、台灣歷史類博物館商店商品的發展•••••••••••••69
一、定義••••••••••••••••••••••••••••••••••••••••••••••69
(一)歷史類博物館•••••••••••••••••••••••••••••••••69
(二)博物館商店•••••••••••••••••••••••••••••••••••70
(三)博物館商品•••••••••••••••••••••••••••••••••••71
二、類型與範圍•••••••••••••••••••••••••••••••••••••••72
(一)複製典藏品•••••••••••••••••••••••••••••••••••72
(二)出版品•••••••••••••••••••••••••••••••••••••••73
(三)紀念品•••••••••••••••••••••••••••••••••••••••74
三、商品設計開發模式•••••••••••••••••••••••••••••••••75
(一)自行開發•••••••••••••••••••••••••••••••••••••75
(二)代銷•••••••••••••••••••••••••••••••••••••••••75
(三)與廠商合作開發•••••••••••••••••••••••••••••••76
(四)公開市場採購•••••••••••••••••••••••••••••••••76
四、商店組織與經營現況•••••••••••••••••••••••••••••••78
五、小結•••••••••••••••••••••••••••••••••••••••••••••81

肆、台灣歷史類博物館商店商品設計策略•••••••••••83
一、品牌化策略•••••••••••••••••••••••••••••••••••••••84
(一)博物館品牌定位•••••••••••••••••••••••••••••••86
(二)博物館品牌化策略•••••••••••••••••••••••••••••88
(三)商品品牌化策略•••••••••••••••••••••••••••••••89
(四)服務品牌化策略•••••••••••••••••••••••••••••••92
二、全球化策略•••••••••••••••••••••••••••••••••••••••96
(一)品牌全球化策略•••••••••••••••••••••••••••••••99
(二)商品全球化策略••••••••••••••••••••••••••••••101
(三)服務全球化策略••••••••••••••••••••••••••••••104
三、市場流行化策略••••••••••••••••••••••••••••••••••105
(一)商品市場流行策略••••••••••••••••••••••••••••107
(二)商場市場流行策略••••••••••••••••••••••••••••111
(三)行銷市場流行策略••••••••••••••••••••••••••••113
四、產品系列化教育策略••••••••••••••••••••••••••••••115
(一)商品系列化教育策略••••••••••••••••••••••••••117
(二)商場系列化教育策略••••••••••••••••••••••••••121
(三)服務系列化教育策略••••••••••••••••••••••••••124

伍、結論與建議••••••••••••••••••••••••••••••••127
一、結論••••••••••••••••••••••••••••••••••••••••••••127
(一)台灣歷史類博物館面臨的問題與因應的方••••••••128
(二)歷史類博館商店商品設計策略的運用••••••••••••132
二、建議••••••••••••••••••••••••••••••••••••••••••••133
三、後續研究建議••••••••••••••••••••••••••••••••••••136

參考書目•••••••••••••••••••••••••••••••••••••137
中文部分••••••••••••••••••••••••••••••••••••••••••••••••137
英文部分••••••••••••••••••••••••••••••••••••••••••••••••146
參考網站••••••••••••••••••••••••••••••••••••••••••••••••147

附錄•••••••••••••••••••••••••••••••••••••••••148
附錄一 博物館訪談大綱•••••••••••••••••••••••••••••••••••148
附錄二 「博物館商店商品設計策略」廠商訪談大綱•••••••••••149
附錄三 研究訪談對象列表•••••••••••••••••••••••••••••••••152


表目次

表2-1:商店印象類別與屬性•••••••••••••••••••••••••••••••••30
表2-2:產品提供的五種利益說明•••••••••••••••••••••••••••••45
表2-3:獲得產品的五種相關代價說明•••••••••••••••••••••••••46
表2-4:產品設計策略之組合•••••••••••••••••••••••••••••••••59
表2-5:設計策略定義•••••••••••••••••••••••••••••••••••••••64
表2-6:產品八大策略•••••••••••••••••••••••••••••••••••••••67
表2-7:設計專家觀點之設計策略初步型態•••••••••••••••••••••68
表3-1:博物館商店設置點•••••••••••••••••••••••••••••••••••70
表4-1:服務的定義•••••••••••••••••••••••••••••••••••••••••95
表4-2:優質服務(Good service)的七個致勝方法•••••••••••••••95
表4-3:國際化與全球化的定義•••••••••••••••••••••••••••••••97
表5-1:台灣歷史類博物館商店商品設計策略••••••••••••••••••132
表A-1:設計策略型態填表••••••••••••••••••••••••••••••••••150


圖目次

圖1-1:研究流程••••••••••••••••••••••••••••••••••••••••••••8
圖2-1:博物館功能之間的互動關係•••••••••••••••••••••••••••12
圖2-2:博物館功能關係•••••••••••••••••••••••••••••••••••••15
圖2-3:單一企業組織架構的模式•••••••••••••••••••••••••••••26
圖2-4:前瞻的策略與回顧的策略•••••••••••••••••••••••••••••55
圖2-5:向上看的策略與向下看的策略•••••••••••••••••••••••••56
圖2-6:策略形成過程之空間分布•••••••••••••••••••••••••••••59
圖2-7:產品設計策略形成的過程•••••••••••••••••••••••••••••61
圖2-8:設計策略形成之概念架構圖•••••••••••••••••••••••••••62
圖2-9:產品策略與設計策略相關圖•••••••••••••••••••••••••••67
圖3-1:國立故宮博物院本館商店•••••••••••••••••••••••••••••71
圖3-2:國立歷史博物館商店•••••••••••••••••••••••••••••••••71
圖3-3: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獻大樓商店•••••••••••••••••••••••••71
圖3-4:國立歷史博物館花蓮機場商店•••••••••••••••••••••••••71
圖3-5:國立故宮博物院商店複製品•••••••••••••••••••••••••••73
圖3-6:國立歷史博物館商店複製品•••••••••••••••••••••••••••73
圖3-7:國立故宮博物院互動式光碟•••••••••••••••••••••••••••73
圖3-8:故宮衍生紀念商品-翠玉白菜吊飾••••••••••••••••••••••74
圖3-9:故宮衍生紀念商品-時差表••••••••••••••••••••••••••••74
圖3-10:史博館衍生紀念商品-名畫遊戲盤•••••••••••••••••••••74
圖3-11:史博館衍生紀念商品-唐三彩便條磁貼•••••••••••••••••74
圖3-12:故宮商店自製商品-館徽系列文具•••••••••••••••••••••77
圖3-13:史博館自製商品-館藏青花手錶•••••••••••••••••••••••77
圖3-14:「故宮文物藝術發展基金會」組織架構圖••••••••••••••••79
圖3-15:國立歷史博物館商店組織架構圖••••••••••••••••••••••80
圖4-1:品牌之內涵•••••••••••••••••••••••••••••••••••••••••84
圖4-2:博物館商品品牌化應用策略•••••••••••••••••••••••••••91
圖4-3:服務行銷三角形•••••••••••••••••••••••••••••••••••••94
圖4-4:吳秉諭(2005)。﹝迷鍊﹞•••••••••••••••••••••••••••••111
圖4-5:柯鴻圖(1998)。﹝故宮鳥譜古畫郵票﹞•••••••••••••••••111
圖4-6:故宮正館商店內置圖-1••••••••••••••••••••••••••••••112
圖4-7:故宮正館商店內製圖-2••••••••••••••••••••••••••••••112
圖4-8:迪雅文物。﹝明朝如意經典系列﹞•••••••••••••••••••••120
圖4-9:迪雅文物。[宋朝精選典藏系列] ••••••••••••••••••••••120
圖4-10:迪雅文物。﹝故宮系列﹞••••••••••••••••••••••••••••121
圖5-1:博物館商店商品設計策略措施與程序••••••••••••••••••135
中文部分
?( 2005/5/14)。〈中國經營報:MP3民族品牌的五項修煉〉。《新浪網:科技IT》。 http://it.sina.com.hk/cgi-bin/news/show_news_f2.cgi?type=focus&name=music_mp3&id=86207。(2005/08/20瀏覽)
?(2002)。〈開啟藝術之眼-走進史博館「世界博物館商店」〉。《藝術家》,322:138-139。
Ambrose, T. (2003)著,桂雅文譯。《新博物館管理:創辦與管理博物館的新視野》。台北: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
Ames﹐P. J. (1995)著,林美齡譯。〈博物館行銷─使命的運用或主導?〉。《博物館學季刊》,9:2,29-34。
Bain﹐I. (1988)著,左曼熹譯。〈博物館出版工作與賣店〉。《博物館學季刊》,2:4,35-41。
Barsook﹐B. (1990)著,張惠貞譯。〈博物館賣店的倫理規章〉。《博物館學季刊》,4:4,53-56。
Beck﹐U. (1999)著,孫治本譯。《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台北:商務印書館。
Bigley﹐ J. D. (1988)著,左曼熹譯。〈博物館的行銷:背景與理論基礎〉。《博物館學季刊》,2:3,33-39。
Bruno﹐S. F. (2003)著,蔡宜真、林秀玲譯。《當藝術遇上經濟─個案分析與文化政策》。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Davies﹐A. (1999)著,李惠文譯。〈博物館行銷與非觀眾〉。《博物館學季刊》,13:2,63-74。
Dickman﹐S. (2002)著,林潔盈譯。《如何行銷博物館》。台北:五官藝術管理有限公司。
Donnellan﹐J. (2001)著,洪瑞璘譯。《商品採購與管理》。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Falk﹐J. H. & Dierking﹐L. D. (2002)著,林潔盈、羅欣怡、皮淮音、金靜玉譯。《博物館經驗》。台北:五官藝術管理有限公司。
Giddens, A. (1999)著,鄭武國譯。《第三條路:民主社會的更新》。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Jensen﹐N.(1991)著,劉幸真譯。〈博物館的兒童、青少年與成人觀眾〉。《博物館學季刊》,5:43-8。
Kotler﹐P. (1998)著,方世榮譯。行銷管理學:分析,計劃,執行與控制,台北市:台灣東華。
Mintzberh, H., Ahlstrand B.& Lampel, J. (2003)著,林金榜 譯。《策略巡禮:管理大師明茲柏格的策略全書》。台北:商周出版。
Newcomb﹐K. K. (1988) 著,蘇麗英譯。〈博物館賣店的組織和銷售技術〉。《博物館學季刊》,2:4,43-49。
Oster, S. M. (2001)著,孫碧霞、廖秋芬、曾華源譯。非營利組織策略管理。台北:洪葉文化。
Porter, M. E.(2001)著,李明軒、高登第 譯。《競爭論》。台北:天下文化。
Sekers﹐D. (1987)著,阮國企譯。〈博物館賣店的教育潛能〉。《博物館學季刊》,1:3,67-70。
凡瑀(2005)。《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菁華》。台北:海鷗。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2002/3)。《博物館簡訊》,期19 。http://www.cam.org.tw/5-newsletter/19.htm。(2002/8/23瀏覽)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2004/7)。《博物館簡訊》,期28。http://www.cam.org.tw/5-newsletter/28.htm。(2002/8/24覽)
方雯玲(2004)。《設計時尚:看見DIT新潮流》。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王宏鈞 主編(2001)。《中國博物館學概論》。中國: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福壽、酈文靜(2004/10/14)。《國立故宮博物院消費合作社經營管理者訪談》,鄧佩芸 訪問。台北市。
王靜亭(2002)。台灣木製家具產業設計策略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平島廉久(1998)著,簡鴻業編譯。《熱門商品開發法》。台北:書泉出版社。
朱庭逸、方雯玲 主編(2004)。《工藝新境:打造手工精品的經營之路=Craft》。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何明泉 林其祥 劉怡君(1996)。〈文化商品開發設計之構思〉。《設計學報》1:1,頁1-15。
何明泉、宋同正、陳國祥、黃東明(1997)。〈影響設計策略之要素分析研究〉。《設計學報》。2:1,79-91。
吳思華(2004/01)。〈文化創意的產業化思維(上)〉。《今藝術:藝術觀點》http://artouch.com/story.asp?id=2004012857106092。(2005/09/02瀏覽)
呂理政(2001/05/27)。〈展望新世紀博物館-誕生知識•營造夢想〉。http://www.tmoa.gov.tw/action/newworld.htm。(2005/09/08瀏覽)
李文龍(?)。〈「品牌」絕對不等於商標及一個設計的Logo〉。《打造贏的品牌規劃》。http://www.newbusiness.com.tw/t1/le3.htm。(2005/8/20瀏覽)
李林娜(?)。〈博物館開發旅遊紀念品效益探析〉。http://www.863ok.com/whw/channel/whzwgk/whlt/bwgkflyjnpxytx/。(2004/04/15瀏覽)
李謁政(2005/3/14)。〈剖析文化創意產業的地方沃土〉。http://www.ncafroc.org.tw/news/index_news.asp?ser_no=361。(2005/09/02瀏覽)
周進智(2005)。《國立歷史博物館文化服務處經理人訪談》,鄧佩芸 訪問。台北市。
周進智、林志峰(2002)。〈成它a在博物館裡敲響收銀機〉。《北投溫泉博物館專刊》,2:84-94。
林志璋(2001)。E世代的產品設計策略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心(2003)。〈談博物館商店的相關問題〉。《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23:80-83。
林陽助(2003)。《服務行銷》。台北:台灣金融研訓院。
花建(2003)。《文化+創意=財富》。台北:帝國文化公司。
金士先(2003/10/6)。〈「從傳統到現代 以真蹟創商機」-漫談國立故宮博物院委外合作事業的開展〉。《中華民國政府出版品簡訊》。期43。http://gpnet.nat.gov.tw/org/epaper/43/epaper01_chapter04.htm。(2004/4/15瀏覽)
施振榮(2005)。〈當文化創意人,更要當創業家〉。《商業週刊》,916:24-25。
柯鴻圖(1998)。《傳統文化素材的現代設計應用》。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
洪紫娟(2001)。觀眾在博物館賣店之消費行為與顧客滿意度之研究─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禮品中心為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順慶(2005/10)。〈人瑞品牌何以不墜?〉。《突破雜誌》,243,73-75。
胡蕙霞(1994)。〈故宮博物院遊憩參與形態及利益追尋之分析〉。《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學報》,4:377-400。
胡蕙霞(1998)。〈文化觀光的行銷導向〉。《新世紀•新方向─博物館行銷研討會》。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151。
夏學理、陳尚盈、羅皓恩、王瓊英(2005)。《文化市場與藝術票房》。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徐孝德、謝佩玲(2005/7/8)。《國立故宮博物院作業基金科科長訪談》,鄧佩芸 訪問。台北市。
徐湖平(1999)。〈新世紀的博物館建築〉。http://www.njmuseum.com:5000/zh/book/xsjl/xhp_1.htm。(2005/09/18瀏覽)
秦裕傑(1991)。〈博物館行銷〉。《博物館學季刊》,3:57-62。
翁基峰(2005/1)。〈新博物館行銷的困境〉。《典藏藝術網》。http://www.artouch.com/story.asp?id=2005012171373608。(2005/8/24瀏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2005/8/15)。〈Old is New時尚故宮─Y世代設計新主張〉。《故宮電子報》。http://enews.npm.gov.tw/enews/npmpaper/NPM00001/PID00063/html/2005august1-05.htm。(2005/8/28瀏覽)
康俐雯(2002/10/10)。〈六十五萬件館藏結合流行產品;故宮老古董新創意〉。《自由電子新聞網藝術特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oct/10/life/art-1.htm。(2005/7/2瀏覽)
張文智(1998)。〈設計政策與設計策略在產品設計之應用〉。《工業設計》。27:1,2-7。
張譽騰(2000)。《如何解讀博物館》。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張譽騰著(2002)。《博物館大勢觀察》。台北: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
許英傑、黃慧玲(2004/02/29)。〈延伸零售品牌,再造消費價值〉。http://www.tcfa.org.tw/main/newsdetail.asp?ntype=2&id=1337。(2005/09/16瀏覽)
郭宣靆 (2003)。〈核心版權與artkey藝術授權中心之SWOT分析:朝向禮品市場開發〉。《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期31。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1/31-14.htm。(2005/6/12瀏覽)
陳秀萍(2001)。觀光空間的商品化。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佳玲(2004)。公立博物館賣店經營之研究─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國政(2005)。台灣博物館之賣店生態與文化商品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國政(2005/4-5)。〈為博物館栽培搖錢樹-台灣博物館文化商品的發展與未來〉。《設計》,122:112-113。
陳國寧(2003)。《博物館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瑞惠(2004)。〈教育型文化創意商品研發案例〉。《2004文化創意產業「地方再造•終身學習」﹝國內論壇﹞,21-24。宜蘭縣政府、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
麥格羅.希爾編輯部(2004)。《麥格羅•希爾EMBA系列--策略行銷管理(2)》。台北:麥格羅•希爾(McGraw-Hill)國際出版公司。
彭文、張仙(2003/12)。〈歷史博物館的觀眾定位與陳列設計〉。《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科研論文》。http://fjt.infoscape.com.cn/gate/big5/www.bmy.com.cn/viewpaper.asp?ID=287。(2005/09/18瀏覽)
彭欣喬(2003/1)。〈紐約客到博物館商店血拼正風行─雅痞族購物慾望再翻新〉。《博覽家》,131:35。
揚之水(2005/03/25)。〈古詩文名物新証〉。http://www.eurasianhistory.com/data/articles/c03/1278.html。(2005/10/17瀏覽)
曾信傑(1998)。〈從非營利角度泛談博物館倫理的幾個面向〉。《博物館學季刊》。12:2,43-47。
游祥洲(?)。〈論全球化,一條未定的道路〉。http://www.chibs.edu.tw/exchange/CONFERENCE/4cicob/fulltext/yo.htm。(2005/8/22瀏覽)
馮久玲(2002)。《文化是好生意》。台北:臉譜出版。
黃光男(1997)。《博物館行銷策略》。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黃光男(1999)。《博物館新視覺》。台北:正中書局。
黃光男(2003)。博物館能量。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黃哲誠(2003)。事業策略、產品設計策略、設計部門角色對新產品開發績效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振平(2005/1/23)。〈文匯報:博物館應弘揚文化的多樣性和連續性〉。《人民網》http:// theory.people.com.cn/BIG5/40551/3140063.html。(2005/8/23瀏覽)
楊中芳(1994)。《廣告的心理原理》。台北市:遠流。
楊淑玲(2001)。〈當前博物館的發展趨勢及其市場定位〉。《科技博物》,5:2,62-76。
楊翎(2004)。〈全球化與大英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18(4):19-41。
楊蕙菁(2004)。〈放開裹腳布做文化生意〉。《商業週刊》,848:98-100。
楊應時(2002/06)。〈中國藝術教育亟待革新—訪國際著名藝術教育學家朱迪斯•伯頓教授〉。《當代藝術》。http://hk.cl2000.com/?/modernart/interviwe/wen003.shtml。(2005/08/30瀏覽)
廖加靖(2003)。日用陶瓷產品設計策略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漢寶德(2000)。《博物館管理》。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劉世欣(2004)。〈袖珍博物館商品開發及賣店經營〉。《蘭陽博物》,13:8-14。
劉瑞芬(2000)。博物館出版品與教育推廣應用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欣欣(2005)。〈將感動帶回家:以奇美博物館為例淺談博物館商品店〉。《典藏金藝術》,152:92-95。
潘昭材(2005/4/18)。《彼得潘藝術有限公司管理者訪談》,鄧佩芸 訪問。台北市。
潘國正(2001/1/4)。〈迎戰新世紀-- 從地方文化向國際發聲〉。《中國時報北台灣天地》。http://www.linyhome.com/c/c35.htm。(2005/08/22瀏覽)
鄭呈皇(2001)。〈故宮國寶變身線上遊戲武器!〉。《商業周刊》,829,124-126。
鄭雅文(2002)。〈世界博物館與美術館〉。http://www3.nccu.edu.tw/~meilingw/globe/u3/webpage/u3webpage.htm#014。(2005/09/08瀏覽)
鄭瑤婷(2004/11/02)。〈文化產業週邊商品的開發與行銷〉。《藝術論壇》。http://www.art-mall.com.tw/artmall/talk/htm/talk931102.htm。(2005/5/28瀏覽)
鄭瑤婷(2005/01/02)。〈兆元產業,你我都有機會〉。《藝術論壇》。http://www.art-mall.com.tw/artmall/talk/htm/talk940102.htm。(2005/08/30瀏覽)
鄧成連(2001)。《設計策略─產品設計之管理工具與競爭利器》。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蕭瑞綨(2002)。〈將博物館的文化性延伸至社會〉。《建築師》,329,70-71。
戴國良(1986)。〈無往不利的產品策略〉。《現代管理雜誌》,3:31-34。
戴嫒坪、高丘蓉(2000/12)。〈新興零售業的商店印象屬性、消費者購物型態之實證研究 -以連鎖便利商店與大型量販店為例〉。http://www.ctnbank.com.tw/ctb_4_5/upload/industy109-p081.htm。(2005/09/16瀏覽)
薛金陵(2005/4/7)。《迪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設計領導者訪談》,鄧佩芸 訪問。台北市。
羅欣怡(2001/7)。〈從宜蘭博物館家族談地方博物館運動〉。《蘭陽博物》,3:11-12。
蘭麗娟(2005)。〈DIT(台灣原創設計) 讓台灣企業翻身〉。《天下雜誌》,329:96-107。

英文部分
?(1985). Starting a Museum Shop: A Conversation with Trudy Kramer and Elliott Lang. Museum News, 63:43-46.
?(1993/1). Selling by Design. Museum Development, 19-24.
?(1993/5). The way ahead for museum retailing. Museum Development, 1-24.
Concepts, Contexts, Cases. 2nd Ed., Prentice-Hall, pp.1219.
Gill, P.(1998/1-2). Relating the Shop to the Gallery. Museum News, 74-75.
Guralnik, ed.(1984). The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2nd college ed., Simon and Schuster, New York.
Maliphant, P.(1978). Museum Association information Sheet. Museum Association.
Mintzberg, H., Quinn, J. B. and Voyer, J. (1991). The Strategy Process:
Theobald, M. M. (1991). Museum Store Management.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State and Local History.

參考網站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http://www.cam.org.tw/index.htm
中華專業經理人研究發展協會http://www.cpm.com.tw
迪雅文物http://www.sldeer.com.tw/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http://www.ncafroc.org.tw/index.asp
國立故宮博物院http://www.npm.gov.tw/
國立歷史博物館http://www.nmh.gov.tw/nmh_web/index.cfm
藝術廣場http://www.art-mall.com.tw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秦裕傑(1991)。〈博物館行銷〉。《博物館學季刊》,3:57-62。
2. 周進智、林志峰(2002)。〈成它a在博物館裡敲響收銀機〉。《北投溫泉博物館專刊》,2:84-94。
3. 胡蕙霞(1994)。〈故宮博物院遊憩參與形態及利益追尋之分析〉。《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學報》,4:377-400。
4. 洪順慶(2005/10)。〈人瑞品牌何以不墜?〉。《突破雜誌》,243,73-75。
5. 林淑心(2003)。〈談博物館商店的相關問題〉。《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23:80-83。
6. 何明泉、宋同正、陳國祥、黃東明(1997)。〈影響設計策略之要素分析研究〉。《設計學報》。2:1,79-91。
7. 何明泉 林其祥 劉怡君(1996)。〈文化商品開發設計之構思〉。《設計學報》1:1,頁1-15。
8. 張文智(1998)。〈設計政策與設計策略在產品設計之應用〉。《工業設計》。27:1,2-7。
9. 曾信傑(1998)。〈從非營利角度泛談博物館倫理的幾個面向〉。《博物館學季刊》。12:2,43-47。
10. 楊淑玲(2001)。〈當前博物館的發展趨勢及其市場定位〉。《科技博物》,5:2,62-76。
11. 楊翎(2004)。〈全球化與大英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18(4):19-41。
12. 劉世欣(2004)。〈袖珍博物館商品開發及賣店經營〉。《蘭陽博物》,13:8-14。
13. 羅欣怡(2001/7)。〈從宜蘭博物館家族談地方博物館運動〉。《蘭陽博物》,3:11-12。